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穿越者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马玉昆带来的这些人马包括武卫左军、虎枪营和神机营的一部分,还有一帮逃出京城的大臣,一个个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慈禧问起城内状况,马玉昆回答说将士们死战不退,现在整个北京城都在打巷战,说到悲怆处,老提督忍不住大放悲声。

这哭声不是作假的,作为一名军人,眼睁睁看着京城沦落敌手,这份愤懑不甘可想而知。

慈禧温言抚慰了两句,也跟着掉了几滴泪,忽然想到刘彦直曾经提起想要一杆好枪,便问马玉昆有没有堪用的长枪。

虎枪营就是专门使长枪的部队,马玉昆找人要了一杆虎枪过来,慈禧让他交给刘彦直。

这杆虎枪可不简单,枪头锐利,没有红缨,并非那种整根白蜡杆做的枪身,而是全铁枪杆,外面包上一层竹片,再缠上丝线、皮条和藤皮,外层覆盖麻布,涂一层大漆,这样的处理方式既保证了枪杆的刚性,又兼有弹性,冬天握持不会冻手,交战时兵器震荡也不会将颤动传递到虎口,只是制造成本高昂,费时费力,寻常部队不会装备,虎枪营是皇帝狩猎时候的警卫部队,才会有这种神兵利器。

当然,再厉害的冷兵器,也敌不过最老式的火绳枪,慈禧只是看了刘彦直枪挑贼人,产生了这种情节罢了,赐枪也是一种仪式和恩典,在危难之时对忠臣良将的勉励。

刘彦直得了这杆虎枪,再次谢恩,也向马玉昆抱拳施礼,马玉昆看他血染战袍,目光炯炯,便知是一员虎将,向他略一点头,以示嘉许。

援兵既到,慈禧心安了几分,吩咐继续上路,队伍逶迤向前,有穿蟒袍的王公,有穿一二品官服的大臣,有穿盔甲的御林军,也有穿新式军装的武卫左军,更有大批换上百姓袍服的勋贵们,五花八门,颜色各异,踉踉跄跄,愁眉苦脸,向西北行进。

八国联军随时会追过来,西狩队伍不敢停歇,一口气跑到颐和园,慈禧连园子也不敢进,一直走到傍晚时分,才在离京七十里远的贯市扎营,这儿有回民世代聚居,阿訇听说太后銮驾到此,急忙让出清真寺请太后皇帝下榻,当晚,六十多岁的老将马玉昆亲自挎刀荷枪在门口守卫,分毫不敢懈怠。

次日清晨,銮驾再次上路,中午时分抵达南口,散兵游勇肆虐,老百姓都舍弃了房屋,携家带口牵狗赶羊藏进了深山,侍卫们到处搜刮,才找到一些小米和鸡蛋,用农家锅灶煮熟,供太后和皇上充饥。

慈禧在农舍里坐着歇息,这已经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了,也只是半截青砖,上半截是夯土的,大炕上铺着脏兮兮的席子,小炕桌上摆着茶水,乡下哪有什么好茶叶,只有京城苦力们喝的高沫儿沏的茶。

太监哆哆嗦嗦捧上粗瓷大碗,碗口还带一个豁子,慈禧瞄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宫里用的是都是贡瓷,透亮雪白,堪比玉器,此等粗劣餐具看着就没胃口,小米粥烧的滚烫,也没有汤匙,只有一双黑迹斑斑的木筷,两个鸡蛋煮的火候不对,宫女小心翼翼的剥皮,还是剥的斑驳难看。

平日里慈禧锦衣玉食惯了的,一天两顿正餐都是几百道菜,当然这只是宫廷帝后饮食的定式,实际上这几百道菜慈禧连尝都不尝,摆完了就撤下去赏给宫女太监们吃,太后只吃御厨精心烹制的各种江南小菜,随便哪道菜都蕴含着御厨们的心血,费尽心机只为老佛爷吃的开心,吃的满意,即便如此,太后还是三天两头的找茬,总之一句话,太后的嘴刁着呢。

逃难走得急,餐具没带,炊具没带,御厨也没带,这小米粥和鸡蛋是宫女们烧出来的,味道可想而知,慈禧心烦,摆摆手说撤下去,哀家不想用膳。

李莲英噗通就跪倒了:“老佛爷,您惦记着京城的子民,奴才们都知道,可是您也得保重凤体啊。”

