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怒剑狂花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飘雪楼主作品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

——《西游记》

地头蛇压不过强龙

刘秀之所以放任彭宠多时而不管,的确是因为中原乱,而中原乱,最主要是因为一个强大对手的存在——刘永。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刘永,就是“一广二多三足”。

一广是地盘广。刘永拥有济阴、山阳、沛郡、楚郡、淮阳、汝南等地(今豫东、鲁西、皖北、苏南),地盘之多,在诸侯王中鲜有。

二多是兵多。刘永兵据二十八城。

三足是靠山足。这个得从刘永的祖宗十八代开始说起。

刘永,梁睢阳人(今河南省南丘市),是西汉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弟弟)的八世孙。论血统,他比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抹了多少道角的刘秀要正统得多。刘永的父亲被朝廷封为梁王。后来,他父亲被王莽杀了,他这一脉才败落下来。王莽死后,刘永主动跑去找刘玄,刘玄想也没想就封他为梁王,建都于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

更始政权灭亡后,刘永趁机起兵,招诱沛县豪杰周建、原西防起义军将领佼强等为将帅,攻下济南、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随后,刘永又联络东海的董宪、齐地的张步,分别拜他们为翼汉大将军和辅汉大将军,成为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

刘秀在消灭了赤眉大军,平定了邓奉和彭宠内乱之后,对离洛阳最近,威胁最大的刘永不再停留于防备阶段了,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秀派虎牙将军盖延征讨刘永。为了达到一击而中的目的,刘秀给了盖延“吉祥二宝”。

第一宝是五虎将,第二宝是五万兵。

手握“吉祥二宝”,盖延心里那个美呀自然是无法形容了。他梦想着以摧枯拉朽之势拿下刘永,以便凑成“吉祥三宝”作为刘秀重用自己的回报。然而,他不会料到,“三宝”还在幻想中,横天一祸却不期降临了。

祸起萧墙的不是别人,而是内部人苏茂。苏茂是五虎将之一,这次受到重用,本该庆幸和笑逐颜开才对,然而,他却是阴暗和愁眉苦脸的。

原来,“二进宫”的苏茂屡受汉将的排挤和打压,觉得虎落平川被犬欺,郁郁不得志。灰暗的前途,灰暗的人生,灰暗的天空阴雨蒙蒙,就在进军途中,苏茂选择了叛汉,并且做了四件证明自我价值的事情。

第一件事:杀鸡取卵——斩杀淮阳太守。

第二件事:一鸣惊人——攻克数县。

第三件事:建立根据地——自居广乐(今河南省虞城县)。

第四件事:寻找靠山——投靠刘永。

面对苏茂的无私援助和有声支援,刘永高兴之下,马上做出了感恩回馈之举:拜苏茂为大司马,封为淮阳王。

出师未捷将先反,这是盖延意想不到的。好在盖延是个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是个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并没有被这一盆冷水泼灭激情,相反,这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

盖延马上根据形势需要,采取了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积小胜为大胜的战略部署,并且做出了兵分两路的军事行动:一路向西,目标是攻取睢阳西面的襄邑(今河南省睢县),另一路向东,目标是攻占睢阳东面的麻乡(今安徽省砀山县)。

事实证明,盖延果然不愧是一个文武皆备的将才,他的战术和军事行动大获成功,很快襄邑和麻乡就成了他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扫除了外围,接下来,盖延集中兵力,合军围攻刘永所在的根据地睢阳。

睢阳是刘永的老窝,自然早已做了防范。面对呼啦啦铺天盖地的汉军,刘永显得很淡定,很从容。他的淡定来自足够的自知,从容来自足够的自信:一是城高墙坚,易守;二是兵多将广,难攻;三是粮足水丰,自饱;四是苏茂在外,有外应。

城内有兵有粮,城外有援兵。刘永有恃无恐,有惊无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盖延这一回没有选择高举高打、强攻强打、穷追猛打的战术,而是决定偃旗息鼓,安营扎寨,收割麦子。

安营扎寨很正常,但收割麦子却让人纳闷。这是哪跟哪啊,不攻城,收麦子,难不成屯兵务农啊?

