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吴蔚作品宋江山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唐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巢农民军起义,唐僖宗逃到四川,号召各道节度使出兵勤王。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当时被唐朝封为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南)刺史,闻讯立即率军赶赴长安,援助唐军。在东渭桥一带与黄巢手下大将朱温(即后来的后梁太祖)、尚让交战时,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忠战死。这个拓跋思忠,便是李继迁的高祖。黄巢败亡后,为了表示对党项的感谢,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一族改姓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据有河套以南的静边(今宁夏银川市以南)、夏(今内蒙乌审旗以南)、银、绥(今陕西绥德)、宥(今陕西定边以东)五州之地,准予子孙世袭,并赐给铁券及朱书御札,以示意恩宠。对于阵亡的拓跋思忠,追赠为宥州刺史,任命思忠的儿子李仁颜为唐银州防御使。之后,一直是代代相传,并没有受到中原动荡局势的影响,如李仁颜之子李彝景任后晋银州防御使,李彝景之子李光俨任后周银州防御使。

  党项拓跋部实力并不雄厚,不过是个相对自治的地方割据势力,活动范围仅仅局限在西北夏、银、绥、宥四州(静边州当时已经废除),在政治上则完全内附中原,称臣纳贡,有时候还会支援中原战事,因此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一直不错。

  举例来说,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当时的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拓跋思恭直系后人)立即派人奉表入贺,为了讨好宋太祖,还避赵匡胤父赵弘殷的讳,主动改名李彝殷为李彝兴,宋太祖对此大为赞赏。建隆三年(962年),李彝兴听说北汉常骚扰宋朝边境,宋朝需要战马备战,便主动向宋太祖献良马三百匹。宋太祖十分高兴,为了嘉奖李彝兴,命玉工制一玉带作为礼品回馈,并亲自打听李彝兴的腰围尺寸,问道:“汝帅腰围几何?”李彝兴的使者回答说:“彝兴腰腹甚大。”宋太祖说:“汝帅真福人也”(《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传》),并亲临现场指导玉工制带。带成后,派专使送给李彝兴,尺寸十分合适,李彝兴由此叹服。

  李彝兴死后,宋太祖为了表示沉痛的哀悼,下令辍朝三日,赠李彝兴太师,追封夏王。李彝兴的儿子李光睿继承父业,成为新一任的定难军节度使。就在李光睿执政期间,北汉国主刘继元主动与李光睿联络,要求结盟,一起进攻宋朝,但为李光睿所拒绝。

  可以说,在宋太祖一朝,宋与党项的关系相当良好。造成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因为宋太祖采取了相对实际的民族政策,即“恤其家属,厚其爵禄,听其召募骁勇以为爪牙,凡军事悉听其便宜处置”。具体地说,就是给这些“豪酋”们加官晋爵,让他们统管其领地,准予世代相沿袭。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就开始采用,五代相袭,宋太祖赵匡胤也加以沿用。正因为宋太祖处理妥当,因而党项“世笃忠贞,虽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于宋者矣”。然而,到了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手里,民族政策开始急剧变化,正因为赵光义得位不正,急于借兵事立威,由此而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为了避讳,主动改名为李克睿。李克睿死后,儿子李继筠继立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李继筠病死,在位仅仅两年,本来应该传给儿子,但因为儿子年纪尚幼,便由弟弟李继捧继位。这一年,刚好是赵光义北伐契丹失败。这个李继捧,辈分上是李继迁的族兄,党项局势的变化就是从他开始的。

  定难军节度使是党项最高权力的象征,李继捧在党项族中名望不高,不过是因为兄长早逝,才得以继位,但内部不服他的大有人在。李继捧也有自知自明,所以惶惶不可终日。李继捧刚即位,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其弟李克顺首先发难,领兵袭击夏州。李继捧预先得到消息,设伏兵以待,李克远等果然中了埋伏,兵败而死,但党项族内部的矛盾因此而加重。

