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许开祯作品女县长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一提杨七,谢大胡子更急了,村上早就传闲话,说他跟杨七老婆有一腿,每次喝酒都想把杨七放醉,然后沾人家老婆的便宜。谢大胡子哪吃得消这些,当着儿媳妇的面,这不是把他往死里羞么?当下就表态:“你少嚼几句,我干还不行么,我撂挑子还不是为了你?”

“为了我,为了我就给王书记出难题?你个老鬼,心里想的啥当我不知?说,是不是又嫌工钱少了,想让王书记给你加钱?我可把丑话说前头,我干时咋样,树林干还是咋样,你要敢带头起哄,小心我把你的老底子揭穿。”

谢大胡子脸一阵赤白,其实他撂挑子,真是想给王树林来个下马威,借机也想让乡上再加几个补贴,至少一个月能给他管一两顿酒。哪知这点阴谋还是让朱世帮给识破了,当下红了脸道:“你说的话,谁个敢不从?这胡杨乡的风,都让你调成一手货了,你说刮就刮,你说停它就得停,我们这些跑堂的,哪个跟你拗劲儿?”

“少拿米汤灌我,去,抓只鸡,几天没见肉,馋了。”

谢大胡子一听他要吃鸡,乐得屁颠屁颠的,跑鸡窝里抓鸡去了。王树林偷睨了一眼朱世帮,低声问:“真要吃啊?”

“吃!咋个不吃?不吃便宜他了,害得我大老远跑来,这半天的工钱,得跟他要。”

于是就吃鸡,谢大胡子嚷着要喝酒,朱世帮道:“酒先留着,等把这轮水浇完,我喝死你个老不正经的。”

就这样,把人家骂了,吃了,还让人家服服帖帖,领着群众去干活了。这种工作方法,也只有他朱世帮才有!

王树林本还想就这次调整,跟朱世帮说些什么,毕竟,让他取代一个自己尊重的人,心里实在难受。一看朱世帮这副劲儿,知道说也是白说,弄不好,又要招骂。算了,反正县上也不敢亏待他,这胡杨乡,也不能让他再蹲了,再蹲,怕是把他的前程真就给蹲没了。这么想着,就试探性地说:“有啥想法,你先跟林县长谈谈,林县这个人,我看像个干事的。”

“干你的工作,少谈论领导!”朱世帮丢下这句话,脚步急急地朝前面走了,前面一伙人站在渠沿上,不挑沙,指指划划说着什么。等赶过去,才知是村民们在议论公安抓人的事,说是陈喜娃把啥都揽了,说人是他一个人打的,要杀要剐,冲他来。大家都说陈喜娃有种。

朱世帮想阻止,又一想,啥也没说,掉头走开了。

王树林打后面追上来,心虚地说:“这事得找关系说说啊,不能让喜娃一个人把黑锅背了。”

朱世帮仍然没有吭声。

林雅雯本打算要多待几天,村支书的事虽是解决了,但能不能按时把水灌到地里,还很难说。她想多转几个村,挨个看看,心里也踏实点。沙尘暴后,全县的农业形势一下紧起来,如果春水不能灌足,庄稼就很难成活,“丰收”两个字,也就无从谈起,做为一县之长,农业丰收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事。这天她的步子刚迈进一棵树村,还没来得及跟谢大胡子说话,电话就响了起来,强光景说:“林县,市委宣传部来人了,商量宣传治沙的事。”

“让秦风陪不就行了,材料都是现成的,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林雅雯说。

“宋部长说市上有新想法,要跟你交换意见。”

“老宋亲自来了?”林雅雯惊讶地问。强光景在那头刚一“嗯”,林雅雯就怪起来:“你怎么做工作的,老宋来了,咋不早说清楚?”

