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武林帝国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2章 西凉VS东周

西征大军回到敦煌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队伍自西向东进行着,赫然发现周围的景致已经和几个月前大有不同了。

祁连山上的雪水汇聚成的党河由南向北流经敦煌,每隔一段距离党河水便被导流出一段明渠,灌溉着新开垦的土地,经过河水滋润的土地来年就可以种植庄稼了。

敦煌的地形是南北高,中间低,三面环山,形成天然盆地,党河水滋润着一个个绿洲,绿树浓荫遮挡住来自戈壁沙漠的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真可谓西域戈壁上的一颗明珠。

敦煌向西是狭长的河西走廊,向北是茫茫戈壁大山,向西是罗布泊大沙漠,向南是雄伟奇骏的祁连山,四面空旷无险可守却又不需防守,巨大的战略纵深就是他最好的城墙。

所以敦煌的城墙并没有象凉州那样修到变态般的强大,只是在原先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炮台罢了,扩建的精力放在喇嘛庙、清真寺上,力求将敦煌建设成一座文化宗教名城,以此吸引东来西往的客商和旅者。

但不幸的是,大周朝廷忽然闭关锁国,终止了和西凉的一切贸易往来,敦煌的建设被迫停顿,西凉的工业薄弱,很多东西都要靠进口,大周锁关之后,铁器、丝绸、瓷器、经书、茶叶、火药都无法进口,给年轻的西凉带来极大地困扰,而地大物博的大周则没有这种麻烦,他们离开谁都一样过。

多少年来,中原政权和北方西方的游牧民族爆发战争,多是由于商业贸易的原因,汉人歧视游牧民族,不肯公平互市,或者干脆关闭榷场停止贸易,游牧民族本来就不是省油的灯,不贸易就直接打过去自己拿。

难道西凉也要走这样的老路?

新建成的大元帅府,外面寒风凛冽,里面却温暖如春,这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西域的“阿伊旺”平顶房和中原形制的宫殿以及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建筑,大露台,喷泉,花园,池塘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占地不算很大,但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元封第一眼看到之后就不禁赞叹,曹延惠真是搞基建的能手。

此时曹延惠正在元帅府里汇报着最近发生的情况,自打元封出征以后,一切事务进行的井井有条,敦煌、嘉峪关、肃州、甘州、凉州都在大兴土木,各种物资商品从中原源源不断的运来,除了尉迟家的队伍以外,还有大批的商旅组织了货源前来西凉做生意,这里的钱太好赚了,不管运什么过来都能卖上好价钱,而且给的是真金白银,回去的时候还能捎带些西域的香料、皮毛、马匹,又能赚上一票。

曹延惠组织了一个小型的使团,携带着西域特产前往大周京城进贡,礼物有来自乌兹别克的羊毛地毯,藏羚羊毛的围巾,祁连山所产墨玉做成的夜光杯,莫高窟里的古代佛经等,使团走了几个月了,到现在毫无音讯。

数月前甘肃官军突然行动,封闭了边界,禁绝了所有的贸易往来,只许进不许出,一时间边境积压了大批商队,起初商人们以为官军是想捞点好处,便凑钱行贿,哪知道官军拿了银子依旧不放行,再一打听,这是新任巡抚柳松坡的死命令,不许一人一马进入西凉,柳大人可不比温巡抚,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官军们拿了钱也不敢办事。

“难道说,东周准备向我开战了?”元封皱眉道,在这里他用了一个新鲜的词汇,东周,和西凉相对应的称呼,这简单的一个词就表明了他根本无意臣服中原周朝的心态,曹延惠不禁暗自点头,心道太子殿下当真是先帝骨血,骨子里就着与生俱来的霸气,先前派遣使节俯首称臣不过是虚晃一枪,争取时间罢了。

“锁关这件事,到底是甘肃巡抚的自作主张,还是东周朝廷的旨意,暂时还不清楚,尉迟光也在打听此事,老臣又派人前往中原通知使团打听此事,若说就此开战,可能性并不大,一来东周内乱不止,漠北蒙元又时常南下,他们早就应接不暇了,哪还有精力在西线开战。”