  宋太宗赵光义听说党项内部矛盾重重后,便想到也许有机可乘。就是这位皇帝,在北伐辽国时被契丹人打得落花流水,追得屁滚尿流,皇帝本人的屁股上还挨了一箭。自那以后,皇帝念念不忘的就是要如何挽回面子。既然辽国不那么好对付,也许可以先对付党项,将夏银四州收回来,多少也可以洗刷一下三年前惨败的耻辱,这是赵光义一开始决定要干涉党项内部事务时的最初动机。

  当赵光义正在密切注视银州变乱的发展时,李继捧的叔父、绥州刺史李克文,主动出面干预,但他不是着手解决党项族内部矛盾,而是想借宋朝之手,解除李继捧夏州节度使的职务。他向赵光义上的表章中说:“继捧不当承袭,恐生变乱,请遣使偕至夏州,谕令入觐。”李克文入朝后,还向赵光义献出了唐僖宗赐给其祖先拓跋思恭的铁券及朱书御札,以表示他死心塌地地归顺宋朝。李克文的表文正中赵光义下怀,于是,他一面派遣使臣持诏书命李继捧入朝,一面委派宋西京作坊使尹宪和李克文同去接替李继捧,同权知夏州。

  李继捧接到诏书后,本来不愿入朝,但李克文与宋持诏使臣再三催逼。尤其宋使者表示宋朝皇帝愿为他解决矛盾,李继捧才能平庸,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竟然天真地相信了赵光义的话,希望就此能得到宋朝的支持。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亲自到开封觐见赵光义。这是一件足以让赵光义光彩的大事,自宋朝开国后,还没有哪个党项李氏首领到开封来参拜皇帝。

  李继捧的真实想法,不过是借机向宋朝皇帝诉说党项家族内部的矛盾,得到宋朝廷的正式加封任命,加强自己位正形象,甚至得到宋朝的武力支持。为了试探赵光义的态度,李继捧还愚蠢地上表,提出情愿献出夏银四州八县,而他本人则愿意留在开封。李继捧自然不是真心献地,不过是以退为进之计。然而,羊入了虎口,难以如愿以偿。赵光义大喜过望,立即毫不客气地将夏银四州收入囊中,先封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节度使已经成为名不符实的虚衔),然后委派曹光实为“夏银绥宥四州都巡简使”,立即奔赴夏银四州去接受地盘,并命令李继捧的同族都必须迁到京城开封居住。之后,赵光义使者不断前往夏银四州,先后发遣党项李氏首领二百七十余人进京。

  赵光义此举,无非是想乘人之危,一举消灭党项李氏的割据势力。此时,党项李氏割据夏银四州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在西北一带深孚众望,“西人以李氏素著恩德”,因而历代王朝都是抱以“因其酋豪,许之世袭”的态度,敬重有加,就连宋太祖赵匡胤也不例外。赵光义的做法不仅大大有失道义,而且相当令人寒心,因为之前党项一直对宋朝忠心耿耿,“世有战功”。最重要的是,李继捧并非真心要献出夏银四州,他之后还暗中派人与李继迁联络便是最好的明证。赵光义轻率地落井下石,使得民族矛盾急剧激化,促成了党项族尽快摆脱宋朝的羁绊,为建立独立的民族政权而斗争的决心,从此点燃了宋朝与党项之间长达二百多年的烽火。

  话题要转到李继迁身上了。本来,李继迁身为拓跋思忠后人,也应该在被宋朝使者带入开封的二百七十余人之内。但李继迁一开始就反对李继捧入宋朝,认为李氏居州列郡,独霸一方已经逾三百年,如果率领宗族尽入京师,生死将操于别人手中。当时宋朝使者已经到达银州,李继迁只能先求自保,于是谎称乳母病死,需要安葬在郊外,将兵器藏在灵柩之中,趁送葬的时候率领弟弟李继冲、汉人谋士张浦等数十名心腹逃脱宋军的监视,离开了银州。

  当时李继迁才十九岁,年纪尚轻,在党项族人中也并非至关重要之人,职位仅仅是定难军管内都知蓍落使,因此宋朝使者也没有派人去追赶。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条漏网之鱼,竟然是条胸怀大志的大鱼,从此宋朝西北边防岁无宁日。