事实再次证明了盖延的高瞻远瞩。这两件事干完后,不说睢阳城的刘永慌了,连全体士兵也慌了。盖延割下的不单单是麦子,而是他们的命啊!衣食父母,未来的军粮被人家提前抢割了,他们心里能不惊慌,能不恐惧,能不流血吗?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盖延此举成效显著。很快,睢阳城里的敌军人心惶惶,无心恋战。

逮着机会,盖延开始上演虚张声势的表演。他命人敲锣打鼓,营造发动总攻的浓厚氛围,磨刀霍霍、剑拔弩张,制造立马出击的架势。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眼看留在城中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不是战死就是困死,不是困死就是饿死,城里的士兵们开始纷纷往城外跑。这种众叛亲离的局面显然出乎刘永的意料,也是他无法控制的。最后,刘永眼看大势已去,也只好随波逐流,跟着往城外跑。

跑啊跑,刘永充分发挥腿长的特点,一口气逃到虞县(今河南省虞县),他满以为这里的老部下一定热烈欢迎他的,却哪里料到等待他的是冰冷的刀与剑、无情的血与泪。虞人集体反叛,要擒刘永献给刘秀做见面礼。这回刘永依然发挥先知先觉的灵敏嗅觉和腿长善跑的风格,察觉异常后,二话不说,带领手下数十亲兵就跑。他在逃往谯县(今安徽省亳州)时,妻儿和其他部将都遭了殃,成了刀下鬼。这真是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江山故,妻儿皆可抛。

就在刘永拼命逃跑时,盖延也没闲着,他在拼命扩大战果、收拾战利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得势不饶人的盖延率大军连夜追击刘永,擒杀他部下的士兵,又先后攻取了薛地(今山东省滕州市)和沛郡(今安徽省宿州市)。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多地相继向汉军举起白旗投降。

二是设点打援。盖延在收取胜利果实时,并没有得意忘形,相反,他及时整顿兵马,严阵以待,静候猎物——苏茂上钩。

事实证明,盖延果然是神机妙算。听说刘永的地盘成了盖延肆意蹂躏的对象,苏茂气得差点没吐血。他再也坐不住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决定给盖延一点颜色看看,挽回主子刘永的面子。于是,他联合刘永手下的佼强、周建两员大将,共率领三万多人在沛县以西和盖延的大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事实证明,在虎将盖延面前,苏茂等人永远都是笨猪。猪永远也敌不过虎,交战的结果没有悬念。在一番“杀声震天动地,尘土遮天蔽日”之后,苏茂的军队很快伤亡过半。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眼看再比下将要全军覆灭了,苏茂等人选择了抱头鼠窜,各奔东西。

援军溃败。躲进谯县的刘永为了安全着想,再次选择了弃城而逃。他在败军之将佼强和周建的保护下退守湖陵,而苏茂则选择了退守广乐。

到此,盖延一彭作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了沛、楚、临淮三郡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这场龙虎斗并没有结束。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不甘心失败的刘永开始洗心革面、逆境扬帆。为了拉拢当地的大军阀董宪和张步为己用,他遣使者封董宪为海西王、张步为齐王。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刘永有了董宪和张步的支持,无论是实力还是信心都得到了增强。

众人拾柴火焰高,刘永在两个强力外援的支持下,再加上贤内助——睢阳民众的帮助,打败了汉军,夺回了睢阳。

挥师在外扩大战果的盖延听闻消息后,立马选择回师,很快就把睢阳包围了。双方再次陷入了拉锯战。

洞若观火的刘秀不是等闲的主子,刘永的小动作岂能逃脱他的火眼金睛。他马上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施其身的策略,派大司马吴汉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支援盖延。

吴汉采取的是“剪翼行动”,目标对象是退守广乐的苏茂。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听闻消息,刘永也不敢怠慢,他派部将周建率倾巢之兵去救广乐。据不完全统计,有十万人之众。刘永赔上老本,拼上老命,目的只有一个:救出老苏,打败老吴。

