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张海迪作品生命的追问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我翻开手中日文版小说,轻轻读着,恍惚间,我看见自己正漫步在树林里,我的头顶是一片粉红的云霞灿烂夺目,我的身边是落英缤纷飘飘洒洒,我走着,脚下是洁白松软的雪片,我听见自己哼出一支古典的旋律:さくら,さくら……(樱花呀,樱花呀……)别了,我的卡尼达大学
第二次去日本,我有近两个月的时间都住在卡尼达山顶的一幢别墅里,那是一座很大的木头房子。木头房子的主人是我的朋友弗卡茨先生。弗卡茨先生住在山下,他是一位八十三岁的老人,是我的忘年交朋友。弗卡茨先生一头齐耳的银,还有一脸银白色的络腮胡子。他身材高大,风度儒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我刚来时,弗卡茨先生和夫人每隔几天就要到山上来看我,他们每次都要给我和妹妹带很多吃的东西,水晶米、中国饺子、鲜橙汁、牛肉、生鱼片……弗卡茨先生每次也给我带来很多书,比如《日本历史》、《日本文学史》、《日本美术全集》、《日本的花卉》……弗卡茨先生还给我买来好几本最新的日汉词典和汉日词典。后来,当我要离开卡尼达时,我才现,这幢房子里已经像个小小的图书馆了。
我喜欢读弗卡茨先生为我挑选的书,我每天都要拼命读书,我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我记了好几本笔记,一有问题我就向弗卡茨先生请教。弗卡茨先生是一位非常热诚恳的老师,他总是倾尽全力为我解答问题。弗卡茨先生的日语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有些难懂,所以我们的交谈总要借助英语,这样的谈话对于我也就有了更多的趣味——借助西方语理解东方文化。
弗卡茨先生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感。他说,小时候我曾在中国的大连上学,那时候一位中国同学常邀我去他家吃饭。冬天,中国的东北很冷。我的同学家里很穷,可他的母亲却那么热,每次我一进门她就说,来,快到炕上来暖和。她总是给我一大碗热粥,给自己的孩子一小碗。善良的中国母亲给予我的温暖,我永生也不会忘记。
弗卡茨先生说、海迪,你住在这里,就把这里当自己的家吧。
我对弗卡茨先生说,我在这里读了很多书,我想这是我的卡尼达大学,您就是这所大学的教授。
弗卡茨先生激动地拥抱着我的肩膀,他说卡尼达大学能有你这个留学生我多么高兴啊!
弗卡茨先生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人,第二天他又给我送来了很多书,还给我送来一张他为我制定的学习日程表。弗卡茨先生以更大的热为我讲课,有时讲一个上午,或是一个下午。我十分感动,也十分担心他的身体,他毕竟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啊!弗卡茨先生每次都是自己开车来,通往山顶的路很陡,下过雨后更是危险。可弗卡茨先生每次都是很准时地敲响我的屋门。有一天午后,下着的雨,我坐在落地窗前望着被雨水冲刷的鲜绿的草坪,等待弗卡茨先生的汽车喇叭声。他打电话说无论下多大的雨也要来为我上课。两点整,我看到远远的山路上走来一个撑着雨伞的人影,雨中那人走得很慢,很小心,红色的雨伞摇摇晃晃,我仔细看看,高高的个子,伞下是被映红的银……啊,是弗卡茨先生!