  李继迁一直逃到夏州东北三百里处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巴彦淖尔),这里四面被沙碛地所围,但内中水草肥美,利于畜牧。李继迁在族人面前拿出了祖先拓跋思忠的画像,以此号召党项人自立抗宋,并问族人说:“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李氏,能从我兴复乎?”党项人均大为感动,一齐表示愿意归服。从此,李继迁以地斤泽为根据地,统一党项羌诸部,联辽抗宋,从而开始了他的旷日持久的旨在恢复祖宗基业的斗争。

  宋初时,宋朝官吏对少数民族相当轻视苛刻,横征暴敛、虐待盘剥之事常有发生。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参与陈桥兵变的重要将领,因善剑术外号“王剑儿”)为原州(今镇原)防御使兼缘边巡检时,经常派人抓来一些所谓“犯法”的党项人,让他们站在桌前,王彦□一边喝酒,一边用手揪下党项人的耳朵生嚼,说是以此作为下酒菜,事见《续资治通鉴·卷十》。如此残暴之行为,令人发指,完全不把党项人当人看,自然引起党项人的极大愤慨,因而当李继迁站出来振臂高呼时,响应的党项族人极多。

  光复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必须要有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年轻的李继迁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当时党项各部族分散居住,不但缺乏统一的指挥,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的状态。为了笼络人心,李继迁不但用民族存亡来激励族人,还从经济上为党项诸部谋利。当时西北的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和灵州一带盛产白盐和青盐(因稍带青绿色而得名,质量在白盐之上),品质纯净,质量比宋朝的解盐(宋朝主要产盐地为解县)要好,因此宋朝陕西沿边居民均喜欢购买白盐和青盐。李继迁叛宋自立后,宋朝廷下令“沿边粮斛不许过河西,河西青盐不得过界贩鬻,犯者不以多少,处斩”,其实就是所谓的“盐禁”,禁止边民买卖白盐青盐,意在从经济上制裁李继迁。此项措施相当有成效,盐禁数月后,“西人大困,沿边熟户,无以资生”。李继迁和边境蕃部部落本来靠贩卖白盐青盐牟利,自然也因此断了财路,于是李继迁怂恿四十四蕃部率骑兵进攻寇环州石昌镇,想用武力迫使宋朝开禁。宋环州知州程德元开始还召集士兵,武装反击,但不久就发现这些蕃部骑兵来无影、去无踪,严防死守根本无济于事。而西北边境各部族因为“盐禁”经济困难,各自有蠢蠢欲动之势。在此局面下,宋朝廷觉得犯不着出兵去逐一讨平各个部落,便不得不取消了“盐禁”。在这次“盐禁”斗争中,最终还是李继迁取得了胜利。

  在初期,李继迁的实力仍然无法与宋朝对抗,只能对宋朝边境进行小规模的侵扰,有时也会派人向宋朝进贡马匹、骆驼,目的都是在试探宋朝的态度与虚实。雍熙元年(984年),李继迁轻取夏州西北的王庭镇(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俘获宋军万余人,取得了对宋作战的第一次胜利。轻而易举的胜利令李继迁得意忘形,派部下四处抄掠。宋夏州知州尹宪和都巡检曹光实探得李继迁的老窝空虚后,立即率兵夜袭地斤泽。党项军猝不及防,一败涂地,被杀死五百多人,一千四百多个帐篷均被烧毁,李继迁与弟弟李继冲只身骑马逃走,李继迁母亲和妻子均为宋军俘虏,并被作为人质来胁迫李继迁投降。

  李继迁一直逃到夏州以北的黄羊坪,如丧家之犬,几乎陷入绝境。但这一带的党项羌部落曾受李氏恩惠,大力接济李继迁。李继迁借机收罗残众,准备东山再起。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遭受宋朝残酷压迫的少数民族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银州党项拓跋部酋长拓跋遇曾因反抗宋朝的剥削压迫而被镇压,后逃往深山避匿,这时见李继迁重振旗鼓,也来献计助兵。李继迁还主动去向党项羌中的野利氏等豪族大姓求婚,结果如愿以偿。“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之”。联姻成为李继迁扩大势力的重要手段,他由此而实力大增。此后,他招聚羌众,开始用武力讨伐那些不愿归附的小部落,逐渐走上了强盛之路。