吴汉不老,至少斗志不老。面对敌人铺天盖地的援军,他选择了轻装上阵、轻骑迎战。显然,他心里是极为轻视敌军的,结果很快体会到了什么叫马失前蹄——激战中吴汉从马上坠落,摔伤了膝盖,只好及时鸣金收兵,退回本营。

汉军见主帅受伤,军心不稳,但吴汉却裹创而起,激励将士说:“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在他豪言壮语的鼓励下,在他良好心态的感染下,汉军很快就走出了失利的阴霾,重新变得生龙活虎,斗志昂扬起来。

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围攻汉军,吴汉不慌不急,马上来了个三管齐下。

一是巧布兵阵。他挑选四部精兵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明确了职责任务,组成了阶梯部队,伺机出击。

二是以身作则。他强忍昨日的伤痛,披甲执戟,身先士卒,为部队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三是出奇制胜。汉军先是拒不出战,待敌人士气渐衰时,吴汉一声令下,突然击鼓杀出,周建军顿时溃散,返身向广乐城奔逃。汉军紧紧追赶,抢入城中,周建、苏茂大败,突围而走,逃往湖陵。

剪翼行动成功后,吴汉留部将杜茂、陈俊守广乐城,自己亲率大军继续挺进,很快和盖延会师,共同合围睢阳。故事再次重演,两军相持百余日,刘永的危机出现了——城中粮尽。

没有了吃的,这仗没法打了,刘永只好再次弃城而出,撒腿就跑。汉军和上次一样,依然选择紧追不舍。幸运之神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眷顾某一个人,刘永这一回好运到头了。就在逃跑的路上,刘永的部将庆吾为了生路,把刘永送上了绝路——砍了刘永的头投靠了汉军。

刘永手下的“绝代双将”苏茂、周建为了生路,选择了赶路——逃往垂惠,共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

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刘秀开始了斩草除根大行动。他派捕虏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攻垂惠。苏茂、周建率兵出城应战,成功打败了马武部队。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苏茂和周建不会想到,这只是汉军使出的“诱敌计”,因为当王霸率军从苏茂、周建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时,挨打、失败也就是必然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周建的侄子周诵却来了个胳膊肘儿往外拐——反叛。他紧闭城门,不让苏茂、周建入城,两人只好引兵逃走。途中急火攻心的周建病死,苏茂逃到下邳(今江苏省宿迁市),投靠董宪。

至此,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永被消灭,刘秀又据有了豫州东部和徐州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自己在洛阳的统治。

树倒猢狲散

刘永死了,但对刘秀来说,中原依然乱,因为还有董宪和张步。

董宪原为赤眉军将领,后脱离赤眉军,以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为中心,据有了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在刘秀征伐刘永时,他为了自保,选择了与刘永联盟,受封为翼汉大将军、海西王。刘永死后,其余部多逃归董宪,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就壮大了董宪的势力。

刘秀自然不会放任他们胡作非为,于是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最先拿董宪动刀子。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心如春潮,对董宪动手了。这回他依然派出了虎牙大将军盖延为主帅,派平狄将军庞萌为副帅,前去讨伐董宪。

庞萌是汉中郡山阳县人,最早出道时是绿林身份,是王常、成丹下江兵的旧部。更始帝刘玄即位后,任命他为冀州牧,其兵马归尚书令谢躬节制。后来,庞萌跟着谢躬渡河到邯郸,协助刘秀一起讨灭了王郎。谢躬被刘秀除掉后,庞萌也率部投降了刘秀。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登基后,任命其为侍中,在身边参赞机务。这次刘秀的排兵布阵构思很明朗,让盖延这样的猛将配成熟稳重的庞萌,应该是万无一失的。毕竟,在刘秀心中,他认为董宪再强大,还是不及刘永强大;董宪再有魅力,还是不及刘永有魅力。连刘永都成了刀下鬼,董宪能逃得出命运之神的手掌心吗?

