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许开祯作品女县长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祁茂林垂着目光,没看她,也没说话。

“人没死?”孙涛书记问。

“没。”林雅雯说。

“没死是万幸。”孙涛书记说。

“那个会计叫什么来着?”孙涛书记又问。

“宋亚子。”林雅雯说。说过,孙涛书记就不吭声了,林雅雯也不知说什么,只好干巴巴地坐着。坐了有五分钟,孙涛书记又问:“是喝了酒?”

“喝了酒。”林雅雯机械地答。

“喝了酒胆大。”孙涛书记说。

林雅雯感觉孙涛书记莫名其妙,房间里的空气莫名其妙,发生在眼前的一切,都有些莫名其妙。但这莫名其妙,让她感到巨大的不安。

“孙书记……”她这么叫了一声,想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

孙涛书记没理她,他在把玩一只笔筒。笔筒古色古香,做工很考究,一看,就是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而非实用品。林雅雯向来对工艺品不感兴趣,一切东西如果脱离了实用,就失去一半价值,这是她的逻辑。

孙涛书记将笔筒放下,拿起边上一只玻璃杯子,像是要给她倒水,但没倒,握在手中,在茶几上来来回回推了几下,问:“你来沙湖两年多了吧?”

“两年零八个月六天。”

“哦。”

然后就又沉默。

祁茂林起身,出去上厕所,目光仍是没看她。祁茂林今天像是不愿意看她。不看就不看吧,她也不稀罕让他看。林雅雯忽然就赌气了。

林雅雯等待孙涛书记说话,她想,祁茂林一走,孙涛书记就会跟她说些什么,应该是实质性的,而不是空一句实一句地消磨时间。孙涛书记没说,又拿起那只笔筒,仔细盯着看。“两年零八个月六天。”后来,孙涛书记重复了一遍她的话。

祁茂林很快又进来了。林雅雯还想他会回避,看来今天他是不回避了。

“茂林,跟雅雯说说吧,这事还是你来说的好。”就在林雅雯尴尬得不知所措时,孙涛书记忽然说。

祁茂林咳嗽了一声,他是给自己打气,祁茂林需要给自己打气。

“是这样的,”祁茂林又咳嗽了一声,然后声音恢复了正常,像个有威严的县委书记了,“刚才我跟孙书记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到省委党校去学习,时间嘛,六个月。”

“学习?”林雅雯腾地站了起来。

“坐下吧,不必要起来。”孙涛书记的声音。

林雅雯站了足足有五分钟,然后缓缓坐下。落座时,她看见孙涛书记的目光是垂着的,祁茂林的目光也垂着,都不愿意跟她震惊的目光相碰。

“这是个机会,应该去学习一下。”孙涛书记的声音像是从另间屋子里传来,遥远而陌生。林雅雯听了,眼里忽然就浸了泪。“孙书记……”她叫了一声,声音听上去不像是她发出的。

孙涛书记仍是没理他,自言自语道:“我们每一位干部,都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

“孙书记……”

“好吧,今天交接工作,明天报道,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我就不多留你们了。回去之后,跟县上的同志们简单打个招呼,明天由市委组织部国强同志陪你去。”说完,孙涛书记就要送客。林雅雯感觉像是让人灌了一罐子药,一半还在嘴里,咽不下去,苦味在身体里翻腾,她几次都想把嘴里的药吼出来!

“走吧,车在下面等着呢。”祁茂林起身,等了片刻,不见林雅雯有走的意思,催促道。

林雅雯苦涩地收回望向孙涛书记的目光,到了这时候,她已知道,一切已无可挽救,只能如此了!她不甘心地,再次叫了一声“孙书记”,然后一扬头,走了出去。

孙涛书记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他没看到这一幕,也不忍看到这一幕。直到林雅雯走了许久,他才转身,目光再次盯住笔筒,心里重重发出一声叹:“谁说她是工艺品,不,她是一枚炸弹!”

林雅雯这天没跟祁茂林坐同一辆车,路上祁茂林给她发了一条短信,她看也没看,就删了。

林雅雯没想到,她怎么能想到呢,处理北湖遗留问题,不正是孙涛书记的意见吗,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有祁茂林,他现在到底扮演怎样一个角色?一路,她的思绪跳动着,又静止着,车子到达沙湖县城时,她听到一个声音,来自自己体内的声音:你的沙湖之行算是结束了,林雅雯,你滚蛋吧!

