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清秋子作品大秦究竟多彪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廓清了百代混沌的,就是那位不甘受辱的草根书生。

“远交近攻”这四个字,冲决了老秦人思想上的最后一道藩篱。齐楚既已被打断过脊骨,且又地处遥远,那就不妨怀柔之,使多年的合纵再无可能。

“三晋”失掉了齐楚的后援,且又不能同心,便可集中精锐直捣其都城,逐一粉碎之。

历史的演进,有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去揿动一个按钮。

范雎为秦相后,华夏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战争,就在铁马金戈的撞击中拉开了大幕。

古代战争中最惨烈的一仗28古代战争中最惨烈的一仗当范雎登上秦的政治舞台后,秦军的战车就显得更加迅疾,老秦人的精骑也变得更加凶狠了。

第十九章东进的节奏骤然加快(1)

范雎官拜客卿后,秦军拿下了魏国的怀(今河南武陟)、刑丘(今河南温县)。

范雎拜相后,秦军攻取了韩国的少曲(今河南孟县)、高平(今河南济源)。

范雎拜相后第二年,秦将白起又攻韩,拔城五座,斩首五万。

由于魏现在是“三晋”中最软的柿子,所以秦暂时把它先放一旁。而赵是“三晋”中最强的一个,因此也放在一旁。秦的“破三晋”战略,一开始是想肢解韩国。

昭襄王四十五年,按范雎制定的谋略,秦又派大将白起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今山西长治)与黄河以南韩国本土的联系。这时候的上党,就如秦国的囊中之物,随时可取。

上党郡守冯亭,眼看着要做俘虏,情急之下擅自做了处理,决定带领全郡十七城集体降赵,派人把上党地图送到了赵国。

对赵国来说,这个情势就有点微妙了——受降还是不受降?

邯郸朝中出现两种不同意见。赞成者当然是图利,说:不战而得十七城,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反对者说:不然,不付代价的便宜是没有的,冯亭这分明是想“嫁祸于赵”。若受降,秦之祸水,势必入赵!

赵孝成王刚上台不久,老成不足,贪心有余,没有了蔺相如这样的智者给他出主意,他的政治智慧与庸人无异,最后决定还是吃下这馅饼。

当然他笑纳上党,也还是做得很谨慎的,他知道这是从虎口里取肉,于是先派了平原君赵胜去接收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大赏上党吏民,拉拢民心,以防备秦军来攻。同时还派出老将廉颇率军一支,进驻地势险要的长平(今山西高平),与上党为掎角之势。

但是,在虎口里抢肉的事,哪里会这么容易?秦国果然被激怒,把东进锋芒转向了赵国。昭襄王四十七年四月,秦国派左庶长王龁率大军进攻上党。

千山万壑间,秦军势如疾风,志在必得。

冯亭哪里挡得住这股雄师,勉强应付了几下,就率吏民突围,奔入赵国。廉颇见上党难民势如潮水般地涌来,也是无奈,只得把百姓都安置在长平。

一时之间,长平城内人满为患。

王龁见状,便临时改变战略方向,挥师进攻长平。

长平,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城,转瞬间战云密布。一场中国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就要在这儿爆发了。

好在,长平此时的守将是廉颇。廉颇老矣,但智慧一点也不衰减,他指挥赵军筑垒坚守,任凭秦军如何在城外鼓噪挑战,就是不理会。

狐狸不能直接去和老虎决战,而是要把老虎拖瘦、拖垮直至饿死。秦军对长平攻不下、围不死,竟无计可施。

如此拖下去,离老虎饿死的日子就不远了。可惜,廉颇如今已经没有当初“将相和”那样好的政治环境了。

愤青一个的赵孝成王终于沉不住气了,见秦军在长平师老兵疲,就连连催促廉颇赶快出城与秦军决战。

廉颇是只老狐狸,就是不动。

君王与将帅之间,出现了观点上的裂隙。

这个裂隙,被远在咸阳的一双眼睛捕捉住了。范雎一直在注视前线的局势,见有机可乘,就派了间谍,携带重金去贿赂赵国的朝中大佬,散布谣言说:“秦人独独畏惧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至于廉颇,太容易对付了,而且这老头儿就要投降了。”