然而,刘秀不会料,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会引起轩然大波——庞萌谋反了。

庞萌为人谦逊,做事果断,为人忠心,为什么关键时刻要反戈一击呢?这缘于刘秀的诏书。

按照汉时诏书的书写习惯,一般是只提官爵与某人的名,而不提姓。比如,关于派盖延、庞萌出兵的诏书,一般来说,开头应该这样写:“制诏虎牙大将军(盖)延、平狄将军(庞)萌云云”。但是,这次刘秀一时疏忽,在开头只提到了主将盖延的名字,而没有提到庞萌。

庞萌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庞萌没有直接生刘秀的气,而是把火气迁怒到了盖延身上。

其实庞萌的想法很单纯,毕竟他自从投奔刘秀,因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是深受赏识的。刘秀曾多次在朝臣面前夸奖他:“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由此可见,刘秀对他很是器重。

既然刘秀这么器重他,为什么关键时刻,诏书里会没有他的名字呢?

思来想去,他推断出这样的结论:这肯定是盖延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而前车之鉴便是苏茂。苏茂和自己一样是更始降将,但结果苏茂却被盖延逼反了。现在,肯定是盖延想拿自己开涮了。

庞萌什么都好,就是疑心重,他越想心里越不安:“按现在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旦盖延消灭了董宪,刘秀统一了中原,我庞萌作为更始旧臣,还有活路吗?”

生,我所求也;活,亦我所求也;为了生活,庞萌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甩开膀子,决定大干一场——造反。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时趁带兵在外不反,日后想再反都来不及了。于是,庞萌正式宣布起兵反叛,并做了四件事。

一是自立为王——东平王。

二是自力更生——立即举兵攻破彭城,生俘楚郡太守孙萌。

三是自谋出路——挂靠董宪,联合抗战。

四是自强不息——乘胜追击,主动作为。

结果,庞萌很快夺取了彭城,又率军飞速而出,奇袭驻扎在附近的虎牙大将军盖延,打了盖延一个措手不及。盖延大败,只得选择不羞遁走,率领少数残部逃出。逃跑过程中,盖延还借鉴了项羽的破釜沉舟,在北渡泗水河时,凿坏岸边的船只,拆毁桥梁,才摆脱庞萌的追兵,但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庞萌获胜之后,率军继续越过泗水北进,一路沿着微山湖北上,连收留县、广戚、湖陵,杀入东平国境内后,又攻破了橐县,直逼任城,将桃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团团围住。

从庞萌的路线来看,他的意图很明确:将汉军驱逐出东平国,打通与甾川郡首府剧县的联络,南联董宪,东联张步,与汉军抗争到底。

刘秀闻讯后,非常愤怒,他痛骂道:“我常以庞萌是社稷之臣,将军不会笑话我吧?老贼当诛,其各厉兵马,会睢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以前常常夸庞萌如何如何好,现在他却公然谋反,各位将军一定在笑话我的愚昧无知和有眼无珠吧。这种奸贼不诛杀不足以平民愤,请各位马上秣马厉兵,会集睢阳。

盛怒之下,刘秀令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以及逃走的虎牙大将军盖延限期赶到东平国任城县(今山东省济宁市),目标直指桃城。

要知道此时的庞萌正在围攻桃城。桃城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是任城县的门户,而任城县又是东平国的南大门。一旦庞萌拿下桃城,他南联董宠、东联张步的战略意图便可以实现,如果他和张步、董宪形成了相辅相成的“铁三角”,形成了气候,那会叫刘秀吃不了兜着走的。这样一来,统一中原的目标又将变得遥遥无期。

保卫桃城,救援桃城是当务之急。然而,此时他征召的大司马吴汉大军还不见踪影,他手下只有几千名近卫亲兵,如何去解桃城之围?