后来林雅雯才知道,省委党校举办的这期县级干部理论研修班,市委和祁茂林原是打算让付石垒参加的,谁知一个宋亚子,阴差阳错就让她顶了付石垒的缺,怪不得到党校报到时,负责报到的那位老师怪怪地盯住她,还说了句“原来你是女的呀”……

林雅雯离开沙湖县的当天,祁茂林匆匆赶到北湖。县乡两级的工作组正在清查帐务,审计局长以为祁茂林也是跑来检查督促的,正要汇报,就听祁茂林说:“谁让你们做这些事的,马上回去!”审计局长见他脸色不大对头,没敢多问,带上人当天便回了县上。工作组当即解散,祁茂林冲毛岩松一通火,批得毛岩松眼泪都要下来了。等他把火发完,毛岩松委屈地解释:“出了这大的事,我这个当乡长的,负不起责。”

“你当然负不起!”祁茂林恶道。随后他去医院看望宋亚子,毛岩松刚一磨蹭,他又骂,“干正事你磨磨蹭蹭,搞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倒积极。”

毛岩松没敢再多嘴,跟着祁茂林去了医院。宋亚子已恢复得差不多,躺病床上吃苹果哩。他老婆还有儿子偎在身边,一家人看上去像是从大难中逃了回来,很是甜蜜。祁茂林被病房里的镜头感染了,没再乱发脾气,跟宋亚子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四十多的人,这点理都不懂,还文化人哩。”

宋亚子脸红了几红,不安地垂下头。他高中毕业,考几次大学没考上,只好认命,不过爱读闲书,平日一有空就拿书看,在村里,人们都叫他宋文化。在湖湾村,他也算个小知识分子,可惜,竟做了这糊涂事。他老婆是那种见不得大世面的人,看到祁茂林跟毛岩松,吓得慌忙站起,怯怯躲在一边,怀里紧搂着孩子。祁茂林宽慰道:“没事就好,抓紧把身体养好,地里一大堆活,还等着你呢。”

他老婆一听,书记说的话跟庄稼人说的没啥两样,挺贴心的,心里一暖,脸色也缓和过来,想问句什么,嘴张了张,没敢问出声。祁茂林跟大夫交代几句,又叮嘱毛岩松,医药费乡上出了,别难为宋文化。说完,掏出五百块钱,递他老婆手里:“拿着,给他买点补品。”他老婆哪敢要,吓得一双手不知往哪藏,后来是毛岩松接过钱,硬揣在他老婆衣兜里。

出了医院,祁茂林长叹一声,跟毛岩松道:“岩松啊,不是我冲你发火,你想过没,要是宋文化真有个事,你这个乡长,还能当?”

毛岩松黯然垂下头,这一天他的心情异常灰暗,不只是林雅雯离职伤了他的心,更多的,是对北湖未来的忧虑。他真是沮丧啊,本来还指望祁茂林能给他鼓鼓气,哪知祁茂林的态度跟以前完全两样,恨不得一口气把北湖眼看要着起来的火给吹灭,毛岩松不能不悲观了。

祁茂林全然不理他的感受,从医院回来,他紧着召开乡村两级会议,严厉批评了毛岩松和杨树槐,说他们是胡搞,瞎搞,典型的无政府主义。批评完,他提出几点要求,一是乡村两级务必要把主要精力用到当前的生产上,绝不能让农业受损。二是严明纪律,确保全县一盘棋。三是对北湖遗留问题,由县委统一领导,统一解决,要坚持在稳定这个大前提下开展工作。说到这一点时,他意味深长地瞅了毛岩松一眼,毛岩松已不在乎祁茂林批他什么了,脑子里就想一件事,哪天离开北湖!