这其实是并不高明的反间计,但是针对愚蠢的人、浮躁的人、急功近利的人,就是一条好计策。

赵孝成王早就指责廉颇“怯战”,听到这个流言,更是疑心大起,决定让赵奢的儿子赵括去换下廉颇。

此时已因病离休的蔺相如,不同意换将,他捎话给赵王说:“大王要是仅仅凭名气就任命赵括,那不是胡来吗?赵括徒然读了他老爹的许多兵书,但不知应变啊!”赵王不听劝谏,随即就把任命书发下去了。

这个赵括,不仅在当时名气大,到后世名气就更大了。连当代的小学生都知道,他是成语“纸上谈兵”的始作俑者。

赵括自幼就跟着老爹学兵法,喜好谈论军事理论,以为天下没谁可以比。他经常与老爹赵奢谈论军事,赵奢竟然说不过他。

但是赵奢对儿子的评价并不高,赵括的母亲曾经问其缘故,赵奢说:“用兵,是涉足死地也,而赵括小子说得那么容易。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则罢,若用他为将,能让赵军大败的就是这个赵括!”

后来赵奢死了,也就没人能压得住这个骄狂的愤青赵括了。

等到赵括领命,即将出发时,他母亲向赵王上书说:“赵括不可为将。”

第十九章东进的节奏骤然加快(2)

赵王把老太太召来,问其缘故。赵母说:“以前他老爹为将,曾亲自捧着饭碗给伤兵喂食的,有十几例;跟军士交朋友的,有上百例。大王及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他全都给了军吏与士大夫。老头子受命之日,就不再问家事了。可如今赵括呢,一旦为将,就不知道有多威风了,上朝时,军吏没有敢仰视他的。大王所赐的金帛,都拿回家去藏好,每天都去看地看房子,见到好的就买。大王您说,他啥地方像他父亲?父子太不同了,愿大王不要派他去。”

赵孝成王求胜心切,不想再听唠叨,就说:“您一边歇着吧,吾意已决。”

赵括的母亲只好说:“大王要是非派他去不可,那么,即使他不称职(打了败仗),我这老婆子可以不受株连吗?”

赵王一口答应下来:“行行行。”

就这样,廉颇不得已,从他坚守了三年的岗位上撤了下来,让位于“儿童团”。

儿童团一到,立刻更换军吏,撤除壁垒,准备出城作战。

秦昭襄王接到赵括已取代廉颇的情报之后,就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要吃掉这个来找死的赵氏小儿。秦王还传令全军:“军中有敢泄露武安君为将者,斩!”

白起是天下闻名的战将,秦国保守这个秘密,就是要让赵括轻敌,然后突然亮相,在心理上予敌以致命一击。

大约在当年的八月初,两军决战爆发。

赵括果然轻敌,指挥一部赵军贸然出击。秦军刚一接战就按计划佯败,诱敌深入。当冲锋的赵军“乘胜”追至秦军壁垒前时,事情就不那么顺了,壁垒里秦军防守森严,赵军攻不进去。

就在赵军狂追秦军的同时,白起早已派出两支奇兵,在两翼伺机而动。

赵军受阻于秦军大营的壁垒前,正欲猛扑,忽见秦军壁垒里竖起帅旗一面,表明此处是——神将白起!

赵军将士大惊,正在疑惑间,忽见有人大喝一声冲出营垒,果真是白起将军来了。

赵军顿时全无斗志,正欲撤退,却有秦军奇兵25000名呐喊杀出,切入了赵军的背后;又有一军5000名骑兵,把赵军壁垒团团围住。这样,赵军就被一切为二,连粮道也被阻断了。

秦军围住赵军后,派出轻骑不断骚扰。赵军转眼间就陷入了危急境地,几次突围,皆无成效,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援兵。

昭襄王听说赵军的粮道被切断,知道秦国百年不遇的机会到了,便亲临河内(今河南泌阳)督战,赐给全民爵一级,征发全国15岁以上的男丁从军,悉数派往长平,以阻绝赵国的援军和增援粮草。

这时候的长平战场上,已呈现出两国倾全力决战的态势。

赵军被围的士卒有45万,几乎全国的丁壮都在此了。而秦国也征发了大批丁,总兵力也应与赵军相当。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规模的国运博弈,此前没有,而此后也很少见。

围困至九月,赵军士卒断粮已有46天,只能在内部互相暗杀,食人肉为生。其间,赵军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突围,分为四队,先后四五次反复冲击秦垒,但均不能突破。