合上电话,林雅雯将春灌的事匆匆做了安排,再三叮嘱王树林,眼下是特殊时期,一定要乡上的干部拿出点紧迫感来,帮农民把春灌的事落实好,绝不能旱掉一棵苗。王树林说:“林县你就放心,我会尽力的。”

“不是尽力,是要百分之百完成任务。遇到困难,多跟世帮商量,他那儿办法多,你要多向他讨主意。”

王树林点头,并表示一定把工作做好,林雅雯这才转身上车,匆匆往县城赶。

老宋叫宋汉文,市里的一大笔杆子,目前是市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还兼着《河西日报》总编辑。此人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好的敬业精神,这些年河西市的对外宣传,他功不可没。林雅雯跟他是在党校学习班上认识的,到沙湖县后,跟老宋的接触多起来,总体印象是,这人值得深交,也值得尊重。司马古风也再三叮嘱她,要多跟老宋沟通,多找他出主意。

“此人正直,有良好的素养,而且深谙官场规则,在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你学习。”司马古风语重心长地说。

回到县城,林雅雯没顾上回政府,直接就往宾馆去。宋汉文一行三人已被安排在腾格里大酒店,这是一民营企业家修建的星级饭店,设施一流,装修豪华,在沙湖县,这里的条件算是最好。

见了面,宋汉文笑着说:“你总是风尘仆仆,下乡下出瘾来了。”

林雅雯说:“谁爱下乡?事情一拨一拨的,不下去能解决?”两人客套几句,宋汉文向林雅雯介绍了同来的两位,一位是《河西日报》新闻部主任胡兰笑,一位是市委宣传部的银科长,两位在河西市,都算是响当当的人物。打过招呼,林雅雯客气道:“三位屈尊到沙湖,慢待了,不到之处,请多谅解。”

一听她也学会了这种客套话,宋汉文笑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林县长向来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怎么也跟凡夫俗子一样,变得肉麻起来?”

“不肉麻没办法,肉麻了人家还嫌不热情呢,不肉麻,怕是我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没人来了。”

说笑几句,宋汉文言归正传,谈起这次来的目的。

南湖血斗事件后,河西市委对此高度重视,关于流管处与胡杨乡农民的深层次矛盾,市委已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就流管处改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专项报告向省委做了汇报。眼下,除了陈喜娃几个按正常的司法程序进行调查外,南湖事件的处理,暂时停了下来,等候省委做进一步批示。

市委这样做,多少也透出对流管处的不满,特别是流管处连续毁林,制造不安定因素,弄得市委很被动。宋汉文明确说,市委眼下是站在县上这边的,但毕竟流管处是省级单位,加上别的因素,市委也不敢把态度表得太强硬。“你就理解点吧,市委也有市委的难处。”宋汉文说。

林雅雯当然理解,宋汉文说的那些因素,除了站在洪光大后面的那个人,还能是啥?

其实林雅雯明白,市上县上对冯厅长的怕,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要当副省长这个传闻,关键,冯的后面,还有更强硬的力量。要不然,冯也不会如此有恃无恐!

林雅雯也是到县上后才明白,有些力量,看似不存在,但它却时时刻刻压迫着你,威逼着你,让你不得不对自己的行动三思。你要是轻率地迈出去一步,就有可能踩上雷区。

而在官场,这样的雷区真是太多,有时你几乎寸步难行。

林雅雯深深叹了一口气,表示对宋汉文一番话的理解。宋汉文见她面色沉重,劝道:“你也别把事情想那么坏,任何矛盾,要想解决都得有个过程,凡事哪有一蹴而就的,这点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明白,这样吧,我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把眼下的宣传工作做好。”

宣传工作,是市委针对流域提出的新要求,“121”事件加上南湖血斗,使得沙湖县和河西市的形象一落千丈,媒体从各种角度报道,指责远大于同情,批评声铺天盖地,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市委决定从正面宣传做起,一方面从整体上造势,另一方面,市委要求将沙湖县治沙英雄陈家声的典型事迹再做深挖,一定要把这个典型树起来,让典型说话,让正面宣传占领阵地。

“市委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充分考虑了你的意见,你写给孙涛书记的信,孙涛书记很重视,常委们传阅后,批转到了宣传部。部里认为,你提的意见很好,很切实际,我们在陈家声的宣传上,是缺少力度,也缺少高度。这次来,就是想跟县上一道,把陈家声同志的典型事迹重新整理一番,力求做到全面、客观、真实,而且要有代表性。”宋汉文说。