会后,祁茂林亲自送杨泥漫回家。杨泥漫当了十多年村支书,哪享受过这待遇?当下激动的,抓住祁茂林的手,要跟他说什么。祁茂林冷冷地抽出手,道:“你回去跟村民们说吧,要是没人听,就跟北湖说。”杨泥漫惊愕地瞪住他,不明白这话的意思,祁茂林恨了杨泥漫一眼:“人得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啊。”说完,自个先往杨泥漫家走了。

也就在同一天,南湖传来消息,省厅派来的工作组已结束工作,陈根发们提出的那三千万,被工作组一一找回。当然,找回的不是钱,而是钱的去处。据工作组后来提交给市县的一份审计报告反映,这钱有一部分属于呆死烂帐,预制件还有水泥当时供给了几家小工程队,如今小工程队均已破产。另有一千多万的预制件跟水泥,供给了水电工程公司,帐目清楚,只是目前水电工程公司已改制,这笔款由省厅协调收回。

工作组最后做出一个结论,所有问题都是因流管处管理混乱所致,建议省厅对流管处原法人代表郑奉时从严处理。

调查报告中未涉及开发公司,也未提到洪光大。有消息说,省厅调查一起工程事故时,发现负责承建引黄工程三号标段的宏大建筑工程公司幕后老板是洪光大,该工程公司承建的12号渡槽因为质量问题发生坍塌,造成两人重伤,三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三百万元。眼下洪光大已被隔离审查。

林雅雯听到消息时,时间已过去半月,她在党校已上了两周课。两周就这么一晃而过,林雅雯的心还没彻底定下来,整日恍恍惚惚,感觉自己还在沙湖,来省城只是出差。司马古风笑说:“你这个样子,孙涛书记要是知道了,怕是会伤心。”

“他伤心什么?”林雅雯带着情绪道。

司马古风见她还对孙涛书记抱有偏见,叹息道:“你以为他愿意这样,若不是为你的前程着想,他才不忍下这盘棋。”

林雅雯对司马古风的话报以轻笑。自她来到党校,司马古风一有机会就来开导她,劝解她,让她对孙涛书记不要有误解,要理解他的苦心。她听烦了,听木了,再也不想听了,她想去看看女儿了。

萌萌现在十三中读书,经历了那次挫折,萌萌的心气低了许多,终于知道认真读书了。这孩子不发力便罢,一发力,功课很快便上去了。听周启明说,刚刚结束的月考,她在年级拿了第二,三门课得了满分。林雅雯心里好不高兴。只是萌萌还跟她不说话,有啥话都通过周启明转给她,这孩子。

这天下课后,她正要回家看萌萌,刚出校门,就看见强光景。强光景情急地等在校门外,身后站着愁眉不展的水晓丽。

“又出啥事了?”一看两人的表情,林雅雯就知道下面又出了事,心不由得一紧。

“林县,陈言闯祸了,他,他……”强光景结结巴巴地。

“陈言怎么了?”

“陈言有篇文章,让上海一家报纸转载,惹出的动静太大,市上已在追查了。”水晓丽接话道。

“什么文章?”林雅雯盯住水晓丽,她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关于流管处的,他把文章贴博客里,没想……”水晓丽的声音低下去。看得出,陈言惹出的麻烦不小,两人是为这事专程找她来的。

林雅雯哦了一声,两人虽是没说明白,但她心里已有了底,陈言一定是把看到的听到的都给捅了出去!

果然,等到了同心阁,看到上海那家报纸,林雅雯的心就沉了。上海那家报纸用大副标题,将陈言一篇《胡杨河在哭泣》的博文发在了显要位置,还加了编者按。林雅雯粗粗浏览一遍,这文章可谓一针见血,用词十分尖锐,重要的,他把“121”事件也扯了出来,还配发了照片!

望着那张照片,林雅雯哑口无言,往事一幕幕跳出来,横在她眼前。“121”后,她负责清理现场,当时那现场,惨啊!真可谓枯枝遍地,树干成堆,一夜之间,青土湖三分之一的树木就倒下了……陈言抓拍的这张,是一大片胡杨林被放倒的情景。

胡杨河在哭泣!

