第6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非天夜翔作品国师帮帮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然而吉藏却似乎早就料到吕仲明奸诈,在前头一边领路,一边解释道:“诸相心生,佛门真义,一切法终归两说,一是世间万相真谛,二是因果善业修行,唯是则已,与贵教何涉?”
“那就是了。”吕仲明笑吟吟道:“世间万相真谛谓之天,因果善业修行谓之人,归根到底,不过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然而碍着法朗的面,又不好大笑,法朗倒也不在乎,莞尔道:“国师所言甚是。”
玄奘开口道:“佛门真义分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涅盘、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及密宗持行之说。非是天人合一四字可概括。”
李世民对玄奘颇有好感,点头道:“愿闻其详。”
“释尊曾言: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玄奘正色道:“万物演化,最初俱是因缘而起,若见缘起便见法。此间诸位,包括陛下,两位殿下,以及国师,俱因缘际会,来到大兴善寺。”
吉藏笑道:“国师来到此刻,此处,要修正的,不也正是因缘而产生的果?”
吕仲明笑笑,说:“既有果因缘而生,那么法师们不妨说说,咱们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会对来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过几年,又会发生什么?!”
吉藏:“…”
吕仲明狡猾一笑,答道:“既然世间万法都能以因果来推断,想必眼下的因,便注定了未来的果,几位法师,测测我大唐国运如何?”
法朗:“…”
金刚智:“…”
看金刚智那模样,差点就要受不住激,但总不能明着朝李建成说你死了你弟上位等话,金刚智咳了声,答道:“因缘而生,世间之事,也并非不能改。说缘法,不过是人人都需恪守的一点善念,种善越多,福缘便越广,是为福泽。”
数人一边走一边说,走到门外时,吕仲明又道:“那么请问三位大师,积善为何?”
“为的是自身之福。”吉藏道:“行善,行恶,俱在人心一念。”
吕仲明微微摇了摇手指,笑道:“非也非也,行善本身,不为的什么,只为己心自在。”
说着吕仲明走上高台,大兴善寺外的百姓登时围聚过来,吉藏,法朗与金刚智三人相视,各自一笑,吕仲明随手一弹,一道金光射出,飞向大兴善寺前的巨大铜钟。
“当——”
声音震响,李渊等人都知道今日是道家佛家辩法,却不聊会以这样的一个方式开始,三僧身披袈裟,缓缓上台,吕仲明又回身道:“行善,行恶,俱是天性所趋,顺应天性,无为无不为,是以人之常性。”
“也就是说。”吉藏最先站出来,说:“不必加以规范,也不必劝人向善?”
吕仲明笑道:“不管是行善还是行恶,只需顺应天性,明辨本心,自可行之。也就是说…”
说毕吕仲明朝着台下众人解释道:“想作恶就作恶,想行善就行善,只要你们觉得对得起自己就行了。”
这话一出,台下众人哗然,连李渊也不禁微微蹙眉,吕仲明以善恶之分开场,吉藏便笑道:“国师此言大谬,若众生皆行恶,世道沦亡之日指日可待,若不尊仁义,民何以堪?”
吕仲明莞尔道:“且慢,吉藏大师,本座只是说顺应天性,而非众生行恶,不要偷换概念哟。”
数人哭笑不得,满场肃静,正午的太阳下,人越来越多,从大兴善寺到长安街道,尽数站满了人,就连围墙上也扒了不少人,好奇地张望,台上道家,佛家两道真言术作用,距离再远也听得一清二楚。
“阴阳相伴相生,而凡人置身生之中,是以趋生畏死。”吕仲明又道:“万物生之勃发,谓之阳,人的本性,一如山川树木本性,既在生中,是以喜阳。我问诸位一句,为何看到美好之物,会心生欢喜,望见丑恶之物,会心存排斥?”
“此乃人之本性。”吕仲明微微一笑,手指一撮,登时漫天花瓣飘落,紧接着手中又变戏法般出现了一朵花。
吕仲明身穿明黄道袍,指间繁花绽放,国师讲道,天花乱坠,当真是做足了排场与风头,一时间百姓都笑了起来,听到这处,忍不住纷纷叫好。
“人心本性为善为光。”吕仲明道:“待人以和融善宽,是为大道。老君言‘大道废,有仁义’,正因如此。”
玄奘不会变戏法,没有吕仲明这么多花样,然而转念一想,便道:“那么请问国师,依足本性后,众生之苦,又要如何消弭?”
吕仲明沉吟不语,吉藏朝台下诸人看了一眼,又看李渊,认真道:“陛下,人生之苦,与生俱来,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是为八苦。”
李渊点头道:“请教诸位大师,八苦如何化解?”