我惊奇,我感动,我转着轮椅迎过去,我的泪水涌出来。弗卡茨先生却说,海迪,坚强的人是不能掉眼泪的。他又说,其实你不用担心,我就像散步一样上山来了。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那些日子,弗卡茨先生给我讲过《古事记》、《源氏物语》、《万叶集》、《枕草子》……还教我学习日本的俳句,背诵日本著名文学家松尾芭蕉的“清泷散波青松叶”、“梅香四溢日出山路”的佳句。弗卡茨先生说,海迪,当你学习日本文化的时候,你应该感到中国的伟大,因为日本的文化是从中国传进来的。那时候,弗卡茨先生常常把我的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我的屋后有一块绿草如茵的山坡,山坡下是湛蓝的大海。在这里隔海相望,可以隐约看见美丽的伊豆半岛。弗卡茨先生说如果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在这里远眺偶尔还能看见富士山的朦胧。弗卡茨先生喜欢在这里给我讲俳句,他说,人在大自然中学习,精神才会清新高雅,思想才会辽阔深远。
19.生命的追问 第五辑(19)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弗卡茨先生和夫人一起来看我和妹妹,他们脸上一副很兴奋的样子。***夫人一手提着一只精美的漆饭盒,一手拎着一个紫罗兰色的鼓鼓囊囊的日本包袱。她将饭盒放在桌上,黑色描金的盒子有好几层。弗卡茨先生说,今天我和夫人和你们一起度周末,因此夫人特意准备了一些传统日本料理;又说,包袱里的东西吃过饭再看。当夫人掀开一层层漆盒时,我和妹妹忍不住欢呼起来,多漂亮的午饭啊!一只白瓷盘里摆着橘黄色的生鱼片,配上绿色的竹叶,就像秋天里的花。另一只白瓷盘里摆着一块块黑玉般光滑的魔芋糕,盘子四周拼着用红藻褐藻做的透明的琼脂,晶莹剔透,如同珍珠玛瑙一般。一只长方形的盘子里卧着一只火红的大龙虾,一旁配着淡绿色的芥末酱。还有一盘摆放整齐浇了红色辣油的芝麻豆腐……那绚丽的色彩让人眼花缭乱,夫人请我和妹妹品尝,可我们谁也不忍心用筷子去碰那些艺术品……
吃过饭,弗卡茨先生依然兴致勃勃,毫无倦意的样子。他说,海迪,今天我和夫人要给你讲讲日本的能剧。说着他打开那只紫色的包袱,原来里面是几本很厚的书,还有一个脸色苍白没有表的假面具。那些书有《古代的能剧》、《日本的假面具》、《日本民俗艺术概论》……弗卡茨先生滔滔不绝地介绍说,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日本人看能剧可能与中国人看京剧差不多。能剧起源古老,多表现神和人的灵魂,分为梦幻能和现实能。表演能剧时一般要戴面具,说着,弗卡茨先生戴上那个假面具,翻开一本能剧的书,一边为我讲解,一边与夫人一起唱起了里面的谣曲。他们一唱一和很是热闹。那曲调在我听来古里古怪,而且节奏非常缓慢。这使我想起京剧,我不太喜欢看京剧,我喜欢看歌剧话剧或是越剧。我曾试着看京剧,喜欢京剧,可我至今也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部古装戏,为此我很惭愧。我想我不喜欢京剧是因为我的性格决定的。平时,妈妈总批评我说话速度太快,像打机关枪。朋友们则笑我做事总是急火火的,就像追赶末班车。每当看到京剧里的帝王将相上场,我就开始着急,他们穿着蟒袍,端着玉带,慢腾腾地踱着步,一句话要拖着腔曲里拐弯儿唱半天,于是我就着急。可我不敢说不喜欢京剧,我怕人们说我不喜欢国粹。这会儿,我也不敢说我不喜欢能剧,这是日本的国粹啊!