元封听罢,背着手走了两步,道:“老大人所言极是,东周不敢轻开战端,我大凉也不便在此时开战,一来时值寒冬,二来军中汉人太多,不如这样,急需的物资通过羌人的领地从四川采购,我军向凉州方面集结,给东周一些军事上的压力,另外,我想趁此机会去一趟兰州,会会故人。”

“故人…难道是?”曹延惠一脸的纳闷。

“柳松坡当芦阳知县的时候,我做过县衙的马快班头,我犯事跑路的时候,也是他放行的,说来总算有些渊源,所以我想找他打听一下锁关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件事是我必须要做的。”

曹延惠明白了,元封这是要找温彦报当年血洗十八里堡的大仇呢,大丈夫生于世上,自当快意恩仇,如今元封已经是一方霸主,手上雄兵十万,钱财不可计数,暂时又无内忧外患,趁着这个时机出去走走,有仇报仇,有恩报恩,再合适不过了。

商讨完毕,曹延惠安排元封东行事宜去了,元封坐回自己的宝座,视线投到了书案上。

书案上摆着一摞书信,分别是赫敏和李明雪寄来的,赫敏远在西宁州,李明雪远在宁夏,相隔千里遥远唯有鸿雁传情而已,赫敏信上画得乱七八糟,有小人,有房子和太阳,还有一些傻呼呼的话,让人看了不禁莞尔,李明雪的信和本人差异比较大,蝇头小楷中规中矩,信上家长里短的啥都说,两人的信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思念,让元封不禁感慨,自己何德何能,竟然让人家如此痴情。

提笔回信,告诉两人自己不日即将前往兰州,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会去府上拜会…

五日后,东行的队伍准备完毕,赵定安是一定要回去给孟小冬坟上添一把土的,赵子谦也想回河口镇看看舅父大人,尤利娅想去长安学琵琶,此外还有随行的护卫、郎中、厨子、马夫等,队伍不下百人,至于用什么身份前往东周,早就想好了妥当的办法,跟随马帮冒充商旅混过去便是。

马帮也选好了,正是元封的老熟人——邓子明。

第3章 户部转运司

邓子明,三十五岁,关中咸阳人,自幼跟随父兄走商,后成为邓家掌舵人,因与十八里堡人过从甚密,兰州血案后被牵扯入狱,散尽家财得以脱生,后东山再起,以八个骗来的大同娘们白手起家,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敦煌打起了自己的招牌,成为西凉风月界的翘楚。

这人重义气,头脑灵活,不拘一格,是个难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和元封本来就是故交,所以在出发前夕,大元帅府召见了邓子明。

邓子明新换了一身月白色的绸缎袍子,外面罩着灰鼠皮坎肩,按理说冬季应该穿深色的袍服了,可是当地流行月白色的打扮,作为敦煌城内小有名气的老板,他当然得跟上潮流了。

从一个马帮商人沦为风月行从业人士,邓子明是有苦衷的,没了本钱无法翻身,只好做了这个下贱行业,为了生存,哪能顾得什么面子,再说了,本来商人的地位也不高,往下再降一些又如何呢。

承蒙西凉国官员看得起,前几日户部派人告诉自己,有一批人货想随着邓家车队东返,请自己帮忙照应,这可是天上掉肉包子的好事,邓子明正愁没机会和官府搭上线呢。自打十八里堡那档子事过去之后,他算是想明白了,钱再多也是白搭,不低人家当官的一句话,说灭你就灭你,在这个世道上混,没有靠山是万万不行的。

本来已经准备好了,可是忽然又有一道命令传来,大元帅府有请,这回邓子明可慌了神,自己一介小民竟然连大元帅都惊动了?真不知是福是祸,不管怎么说,去了再随机应变吧。

大元帅可不是普通人,那是比曹延惠还厉害的角色,虽然官衔定的是大元帅,其实就是西凉国王,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在等待这位传奇中的人物的时候,邓子明坐立不安,不时拿出手帕擦着汗,其实房间内也没那么热,只是他过于紧张罢了。