林雅雯说了声“谢谢”。给市委孙涛书记写信,还是在南湖血斗发生前,强光景将陈家声的材料整理好后,她曾想带上材料去找孙涛书记,后来一想,这样是不是太过唐突?正好司马古风打来电话,跟她聊起下一步的打算,她将心中的疑惑还有犹豫说了,司马古风给她出主意,何不写封信给老孙,写信比当面汇报更能谈得深,也好把你的意思充分表达出来。她这才伏案疾书,写了足足一万字。信送到孙涛书记手里后,一直没有音信,她还以为孙涛书记没顾上看呢。

关于治沙英雄陈家声,县上以前宣传过,市上也宣传过,市县两级都给他发了奖,都将他命名为治沙英雄。可这些,远不够。林雅雯总感觉,以前的宣传过于走形式,过于简单化,表层化,没触及到核心问题。陈家声等八老汉,凭啥能一辈子坚守在沙窝里,一辈子守着沙漠,守着那一大片林子?不只是记者们简单描述的那样,说他们对沙漠有感情不假,说他们对植树有感情也不假,但根本的,是他们能切身体会到沙漠的残暴,能体会到沙进人退的那种残酷。沙漠里活命,不容易啊。他们对树,对绿色,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一份感情……

几个人简单议了一阵,便到了晚饭时间,林雅雯正在考虑晚饭怎么安排,秦风带着几个人从乡下赶来,说是要给宋部长一行接风。林雅雯笑着说:“好啊,今天这机会就让给你,我还正愁没人埋单呢。不过你得弄几瓶好酒,帮宋部长过过酒瘾。”

秦风一听县长发了话,立马喜得,当下就提议去大漠汗宫吃羊排,说吃了羊排喝酒才过瘾。一行人正要出门,饭店老板沙湖县最大的民营企业家王生发走了进来,一看林雅雯也在,脸上堆出一大块笑,说哪能让县长请客,今儿这东,说啥也得让他做。

林雅雯便再次做个顺水人情,将这顿酒宴的埋单权交给了王生发。

喝酒中间,发生了一点不愉快。林雅雯并不知道秦风是个不胜酒力的人,以前只听说他能喝,爱喝,老跟一帮搞文字的喝酒,谁知……

一开始,秦风还抢着给她代酒,说不能把县长喝醉,要醉也是他先醉,林雅雯也就让他代了。喝了不到两瓶,别人都还没感觉,秦风倒给先晕晕乎乎了。等发现他说话不大对劲,就有点迟了。秦风拉着宋汉文的手,左一声宋老师右一声宋老师,非要跟宋汉文诉诉师徒之情。林雅雯并不清楚秦风跟宋汉文还有这层关系,听了好一阵,才明白,秦风所说的师徒之情,也就是早年他学着写新闻稿时,拜过宋汉文。当时宋汉文是《河西日报》的编辑部主任,手里握有审稿大权,下面各县的通讯员要想上稿,拜他为师是必然的。林雅雯见秦风面红耳赤,说话高一句低一句,知道他喝多了,正要示意宣传部两位干事,将他搀扶出去,秦风突然搂住宋汉文脖子,喊了声宋老师,就眼泪汪汪诉起苦来。

这一个举动,直把林雅雯惊得,傻了眼地望住秦风。他怎么能失态到这程度啊?秦风却浑然不觉,他完全进入了妄想状态,或者到了自己所谓的境界,一边抹着泪一边说,自己这些年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侍候了县长侍候书记,到头来,还是摘不了头上这个副字。“亏啊,宋老师,你现在是大红人,座上客,学生呢,屁一个!”说着,他抓起酒杯,又灌了一杯。

宣传部两位干事大眼瞪小眼,既不敢阻拦秦风也不敢看林雅雯,坐在边上直犯憷。宋汉文脸上虽是挂着笑,但明显,对秦风的失态很为不满。林雅雯喊了几声秦部长,秦风居然没听见,还在一口一个老师叫着,说自己为啥不能扶正,不就是林县长对他有成见?今天一定要宋老师当面跟林县长说说,他秦风到底配不配当个部长?