  羽翼渐丰后,李继迁攻占了麟州。此时,他派人送信给宋将曹光实,表示愿意投降。因为李继迁的母亲和妻子均在宋军手中,曹光实信以为真。而更好笑的是,已经五十五岁的曹光实为了夺得头功,不与其他部将商议,便自行率领百余骑出城受降。李继迁亲自率领十余骑来迎接曹光实,曹光实命李继迁等作前导,快到葭芦川的时候,李继迁忽地举手挥鞭为号,事先埋伏好的党项兵骤起,蜂拥而上,擒杀曹光实,从骑也被歼灭。李继迁趁机打着曹光实的旗帜,假扮宋军,一鼓作气地占领了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

  曹光实当时是银、夏、绥、麟、府、丰、宥州的都巡检使,实际上负责整个党项故地的事务,他突然被杀后,西北的宋军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再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难免会感慨万千。只是这胜利的喜悦并没有保持太久,雍熙三年(986年),曹光实被杀第二年,恼怒的宋太宗赵光义派大将王□讨伐李继迁,双方在浊轮川(今陕西神木县北)交战,李继迁损兵折将,之后又遭到宋内客省使郭守文和夏州知事尹宪的合击,手下兵力几乎丧失殆尽。

  就在这一年,宋太宗举兵北征,即前面提过的著名的“雍熙北伐”,宋辽两军在边界地区展开激战,最后以宋军大败而告终,名将杨业也死在了这一年。李继迁看到了辽国的实力,感到不借助外力,难以继续光复大业,便决定采取联辽反宋的策略,主动派心腹谋士张浦为使臣,向辽国称臣纳贡。

  因为之前党项一直帮助宋朝抗辽,辽圣宗耶律隆绪还犹豫不决,西南招讨使韩德威(韩匡嗣子、韩德让弟)认为李继迁能在西北有效地牵制宋朝,说:“河西向来是中国右臂,之前正因为府州折氏(府州折氏来历参见《杨业之死》中的“佘太君”说明)与银、夏(指党项)共抗北汉刘氏,助中国一臂之力,才导致我契丹大军援应无功。现在李氏来归,正是大利于我国。”辽圣宗这才改变主意,授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等州观察处置使,特进检校太师,都督夏州诸军事。

  这些任命都只是书面文章,为了进一步获得辽国的实际支持,李继迁又拿出之前起死回生的联姻一招,亲自向辽国请求通婚。辽圣宗耶律隆绪听从汉人大臣韩德威的建议,决定联络西夏以为辽之右臂,达到有效牵制宋朝的目的。于是欣然同意李继迁的通婚请求,封宗室耶律襄之女耶律汀为义成公主,赐嫁李继迁,并赠马三千匹作为嫁妆。

  娶到了辽国公主耶律汀,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得到一个老婆和三千匹马,以及辽国形势上的支持,这一婚姻还大大提高了李继迁在羌部中的威望,此后,“羌部慑服,输牲畜者日众”。宋淳化元年(990年),宋辽之间的军事摩擦增加,辽国又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这便是西夏的开始。

第14章 西北望,射天狼——宋与夏(2)

  有趣的是,李继迁母亲罔氏被送到开封后,封为西河郡太夫人,软禁在京师。后来李继迁与宋战火炙热之时,参政寇准请求将罔氏于保安军北门外斩首,“以儆凶逆”,想以此来狠狠打击李继迁。宋太宗赵光义也同意了。宰相吕端得知后,立即让寇准将斩首的时间延后,赶到宫中劝阻赵光义说:“当年项羽捉到了刘太公,想将他烹杀以警告刘邦,但刘邦却说:‘希望分我一杯羹。’想做大事的人常顾不得自己的亲眷,何况李继迁是悖逆、凶暴之辈?陛下今日杀了李母,难道明日李继迁就会束手就擒?如果不能,杀了李母,只会结怨,并加深对方叛逆的意图。”赵光义听了觉得有理,又问:“既然如此,又该如何处理李母呢?”吕端说:“以臣愚见,应将李母安置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派人善加照顾,藉以招徕李继迁,即使他不愿投降,也可以牵制他,李母生死大权终究是在我方手里。”赵光义便采纳了吕端的计策,将李母安置在延州。后来李母病死在延州。