“眼下这文章已传遍网络,省上发了急,宣传部几名处长在河西,宋部长也被停职了。”强光景又说。

“这跟老宋有什么关系?”林雅雯突然就来了火。

“他们说,是市委宣传部没把工作做好,这文章负面效应太大了。”

“啥正面效应负面效应,都是……”林雅雯差点就把过激话讲出来。沉默了一阵,她道:“孙涛书记的态度呢,出了这事,怕是他也脱不掉干系。”

“孙书记在省上,是为这事专门做检讨来的。”强光景说。

林雅雯没再说什么,能说什么呢?看来,陈言这次是把祸闯大了。水晓丽接着说,陈言的博客点击率很高,他主持的几个论坛,人气也很旺。他在博客里贴了不少文章,其中就有“121”事件的全过程。

“他把八老汉围攻冯桥书记的经过也贴了上去,发了三张照片,目前这文章在网上到处转贴,跟帖已有几万条。”

林雅雯虽是对网络不大懂,但从水晓丽和强光景话里,还是感觉出网络的力量。

“他是疯了!”她心里这么说。

“不,他没疯,疯的是这个世界。”她又说。

这一天,林雅雯没能去看萌萌。跟水晓丽和强光景谈完,她便急着去华都饭店找孙涛书记。她虽是对孙涛书记有意见,真到了这种时候,她还是为孙涛书记的命运捏了把汗,想想,他也真不容易啊。

房间没人,饭店大厅等了一个多小时,孙涛书记才打来电话,说实在抱歉,不能见面了,他要紧着回市里。

林雅雯婉转地问:“这事不会对你有太大影响吧?”孙涛书记道:“现在不是考虑我个人的时候,雅雯啊,还是那句话,山雨欲来风满楼,看来,这次是压不住了。”

3

事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林雅雯的预想。她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刚输入陈言两个字,相关搜索便跳出一大串,都是跟胡杨河有关。林雅雯打开一条,是人民网的报道,人民网不仅转载了上海那家报纸的报道,还将陈言博客中几篇文章也一并转了上去。后面是长长一串跟帖。网民们义愤填膺,跟帖一个比一个激烈,言辞里透出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其中有位网民呼吁:停下你罪恶的手吧,让胡杨河再绿几天!另一个跟帖更为火暴:是谁在玷污母亲河,是谁强盗一样掠夺我们的绿色?

林雅雯深深震撼了,她以前是不大关注网络的,对来自网络的东西,向来有一种蔑视感,认为网络都是无聊人的游戏,是大伙解闷儿的地方。这一次,她对网络有了敬畏,甚至抑制不住地升腾起一股崇拜——是啊,这些话,这些言辞,也只有网络中才能看到!

她真是想发个帖子过去,她相信,对胡杨河,她最有发言权,也有最最深刻的感受!但是她忍住了,不管心里多么激动,关键时刻,她还是想到自己是一位县长!

手机响了,林雅雯接通,电话那边传来司马古风的声音:“我在上网。”

林雅雯笑了一声,道:“我也在网上。”

“我发了帖子。”司马古风说。

“我没发。”林雅雯说。

“知道你不会发。”司马古风的声音像个小男孩,大约是林雅雯的声音太过平静,过了一会他又道:“知道你为什么不敢发吗,因为你是一个失败者。”

林雅雯被这句话刺伤了,就在她愣怔间,司马古风又说:“其实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别看陈言激起这么一层浪,但仅仅是浪,浪花一闪,一切又都平静了。世界不会因为一个陈言改变什么,你还是清醒点吧。”

林雅雯无言。本来她还想进陈言的博客溜一圈,司马古风这句丧气话,让她沸腾的血液哗地静止了。

这个怪老头子,怎么总是说一些令人丧气的话啊!

林雅雯关了电脑,坐椅子上发呆,关于胡杨河,关于流管处,渐渐在她脑子里远去了。

河西市的形势却是另番样子,上海那家权威报纸连续两期刊发陈言的文章,让本来已被人们淡忘的“121”事件再次复活。由于“121”事件后,省上有关部门未能做出最终处理决定,相关责任人均未受到追究,陈言又在文章中将“121”及随后发生的南湖毁林事件做了渲染,一石激起千层浪,沙湖县及流管处立马成为新闻热点。省委宣传部一开始也没怎么重视,心想毕竟是一两家媒体,成不了气候,谁知网络推波助澜,网民们疯了一样在那儿呐喊声讨,这事很快成了震动全国的大新闻。高层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两位处长已在河西市接连开了几场会,该采取的补救措施全采取了,宋汉文也被免去了宣传部长职务,风波并未因此而减缓,相反,舆论仍在一边倒,就在两位处长紧急寻求新的办法时,南方一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对“121”及南湖事件做了深层次报道,风波再次掀起,而且这一次来势更猛,大有锐不可当之势。