玄奘认真道:“世间之苦,应识而生,无常无我,我们所讲述的是假我,乃是一副皮囊的遭遇,求佛修行,正是为了令这假我随风而散,不再受皮囊的束缚。”
“烦恼俱是菩提子。”吉藏笑道:“烦恼促使一个人为了解脱烦恼,是以修行,求佛,是以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劫化为尘。”
李渊看着吕仲明,吕仲明微微一笑,朝下面百姓道:“辩知苦,感知苦,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不受病痛,怎能知健康的可贵?不因爱而分离,何来长相厮守之福?正因知道我们终有一日将死,方知生之可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生,是以为恒。”
“苦难无须摒弃,修道,不是让你最终摒弃苦难,正因万物有始有终,死生相随,生生不息,一切方有了意义。”吕仲明诚恳道:“没有人会一辈子痛苦,也没有人能一辈子事事顺遂,总是相伴相生,令我等明白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的至理。”
吉藏道:“那么请教国师,先前国师才说,人的本性是向着善与美的一面,此处又说,应对苦难逆来顺受,却是何故?”
吕仲明从容答道:“人之初,一如置身漠漠长夜,毕生修行,正是为了从苦难中发芽,去寻找光照。有光就有影,一如你拿着一盏灯去照耀黑夜,不管灯放在何处,始终会有一块黑影,这就是苦难与人心的阴暗,阴与阳轮转,生生不息,是为大道,二者是为一,方是人之所以为人,何必硬生生将它剥离,达到无欲之境?”
“修行。”吕仲明道:“是人的修行,贪嗔爱欲痴,喜怒哀乐,都是与生俱来的本性,摒弃了任一点,人还是人么?修佛就须出家,出家就须放下红尘,不可婚娶,不能婚配,戒欲戒本性,有何意思?”
吉藏:“国师此言明显自相矛盾了,道家不也有言清心寡欲?”
吕仲明笑道:“清心寡欲,乃是顺应自然的意思,老子说不争谓之争,是与万物相合,复归天地之意,并非让人断子绝孙。”
吉藏:“…”
吕仲明又朝李渊道:“试想若大家都出家修佛的话,想必过不了几百年,天下就都没人了,众生也都成佛了,剩下个空空荡荡的中原大地,倒是有趣。”
这话登时令人哄笑起来,吉藏眉毛微蹙,左右看看,朝法朗作了个动作,示意他上,法朗便笑了起来,仿佛觉得吕仲明甚是有趣。
“国师高见。”法朗温和笑道:“但修佛,也不一定要出家。”
吕仲明微微一笑,知道正主儿终于出场了,玄奘未成佛不必放心上,吉藏乃是普贤托生,主“行”,而法朗才是主智慧。
“愿洗耳恭听。”吕仲明客气道。
法朗又道:“修佛,是因为众生俱有佛性,按国师的话说来,也可认为是‘道’,长存于每人心中。”
“求佛拜佛,不一定要出家,而是遵从于自身的愿望而行。”法朗朝诸人道:“修行若是表面上的求解脱,求长生,佛门渡不了你。只有许下自身大愿,籍由修行的过程,令此愿趋于大圆满,才是功德。”
“譬如说参拜普贤菩萨,世人都道得普贤庇佑,事半功倍,实际上普贤菩萨并不会因你前来上三炷香,便令你心想事成。”法朗莞尔道:“修佛学佛,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
数人又是一阵笑声,吕仲明微笑不语,静静看着法朗。
法朗左手持花,右手手指拈起一枚花瓣,花瓣随风而去。
“参拜文殊,普贤,观自在…乃至参拜佛陀。”法朗道:“都是为人一心向佛的佐证,你需要智慧,便朝着自身心中那点佛性向前,你需要知行之勇,便前来参拜主事理行的普贤菩萨,坚定内心的那点愿望,籍由这一过程,令自己仔细思考,拨开凡世迷雾,最终迈出你想走的那一步。”
“在扬州时,曾有不少应考文人来寻我。”法朗亲切道:“问我说‘法师,拜文殊菩萨,能让我科举高中么?’”
台下听法朗说得有趣,纷纷笑了起来。
法朗道:“国师觉得能么?”
“不能。”吕仲明道:“纵是拜文曲星,也无法令人高中,何况天底下这么多应考举子,金榜又只有一个,人人都来拜,状元给谁?”