“大元帅招邓子明觐见。”一个蓝袍小吏进来说道,邓子明赶紧整理衣服,紧随那人而去。

穿过悠长的回廊,进入帅府的后宅,一路上遍布腰佩火枪弯刀的甲士,可谓警戒森严,邓子明提心吊胆一路走去,终于被带进一间房屋,这是西域阿伊旺的冬室,室内面积不大,上面开着天窗,采光良好,屋里生着暖和的壁炉,墙上挂着弓箭和狼皮,两张椅子随便放着,椅子上铺着天竺白虎皮,简单的陈设很自然地烘托出一股金戈铁马的气氛来。

室内没人,蓝袍小吏让邓子明稍等片刻,便自己出去了,邓子明站在屋里坐也不敢做,走也不敢走,他本也不是这种胆怯之人,只因为西凉的官员和大周的官员不一个路数,没打过交道自然就陌生,陌生就导致恐惧。

正胡思乱想呢,房门推开,一人走了进来,身段欣长挺拔,身穿靛蓝色棉布长袍,腰间铜头皮带刹的很紧,悬着一把式样普通的弯刀,邓子明刚要下拜,忽然看见了来人的脸。

“封哥儿!”

“邓兄!”

“真的是你!”

“是我。”

邓子明热泪满眶,啥也说不出来了,上前一步紧紧抱住元封,用力拍打着他的后背:“好兄弟,我以为你死了。”

“邓大哥坐下说话。”元封的鼻子也酸酸的,请邓子明坐下,亲自倒了一杯奶茶,“邓大哥近来可好?”

“别提了,先是被温彦老贼抓进大牢,家里变卖财产才捞了出去,后来又生了一场大病,邓家子弟走的走,散的散,偌大个家族就算是败了,老哥哥我不甘心就此沦落,便借了点钱买了一身行头,租了几辆马车,花言巧语骗了几个大同的婊子过来西凉做皮肉生意,也是老天可怜,最近生意还算有点起色,不过…对了,封哥儿你是大元帅的护兵吧,能不能透露点消息,今日宣我来到底所为何事?”

元封的装扮很普通,以至于邓子明将他视为帅府小吏,元封微微一笑:“其实是我请邓大哥来的。”

“啊,那么说…难道…不会吧?”邓子明语无伦次,眼睛都瞪大了。

“不错,小弟正暂代西凉大元帅之职。”

邓子明赶紧起身,纳头便拜:“小民参见王爷。”

膝盖还没碰到地就被元封扶起来了:“邓大哥说哪里话,咱们还是好兄弟,别弄这些见外的。”

这回邓子明更激动了,眼泪哗哗的:“兄弟,你终于混出来了!老哥哥就知道你不是等闲之辈,池中之物,苍天有眼啊,苍天有眼啊!”

等邓子明的心情恢复了平静,元封才道:“邓大哥,这次请你来确有要事相商。”

邓子明忽地站起:“大元帅请讲,风里来火里去,全凭一句话。”

“坐下慢慢说。”元封笑道:“邓大哥是想一辈子做个生意人,还是有更大的抱负呢?”

“我们邓家世代经商,其实图的不过是个温饱,我们邓家人文不成武不就,想干别的也没有路子啊。说实话谁不想穿着乌纱官服光耀门庭啊…”

官本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优良传统,别管生意做的再大,也不如当官来的气派,家里有几个举人进士啥的正途出身的官员才算祖坟上冒青烟,邓子明自然也不例外。

“小弟这次请大哥来,就是想委派大哥一个官职,户部转运司提举,大哥意下如何?”

“户部转运司提举,这是什么官职?”

“就是负责将我西凉的特产珍宝贩运到东周,再把我们需要的物资采买运输回来,说来也算是你的老本行了。”

“帮咱们朝廷做生意啊,这个我拿手!不过…难道只是做生意么?”