“把他给我请出去!”林雅雯猛地放下茶杯,冲边上犯憷的两位干事喝道。两位干事一听县长发了火,这才一人一条胳膊夹着秦风往外走。秦风居然不走,猛地甩开两位干事:“我还要喝,我今天一定要喝个痛快,喝个痛快啊。”说完,一头栽在了饭桌上。

愉快的气氛一扫而光。林雅雯抱歉地望了眼宋汉文,宋汉文也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忙说:“不要紧,文人都这样子,喝点酒,性情就出来了。”

“可他是宣传部副部长!”林雅雯恨铁不成钢地道。

“算了算了,别为这点小事发火,让他先休息一会,我们接着热闹。”宋汉文忙替林雅雯打圆场。林雅雯哪还有心境再喝,本来她是想借酒活跃一下气氛,也让自己放松一下,这些日子真是太紧张,她的内分泌都要失调了,哪知……

两位干事弄走秦风后,王生发才走进来,他这天是好几处应酬,隔壁包房里,县财政局接待客人,另一间包房,城建局长请客,还有一桌,是县委一位副书记陪省总工会的领导。哪一桌不应酬也说不过去。他瞅了一眼,不见秦风,笑呵呵说:“秦部长呢,刚才不是还要跟我划拳么?”

“他去国务院了!”林雅雯没好气地甩给王生发一句。王生发眨了眨眼,宋汉文笑着解释:“小秦贪了几杯,先回去了。”王生发一听,知道秦风定是闯了祸。秦风的酒性他知道,此人真是见酒必沾,沾酒必醉,醉酒必要出洋相。看来,今天这洋相,没出到地方上。大约他也觉得自己在这里作陪会招人不高兴,借故去看秦风,溜了出来。

重新剩下林雅雯跟市委宣传部的三位同志后,林雅雯长叹一声,跟宋汉文道:“你都看见了,这就是我现在的处境。”

宋汉文略一思索,道:“雅雯你别那么悲观,不就醉了酒说了几句过头话么,看把你深刻的,干嘛要上纲上线。”

林雅雯苦笑一声:“我的宋大部长,他这哪是醉话,分明是借酒发牢骚,在你面前故意出我丑。他当部长,我是反对过,祁书记找我私下交换意见,我也没同意。就这样子,宣传部长他能胜任?”

“不谈他,不谈他,典型的文人恶习,这人我了解,不用你多说,他的情况我都清楚。”宋汉文是真不想提这个秦风,他今天来,还有另一个目的,受司马古风之托,给林雅雯鼓鼓劲。司马古风闻知沙湖县一连串的恶性事件后,很是不安,生怕林雅雯顶不住压力,丧失掉信心,要他无论如何找林雅雯谈谈。还有,司马古风向他透露,上面可能要让祁茂林退二线,沙湖一把手的人选,孙涛书记是倾向林雅雯的,也向司马古风透露过这意思,难题在于,省上好像对林雅雯不是太满意,也有一种意见,想把她调回省上去。

 ·3·

 

 

 许开祯作品

第四章 笔杆子有本难念的经

1

天渐渐黑下来,喧嚣了一天的沙漠,每天都要在这个时候先收敛起它的性子,短暂的平静一会,然后,就要鼓足劲儿做彻夜的长啸了。

大地被晚霞染得一派迷醉。

空旷中,沙漠透出阵阵逼人的味儿。陈言坐在沙梁子上,内心波澜起伏。

两天前,省城晚报社发来通知,要他做好交接准备,清理帐务,办理手续。

陈言被晚报社辞退了。

这件事要说跟上次林雅雯给晚报老总打电话告状有关,要说,关系也不大。辞职是他提出的。

上次围攻林雅雯的事发生之后,晚报老总大为光火,批评他为抢新闻,不顾新闻准则,更不顾组织原则,竟敢对地方领导恶语相加,破坏报社跟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陈言清楚,老总这番话不只是对他不满,更是担心惹恼了地方政府,断了报社的财源。报社每年从地方政府手里拿到的支持,不是个小数字,加上一年从县乡两级及企业拉的广告和赞助,更是报社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如今媒体竞争激烈,广告收入几乎成了决定媒体生死的最大因素。报社老总是不愿意得罪地方领导的。