就在刘秀苦思对策之际,形势进一步恶化,南边的董宪派苏茂、佼强率三万精兵北上,增援庞萌,围攻桃城。

小小的桃城如何能经受住这样的狂风暴雨。在蒙城的刘秀获知情报后,再也坐不住了,再也等不及了,他当机立断,马上做出了以下军事部署。

一是减负。他下令放弃一切辎重,只带少许口粮,轻装前进。

二是轻兵。他亲率轻骑三千,星夜来援。

只一天一夜,刘秀和他的特种部队便赶到了东平国的亢父县,此时离桃城只有七十里了。当时,随行的文武百官,屁股都被马鞍磨出了血,叫苦连天。士兵们也一样,人困马乏,疲倦至极。于是,大伙以委婉的方式向刘秀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意思很明确:先留宿歇歇再走吧。

对此,刘秀一口回绝:“兵贵神速,只争朝夕。”于是,全军继续前进,又走了十里,终于抵达任城县境内,距离桃城只有六十里了。

刘秀一入境,便火速派人打探。得知桃城还在汉军手下时,他才放下了心。刘秀命令军队安营扎寨,就地休息。

第二天早上,围困桃城的苏茂、佼强两部听说汉军来援,亲率精锐士卒前来挑战。汉军诸将见敌军前来,纷纷请战。刘秀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宣布两点命令:第一,不准出战,避其锋芒;第二,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明地里来硬的,暗地里却来柔的。就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刘秀还打出了两招太极拳:一是火速派人接近桃城,散布自己亲自来援的消息,以激励守城官兵的士气;二是火速派人到东郡,请大司马吴汉等人率军来援。

对刘秀的一举一动,庞萌看在眼里,叹在心里:“刘秀日夜兼程数百里前来增援,按理说一到这里,肯定会及时投入战斗。不想他却高挂免战牌,拒绝和我们直接过招,这样的人真是深不可测啊!”

对刘秀的一举一动,庞萌看在眼里,动在手上。他和苏茂、佼强等人集中主力,又转攻桃城,目的是在汉军大部队到来之前,拿下桃城。然而,此时桃城的汉军已得知刘秀来援,士气大振,因此宁死不屈,顽强抵抗。

结果这座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城,居然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要塞。庞萌、苏茂、佼强等人一连攻击了二十多天,桃城依旧岿然不动。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二十多天的僵持,为汉军的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很快,吴汉、王常、盖延、王梁、马武、王霸等人都奉命赶到。刘秀眼看反击的时机已到,当机立断,马上出击。

刘秀都亲自挂帅了,身先士卒了,将士们都奋勇向前了,团结一心了,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呢?汉军打败庞萌的军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败之后,逃命要紧。庞萌、苏茂、佼强等人弃辎重,连夜逃走,到兰陵寻求董宪的庇护。

刘秀自然不会放虎归山。他率军南下,火速抵达沛县。紧接着,刘秀又马不停蹄,入驻湖陵,目标直指董宪!

而董宪一方面让刘纡率军数万人进驻昌虑(今山东省滕州市),另一方面自己带领精锐在新阳一线防御,誓要和刘秀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

结果再次证明,刘秀是龙,而董宪只不过是条蛇。大败后的董宪只得退守昌虑,并且使出最后的绝招——一字长蛇阵。

刘秀破阵的方法很简单,不主动闯阵,而是从边缘步步试阵、慢慢破阵。打蛇打七寸,他派吴汉率领汉军主力南下,前往新阳攻击这条长蛇阵的“蛇头七寸”。

拿下了新阳之后,汉军就卡断了董宪的粮道和退路。董宪非常惊恐,又召集五校军余部骑兵数千人驻扎在建阳,距离昌虑大约只有三十里。此刻,刘秀亲率本部赶到蕃县,距离建阳只有百余里。

诸将请求出击,刘秀笑而摇摇头,依然命令严守不出。不几天,董宪由于粮尽,无法坚守,只能出城逃走。

这回,诸将还未请求,刘秀当机立断,下令诸军总攻。这场最后的决斗进行了三天。三天后,一切都改变了,董宪的五校军几乎全军覆没,余部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五校军大将佼强率领余部投降,苏茂则率残部向北投奔张步去了。董宪、庞萌则率部逃入缯山。他们收拾散兵游勇,总共才收罗到数百个骑兵。其旧部听说董宪还活着,再次叛变,重新将董宪迎入郯城。