台下哄笑起来,李世民也笑得打跌,无奈摇头。
法朗温和道:“正是,我的回答是,既是来给文殊菩萨上香,便证明你已明辨本心,你想更具智慧,想应考得中,想读书,拜完后便回去认真念书,心已开,灵智便开。”
“为父母者,来拜文殊。”法朗又道:“愿自己儿女灵智得开,我也是这么一句话,拜佛供奉香火后,回去给儿女启蒙,心中有愿力,佛性常随。”
“十二菩萨各执一事,俱是如此。”法朗又道:“纵是九华山地藏菩萨,生平有大愿力,朝地藏菩萨许下愿后,便积极行事,明证本心则已。”
“你在人世间受苦,是以寻找大慈大悲观自在,在他面前静思,以平抚心中苦痛,笑对逆境。”法朗莞尔道:“归根到底,佛性便是你的本心。人人心中皆有佛,所以国师…不必再问拜佛修佛有什么用,佛只是一个领路人,在众生悟不得‘道’,也说不清楚的时候,陪你走过凡间的生老病死这段路。”
吕仲明一时间无言以对,法朗又朝场上,场下温和说:“至于人心中的苦痛与阴暗,在修行中,终得驱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道家所言,阴阳俱是从‘一’中幻化出来的,而对佛门来说,‘我’就是这个‘一’。”
说着法朗竖掌当胸,周围竟是渐渐暗了下来,刹那间所有人动容,议论纷纷。
“有光必有影,亘古使然,光影相生,一如生死相随。”
法朗的声音在逐渐暗下去的天穹下回荡。
“然而要驱散黑暗,不留下影子,却是不难。”
说着法朗的身形轮廓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最终化为灵体,旁的人看上去只是一个人型的虚幻轮廓,吕仲明却看的清清楚楚——手持慧剑,驱狮,脚踏七宝金莲。
“点一盏心灯,以自我普照世间,是以驱散长夜,驱散黑暗。”
“智之所及,无混沌处。”
声音落,法朗身内现出一团柔和的光,照向西面八方,一时间长安百姓纷纷诧异喊叫,当场膜拜。
顷刻间一切异变消失,法朗朝吕仲明双手合十,退后。
吕仲明嘿嘿一笑,知道再说下去,就是强词夺理了,只得不吭声,沉默片刻后,李渊又道:“听说佛门中有‘轮回转世’一说,未曾请教各位大师,人死后,归途为何?下一辈子,又将投身何方?”
这明显是所有人最关心的事,说了这么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没有一个不怕死,没有一个不想知道死后会怎么样。金刚智微一沉吟,答道:“陛下,这是我佛朝世人讲述的‘六道轮回’。”
“六道,是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又分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是有‘三界六道’之称。”金刚智手持佛珠,解释说:“以善恶诸业为因,这一世行善,则归于善业,这一世行恶,则归于恶业。”
“这世积善,下一世便享福缘,善业积累,能入天道。”金刚智道:“若作恶过多,则堕地狱道。”
吕仲明见李渊似懂非懂,便主动帮金刚智解释道:“他的意思是,行善就像存钱,存多了,就能去好地方花钱,花完了,就只能当叫花子了,下辈子继续存钱。”
周围一阵大笑。
“你…”金刚智登时就怒了,看着吕仲明。
吕仲明对文殊普贤是看两教昔日面子,对金刚智可是不认识的,李渊不问还好,一问到六道轮回,简直全是漏洞,吕仲明都不好意思去驳了。
“说到这个。”尉迟恭走上高台,一本正经道:“某也有一事,从来不解,想请教金刚智大师。”
“说。”金刚智冷冷道。
第六十二回:祈愿 …
尉迟恭一走上来,所有人的目光登时集中在他身上,吕仲明也忘了与金刚智东拉西扯,看着尉迟恭,问:“怎么了?”
尉迟恭摆手,朝金刚智问道:“既有六道轮回,这一辈子积德行善,下一辈子享福,但轮回转世后,又忘了这辈子的事,按理说,投胎就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人了,这样和自己行善因,予别人享福有什么区别?”
金刚智答道:“将军这是说笑话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人,难道忘了从前的事,他的父母兄弟便认不得他了么?”
“这就要看大家怎么想了。”吕仲明见终于来了帮手,莞尔道:“譬如说一位王者此世积了善业,福泽万民,那么下辈子,金刚智大师觉得,还能当王么?他就算过上与从前一样的日子,他还是他么?”
这话简直是明着给金刚智下陷阱,金刚智答是也不行,不是也不行,只得答道:“福泽深厚,自将归往天界,于欲界天中,便无诸般苦痛。”
“若没有苦痛,快乐还是快乐么?”尉迟恭微微一笑。
吕仲明隐约察觉了尉迟恭话中有话,但也不好明着问,遂朝李渊道:“陛下,曾经在第一次见您时,我便说过,飘风不终日,骤雨不终朝。”
李渊笑了笑,答道:“天地不能久,何况人乎?”