好不容易到弗卡茨先生和夫人唱完了几页纸,我悄悄地舒了一口气,觉得轻松了一些。怎么样?有意思吧?弗卡茨先生回头问我,他脸上还带着意犹未尽的神。我赶忙点点头说,もちろん,おもしろいですね(当然,有意思极了)。可我心里却想这一会儿多么漫长啊!这时弗卡茨夫人说,海迪,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晚上,我们请你和妹妹去看能剧,你看我把票带来了。
啊!我觉得脑袋像是猛然胀大了,明天我要去听一晚上慢慢悠悠的能剧吗?我宁愿在家里读书。可是我不能不去,我怎么能拒绝这两位老人的满腔热呢?我装作高兴的样子接过戏票,票价很贵,四千日元一张。于是我说了一串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第二天下午刚刚四点钟,弗卡茨先生和夫人就来接我和妹妹了。他们穿着礼服,就像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我和妹妹也穿上了漂亮的衣裙。弗卡茨夫人把我的轮椅推到汽车旁,打开后备箱,指着一摞盒饭说,你看,我把晚饭都带好了。我们早点去,一边吃饭,一边等着开演。那会儿我很想笑,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曾训导我不要在公共场合吃东西。
我们来到一个公园,弗卡茨先生说能剧就在这里演出。在一大块绿色的草坪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椅子,这个露天剧场大约能容纳上千人。很多人已经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坐下。我现观众大部分是满头银的老人,夕阳的余晖把他们的头染得金红。他们有的在聊天儿,有的在吃盒饭。我们也吃起盒饭,有紫菜卷、炸虾、樱粘糕,还有一种叫明太子的鱼子……
20.生命的追问 第五辑(20)
我更感兴趣的是这个露天剧场。***戏台搭在一个古建筑前面,舞台背景画着一棵苍老的松树。弗卡茨先生告诉我,右前方的柱子叫配角柱,配角演员在这里表演,左前方叫目标柱,是演员们的目标。后面靠右边的柱子叫笛柱,笛师和鼓师在那里伴奏。左边靠悬桥的柱子叫主角柱,主角必须在这里开始表演。弗卡茨先生说今天的剧目是《山姥》。
夕阳落下去,天空收敛起最后一片霞光,夜幕垂下来,雪亮的灯光照耀着舞台。演出开始了,音乐响起,笛子吹出忧伤的曲调,伴唱的人慢悠悠、颤巍巍地哼唱,时高时低,唱了很久还不见主角上来。我开始不耐烦,看看四周,人们都听得如痴如醉。忽然,人群中出现了一点儿骚动,有些人站起来,七十多岁的弗卡茨夫人也站起来,翘向悬桥那儿张望,她欣喜地说,啊,来啦!
我看见一个脸上带着一副忧伤面具,穿一件大厚袍的人缓缓地走上悬桥,他唱好几句才走一步,慢吞吞的像个蜗牛。我伸长脖子看了一会儿,就支持不住了。可我身边的人们脸上露出更加激动的神,还不停地鼓掌。后来,那个主角来到台上又是慢慢地唱,后面的人出像中国人喊劳动号子的声音为他伴唱。主角便拿了一把扫帚舞起来,像是扇风生火的样子。弗卡茨夫人不停地在我耳边感叹着,すぼらしい(好看)。
弗卡茨先生责任心很强,他在这里也不忘给我讲课。他告诉我,像《山姥》这种鬼戏,演出时一定要戴面具,因为能剧不强调喜怒哀乐的流露,它不是通过剧的展赢得观众,而是通过舞台再现美的意识,在台上哭和笑会破坏美感。能剧强调的是一种日本恬淡的美。
在戏的最后,主角来到台前点燃了一大盆松枝,在晚风里,熊熊的火焰卷着黑烟向空中飞升而去,仿佛灵魂归天了。人们站起来长时间地鼓掌。演员一再谢幕。我看见弗卡茨夫人不停地用小手绢擦眼泪。
在回家的路上,弗卡茨先生一边开车一边问我,怎么样?过些天我们再来看新的剧目吧。我不好意思说不来,但我想下一次我一定找个什么借口谢绝。我觉得今天对我来说仿佛一日长于百年。
我没有再去看能剧。
我埋头在一本本书里。
不觉中就到了秋天。
卡尼达的秋天美丽如画,从落地窗向外望去,山上的枫叶一片金黄,一片火红。山后的海湾更加蔚蓝,头顶的天空更加明净。回国的日子到了。临走前,我和妹妹把屋里收拾得干净又整洁,我把读过的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抚摸着那一本本厚厚的书,我感到恋恋不舍。望着窗外,仿佛又看见弗卡茨先生在迷蒙的雨中走来,又看见他坐在我对面翻开了厚厚的书……
泪水涌出来,一个声音在我的心中回响:
别了,我的卡尼达大学,
别了,我的弗卡茨教授。
我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心中的祈盼,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卡尼达大学留学生海迪。我把它镶嵌在我的小镜子背面,摆放在我平时读书的桌上。弗卡茨先生和夫人来送行,看到我的留,两位老人紧紧拥抱着我,泪水在他们脸上流淌,一串串滴落在我的头上。弗卡茨先生摘下自己黑色的英国呢帽,戴在我头上,他嗓音哽咽地说,海迪,你一定要再来,我们还在一起学习……
弗卡茨夫人一直抽泣着,她从自己毛衣上取下一枚银色的缀满珍珠的胸针给我别上,擦着泪水说,下一次,我们还要一起去看能剧……
我说我会想念你们,就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飞机高高地升起,卡尼达离我远去。
后来,弗卡茨先生和夫人不断给我写信,他们希望我去日本留学,并给我联系了学校,还要为我提供担保。他们更盼望我的长篇小说早日在日本出版。
那时,我因患癌症做了手术,我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弗卡茨先生和夫人,我只说无论在哪里,我都不会放弃努力。
时间匆匆,又是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弗卡茨先生打电话来,他说,海迪,我在今天《朝日新闻》的第一版,看到你的长篇小说在日本出版了,我和夫人都为你高兴呢!