元封哈哈大笑,对邓子明的机敏很是满意,做生意哪还需要专门设立一个官职啊,这个户部转运司背后肯定还有什么名堂。

“目前来说就是做生意,在东周各地设立商行,采买我西凉需要的各种物资,通过任何可能的渠道运输回来,同时收集军政民事情报,招揽人才,执行元帅府下达的任何任务,包括…杀人。”

邓子明懂了,所谓转运司就是披着无害外皮的秘密机构,这么重的担子自己能承受的住么?他不禁有些犹豫,看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元封开解道:“谁也不是生来就干这一行的,不过我认为生意人做这个有着天生的优势,毕竟都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你也别想的太复杂,打打杀杀的事儿也不用你们做,自然有专门的人干,目前你的任务就只是采购物资,想办法走私过来而已,其他的事情等熟悉起来再说。”

邓子明这才放心,道:“这个活,我接了。”

元封拍拍手,外面进来两个士兵,抬着一个楠木箱子,箱子打开,室内一片金光闪烁,邓子明的眼睛都闪花了,天啊,全是成色极好的金币!堆满整个箱子。

饶是邓子明心志坚定,也抵抗不住这么多黄金的诱惑,他情不自禁走上前去,拿起一枚金币用牙一咬,真金啊!全是西域通行的帖木儿帝国金币。

“这些是给你的启动资金,一共是两千两黄金,先用着,不够还有。”元封微笑着说,虽然没能打到撒马尔罕去抢掠那如山的财富,西凉也是赚的满钵满盆了,帖木儿留下的财富足够他们挥霍一段时间的,银子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一出手起码是金币。

此时中原通行的还是铜质制钱,以及官府铸造的锞子,锭子,金子根本没进入流通领域,黄金在中原太稀罕了,这两千两金子拿到大周去那简直就是一笔惊天巨款啊。

邓子明满眼都是金光,原本还有的一点点顾虑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了钱我还怕谁!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回去之后我就召集族中子弟,将咱们转运司的商行开遍东周各地,您就瞧好吧。”

元封满意的点点头,道:“这个不慌,眼下紧要的任务是,把我送到兰州去。”

“啊,中书省让我捎带的客人竟然是你。”邓子明惊呼。

“怎么,有难度?”

“没有,现在边界上是只许进不许出,只要是中原客商就能过去。”

“如此甚好,你回去准备吧,把这一箱金子带上,另外明天去户部领你的官凭和官印,从今以后,你就是咱们凉州的户部转运司的正堂提举,五品官员了。”

两个士兵帮邓子明抬着箱子,元封一路送他出去,刚一出来,外面寒气逼人,但邓子明的心却和春天一般暖融融的,五品官啊!中了进士也就是个五品官,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商人竟然也能穿上官服戴上乌纱光耀门庭了,若是有朝一日西凉打进了中原,封哥儿坐了天下,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开国元勋了,弄个国公的爵位也不是不可能啊。

邓子明想入非非,在马车上得意的哼起了小曲,沉浸在自己搭建的幻想世界中。

第4章 故国边关

次日上午,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离开了敦煌,这是返回故乡过年的中原客商们,汉人讲究过团圆年,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回家过年,多少年来每逢初冬,在西域做生意的汉人们就会成群结队的穿过河西走廊返回关中,今年也不例外。

车队中夹杂着几辆不起眼的马车,为避人耳目,元封和赵定安就藏在车里,尤利娅则和两个因水土不服患病的大同女人同车,这两个女子虽然是风尘中人,但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又会来事,尤利娅和她们同车倒也没觉得无聊。

邓子明骑马走在前面,时不时摸摸怀中的铜印,这是户部发给他的官印,这玩意揣在怀里,比金子的感觉还好呢,回望敦煌城头,邓子明不禁感慨,西域,真是我们邓家的福地啊。

城头上,一个戴着貂皮帽子的小女孩目送着商队离去,起风了,下人小心翼翼的将斗篷披在女孩肩上,劝道:“小姐,回吧,老爷在家等着呢。”小女孩脸冻得通红,却依然望着远去的商队,久久不愿离去…

从敦煌到西凉,都是千百年来走下的老路,商旅们闭着眼睛都知道哪里有绿洲,哪里能扎营,现在不比以往了,吐蕃人、羌人、突厥人杀来杀去的,商队必须躲着乱兵,现在是大凉的天下,治安好的很,这支返程的商队后面,甚至有一支骑兵部队若即若离的跟随着,让大伙心里更加沉稳,邓子明知道,那是元封安排的护卫。