“给皇帝端过去。”慈禧摆摆手,闭上了眼睛,可是肚子却不争气的咕咕叫了起来,现场气氛就有些尴尬了。

李莲英见机行事,让宫女暂且将饭食端下去晾着,天气炎热,滚烫的小米粥自然难以入口,等会儿老佛爷心情好点了,指不定就用了。

事到如今慈禧还在矫情,其他人连小米粥加鸡蛋的待遇都没有,王公大臣和当兵的一起跑到野地里找食吃,好在庚子年是丰年,遍地都是成熟的庄稼,瓜果杂粮,应有尽有,只要动手就饿不着。

只见穿蟒袍和贝勒和穿号衣的大兵同蹲在田埂上,手拿着甜瓜,狼吞虎咽吃的满脸都是汁水,吃完了拿袖子一抹嘴,下地继续摘,什么体面,什么尊严,谁也不要了,先填饱了肚子再说。

小米粥凉了,李莲英亲自端过去,哀求道:“老佛爷,您就用点吧。”

慈禧心情恶劣,挥手将粗瓷大碗拂在地上,这下连小米粥都没得吃了。

李莲英吓得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老佛爷,老佛爷,奴才该死。”

“哀家想静一静。”慈禧没心思责骂他,摆手让他出去。

李莲英倒退着出了农舍,恰好林怀远拎着一个木制食盒过来,打千道:“李总管,您吉祥。”

“林大人这是?”李莲英狐疑地看着盒子。

“臣预备了些糕点,请总管大人进献太后。”林怀远打开盒盖,露出里面的货色,虽然只是民间糕点,但也做的精细无比,金黄色的糕上缀着青红丝,看着就有食欲。

“亏你有这份忠心。”李莲英正愁太后的饭辙呢,一张老脸顿时阴转晴,忙不迭地接过了食盒。

“李总管,这是一点心意。”林怀远从袖子里摸出一锭马蹄金,硬要塞给李莲英,这锭金子也是周嘉睿为他准备的打点之物,李莲英贪财人尽皆知,即便是非常时期,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少。

岂料李莲英板起脸道:“林大人,咱家还缺这点黄白之物么。”伸手挡了回去,提着食盒进了农舍,呈献在慈禧面前。

慈禧其实早就饿了,只是撑着架子不愿意吃粗劣饭食而已,她微微闭着眼睛,鼻翼耸动了两下,糕的香味让她顿生津液,恨不得立刻抓起来塞进嘴里,但她依然漫不经心的问道:“小李子,这是什么?”

“回老佛爷,是戴罪犯官林怀远预备的一些点心,请老佛爷品尝品尝。”李莲英答道。

“哦,看着怪喜欢人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慈禧说道,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随手拈起一块,慢慢的吃了,一边吃一边端着茶碗喝水,吃的那叫一个香。

李莲英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却又悄悄抹起了眼泪,他是忠心耿耿的奴才,伺候主子几十年,没见过慈禧如此狼狈,岂能不心酸。

慈禧吃了几块糕点,让人将剩下的给光绪和隆裕送去,抽出手帕擦擦嘴,问道:“小李子,林怀远是什么官儿?”

“回老佛爷,林怀远撤差之前是近江知府。”

“哦,等回了京,给他弄个籓台当当吧,这事儿你替哀家记着。”

“嗻。”

李莲英从农舍里出来,林怀远还在远处眼巴巴地等着呢,只见总管太监冲他一招手:“林大人,恭喜了。”

“李总管,喜从何来?”林怀远颠颠跑过来问道,心中充满忐忑。

“老佛爷说了,等回了京,给你提个籓台当当。”

“谢太后隆恩,谢李总管。”林怀远感激涕零,恨不得五体投地。

“罢了,以后用心办差,老佛爷少不得还要提拔你哩。”李莲英说完,转身回去了。

林怀远感慨万千,十年寒窗苦读,二十年兢兢业业为官,抵不上一盒不值二两银子的点心啊。

队伍打尖完毕,继续开拔,过居庸关,经四十里关沟,山路坎坷,车马无法通过,太后也得下车步行,骑兵全部下马,牵着马前行,再次休息的时候,连小米粥都没得吃了,侍卫们到处搜刮,才弄了两个窝头给慈禧充饥,其余人等只能饿着肚子,席地而坐,把腰带勒的紧紧的抵挡饥饿。

刘彦直等人同样没得吃,不过周嘉睿镇定自若,他告诉刘彦直,明天就能抵达怀来县,此地县令叫吴永,是个很有本事的官员,届时就该进行第三步计划了。

说着他拿出一叠纸来,上面写满蝇头小楷。

“这是我写的奏折,拜托你递交给慈禧,咱兄弟的前程都在这上面。”

第七十八章 议和大臣

刘彦直不禁肃然起敬,拿起奏折念道:“排毒养颜青春永驻秘法…”