随后,刘秀率军抵达郯城,留大司马吴汉率汉军攻城,自己则亲率大军攻击彭城、下邳。这时候已经毫无悬念可言了,很快,吴汉就拿下了郯城,接下来是看对手结局的时候了。

“贼首”董宪和庞萌选择了逃往朐县,寻求东山再起,但不久,董宪部下的士兵高扈就终结了他们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高扈突然发动暴动,袭杀了董宪和庞萌,然后持着二人的首级投靠了汉军。

“贼将”刘纡则在逃亡过程中失踪,不知所终。

破三关,定中原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贵人,也会遇到克星。贵人与克星的出现,不是迷信,不是幻觉,也不是心理作用,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

中国古代就有五行相生相克的智慧。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其中,水生木,土生金,木生火,金生水,火生土,此乃五行相生;同时又有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此乃五行相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则相生相克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张步。张步一生中有三个贵人相助。

第一个贵人:琅琊郡人。

琅琊郡是一个地名,琅琊郡人也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群人。琅琊郡出生的张步其出道和汉初的彭越如出一辙,绿林、赤眉起兵时,他在家乡聚集数千人,靠着家乡人的支持,他起好了革命的步,当起了革命的家,干起了革命的事。他先是控制了琅琊郡,后又转攻周边各州县,占了几座城池。总而言之,家乡人可谓张步的贵人,张步靠着他们的支持获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自立为王。

第二个贵人:刘秀。

有了地盘,张步没有小富即安,而是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加紧扩张,先后占了泰山、东莱、城阳、胶东、北海、济南等地盘,部众发展到二十多万人。眼看张步一飞冲天,贵人刘秀出现了。建武三年(公元27年),刘秀拜张步为东莱太守,封万户侯。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第三个贵人:刘永。

然而,面对贵人刘秀的相助,张步却并不感冒,他的理想和心志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小的太守,他的目标是封王。就在这时,他的第三个贵人出现了,雄霸一方的刘永为了拉拢张步,立即封张步为“齐王”。

当太守还是做齐王?张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王爷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于是,张步心一横,婉拒了刘秀的美意,接受了刘永的封赏。

事实上,贵人刘永带给他的不仅仅是高官,还有厚禄。刘永和刘秀真情对对碰时,刘永为了拉拢张步,没少拨给张步经费,没少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这自然让张步大发战争财,挣得盆满钵满。

刘永被汉军剿灭后,散兵大多投归了董宪和张步。董宪被汉军剿灭后,其散兵又全都聚集到了张步的门下。外来部队,再加上自己的部众,张步手握几十万人马,他后来居上,一跃成为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

就在张步风生水起时,他生命中的克星出现了。这个人的名字叫耿弇。

在已经成功消灭彭宠、张丰的情况下,刘秀对张步动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刘秀这次派出的挂帅将军正是福星耿弇,可谓知人善用;而张步最怵的汉军也是克星耿弇,可谓不是冤家不聚首。

在张步的眼里,耿弇文武双全,精通兵略,是个战神级的人物,比杀人狂魔还要恐怖。

然而,恐归恐,怕归怕,战还得打,毕竟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轻易服输,毕竟不到最后一秒,谁也不知道鹿死谁手。为此,张步马上进行了精密部署,概括起来为三关。

第一关:边防关。具体做法:在济南郡之南的泰山郡和之北的平原郡,设了一条长达数百里的防线,特别是以钟城为中心,建立了军营数十座,调集重兵防守。此举的目的是阻止耿弇的汉军入境,确保南、北两翼的安全。

第二关:双煞关。具体做法:以济南郡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作为整个防御的前哨,封大将费邑为济南王,令他屯兵历城,同时,又分兵防守祝阿(山东省齐河县),目的是互为掎角之势,全力阻止汉军进入济南郡。

第三关:鬼门关。具体做法:以齐郡首府临淄作为二级防御中心,令三弟张蓝率精兵二万守西安,以各郡太守合万人守临淄,相距四十里,互为支援,张步自己则坐镇剧县指挥,并调集青州诸地援军齐至,作为预备队。此举的目的是如果汉军闯过了前两关,拼了老命,鱼死网破,也要保家卫国。