这是空前的绝境。

赵括再也无法骄狂,老爹死前对他的评价,真是一个字都没错啊!绝望之中,赵括亲自率领军中的“特战队”与秦军搏战,可惜,在激战中他被秦军一阵乱箭所射杀。

主帅一死,赵军顷刻间瓦解,共有40万人投降了白起。

白起在接收了这批降卒之后,颇费踌躇。他琢磨:“以前秦军攻取上党,上党百姓不喜欢秦,而归顺了赵。看来赵军士卒是反复无常之辈,如不全数杀掉,恐怕要作乱。”

于是他使了个诈术,把40万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了年纪小的240人,割了耳朵、斩手断脚放归赵国。若加上在战斗中斩首的赵军士卒,白起这次共杀死了赵军45万人。

他这么干,就是为了在心理上给赵国以沉重打击。

果然,败报传回邯郸,“赵人大震”。

这一仗,不光是对赵国人的震慑,也是对全天下的震慑。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惨烈的战争极为少见。改朝换代之战尽管是常有的事,但近百万人的对阵厮杀,只有当制度更替成为冲突焦点之时,才有可能发生。

长平大捷,诚如昭襄王所预见的那样,是“远交近攻”以来最重要的一仗。但这场胜利,却在秦国的外交与内政上造成了一系列意料不到的后果。

在这场战役中立下奇功的白起,个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逆转。

第十九章东进的节奏骤然加快(3)

白起在长平坑降卒40万,这件事使秦国在道义上大大失分,受到山东诸国一致谴责。天下的舆论一面倒,都同情赵国。原已呈现瓦解的合纵倾向,一时又有复燃之势。

遭受重创的赵国,此时为了赢得喘息机会,表示愿意割让给秦六城以求和。

对赵国的这一举动,秦国的君臣之间、将相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白起以他的军事眼光看,虚弱的赵国已不堪一击,他主张乘胜进攻邯郸,一举灭赵,尔后攻韩。

于是在当年十月,他率军重新占领上党。而后,分出两路兵马,一路由王龁率领,攻下了韩国的皮牢(今山西翼城);另一路由司马梗率领,进占赵国的太原。而白起本人则率主力军留在上党,眼巴巴地等着国内发来进攻邯郸的指令。

可是,他没有等到进攻的命令,等到的是一道“罢兵令”。原来,是范雎奏请了昭襄王,命令白起班师回朝。

范雎是个有战略头脑的人,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刻,见识反而不如白起?

这是因为,秦国方面中了人家的反间计。

韩、赵两国,在长平之战后都意识到形势的危急,于是他们派出苏代,前往秦国游说范雎。这位苏代先生,是苏秦的族弟,在苏秦死后仍活跃在各国政坛上。

苏代不愧是游说世家出身,一句话就击中了范雎的软肋。他对范雎说:“如赵被秦灭,则秦称霸天下,武安君白起必为三公,您还能在他之上吗?赵亡,即使您不想在他下面,也不可能了。”

范雎内心暗自吃惊,的确不能不考虑有这种可能。白起自魏冉为相时,就已开始为秦国服务,几十年间屡立奇功,自己的资历是比不上的。如果白起位列三公,那就等于自己的地位下降,这可万万使不得。

于是他向昭襄王建议:秦兵疲劳,百姓凋敝,请允许韩、魏割地求和,且休整士卒。

昭襄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与赵、韩停战言和,说好各自撤兵。

可是,等白起一万个不愿意地撤军之后,赵国在第二年又变卦了,不但不割让六城,反而派虞卿去齐国游说,鼓动齐国合纵抗秦。

这简直是玩得完全没有规矩了!昭襄王大怒,命白起率师伐赵。这次,昭襄王是铁了心,要灭掉赵国。

但白起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昭襄王甚感不解,问道:“前年国虚民饥,您不考虑百姓之力,一个劲儿请求增加军粮以灭赵。如今寡人息民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也翻了一番,而你却说不可伐赵,根据何在?”