市委常委会紧急召开,针对目前形势,孙涛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市县两级要认真对待舆论监督,要以舆论监督为动力,改进工作作风,理清工作思路;特别是在缓解胡杨河流域生态恶化这一重大难题上,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建树。第二要稳定群众思想特别是干部队伍思想,不要因新闻媒体的批评而丧失立场,丧失信心,要迎难而上。三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南北二湖,集中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和敏感问题。五天前刚刚宣布为代市长的朱天成意见跟孙涛书记正好相反,他说:“我们欢迎舆论监督,但要看是哪种监督,对道听途说,恶意诋毁河西市形象者,我们不但不接受,还要依法追究其责任。这点上,我们不仅不能怕,还要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坚决跟制造谣言恶意传播者做斗争。”

“天成。”孙涛书记一听新搭档刚一上任便唱起了反调,在边上提醒道。

朱天成没理会孙涛书记,继续道:“我个人意见,第一,责成相关部门迅速找到陈言本人,他虽是不在河西市干了,但还是我们河西市培养出来的记者,他要对自己的家乡负责。第二,市委宣传部要保持冷静,切不可被网络和不良媒体所惑,要尽快拿出对应措施,做好正面宣传。第三,对隐在事件背后的个别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说到这儿,他扫了一眼会场,清清嗓子,继续道:“我坚信,单凭了一个陈言,是兴不起这么大风作不起这么大浪的,有人违背组织原则,擅自向陈言提供假资料,假数据,让这个已经离开新闻单位的人炮制一些假新闻,再把老百姓的牢骚话加工一番,贴在网上招摇撞骗,这样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容忍,必须依法追究。对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坚决不能放过。”

朱天成的声音越说越大,越说越激动,到后来,就成冲整个会场发火了。孙涛书记知道阻止不住他,索性以喝药为由,离开了会场。一出会议室,他便拨通省委海林书记的电话:“海林书记,局势我控制不了,天成同志这么快就跟我对上了。”

“不会吧?”电话那边传来海林书记疑惑的声音。

“要不要我把手机拿到里面,你听听他怎么说?”孙涛书记也有种心灰意冷的感觉。本来他是不想开这个会的,也不想阻止什么新闻。有些事,该传播的时候就应该传播。两天前他在省城,也是这么跟海林书记说的。海林书记批评了他,说他丧失了立场,不该拿这种消极态度对待工作。他当时就问:“啥叫消极,啥叫积极,海林书记,我现在真是糊涂了。”出乎意料,海林书记没再批评他,但也没宽慰他,只是很原则地说:“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一个原则,你我是党的书记,维护党的形象是第一要责。”

这话让他琢磨很久,按说,上上下下对冯桥还有他背后那个人有这么大的反对声批评声,海林书记不会听不到,也不会感觉不到。以前的谈话中,海林书记也多次发过叹,言辞间充分流露出这事对他的困扰,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海林书记首先就想到稳定,想到替他们遮掩?是的,遮掩。到现在,孙涛已十分肯定,海林书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冯桥他们做遮掩。

他难道真的不想把盖子揭开,或者……?

“你听没听见我在说话?”电话那边传来海林书记的责备声,孙涛赶忙收起乱想,语气不大恭敬地说:“天成同志声音太大,整幢楼都是他的声音。”

“算了,等会我跟他谈。”

电话是挂了,孙涛的心,却一直悬着。朱天成跟他叫板,跟他唱反调,这是早就意料到的事,不必惊讶,问题是,他也在帮他们平息风波啊,难道他们真可为所欲为,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声充耳不闻?

谁能说得清呢?

  如果觉得女县长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许开祯小说全集女县长高位过招大兵团河流无水之城凉州往事女市长之非常关系拿下黑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