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雾满拦江作品人心至上:杜月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后吴雨声转入地下,开始了漫长的逃亡过程。但最终他逃无可逃,被迫出来自首。
自首时,吴雨声将其组织的机密和盘托出,以污点证人的身份获释并受到保护。
从此,他改名叫吴绍澍,并被安排在上海市党部。但随之出现的一连串刺杀事件让他忧心忡忡,感觉到危险临头。为了逃避来自昔日阵营的报复,他请求外调去搞“工运”。
他被调去山东峄县枣庄中兴煤矿公司。在那里,他的过人才干得以显现,轻易诱杀了潜伏于煤矿中的中共组织及其成员,然后他采用中共惯用模式,组织工人福利社,自任干事,替工人争取福利和权利,从而掌控了劳工,让中兴煤矿波澜不起,产量激增。
吴绍澍的表现受到了陈立夫的中肯。两年后,他被调到了汉口。这一次,他终于遇到了麻烦。
汉口的环境极为复杂,远非山东枣庄煤矿那么单一。百业杂陈,势力纠缠。对于吴绍澍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人来说,不要说闯出一番局面,即使是只想立足,也极为艰难。
吴绍澍到底脑力过人,他意识到要想在汉口建功立业,就必须谋求当地显要人物的支持。
这个显要人物,就是洪门大爷杨庆山。
但杨庆山雄霸汉口多年,早在辛亥时就是首义的大功臣。他的门人弟子,从警备机关到码头工人,无所不在。而且杨庆山其人,洞悉江湖隐秘,各路势力无论如何隐藏,都逃不过他那双法眼。
中共天字第一号狙击手、特务科长顾顺章,被誉为“特务中的特务”,其易容术堪称化影无形,无人能识破。顾顺章专门领导红队,击杀叛逃者。他化名李明,率领一个演出精彩的魔术团活动于汉口,却不料遭遇到杨庆山,被他一眼识破,生擒活捉。
拿下顾顺章,杨庆山声名如日中天,目无余子。年轻的吴绍澍千方百计想与他结交,也不被他放在眼里。
失望之时,吴绍澍忽然想到了杜月笙。杨庆山虽然不买他吴绍澍的账,但对同道中人杜月笙却是惺惺相惜。
若取杨庆山,须下杜月笙。这样一想,吴绍澍立即启程,赴上海寻求拜杜月笙为师的途径。
懂得借力,才能使力
到了上海,吴绍澍就去找自己的知交好友、上海市党部要员吴开先。
吴绍澍与吴开先又称为“杜门双友”“恒社二吴”。他们两个年龄相同,经历一样,籍贯重合。两人都是上海松江县人氏,都曾是共青团员,又都在清党后背叛革命,改变了政治立场。他们是生死之友,是莫逆之交——此后将是生死对头。
吴绍澍对吴开先直言不讳,要求其引荐自己入恒社。
吴开先说:“哎呀,杜先生在我面前从不言帮会之事。你要想办成这事,非陆京士不可。”
吴绍澍就去找陆京士,提出自己的要求。但陆京士对吴绍澍一见惊心,极为忌惮,就推托说:“吴兄,你的本意只是想达到政治目的,所以想利用杜先生和恒社兄弟。你知道,这样的要求我是不会答应的。”
吴绍澍笑了笑,离开了。
几天后,陆京士的朋友络绎而来,责问其何以拒吴绍澍如此优秀人物于恒社门外。
陆京士喟然叹息,知道自己不是吴绍澍的对手,断然不能为其引荐。
杜月笙端坐椅上,细看这位屈节投奔的新弟子。这是考验杜月笙眼力的关键时刻。
当然,我们知道,杜月笙这一次又看砸了。从早先的江肇铭到最后的吴绍澍,我们可以发现,杜月笙丝毫不具辨析德品的眼光,但对人的能力却一看一个准。
杜月笙就是喜欢那些不依常规、出格逾矩之人。
当时,杜月笙细看吴绍澍,但见此人两道浓眉、一张阔嘴、中等身材、沉稳踏实,而且言语谈吐简洁有力,于是一言断定:“吴绍澍,你可称为上才之选。”
吴绍澍就此加入恒社,立即身价百倍,一呼百应。他再回汉口,立即成为洪门大爷杨庆山的座上宾。汉口洪门力量,尽入其彀中。此人能力原本超凡,借得洪门之助,更是如虎添翼,顿时一飞冲天。
吴绍澍就在踌躇满志之中迎来了他的1937年。
当年年初,他参加议员竞选,来到上海见杜月笙,说:“老师,你看我能有几多机会当选?”
杜月笙回答:“闲话一句。”
次日,议员候选人名单公示,除吴绍澍外,另有恒社多名弟子名列其中。
趁此机会,吴绍澍来找陆京士,说:“拿点铜钿用用。”
陆京士一句话没说,当场拿了1000块大洋给他。
这是陆京士自己的钱,但吴绍澍并无归还之意。等到吴绍澍叛离恒社,与恒社弟子明攻暗杀之时,陆京士不停地要求吴绍澍还钱,但吴绍澍置之不理。
总之,这个行将反水的吴绍澍成了恒社挥之不去的阴影,让杜月笙如鲠在喉、欲哭无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937年,杜月笙50岁。
年过半百,中国历史迎来了最艰难的岁月。从华北到华中,中日军队相互对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同年3月12日,日本新任外相佐藤发表讲话。他提醒中国,日本断无放弃在华利益之理,同时敦促中国彻底杜绝反日行为。
这篇讲话验证了此前人们的判断,日本军部的激进观点最终演化为国家政策。这标志着日本在华军事行动上的升级与合法化。
两天后,日本国家银行总裁儿玉谦次率一支经济考察团赴沪,考察成员中包括了下任外相藤山爱一郎。
杜月笙赴机场,以盛大仪式欢迎日本经济考察团。下飞机后,考察团团长儿谦次说:“我们将尽一切努力,为避免战争而寻求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案。”
欢迎仪式未散,只见一辆汽车驶来,南京特使送来了蒋介石的请柬。杜月笙立即陪考察团出发,前往南京。
在南京,官方举办的欢迎仪式简单而实际。蒋介石致辞之后,考察团成员儿玉(即儿玉谦次)、天羽、藤山等纷纷发言,再次强调中日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并期望能够在蒋氏这里获得一个乐观的答复。
当时杜月笙坐在座位上紧张地看着蒋介石:中日是战是和,千年中日关系走向何方,全凭蒋氏一言而决。
蒋介石静静地坐在那里,平静地看着对方。
那双见过无数生死的眼睛,浸透着对人世规律的淡然和超脱。没有人能从他的目光中看到他的内心(只有张学良能),即使杜月笙也做不到。
这一年,蒋介石51岁,长杜月笙1岁。
如果觉得人心至上:杜月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雾满拦江小说全集:人心至上:杜月笙, 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