张步的三关对耿弇来说相当重要。他若闯不过去,那这里将是他的“断肠关”“啼血关”“销魂关”。下面就来看他是如何破关的。

首先,针对张步的“边防关”,耿弇采取的对策是绕关和飞渡。

耿弇绕开张步设下的防线,另辟蹊径,在东郡境内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飞渡黄河,然后沿济水前进,深入张步的地盘。结果毫无悬念,张步的“边防关”很快被耿弇突破。

其次,针对张步的“双煞关”,耿弇采取的对策是各个击破、动摇军心和请君入瓮。

针对历城和祝阿,耿弇选择各个击破的方式,先是装腔作势地要进击张步的军事重镇历城,但暗地里却把大军直接开到了祝阿。这显然打了祝阿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汉军早上开始攻城,到中午便凯歌高奏,拿下了祝阿。

就是在祝阿城被破之时,耿弇故意留出西门缺口,放一部分城里败军去给在钟城里的敌军报信,以起到动摇军心的作用。果然,钟城敌军一听,吓得魂不附体。汉军只半天就拿下了祝阿城,钟城的防守远不如祝阿,这个仗根本没法打了啊!于是,他们不再坚守,而是选择了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就这样,耿弇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钟城。

接下来,耿弇马不停蹄,挥兵向厉城进军。到了厉城郊外的巨里时,耿弇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砍树,边砍边扬言要攻城。

守在厉城的费邑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费邑认为一旦巨里有失,那厉城就危矣,再说守巨里的是他弟弟费敢,为此,他急忙率三万精兵来救援。耿弇这使的是请君入瓮之计,等的就是费邑这条灵蛇出洞。

随后,耿弇分派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精兵,大张旗鼓,装腔作势地做攻城状。同时,他亲率部队在高冈上布下“口袋阵”,只等费邑的援军来钻。结果他的战术大获成功,进入口袋阵的费邑很快就成了刀下鬼,手下的三万大军也全部被歼灭。费邑死了,巨里和厉城也就相继不攻自破了。

最后,针对张步的“鬼门关”,耿弇采取的对策是出其不意、激将法和设伏之计。

耿弇攻破盘踞在济南一带的费邑、费敢兄弟军后,马不停蹄地攻到张步弟弟张蓝所在的临淄阵营面前。临淄的门户是西安,按常理必须先拿下西安再啃临淄,然而,用兵如神的耿弇却反其道而行之,他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直捣黄龙临淄,结果很快破了张蓝所据城池。

耿弇挟着胜利的余威,把目光停留在了张步所在的剧县。剧县是张步的老窝,也是他的最后防线,自然防守严密,而汉军连续作战已相当疲困。耿弇在临淄驻扎下来,决定再施巧计,以逸待劳,把张步引出剧县。

他派人到处放话,说张步是个胆小鬼,只会龟缩在老窝,不敢到临淄来。

张步总认为自己的天地是一手打下来的,平时最忌别人说他胆小无能了。一听这话,肺都气炸了。于是,张步中了这激将法,带着张蓝、张弘、张寿三个弟兄及二十多万部众,浩浩荡荡杀向临淄。

耿弇先是命刘歆、陈俊各率一军分驻城下,作为伏兵,然后派了一支老弱病残的先头部队为奇兵,去挑战张步的大军,结果刚一交战就败退。中途刘秀又安排部队去救,还装成害怕的样子且战且退,败入城内。

张步初战取胜,更是相信耿弇不堪一击。于是,他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地驱动部众蜂拥而来。奇兵过后,伏兵现形了,陈俊、刘歆率军杀出,双方战得难分难解。

耿弇在城头坐山观虎斗良久,眼看时机差不多了,率领精兵直插张步左侧后面。耿弇杀得正酣,一支利箭射入大腿。耿弇一惊,心想坏了,这个时候我不当先,将士肯定畏难后退,他心一横,咬住牙,拔出佩剑,迅速割断箭杆,又继续与敌作战,带着伤痛与敌人战了一天。将士们受主将鼓舞,也以一当十,争先恐后,终于把张步杀退。