但,晚报晨报之类非党办报纸,要想赢得读者的支持,增大发行量,又不得不依靠一些有分量的新闻报道,甚至曝一些猛料,这些报道,说穿了就是揭政府的痛,撕政府的伤。这便是报纸的两难境地,也是报社老总的尴尬之处。批评之后,报社又派人到记者站清查他的帐目,好在帐上没啥大问题,虽然有一些不合理的开支,但如今记者站也是自负盈亏,独立生存,如果啥开支都合理,这记者站能生存吗?陈言算是度过了这一关。

陈言最终决意要辞职,还是因了稿子。上次花大力气写出的新闻特稿,竟让报社老总给毙了!老总只甩给他一句话:这类稿件目前不适合发!然后就避而不见。陈言想据理相争,负责稿件初审的编辑部主任说,算了,陈言,老总也是迫不得已,眼下上上下下压力太大,胡杨河流域的事,已成了敏感话题,连省府都不安了,我们如果再火上浇油,怕是……

编辑部主任虽是没把话说完,但陈言明白,一定是有人向报社施加压力,想用行政权力封住新闻报道。果然,晨报和新闻周刊那边情况也是一样,老胡他们采写的特稿也遭到封杀,关于“121”,关于“南湖血斗”,没有一家新闻媒体能将事实报道出去。老胡满腹牢骚:“早知这样,何必要去吃那些苦,挖那些料,冠冕堂皇地写一下不就得了。”

老胡他们能受得了,陈言却受不了。南湖事件上,陈言确信自己挖到的料更猛,触到的痛更多,他甚至用较大篇幅写了流管处的改革,从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来揭示毁林事件的必然,还把笔触伸向了开发公司的幕后……原以为可以顺着这线索,再往纵深里走,没想到……

很快,陈言听到一个消息,从省上到市上,开始对胡杨河流域的新闻报道全面进行限制了,省委宣传部召开紧急会议,强调了三条纪律,要求各新闻单位加强对记者的管理,特别是各地记者站的管理。对违犯新闻纪律,乱写乱采的记者,要严肃处理。市委宣传部随后召开会议,对几家省报驻站记者提出了严厉批评,会上受批最多的,就是他!

陈言困惑了,茫然了,进而,变得一身愤怒,那天他找到宋汉文,态度很不友好地问:“限制记者采写,符不符合党的新闻政策,符不符合新闻监督这个原则?”宋汉文没正面回答他,避重就轻道:“陈言啊,你这脾气也得改改了,老是愤世嫉俗,眼里看不到阳光,这怎么行?这些年我市取得了那么多成就,你为什么不去宣传?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你怎么就看不到?”陈言一听,就知道宋汉文在说陈家声,在说八道沙那八位治沙老汉。他对此没兴趣,真的没兴趣。早在《河西日报》工作的时候,宋汉文就让他采访过八老汉,当时他写过几篇文章,宋汉文看了,都摇头,说他写得太浅,没把精神写出来,也没透过八位老汉,把沙乡人的执著与不屈写出来。“记者的笔不能只停留在事件表面上,一定要把笔触深入进去,挖掘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这是宋汉文当时跟他说的话。陈言对宋汉文一直很尊重,刚到报社时,是宋汉文带的他,陈言在新闻界所以有今天这点名气或是成就,跟宋汉文的培养与提携分不开。但,时过境迁,陈言总感觉很多东西在变,特别是身居官场的宋汉文,变得更多。陈言有时候也恍惚,如今的宋部长,还是不是当年辛辛苦苦为他们这些小记者改稿子的编辑部宋老师?还是不是那个一看到时弊便忍不住要操刀讨伐的宋斗士?