  李继迁却没有因为母亲在宋军手中就放弃了雄心壮志,元气稍微恢复后,便开始了他的反攻,首要目标便是收复夏州。他虽然将迎战的宋军打得大败,但还是未能攻陷城池。据说当时的夏州城墙还是当年匈奴人赫连勃勃所建大夏国时修筑的,高大坚固,岿然不动。

  南北朝时,夏州称做“统万”,来源于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之“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城池的修建用了六年时间,因为城墙发白,被当地人俗称“白城子”。而当年负责筑城的将作大匠叱干阿利凶残好杀,下令用蒸土筑城,待土干后,便以铁锥试土,凡铁锥刺城入墙一寸者,即属夯筑不合格,不但要推倒重筑,筑者还要被杀。因“筑城不力”被杀者多达数千人。唐末诗人罗隐曾有《登夏州城楼》一诗:“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罗隐擅长咏史作诗,不过非常自负,恃才傲物,为京城公卿所恶,所以六举不第。当时的唐宰相郑畋爱惜罗隐的才华,有时候也稍微接济他一下。郑畋之女很喜欢读罗隐的诗,经常诵读。郑畋以为女儿爱慕罗隐,便想成全女儿的心意,为他们做媒,于是在府中宴请罗隐,让女儿在帘后悄悄观察。这一看,郑畋之女的热情全没有了。原来罗隐长相十分丑陋,惨不忍睹。自此,郑畋之女对罗隐深为厌恶,也不再念他的诗。郑畋倒也开明,没有勉强女儿。

  之前,宋朝廷已经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开始实行以夷制夷的策略,起用已经改名为赵保忠的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派回夏州镇守,用来牵制李继迁。李继捧本来就不是真心归顺宋朝,面对宋朝要他对付族人的局面,觉得左右为难,便主张用高官厚禄来笼络李继迁。夏地粮食无法自给,李继迁为了取得经济利益,早已经开始暗通宋朝,又听李继捧说宋朝将要派大军来征讨,正好此时党项羌内部发生了分裂,其部下指挥朗吉等人偷偷相约背离,李继迁心中恐惧,担心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迫不得已,不得不上表投降宋朝。赵光义为了断契丹右臂,任命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并赐名赵保吉,任命李继冲为绥州团练使,赐姓名赵保宁。

  辽国听说娶了辽国公主的李继迁并不安分,已经投靠宋朝,大为愤怒。辽圣宗派西南招讨使韩德威持诏前去抚谕李继迁。李继迁以西征为借口,避而不见。辽圣宗怒不可遏,不久发兵攻夏,大掠银州而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李继迁归顺宋朝的这一年(991年),李继捧投降了辽国。这其中的原因,既有李继捧本人对宋朝不满的因素,也有李继迁的一手策划。所有人都明白,归顺宋朝对野心勃勃的李继迁来说,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但他还要将族兄李继捧也拉入自己反宋的阵营。为了诱惑李继捧,他派人假装成契丹使者,以高官厚禄和永镇夏州为诱饵,鼓动李继捧附辽反宋。李继捧感到宋朝对自己不义在先,在开封的时候形如囚徒,而辽国开出的条件远为丰厚,于是决定投靠辽国。辽圣宗大喜过望,授其为推忠效顺启圣定难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

  之后的日子,李继迁秣马厉兵,积极备战,归顺宋朝不到一年,又重新投向辽国的怀抱,开始了对宋朝的战争,先克银州,再入寇庆州。之后,夏宋争夺的焦点转移到了西北的军事重镇——灵州。