一路向西,无惊无险,很快经过了肃州、甘州、到达了曾经是东西方对撞的战场——凉州,一年过去了,凉州城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血雨腥风,只是偶尔还能在土地里翻出生锈的箭矢和斑斑白骨。一座砖石砌成的九层宝塔伫立在凉州城外的旷野中,这是特意为祭奠和纪念为抵抗异族入侵而牺牲的凉州军民而建造的纪念塔,虽然是寒冷冬季,宝塔下依然一片苍翠,夹杂着雪白的花朵,那是用松柏枝条和绢花做成的花圈。

商队经过纪念塔,恰逢纪念塔的守卫士兵换岗,猎猎寒风中,全身铠甲的士兵迈着稳重缓慢的步伐交接岗位,动作庄严,气氛凝重,商队也停了下来,每人都将帽子摘下行注目礼,以此表达对烈士的缅怀。

当夜在凉州城下榻,元封召见了凉州守将马可,这位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原来是骊靬人的族长,罗马佣兵的首领,在凉州保卫战中,罗马营立下了赫赫战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所谓奖赏,元封给骊靬人划了一块水草丰美的土地,又封马可作为凉州防御使,正式脱离了朝不保夕的雇佣兵生涯,成为正规的西凉官吏。

凉州是个奇特的地方,名义上是大周的领土,但实际控制权在西凉,凉州现任知府是曹延惠的大儿子曹俊,他可是正儿八经由大周皇帝任命的知府,当然凉州的大权在马可手上,曹俊经过一场大难,已经有心向佛,不问世事了。

元封交代马可,陈兵边境不可有丝毫懈怠,马可是罗马人,元封说话也不需顾忌什么,直接了当的告诉他,和东周的战争是迟早的事情,眼下正是秣马厉兵,等待时机的时候,不可主动引起摩擦,但也不必过分示弱,具体尺度自己掌握便可。

骊靬人的性命都是元封救的,马可也是元封提拔起来的,更何况在不久的将来,骊靬女孩尤利娅还会成为西凉国主的侧妃,这一切都保证了罗马人的忠诚度,老实说,除了那帮老兄弟之外,元封最信赖的就是这些忠心耿耿的雇佣兵了,只要还在合同期内,他们就绝不会叛变。

在凉州休息了一夜,商队继续上路,一队由尤利娅的哥哥安东尼带队的骑兵将他们送到边境附近,隐约能看见大周的巡逻骑兵,这才拨马返回。

西凉和东周的边境并不十分确定,而是一条模糊地界限,反正都是不毛之地,多占了也没啥意思,出了河西走廊,就是甘肃境内的荒漠盐碱地了,以往这里是马贼横行的地盘,倒退几年,独一刀就在这附近活动,以打劫商旅为生,现在治安状况好多了,大周的骑兵不断在附近游走,阻拦向西的商队,检查东来的旅人。

这么大一支商队自西向东而来,目标非常显眼,官军的马队立刻迎了上来,几个骑兵奔到近前大声吼道:“停下接受检查。”

商队中号令此起彼伏,几百匹马,骆驼,数十辆车轰然停下,邓子明风风火火的赶过去赔笑道:“小人是领队,军爷有什么见教?”

骑兵们喝道:“老实站着,等我们将军过来说话。”不多时,一名武官慢悠悠的过来了,身上并未穿甲,连铁盔也没戴,而是戴着皮帽子,披着大氅,他不耐烦的看了一眼邓子明,问道:“哪里人?做什么的?”

“回将军,小人邓子明,咸阳人士,在敦煌做点买卖,这不是年关近了么,就收拾东西回家过年了,队伍中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生意人,邓某不才,长走这条道,所以被大家推举为领队…”

邓子明正涛涛不绝的说着,那军官已经一提马缰向前去了,看样子是要检查一番,邓子明赶紧跟过去,边走边讲解,这是哪家的骆驼,这是哪家的马车,带了什么东西,装了几个人。

  如果觉得武林帝国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