“拿错了,是下面这一份。”周嘉睿干咳一声,将上面的养颜秘法抢了回来。

真正的奏折是讲如何与洋人议和的,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达到清廷的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奏折里对世界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对大清之将来也分析的颇有见地,刘彦直看了频频点头。

“怎么样,还行吧。”周嘉睿洋洋自得道。

“这毛笔字写的不赖。”刘彦直道,“至于内容,你一个学历史的硕士大开金手指写出来的玩意我就不评论了。”

这是戏谑之言,刘彦直相信这份奏折绝对能让慈禧眼前一亮,进而重用周嘉睿。

次日,天又下雨,西狩队伍艰难跋涉,中午时分看到远处有一座青灰色的小城池,那是直隶怀来县,有侍卫先行进城通知怀来知县接驾,县令吴永带领三班六房典吏衙役出城夹道迎接,将銮驾迎入城内。

怀来县是个小县城,物资匮乏,吴知县费尽心思,筹办了几桌宴席,虽然只是寻常土菜,总比小米粥要强上许多,饭后又安排慈禧和光绪住进县衙后宅,太后没有替换衣服,一身蓝布大褂穿了好几天都臭了,宫女们伺候着洗了澡,换了知县提供的干净衣服,居然是一套汉人妇女的服装,慈禧活了六十多年从来没穿过汉服,这回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穿了。

当晚,刘彦直被安排值宿,荷枪在慈禧门口守卫,他也效法林怀远,托李莲英将奏折送了进去,不大工夫,李莲英出来了,满面带笑:“刘侍卫,老佛爷召见。”

这篇文字慈禧一目十行的看完,当场赞不绝口,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能写出这般有见地的奏折来。

文中对列强的目的需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沙俄觊觎的东北的国土,和谈必定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势必引起其他列强的反对,大清地大物博,谁都想独吞,但谁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不妨利用一直和沙俄有龃龉的德国与英国来进行牵制,以开放沿海贸易的方式给予他们一定的好处,而新兴的亚洲强敌日本参战的主因是想跻身于文明世界,再加上已经在甲午战争中捞足了好处,不会再提出过分要求,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未来几十年美国必定取代英国成为列强之首,而且对清没有领土要求,是可以拉拢的对象…至于和谈代表,文中建议派与洋人打交道经验丰富的李鸿章为宜。

文章最后有署名周嘉睿,这是个陌生的名字,李莲英也说不出是何方人士。

刘彦直觐见慈禧,老佛爷和颜悦色问道:“小子,这是你写的?”

“是我表兄周嘉睿写的,他是江东一个落第秀才,平日喜欢看书,写的乱七八糟,非要托我献给太后,我没办法,就请李总管帮个忙,让太后见笑了。”刘彦直在慈禧面前依然不跪,也不口称奴才,大大咧咧,毫不注意言辞。

慈禧却不恼,一方面她觉得刘彦直是乡下人不懂规矩,另一方面实在是被这篇文章所折服,写的太好了,谁说大清没有能人,草莽之间遍布英才,都被埋没了啊,看来这八股科举制度确实该废了。

“小李子,去把这个姓周的叫来,哀家要和他唠唠。”慈禧道。

片刻后,周嘉睿来到,他倒是个懂规矩的,三拜九叩行大礼,慈禧赐座,他再三推辞不敢坐,最后推不过才将屁股放在椅子边缘,诚惶诚恐的样子让慈禧非常满意。

刘彦直继续出去值宿,周嘉睿怎么忽悠的慈禧他不知道,只知道周老师在屋里待了两个多小时才出来,满面的春风得意。

“怎么样?”刘彦直问道。

“成了,老佛爷派我即刻进京,协助李中堂与洋人交涉,还给了我一个总理衙门五品章京的差使。”周嘉睿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我起步就是五品,等议和完成,肯定还得提,再过几年等大清完蛋的时候,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家底子,我想不想当李鸿章,更不能当袁世凯,我当盛宣怀那样的人物就满足了,富可敌国,流芳千古。”

“即刻回京,那敢情好,我跟你一块儿回去吧,我可不想当什么侍卫。”刘彦直道。

“你现在的身份可不能说走就走,太后对你恩宠着呢,舍不得放你,要走就偷偷地走。”周嘉睿左右看了看,“我在城外等你。”

“那林怀远呢?”刘彦直问道。

“随他去,反正现在咱不欠他了。”