困惑了几天,陈言决定辞职,其实到了这时候,他不辞也没办法。关于胡杨河流域的采访稿,迟迟压着不能发出去,到别的地方再去抓素材,人家一听是他,全都板起面孔,拒绝接待。陈言暗暗想,有人要封杀他了,尽管他还不能断定这人是谁,但他敏锐地感觉到,他的记者生涯,可能要终结到这儿了。

偏在这时候,他的后院再次起火,而且这一次,火烧得很大。

事端还是江莎莎挑起的,起因,是为了记者站记者水晓丽。

一提水晓丽,陈言就不得不想到强光景。水晓丽这根导火索,是强光景推荐给他的。陈言跟强光景,原是高中同学,上大学后两人渐渐断了联系,后来陈言进了报社,才知道强光景也回到了沙湖县,一来二去,又将原来的关系接上了。对同学两个字,陈言原本是有偏见的,他认为,同学这种关系,很复杂,冷中有热,热中有冷。大家在彼此的工作岗位混着,暗中还带点儿竞争的味道,比比收入、职位什么的,有时也比比老婆。这一比,就让原本亲密无间的关系带了世俗味,应该亲近却亲近不起来,应该团结却总也拧不在一起。但你让他疏远,却又很难。在强光景之前,陈言是很少跟同学深交的,强光景颠覆了他这些想法。

要说陈言跟强光景,也不是多密,两人平时联系很少,只有彼此需要对方帮忙时,才打个电话,将事情说了,对方呢,量力而行,能帮多少帮多少,实在帮不了,也不怕落抱怨。强光景前些年坐冷板凳,很少能给陈言帮什么,直到林雅雯提他做了主任,才在宣传及广告方面,给陈言提供了一点便利。但他们在心灵上的碰撞跟交流,似乎比这更多,也更重要。强光景属于那种不跟你交心便罢,一交心,就再也不知保留的人。这点上他比陈言纯粹,也比陈言彻底。强光景在朋友关系上的那种较真劲儿,既颠覆着陈言,也感动着陈言,很多时候,他们又处在争执状态,两人都想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改变对方,事实证明他们又比对方更顽固,更难以改变。

一年前强光景找到陈言,说有件事一定请陈言帮个忙。陈言笑说:“你一个大主任,还用得着我帮?”强光景没跟他开玩笑,一本正经道:“这件事只有找你才行,有个女孩子,人品和能力都不错,她自己一心要当记者,我也觉得她干这个行。你想个法子,把她安排到记者站去。”说完第二天,强光景带着水晓丽去了记者站。陈言当时的直觉是,强光景一定挂了彩,他跟水晓丽的关系,伤着了婚姻。兴许是自己有过一次教训,陈言对这种事格外敏感,不过他没细问,也没敢把心里的疑惑讲出来。感情的事,问是问不清的,他了解强光景,他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怕是对水晓丽,有感情也不敢外露。正好记者站走了一个实习记者,陈言趁势就将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水晓丽聘用了进来。

没想到此举惹恼了江莎莎。江莎莎现在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靠着陈言的关系,她换了好几家单位,哪儿干也不舒心,现在帮人家蹲办公室,接个电话收个文件什么的,很清闲。但她的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陈言,尤其陈言身边的女人,江莎莎盯得贼紧。自打水晓丽进了记者站,江莎莎跟陈言就吵个没完,上次陈言到沙湾村采访,本来是要带水晓丽一同下来的,就因江莎莎跑到记者站大闹,才迫使陈言改变了计划。没想这一次,江莎莎变本加厉,将他跟水晓丽之间所谓的不正当关系,闹到了宣传部宋汉文这里。

这个多疑、恐怖、近乎变态的女人!

陈言安排水晓丽去街道办采访,了解“40”、“50”人员的安置情况。市上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制定专门政策,就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的下岗职工,统一由建委安排为城市协管员,配合城管大队监督城市卫生工作。这本来是件好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谁知在安排当中,真正属于“40”、“50”人员的,却没安排上多少。目前挂着上岗证在街上游来荡去的,至少有一半,不符合这个标准,多是些关系户,或者领导批了条子打了电话的。记者站接到不少群众来信,反映这个问题,说有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挂着下岗再就业的牌子,吃“40”、“50”人员每月四百元的政府救助金。而真正困难得过不下去的下岗人员,却连政府的门也找不到。陈言找过街道办,想就此问题深入了解,谁知街道办一听是他,纷纷挂了挡箭牌。迫于无奈,陈言才让水晓丽去做深入采访。那天水晓丽采访回来,说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就她走访的东关和西关两个街道办看,真正在政策范围内属于照顾对象的,只有四位,其中一位还是街道办主任的亲戚。其余的,均是冒牌货。水晓丽还调查到更为荒唐的事,有些人一面拿着“40”、“50”人员的政策补贴,一面在原单位上班,吃着双份工资,群众对此怨声载道。