21.生命的追问 第五辑(21)
在此之前,我给弗卡茨先生和夫人写信说,我已在国内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可是我依然常常想念我的卡尼达大学……不朽的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2月14日这一天了,人节,这是多么浪漫而美丽的节日啊。***电视里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甚至少男少女都在买礼物,芬芳的玫瑰、香甜的巧克力……有一个人在花店定了一个999朵玫瑰的花束,他很自豪地笑着,我想收到这花的女孩儿也一定会非常高兴,她一定认为他就是自己的人。忽然又想起一部糟糕的电视剧,一个男人对来人指着身边一个妖艳俗气的女孩儿说,这是我的人!于是我立刻换了一个频道,并且回忆起那个镜头就想让我的小狗去咬那个男的一口!
从少女时代我就觉得人这个词很神秘,很美妙,我很想知道我的人是谁,我也想知道什么才是人?我的人在哪里?那时的每一天都是朦胧的,充满了焦灼不安,还有自己内心想象的快乐。很多个夜晚都是捧着一本书,轻轻读着那些似懂非懂的句子,慢慢闭上眼睛,然后就是奇怪的梦境,有人牵着我的手,他的手很温暖,我能闻到他的气息,他的气息很迷人,我看见他的眼睛,于是就想起暗夜里的星光。我在那样的梦里不愿醒来,因为睁开眼睛,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可是我从来也说不清他到底是谁。他也许是普希金的诗里的欧根·奥涅金、屠格涅夫小说里那个伤感的人,也许是列宾油画里那个忧郁的人。就这样很多春天和秋天就在我的生命里远去了。
我的生活中曾经出现过一些人,我越来越经常地想起他们,童年我在风中奔跑,有一个男孩儿总爱追着我跑,他有一对大大的黑眼睛,他的声音有点嘶哑。我也会想起我的少女时代,想起那个坐在我的病床边为我读书的少年,他好像不敢看我的眼睛,总是低垂着头和黑黑的睫毛。他的微笑淡淡的,让人想起树叶青青的味道。我也怀念青年时代,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喜欢在世界上游走,他说海迪,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在那里刻下你的名字。
我想,人就是用爱的光辉照耀你的人。人就是永远在你心里的人。真正的人纯洁高雅,是超凡脱俗的,只在我们精神之中,他们是不朽的人。我的精神之恋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精神之恋,我也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总是超越现实,给人一种幸福感。也许一个人到老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精神之恋。比如说玛格丽特·杜拉斯,她七十多岁的时候写下了《人》这本书,在书中她回忆十五岁时与一个中国人的恋。在同名电影里“她”又用沙哑的声音讲述着那段往事,那棕黄色调的影片把人们带回那时她生活的越南,她戴着软边帽子,穿一件有点成人样式的裙子,靠着船栏杆站着。就在那一天她见到了他,然后就爱上了他。后来母亲带她离开越南,乘船回法国,从此他们就分别了,再也没有见面。我想杜拉斯之所以能写下这本书,她一定对他保持着精神之恋。尽管他早已死去,可他却总是活在她心里,谁也看不见。
每次看杜拉斯的作品,我都会想起一种很久远很缥缈的味道。童年时有一次,姑姑带我去参加一个婚礼,姑夫是一艘轮船上的政委,那个婚礼就是在大轮船上举行的。在路上我问姑姑,人为什么结婚,姑姑说因为两个人相爱。我又问什么是相爱,姑姑说就是一个人总想着另一个人。当姑姑牵着我的手走进轮船灯火辉煌的大厅,我立刻闻到一股从未闻过的味儿,一种陌生的,厚重的,有点像香烟的味儿。姑姑告诉我那是咖啡的味儿。在我的印象里,父母说只有外国人才喝咖啡,原来结婚也喝咖啡啊!婚礼很热闹,很多人聚在一起,他们唱歌,他们跳舞。姑姑说那些人都是我们的同志和战友。于是我就盼着自己结婚时也这样——喝咖啡,来很多同志和战友。当然我那时不知道我会和谁结婚,毕竟我才是个穿花裙子的小姑娘。