尉迟恭认真道:“恕我直言,国师,金刚智大师,我尉迟恭一介老粗,对生前如何,死后如何,是完全不懂的。”
“身为一介凡人,总免不了杀生。甚至杀人。”尉迟恭朝台下道:“佛说割肉饲鹰,可我做不到。”
“譬如说有人来杀我的家人,我也不能眼睁睁送自己上去让人杀,佛有法力,割了肉能再长出来,我可不行。”
台下又是一阵哄笑。
法朗微笑道:“尉迟将军所言甚是,纵是佛陀,也需有出手降魔护法之时。”
尉迟恭又道:“譬如两军交战,血流成河,谁能判断自己所捍卫的,是善还是恶?这善恶,往往是谁也说不清的,一句各为其主而已。”
“明辨本心。”金刚智道:“尉迟将军只需遵循内心指引即可。”
尉迟恭叹了口气,又道:“是这么说,可我心里过不去,又必须上阵杀敌,我杀了敌人,捍卫了自己的国土,对我大唐百姓来说,是保家卫国,是善。杀了敌人,对对方妻儿老母来说,又是恶了。可见善恶本不泾渭分明。”
“身为军人,我尉迟恭倒是觉得,行恶,行善,这一世结束,便清算了,正如国师所言,生乃道之所化,死,则是将道归于天地,‘还道于天’是也。此生乐,来生苦,死亡乃是世间最平等之事,任是帝王还是乞丐,荣华厚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将所有的事终结。又何必留到下辈子,留到生生世世?”
“你们佛门说不杀生,因为杀生多了,会导致自己下辈子也堕畜生道,任人鱼肉,供人宰割。”尉迟恭认真道:“可花鸟虫鱼等生灵,生来俱不知自己上辈子为人,再被人宰割,于其何辜?”
金刚智答道:“所以才需修行,一心向佛,成佛方可跳脱三界之外,不在轮回之中,道家修行,莫不如是?”
“不是。”吕仲明接上话了,笑着摇头,说:“金刚智大师误会了,正如佛家持修本心,并非焚香拜佛一般,道家也不是追求什么白日飞升,吃水银炼仙丹。”
哗一声,台下百姓哗然,吕仲明道:“修道,境界在于见天地,通过‘悟’,来达到天人合一。”
“那么天人合一,有什么用?”金刚智终于抓到了吕仲明的漏洞了,嘴角带笑道:“修佛能解去人之苦痛,悟道又能如何?”
“没什么用。”吕仲明摇了摇手指,笑着说:“有用不如无用,‘用’是儒学说的,做什么都追求有用,难道修佛就是为了成佛么?为了成佛而修行,成得了佛么?”
金刚智刹那语塞,终于被吕仲明绕进去了,吕仲明说到此处已知足够,点到即止,便朝李渊道:“陛下,有的人生来贫穷,有的人生来富贵,若都推给上辈子结的因,对一个人,我觉得是不公平的。”
“你们家境贫寒的,觉得是因为上辈子造孽,这辈子才投胎到穷人家么?”尉迟恭问台下的百姓们,认真道:“反正本将军觉得,这跟我上辈子没多大关系,也不觉得这辈子行善积德,下辈子就有了盼头,因为到了下辈子,我都忘光了,人也不再是现在的人,什么都没干系了。”
这话说完后,众人缄默不语,尉迟恭以一个凡人的身份,有力地反驳了金刚智的轮回之论。就连吕仲明也不禁暗中叫好。
吕仲明见金刚智不再把包袱抛过来,便总结道:“不过修持善念,顺应天性,是可以的,凡事多行善,顺其自然,于道于佛,都是这么说,劝人向善,儒道法墨,凡古往今来,治学者之谈无以出其右,乃是老生常谈,金刚智大师,得罪。”
双方安静了一会,吕仲明算了下,三战两胜,不必再说下去了,朝金刚智拱手,金刚智脸色说不出的难看,却只得双手合十,吕仲明转身下台。
这日李渊依旧和和气气,游完大兴善寺后,群臣散了,然而明显辩法之后,所有人都有点心不在焉,在思考双方说的那些话。尤其最后吕仲明的那几句话,更是戳在不少人心里。
“死是世间最平等的事。”李世民无奈笑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到大限之时,所有事都彻底清算。敬德,为什么突然这么想?”