次日一早,李莲英来伺候老佛爷梳头,心惊胆战地向她报告一件事,巴图鲁蓝翎侍卫刘彦直留下一封书信不辞而别。

“为何要走?”慈禧大为不解,要知道摆在刘彦直面前的可是锦绣前程,大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少不得要动刀兵,他这样好的身手,一刀一枪博个总兵、提督不在话下。

李莲英奉上书信,信上寥寥几行质朴的毛笔字,只说自己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不愿受功名官职的束缚,同时留下的还有那件御赐黄袍马褂。

“罢了,随他去吧。”慈禧哀叹道,昨夜她还感慨祖宗护佑,给大清赏赐了一文一武两个世外高人,没成想一大早的武将就跑了,好在还留下一个文官,这是不是象征着大清若想富强,不在于整军经武,而在于变法图强呢?

“小李子,林怀远呢?”慈禧忽然想起了这位倒霉的知府,若不是他,自己也遇不到这两个高人隐士。

“奴才这就去宣。”李莲英颠颠地出去,不大工夫,林怀远进来跪拜请安,慈禧问他,这周嘉睿和刘彦直,到底是你哪门亲戚。

林怀远汗都下来了,天威难测,他不敢欺瞒,便一五一十道来,当然把重要的部分省略了,只说这两人是来自南洋的归侨,因为在酒楼高谈阔论被自己听到,有心想请他们为国效力,没想到自己先遭难下狱,两位义士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春秋古风,不远千里来京营救,还特地预备了一盒糕点,就是为了西狩路上献给太后。

慈禧听了默然许久,这个答案非常符合她的心理预期,这两个人真的是上天赐给大清的人才。

“林怀远,你也不用伴驾西行了,赐你一道懿旨,你回江东去吧。”

“谢太后隆恩!”林怀远大喜,以头触地,砰砰直响。

打发了林怀远,慈禧又叫来几名王公大臣,让他们草拟一份《罪己诏》,这是周嘉睿献上的良策第一步。

刘彦直和周嘉睿星夜兼程,京师在望,此刻北京城正被八国联军的铁蹄蹂躏,身为中国人却无能为力,两人沮丧而愤怒。

周嘉睿奉旨返京,但他却不准备进京,因为现在根本没得谈,整个北京城也没有支撑场面的大臣,慈禧留下善后的荣禄也逃往保定去了,所以周嘉睿打算去上海,与即将被任命为议和大臣的李鸿章碰头,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大清裱糊匠。

从北京前往上海,最便捷的方式是从天津乘海船,两人径直奔向天津,经历过血战的天津已经基本恢复了社会秩序,刘彦直和周嘉睿摘去了头上的假辫子,在租界买了两套洋装穿上,暂且冒充日本人,买了票子搭乘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船票,目的地上海。

经过两日海上漂泊,两人来到了世纪初的上海滩,黄埔江上桅杆如林,外滩岸上的建筑物还没那么多,但已小有规模。

“在这儿花几两银子买块地皮,一百年后拆迁的话,就是亿万富翁。”刘彦直兴致勃勃道。

“得了吧,未来八十年充满动荡,没人能幸免。”周嘉睿有些沮丧,“我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这一二十年,攒够了资本,还是要移居海外才行。”

火轮船停泊在太古码头,并排停靠的还有远渡重洋的邮轮,巨大的钢铁船体,飘扬的五彩旗帜,撑着阳伞的欧洲贵妇人,穿着旧西装来华淘金的冒险家,还有来自安南、印度等地的旅客,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真有些国际大都市的范儿。

客人们提着行李排队下船,岸边聚拢大批苦力,吆喝着洋泾浜英语要帮旅客搬行李,忽然刘彦直想起一件事,问周嘉睿:“今天几号?”

“八月初一,怎么了?”周嘉睿扶了扶眼镜,他拄着文明棍,穿着白西装,看着像个假洋鬼子。

“我约了人,兴许在等我。”刘彦直答道,举目四望,在人群中寻找,他目力极佳,但码头上人太多了,看都看不过来。

周嘉睿问他在找谁,刘彦直据实以告,周老师嗤笑道:“那也不能在这儿等啊,这是外洋轮船停靠的租界码头,他们只会在老城厢那边内河码头等你。”

两人租了一条舢板,沿江而下,不远处就是上海县城,一座城墙包围着的城市,临江处是大片的码头,在这儿停靠的都是内河航运的中式木船,扛大包的苦力,要饭的乞丐,表情疲惫麻木的旅客,和太古码头的景象差了一个世纪。

刘彦直找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林府老管家。

“刘义士,真的是你!”老管家眼泪汪汪,喜上眉梢。

  如果觉得穿越者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穿越者铁器时代匹夫的逆袭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