  灵州曾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位于黄河上游、河套以西,“大河抢流,群山环拱”,“北控河朔,南引庆、谅,据诸路上游,扼西陲要害”,地形极为险要。而“灵武地方千里,表里山河,水深土厚,草木茂盛,真牧放耕战之地”,这里土地肥沃,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水草肥美,农牧两宜,且有秦汉延、唐徕等渠引黄河水,灌溉大面积农田。灵州的西侧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当时这一地区主要散居着回鹘部落。灵州的西南则是吐蕃部落分布地区。对李继迁来说,只要取得灵州,便能“西取秦界之群蕃,北掠回鹘之健马,长驱南牧”。对宋朝而言,灵州为西北咽喉要冲,“西陲巨屏”,不但是宋朝购买西北边区马匹必经之地,也是控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枢纽,如果失去灵州,“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对宋朝的影响不可估量。

  正因为如此,李继迁和宋朝对灵州都是志在必得,灵州之战不但十分激烈,而且旷日持久,从至道二年(996年)开始,一直到咸平五年(1002年),时间跨度长达六年,主要的战争有三次。

  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赵光义派洛苑使白守荣护送四十万刍粟(喂马用)赴灵州备战。李继迁在浦洛河设伏,大败宋军,夺走全部刍粟,还趁胜围攻灵州,虽然一时未能攻下,但却顿兵不去。宋太宗赵光义闻讯后深为忧虑,“躬自谋度,未尝宁息”,为了彻底消灭李继迁,命李继隆(曾在满城大败辽军,导致辽军主帅韩匡嗣只身逃跑)出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麟州,五路大军增援灵州。因环州道远,李继隆自作主张,与丁罕合兵后,打算从清冈峡出师,直捣李继迁老巢,出兵十日后,不见敌人踪影,二将便自行引军各自返回。另一路张守恩与敌人相遇,不战即逃。只有范廷召与王超两军到达乌自池,与敌军遭遇,双方大小数十战,互有胜负。宋军“请将失期,士卒困乏”,无功而还。如此,宋朝五路大军出兵援救灵州失败,但宋灵州守将窦神宝坚守有方,“间出兵击贼,卒全其城”,李继迁也没有得手。

  至道三年(997年),李继迁卷土重来,再次进攻灵州,被宋合河都部署杨琼所击退。这此战争规模并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就死在了这一年。

  两次进攻灵州失利后,李继迁趁新皇帝宋真宗即位之机,主动派使者要求与宋朝通好。宋真宗明知道李继迁狡诈难服,但因国有大丧,不想节外生枝,便同意了李继迁的请求,任命其为定难节度使。暂时的和平一直持续到第一个千禧年,正如本章一开始所提到的,李继迁夺得了宋军的大批粮草后,解决了后勤问题,立即重新开始部署夺取灵州的战斗。但是这一次,李继迁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先扫清了灵州的外围——夺取了清远军与怀远城。如此一来,灵州便沦为一座孤城,完全陷入孤立无援、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而此时,远在开封的宋朝君臣还在为灵州是弃是守的问题争论不休,甚至有大臣明确主张放弃灵州,退守环庆路。

  咸平五年(1002年),李继迁集合所有人马,联合蕃部,倾全力进攻灵州。通往灵州的饷道全部被阻断,灵州危在旦夕。宋灵州知州裴济用指血染红奏书,表示十万火急,请求宋朝派兵增援。宋朝的六万援军还没赶到,灵州城破,裴济战死。李继迁立即改灵州为西平府,作为夏政权的都城,他本人也迁居于此,还说:“我将借此为进取之资,成霸王之业。”由此可见他的勃勃雄心。

  夺取灵州对李继迁意义重大,从此他声威大振,势力越来越大。宋军防线被迫后撤,回鹘朝贡宋朝的道路也被阻断,在这种情况下,宋不得不与李继迁议和,正式承认了他对银夏四州的统治。至此,经过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李继迁终于恢复了祖业。此时的他,刚刚三十九岁,距离他起兵反宋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个年头。