两人正在办公室商量,这稿怎么写,从哪个角度曝光更能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注意。没想江莎莎一头闯了进来,江莎莎身后,跟着两个陌生男子。当时已是夜里十一点钟,办公楼上静悄悄的。江莎莎扑进来后,不分青红皂白就撕住了水晓丽:“你个小骚货,你个不要脸的烂婊子!”江莎莎一边骂着粗话,一边动手撕扯水晓丽的衣服。两个男子拿着照相机,啪嗒啪嗒照个不停。陈言急了,扑过来阻止:“你们想干什么,这儿是记者站!”脸上长疤的男人猛一露凶相:“你乱搞男女关系,以手中权力胁迫女同志,我们要举报你!”

“你混蛋!”陈言气得,直想扑过去搧他一顿嘴巴。谁知他还没出手,江莎莎的嘴巴已甩到了他脸上。

这个母老虎,真是太可恶!陈言现在想起来,还是怒火中烧,不能平静。坐在沙梁子上,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发疼。那是江莎莎搧的。江莎莎那晚真是发了疯,他的脸上最终让她留下了五道血印。

水晓丽的衣服也让她撕破了,胸罩都让她扔到了地上。

这还不算,第二天一早,江莎莎就拿着那些照片,还有一封检举信,来到宋汉文办公室,又哭又闹,在那儿撒了一上午的泼。气得宋汉文当下就将电话打给他:“我说陈言,你能不能少惹点事,难道你还觉得自己不够出名?”

陈言想解释,但又怎么解释,这种事,你找谁解释去?况且他是一个在婚姻上出过问题的人,他说自己清白,谁信?

苦的倒是水晓丽,白白背了一身名,还不敢找人理论。

内忧外患之下,陈言被迫离开了心爱的报社。他递交辞职报告时,水晓丽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继续在记者站干下去。

陈言这次来沙漠,还是为了流域的事。虽是不在晚报干了,但他的新闻生涯还得继续,哪怕做一个自由撰稿人,也要将这条路走到底。他这次来,不是调查毁林,而是调查种树。凭他的职业敏感,他断定,下一步,市县两级肯定要在种树造林上大做文章,这种游戏他见得多了。就在他下来的那天,宋汉文他们也正好到县上。一定是组织宣传材料去了,陈言想着,心里道:“不能由着他们说,我一定要把事实真相揭出来!”

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在乱麻一样的生活面前,仍然表现出一股子韧性。而且,他身上那些刺,越是在生活窘迫时,越表现得扎人!

难怪强光景在水晓丽面前这样评价他:“这个人,毁就毁在死不悔改的性格上,他要是稍稍顺从点,前景一片美好。”

天越发浓黑,平静了还不到一小时的沙漠,再次露出狰狞。刚才还安静得如同睡着了的沙漠,忽然间风声大作,恶沙扬起,很快,陈言眼前便迷茫得看不清东西了。

他顶着风沙,往回走。跌跌撞撞从沙窝跑回镇子上,刚进了招待所,就看见强光景坐在沙发上等他。

“你怎么来了?”陈言现在真是不想看见强光景,一则,是因了水晓丽。毕竟水晓丽是强光景介绍过去的,且不说她跟强光景之间到底有什么,单是冲朋友两个字,陈言也觉闹出这样的绯闻,不好跟强光景解释。另则,陈言现在是下岗职工了,头上再也没了记者的光环,更没了记者站站长那顶唬人的帽子。以这副嘴脸见强光景,陈言多少有点抹不开脸。

  如果觉得女县长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许开祯小说全集女县长高位过招大兵团河流无水之城凉州往事女市长之非常关系拿下黑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