“突有所感而已。”尉迟恭笑道,伸出手大大咧咧,搭着吕仲明的肩膀。
吕仲明给李世民倒上茶,又瞥了尉迟恭一眼,三人就在尉迟恭府中喝茶,聊天,时近黄昏,满城的灯火开始挂出来了。
“我还没说你。”吕仲明蹙眉道:“前线战事告急,怎么就回来了?”
尉迟恭说:“想你了,反正世民也快出兵,到时候正好跟着去打洛阳。”
李世民一副秀死快的表情看着二人,吕仲明却担心前线战况,尉迟恭安慰道:“今天夜里说不定军报就来了,没事的。”
这话提醒了李世民,李世民便道:“父皇今天还没回过神来呢,你最好尽快进宫一趟。”
“逛完灯市再说吧。”尉迟恭道:“我都想好了,昨夜回来时先进宫见了一次你父皇,带着元吉回守晋阳,初战告捷的消息,秦琼与罗士信已经前去追元吉了,你父皇只以为我是亲自回来,给元吉求情。”
李世民道:“可是魏征不会放过你,治你个擅离职守之罪是跑不掉的。”
尉迟恭无所谓道:“到时候罚我个将功补过,让我带兵出征就行。”
吕仲明心道这厮胆子也真够大的,仗着李渊正是用人之际,没人敢治他罪,连帅将跑路的事也做得出来。
这么说正合李世民心意,便点点头,起身走了,尉迟恭又朝吕仲明说:“到时候陛下要治我罪,顶多也就是作作样子,你记得把魏征的话给顶了。”
“为什么啊。”吕仲明道:“我才不帮你顶魏征要顶你自己去…唔…”
正要抗议时,却被尉迟恭抱着,按在榻上。
“想我了没有?”尉迟恭看着吕仲明的双眼,问。
吕仲明拆尉迟恭的衣领,看着他,反问道:“今天那些话,是说给我听的吗?”
“一半一半。”说到这个,尉迟恭反而不急色了,抵着吕仲明的鼻梁,说:“也是说给我自己听。”
吕仲明看着尉迟恭,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了一个等候良人归来的角色里,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他,他的眉眼,鼻子,嘴唇的轮廓,古铜色的皮肤,粗犷而充满阳刚气息的英俊面容…都令他难以控制自己。
“来,起来。”尉迟恭笑道。
他顺势把吕仲明抱起来,说:“咱们去逛逛上元节的灯会,过几天又要跟着仲明出征,就抱不到你了。”
吕仲明也不想做了,笑道:“好。”
尉迟恭拿了衣服,给他换上,两人侧坐在榻上,尉迟恭整理吕仲明的外袍,今天二人穿的衣服款式相近,吕仲明穿一身淡白色的袍子,尉迟恭则依旧是他常穿的深蓝色,上好的绸缎面料,显是许久以前就做好的。
吕仲明站在院子里,用龙鳞召唤吕布,只见洛阳那边也是张灯结彩过元宵,吕布推着个车,麒麟坐在车把上,笑着说:“小小宝贝,过节啦!”
“你们在卖元宵吗!”吕仲明一看就流口水了,吕布一身小二打扮,搭着个褡裢,说:“怎么,想吃?”
吕仲明朝光屏里张望,见那木车上有口大锅,锅里颜色和寻常元宵不太一样,有点发灰,问:“该不会都是泥丸子,用法术变出来的吧。”
“糯米里加了点前几天找来的药材。”麒麟道:“你那边怎么样?”
“二月初二攻打洛阳。”尉迟恭接口道:“再过半个月就过去了。”
麒麟道:“洛阳剩个空壳子了,李密招致宇文化及攻击,十天前在邙山下折损了两万余人,一场惨胜,你们得尽快。”
尉迟恭点头,牵着吕仲明的手,说:“我们去逛逛。”
麒麟挥手道:“玩得开心,老爸卖汤圆去了,小小宝贝,886。”
“88~”吕仲明笑了起来,看着吕布那一脸煞有其事的表情,只觉自己俩爹在洛阳玩得甚是开心。
今夜宵禁解除,天际又是一轮明月,每次到月圆之夜,吕仲明总是觉得说不出的自在,似乎因为尉迟恭朝他表白那天,正是个月圆的夜晚。而彼此再相见时,也恰逢月圆。
长安街道遵循旧俗,虽是战时,却家家户户门口挂满花灯,两人穿着木屐出来,啪嗒啪嗒地响,尉迟恭身材壮硕,吕仲明眉目清秀,走在街上,俨然一对璧人。
如果觉得国师帮帮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非天夜翔小说全集:天宝伏妖录, 金牌助理, 江东双璧, 国师帮帮忙, 国家一级注册驱魔师上岗培训通知, 二零一三, 夺梦, 定海浮生录, 北城天街,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