  灵州之失对宋朝的意义绝不是仅仅丢失了一块土地。自唐朝失去河西之地后,灵州一带便成为宋军主要的马源之地。李继迁占据灵州,中国从此丧失了马源,再也没有大力发展骑兵的可能,直接决定了之后中原人民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处于难以扭转的弱势。

  李继迁对宋作战胜利后,又将目光投向河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就成为他下一个目标。凉州居民以吐蕃为主,军事力量强大,李继迁却以声东击西之计毫不费力地攻破了凉州。当时吐蕃六谷部酋长潘罗支(一名巴拉济)已经与宋朝结盟,被宋授为朔方节度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他见李继迁难以力取,便假意归顺,请李继迁亲自去受降。李继迁的心腹谋士张浦认为潘罗支请降定然有诈,但李继迁志得意满,十分自信,欣然前往,结果遭到潘罗支伏兵的袭击,李继迁没有防备,大败而回,他本人的左眼球被射破,败退回灵州后不久,便与他的老对手宋太宗赵光义一样,因箭伤发作死去,时年四十一岁。

  令人惊讶的是,李继迁的临终遗言竟然是让小名阿移的儿子李德明主动上表归顺宋朝,并且叮嘱说:“一表不听则再请,虽累百表,不得,请勿止也。”(《宋史·卷二百八十二·向敏中传》)这自然是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之计,因为此时党项的实力实在无法与宋朝进行长期对抗,之前连年的战争,已经使人畜大量减少,党项陷入了困境。

  李德明遵从了父亲的遗言,数次派使者到宋朝朝贡,表示愿意归顺,但却开出了种种条件。宋真宗一味求和,一律批准,于是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享内地节度使俸禄,并赐袭衣、金带、金鞍勒马、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茶二万斤。而李德明非但拒绝了送子弟到宋朝为人质的要求,也没有任何承诺,仅仅写了一张誓表,表示臣服宋朝。

  李继迁死的这一年,他的孙子李元昊还不满周岁,这一年也刚好是宋朝与辽国签订澶州之盟的年头。这个一开始以党项的民族英雄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与宋朝周旋多年、令宋朝廷无比头疼的党项人死后,宋朝的威胁并没有就此解除。伴随着李德明、李元昊的崛起,党项逐渐成为宋朝西北的心腹大患,由一只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小狼成长为真正的天狼。

  2.丝路上的僧侣

  丝路,全称为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今甘肃)、西域(今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在这条漫长而险恶的路上,来往的行人却是络绎不绝。不过这些人大多可以归属为三类人:各国使者、商人和僧侣。三类人目的则各不相同:使者是为了国家利益;商人是为了赚取财富;只有僧侣,是为了弘扬佛法,是真真正正的资源,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正是这条丝绸之路,完整地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史。

  故事都要从一个金人说起,事情发生在距离宋朝十分遥远的汉朝。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这一战中,汉军大获全胜,杀死匈奴折兰王和卢侯王,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杀死俘虏匈奴兵共八千九百余。当时汉军深入匈奴腹地,能够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取胜,主要是靠武器上的优势。汉朝建国以后,冶炼之术大大提高,已经由青铜器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而汉军的强弩能够远距离射击,在抑制匈奴骑兵上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匈奴的经济远远落后于中原,除了俘虏和马匹外,也没有其他能让人高兴的战利品,但却有一个金人,引起了汉军主帅霍去病特别的注意。当然,并不是因为这个金人是纯金做的,而是因为它被供奉在匈奴休屠王王庭的高台上,显然很不寻常。据匈奴俘虏说,这是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来自遥远而神秘的身毒(“身毒”念做“捐笃”)。

  如果觉得宋江山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吴蔚小说全集明宫奇案宋江山包青天案藏杀机:清代四大奇案卷宗大汉公主1644:中国式王朝兴替755年:中国盛衰之交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满城尽带黄金甲楼兰璇玑图大唐游侠鱼玄机孔雀胆韩熙载夜宴斧声烛影,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