白起说出了一番道理:“长平之事,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喜,赵人畏惧。秦人战死者得以厚葬,伤者得以厚养,劳者受到补助,老百姓胡吃海喝,把财富都花费得差不多了。而赵人呢,战死者不得收尸,伤者不得治疗,人民涕泣相哀,戮力同忧,都努力种地以生财,两国的财力已经很不同了。现在大王发兵虽然占理,是为了让赵国兑现前约,但臣料定赵国守备比以前强了十倍。赵自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忧惧,早朝晚退,相当之敬业;另外还卑辞重币,四面嫁女儿嫁妹子,与燕魏结亲,与齐楚结好,处心积虑,以防秦为要务。其国家内部稳定,外交已有援助,所以当今之时,赵不可伐也!”

不管白起说得多有道理,昭襄王也还是忍不下赵国违约这口气,几次强请白起挂帅出兵,但白起就是不应。后来,白起索性装病不朝——爱怎的就怎的吧!

昭襄王知道白起这是功高震主了,但此时又不宜杀功臣,只好另派大夫王陵率兵攻赵,在当年十月,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

次年正月,昭襄王又增兵入赵,黑蚂蚁般的秦兵猛攻邯郸城,但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手。

原因是,赵人在长平惨败后,已休整了一年多,政治刷新,上下一心,此次邯郸被围,全民都知国运所系,抵抗力非常顽强。尽管精壮在长平丧失殆尽,但其余老少皆合力守城,秦军饶是勇猛,也屡屡受挫于城下。

昭襄王认为这是远征军的主帅不行,就派范雎去劝说白起复出,白起依然托病不肯。

范雎虽是奉命行事,但还是很好奇,问道:你白起是百战神将,却为何怕这个邯郸?

白起系古今罕见的大军事家,一语就道破了问题的所在:应侯啊,那赵国现在搞的是人民战争呀!

白起说:“当初我能破楚,缘于楚内部腐化,良臣被斥,百姓离心,城池不修,守备无力;而秦则将士一心,亲如家人,都愿为国效命,所以终成大功。而如今的赵国,那完全不一样啊。”

第十九章东进的节奏骤然加快(4)

一说到这些,白起就来气,索性连昭襄王和范雎一起埋怨:“前年秦破赵于长平,那时不立即趁其恐惧而灭之,放过了他们,使他们有时间侍弄庄稼积累财富,抚养小孩补充兵员;使他们有机会置办甲兵加强军力,增添城池巩固防卫。他们的君主,对臣子礼贤下士;他们的大臣,对勇士毕恭毕敬。至于平原君之辈,皆令妻妾到军队中去补缝军衣。这是什么情景?是臣民一心、上下同力呀!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一样。你这时候去打,必不克,也抢不着东西。我们出兵无功,诸侯就要趁火打劫,派来援军。所以现在伐赵,我只见其害,未见其利。”

范雎听了没做声。他早就有意让自己的患难之交郑安平取代白起,所以也没反驳,就回去照直向昭襄王禀报了。

昭襄王闻报火冒三丈:“无须白起,寡人亦可灭赵。”于是他下令,改派长平之战的副帅王龁接替王陵,继续猛攻邯郸。可是赵人依旧死守,换帅后的秦军围困邯郸八九个月,死伤甚众,仍不能撬开邯郸一块城砖。

赵孝成王也抖擞精神,不断派出轻装猛士,绕到敌后去骚扰。秦军屡战不利,眼望着邯郸没办法,真就应了白起的预言。

君臣不和导致邯郸城下惨败

秦国目前的情况,已预伏了不祥的危机——将相不和,对外战略不当,最高执政者头脑发热。但昭襄王对危机毫无察觉,反而认为秦已经强大到足以称霸天下的程度,他在范雎的建议下,又做起了称帝大梦。

前一次称帝失败,是被齐闵王涮了一道,现在齐闵王见阎王去了,秦王这次要做的是天下唯一的帝王。

范雎建议说:“这种事推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应该先拣软柿子捏,派人去魏国大梁,逼迫魏安厘王带头“帝秦”(尊秦为帝)。魏一服软,再威逼其他诸侯,就好说话多了。”

果然,魏安厘王被秦给吓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邯郸被围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先后数次写信给魏安厘王和信陵君,请求支援。信陵君接到求救信,力促魏王发兵救赵。

魏赵两家有着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不帮忙不行。魏安厘王扛不住信陵君的软磨硬泡,只得派晋鄙率10万大军去救赵。

  如果觉得大秦究竟多彪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清秋子小说全集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大秦究竟多彪悍,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