后来,我知道一个人总是想着另一个人就是爱。我十几岁的那个时代,知道的爱内容大都来自小说和电影,而那个时代的小说和电影,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比较纯粹,爱的描写几乎没有什么露骨的细节。爱仿佛是一个舞台,拉开了大幕,还有一层纱幕遮挡着,里面的一切似隐似现,又朦朦胧胧。那个时代的人们好像不谈论爱,在家里更是这样,比如我的母亲,她从不在我面前说和爱有关的事。一个人应该是高雅的,尤其是一个女性。这是母亲在我少女时代对我说过的话。我因此想高雅就是不说爱之类的事。可我还是和我的朋友悄悄谈论过爱的问题,也彼此问过将来希望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七嘴八舌,激动又兴奋,最后我们都说——将来要找一个**者。
22.生命的追问 第五辑(22)
也许这是那时的文学艺术作品对我们成长的影响,我们崇敬那些革命者,他们勇敢坚强、大义凛然、慷慨赴死,像一棵高大的青松永远挺立在蓝天白云下,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怀念。每当我读一本什么书,最后有革命者牺牲了,我就会一连好多天都很难过。我会长时间地想念他,甚至还想给他写信,我也真的写过,其实都是写给自己看的。那是我心中的秘密。今天想来很可笑,我那时的信满纸都是激昂的文字和朦胧模糊又暧昧的感觉。
也是在十几岁,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人,我对他无限向往,甚至还梦见过我站在他的身旁。那个梦境是那么不可思议,它让我越过了千山万水,来到莫斯科,我和他的交谈竟然没有一点语障碍,而事实上,我一点也不懂俄语。有好多年,他都是我的精神之恋,这个人就是俄共(布)和苏维埃俄国领导人之一,列宁的亲密战友——斯维尔德洛夫。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关于苏联十月革命的小册子,其中一页上是斯维尔德洛夫的肖像,他面容清瘦,神态坚毅,一副夹鼻镜使他成为我想象中的富有学识的革命者,重要的还是我倾慕他那坚韧的精神。小册子上介绍说,斯维尔德洛夫十六岁就成为社会民主党的地下党员,二十一岁时,他被派往乌拉尔地区工作。列宁这样评价他——当他还是一个青年时,就全心全意地从事革命了。斯维尔德洛夫因病逝世时只有三十四岁,此前他曾十四次被捕,十二年是在监狱和流放地度过的。
在我心里,斯维尔德洛夫是活着的,他常常在我的脑海里踱步,偶尔还咳嗽几声,有时就伏在桌上不停地写。这个影子一直跟随着我。在农村那昏黄的小油灯下,想起他,我就觉得好像看到了未来,我说不清那里有什么,但却有一片朦胧的光芒,有时斯维尔德洛夫就站在那片朦胧中沉默着,我能看见他深沉的目光。我听见他说,即使我们在这残酷的斗争中只剩下几个人,即使我的手和脚都被钉上镣铐,即使他们经常剥夺我的食物和自由呼吸,但是,我想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只要我的血还在狂奔,就决不停止斗争……我如饥似渴地读那些能找到的关于十月革命的书,我似懂非懂,却十分热衷,我还喜欢和朋友谈论那个年龄不应该感兴趣的话题,我给朋友解释说布尔什维克就是**,而孟什维克就是国民党。我给他们讲叛徒布哈林,还有危险分子托洛茨基,我说的最多的还是斯维尔德洛夫。他已经悄悄成为我寻找自己未来那一位的影子。
精神之恋永远都是超越现实生活的,在那种境界里没有世俗的一切,所有故事都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在那里彼此永远是和平共处的,没有任何思想或语的分歧和障碍,虚无的精神之恋填充了我少女时代对爱的向往。
如果觉得生命的追问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张海迪小说全集:生命的追问,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