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雾满拦江作品人心至上:杜月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黑压压的人群,与于松乔展开了对峙。

忽然之间,只听一声怪叫,人群突然蜂拥而上,一个个抄胳膊架腿,将于松乔强行架了起来。于松乔发出一声痛苦的哀号,用力一挣,竟然挣脱了出来。

“哐”的一声,他一头撞在墙壁上,顿时鲜血四溅,染红了墙壁。

众大亨惊得心寒胆裂,齐齐后退一步,见于松乔还不罢休,举头再向墙壁上重撞,众大亨怕得齐声惊叫:“别,别这样,我们不拖你了。”

于松乔面带惨笑,慢慢坐下,说:“你们都是上海头脸光鲜的人,我不过是家徒四壁的穷小子。如果日本人打来了,我们这些赤脚百姓又有什么可以损失的?真正蒙受羞辱与损失的,是你们这些人。你们指责我,说我关人违反法律,却单单忘了,讲法律,日本人就不会打来了!就不会杀你们的人,烧你们的房子,抢你们的钱了!如果你们觉得我死心眼、不懂变通,甚至太蛮横,那就把你们的这番道理去对日本人讲去吧!除非你们能够讲得赢日本人,让日本人退出我们的被占领土。否则的话,就请不要再在我的面前,卖弄你们的口才!”

这番话说出来,在场的大亨和官员都沉默无语。

这时候,所有人的心里都在暗暗埋怨陈松源,心说:陈大老板,你至于吗?你家大业大,却为了两箱纱布来触抗日救国会的霉头,现在好了吧?被一个犟孩子困在这里,全上海滩的大老板、党政军要员竟然救不得你。

正无办法可想,陆京士突然赶来。他是于松乔的知交好友,见于松乔头破血流,惨烈之至,当下恻然,道:“松乔,你的身体要紧啊。告诉我,要哪位先生来说句话,你才肯听?”

于松乔惨笑道:“杜先生。可是我知道,他是不会劝我的。”

“那可未必。”听于松乔还肯听杜月笙的话,众人如释重负,急忙让陆京士给杜月笙打电话。

杜月笙恰好在家,接到电话说:“你去告诉松乔,他犯不着为这件事体牺牲生命。保全有用之身,来日方长。我立刻派车子去,送他去医院治疗。”

陆京士急忙跑到于松乔身边,把杜月笙的吩咐告诉他。

于松乔仰起脸,问:“杜先生的意思,是让我离开?”

陆京士回答:“没错。”

于松乔问:“那陈松源怎么办?”

陆京士说:“杜先生说,你比陈松源重要,保有用之身,待来日报国。马上让我送你去医院。”

于松乔站起来,高高地昂起头,从全上海声望、财富、权势都占顶尖地位的人群中穿过。所有人都一声不吭,悄然为他让出一条路。

此事过后,上海肃然。每个人掂量自己的分量,比陈松源差远了。陈松源都被弄到这个份上,自己可千万小心点,别为了两个小钱栽在抗日救国会的手上。

抗日热情持续高涨,“抗日第一人”于松乔不无惊讶地发现,他已经过气了,老土了,太过于保守了。

当初于松乔就为了扣押两箱纱布,不惜以性命相拼。现在,环境变了。

现在,如果再在哪家商家搜出日货,这家店就惨了。不光是日货搬走,家里所有的东西统统搬走,全部没收,还要课以重罚,弄到倾家荡产,还不解恨,当事人还要被迫穿上一件印有“卖国贼”3个字的囚服,被关在笼子里,拖到街上,任人围观辱骂。

1931年11月5日,日本关东军进至嫩江桥。东北黑龙江主席马占山应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听到这个消息,杜月笙立即跑出来,号召为马占山将军捐款。首笔款子就募到10万元,汇给了马占山将军。

正准备着手二次募捐,不提防东北战场上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本庄繁突然杀向马占山。马占山勉强抵抗了15天,终究不支,败兵退往海伦,绕道俄国的西伯利亚,兜个圈子去了新疆。杜月笙这边的募捐之事,只好戛然收手。

东北战场已经失去,上海这边一触即发。于是,有一支中国军队悄无声息地从江西前线调到京沪铁路沿线。

这支军队就是杜月笙的好朋友蔡廷锴所率领的第19路军。

闻知中国军队入沪,日本侨民惊恐莫名,都出来看个究竟。他们发现这支军队的士兵穿得破破烂烂,武器极其简单、粗陋。

日本侨民顿时激情高涨,大发豪言:就这么一支叫花子乞丐军,皇军只要4个钟头就能够占领上海。

蔡廷锴将军顾不上理会日本侨民,急忙打电报给中央政府,要求立即支付长期拖欠的军饷。

南京反应神速,很快寄来一封航空加急信。蔡将军拿手捏了捏:怎么直接把支票给寄来了?

拆开信封,看看支票上是多少钱,蔡将军的鼻子顿时都气歪了:中央政府竟然寄来一张白条。

蔡廷锴怒不可遏,立即打电话过去,张嘴骂娘。那边却说:“蔡将军,请少安毋躁,你只有3分钟的骂娘时间,后面电话连线,各军的军长都在排队等着骂娘呢。大家收到的军饷,全都是白条。没办法,非常时期,多多担待。”

的确,此时的中国,尤其是上海,正处于非常时期,整个上海的经济已经进入萧条期,杜月笙正疲于奔命四处救场。但纵然他长了三头六臂,也救不了时局之艰。

救不了也得救,谁叫他是杜月笙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九一八”事变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止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经济迅速进入衰退期。

在上海,抗日救国会的行动又让处境本就艰难的企业雪上加霜。产品本来就销售不畅,现在又必须把日本客户排除在外,大批企业一夜之间就被迫倒闭。

倒闭不行,你说倒闭就倒闭?那工人的生计怎么办?

还是要闹工潮,劳资再战,趋于惨烈。不论是资方还是劳方,现在争的都是保命之钱。资方这边多付出一文,生路就狭窄一分。劳方那边少拿一文,生路就断绝一分。当时是资本家沦为小业主,小业主陷入贫寒,至于最底层的工人,则与乞丐无异。

每当这时候,就有人说:“叫杜先生来,杜先生肯定有办法。”

杜月笙带着一张憔悴不堪的脸出场,先问工人:“你们的要求是什么?”工人立即倾诉要求。

杜月笙一言不发,听完后说:“好,这个条件可以。”工人大喜。

然后,杜月笙再见资方,问:“你们的条件是什么?”资方一一陈述。

杜月笙听完后说:“你们的要求合理,双方签字吧。”

“不对,不对,”资方觉得事情不对头,说道,“杜先生,你这不对啊,劳方要的多,资方给的少,两厢里根本没有交集,中间有一段资金落差,这个字怎么签?”

劳方也觉得事情不对头,自己提出的要求跟资方答应的条件之间存在一个数额上的落差,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没法签字。

杜月笙对他们说:“你们只管签字好了,两厢里的资金落差,我给补上。”

劳方和资方听了他这话欢喜不尽,就各自订制匾额一块,吹吹打打送到杜公馆。

杜月笙不无得意地说:“像这样的匾,简直多到没个摆处。”

杜月笙敢这么大包大揽,固然是以此为进军工商业的筹码。但更重要的是,他雄踞烟赌两行,坐拥金山,虽说年年赤字,但还撑得住。

  如果觉得人心至上:杜月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雾满拦江小说全集人心至上:杜月笙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