耿弇料定张步会败回剧县,就在半路上设好埋伏。张步一行狼狈回窜,正入耿弇布下的口袋。又是一阵狠杀,张步人马能逃出去的已所剩无几。

这一仗的战果颇丰。耿弇击溃了张步的主力部队,汉军缴获粮草、兵器无数,仅押送辎重的马车就有二千余辆。

正在耿弇和张步以“关”对“关”,龙争虎斗,关前斗法时,担心耿弇势单力孤的刘秀来了个“援关”。他亲率大军到临淄支援耿弇。

刘秀在此举行了一次庆功宴,慰劳耿弇、陈俊、刘歆等有功将士。席间,刘秀拍着耿弇的肩膀,深有感触地说:“耿将军当初征战南阳时,就提出要北伐渔阳,东取青州。朕看困难重重,担心不能成功。实在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实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看来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这便是“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成语的由来。

慰劳和奖赏过后,接下来汉军要对张步发起最后一击了——“夺关”。

刘秀派耿弇率兵直抵张步的老窝剧县。这时候,张步已经从真老虎变成了纸老虎,手下的主力部队消亡殆尽了,拿什么来抵挡耿弇如潮水般的狼虎大军呢?知道抵挡不了,识时务的张步选择了放弃老窝,带领残部向南逃窜。

耿弇趁机带兵一路追杀,幸亏苏茂率一万多精兵及时相救,张步才得以成功逃到平寿。

这时,刘秀却及时叫耿弇收手。为此,耿弇百思不得其解,刘秀笑着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得饶人处且饶人。穷寇虽然要追,但要适可而止,切忌一味猛追,否则他们做出狗急跳墙之举来,那可大大不妙啊!

第二句话:杀鸡焉用宰牛刀。穷寇已是穷途末路了,输得连裤衩都没有剩下了,只要给他们一点阳光就灿烂,给他们一线生机就疯狂,何不让他们自生自灭呢?

事实证明,刘秀的举动是明智之举,因为最终张步非但没有再逃,而且还来主动投降了。

患难见真情,按理说张步和苏茂这对患难兄弟应该是“两眼泪汪汪”地共叙衷肠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两人一见面就互掐起来。

“耿弇那是什么人物,连骁勇的邓奉、剽悍的延岑都不是他的对手,你凭什么跟他掰手腕呢?你为什么不等我来了再共思对策呢?”苏茂也许是看到张步败成这样,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张步虽然静静地听着,脸上很平静,但心中的怒火却在燃烧,那是怎样的一种耻辱,那是怎样的一种愤怒呢?

正在这时,他接到了刘秀送来的“凉茶”,打开一看,果然是“降火”的:“谁能大义灭亲,斩杀盟友归降者,加封为列侯。”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穷途末路的张步原本就心寒如冰,苏茂责备讥讽的话更让他心如死水。他似乎闻到了死亡的气息,同时又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舍友求生,想到这里,张步拔出了腰中的剑,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飞快地刺进了苏茂的胸脯。

剑落,血流,人倒。苏茂死了,张步却活了。他拿着苏茂的人头,带着张蓝、张弘、张寿三个弟弟,来到汉军军营“肉袒而降”。

刘秀没有食言,他不仅赦免了张步等人的罪行,还加封张步为安丘侯,允许他和妻儿居住在洛阳。

随后,张步残余部队闻风而降。张步的割据势力彻底瓦解,齐地彻底平定。至此,刘秀终把闹哄哄的中原给统一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建武八年(公元32年),那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夏天,一直闲居在洛阳的张步原本静如止水的心不知怎的也变得火辣起来。他虽然被封为列侯,但毫无权力,而且被刘秀密切监视,早已不能为所欲为,所以他非常想念自己称王称霸的日子。于是,他学汉初田横的样子,带着妻儿,还有三个弟弟及一些老部下逃往了海上,结果被琅琊太守陈俊派兵追杀,抛尸于海,落得个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

  如果觉得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飘雪楼主小说全集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