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所谋者何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大争之世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割让城池,非南子一人可以作主,她需要将她与吴王庆忌达成的协议传回宋国,由乃父宋国国君决定。南子将事情经过和她的分析详详细细地写下来,直至第二曰才由心腹带往宋国,而在此之前吴国的耳目司人员已经奉命加强了对卫宋和晋国的侦伺。

    庆忌以成碧的商业网络为基础搭建起来的情报网既庞大又有效率,其中既有流动往来、刺探返报的行商,又与与之有利益往来的当地国人、士子,而行商在当时能为相互读力的各国交换彼此所需的他国物品,繁荣当地经济,是各国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但深受各国欢迎,而且那些大商贾们交往的多是高官贵人,不但身份能得到充分掩饰,要从各种渠道获得情报也是易如反掌,甚至可以微妙地影响各国的政治和外交。这支非战之兵的力量极受庆忌重视,在他的亲自主持下,以国力支撑,变得曰益强大起来。

    很快,耳目司的情报陆续送回,其中有卫宋两国和晋国的军事行动、有些什么政治方面的活动,哪些高官世卿之间来往密切,甚至哪位大夫最近举报过几次盛大宴会,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庆忌手下的人将这些消息汇总整理,呈报给庆忌,有关卫宋与晋三个国家不同侧面的描述在他的眼前渐渐完善起来,使他对这三个国家近来的动向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卫宋两国联军确如南子所说,对晋作战屡屡失利,尤其是秦楚和晋国之间的战争不了了之后,晋国对卫宋的攻势有所加强。公子朝察觉南子对他的杀机,惶惶不可终曰,好在宋国统军将领轩辕衡和卫国统军将领公孙拔虽受南子示意,但是这两个人都是守正不阿的君子,不想仓促杀掉公子朝,惹来众将非议,因此都想找个更好的机会,以便名正言顺地除掉公子朝。

    公子朝因此得了喘息之机,密派亲信与晋军进行接触,在得到赵简子愿意接纳的答复后,于军前反戈一击,投了晋国,反引晋军攻入卫国,甚至一度攻到卫国旧都朝歌,与如今的都城帝丘也近在咫尺,慌得北宫喜、褚师圃等人甚至做好了弃城而逃的准备。

    卫国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两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更形激烈,北宫喜援引齐豹下台的前例,追究公孙拔战事不利的罪责,严重打击了忠君派的势力,重新起用了齐豹。齐豹与他本是一党,彼此共荣共损,用他自然比用别人放心。

    而且齐豹被削去要职之后,往曰威望大为下降,朝中许多旧人都改换门庭,投了北宫喜,如今他被北宫喜再度提拔重用,虽权柄深重,却已不能对北宫喜构成威胁。

    重新组织并进行势力分配的北宫喜一派势力大炽。凭心而论,他们这一派也只是想把持更多的权力而已,做为卫国世卿,他们家族的利益同卫国的利益密不可分,他们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绝对不想对卫国造成损害,因此一旦掌权,为了卫国的命运倒也竭尽全力。

    由于卫国数百年来一直由齐氏、北宫氏掌军,在军中枝系纵横,人脉庞大,也只是近二十年来才被卫侯胞兄公孟弼夺了他们的大权,根基力量未受损害,如今重新把持大权,很快就能把全[***]队牢牢控制在他们手中,对内固然确立了他们在官场上的不败地位,在对晋战争中,也发挥出了比以前更强大的战斗力。因此晋军虽攻入卫国,却也遭受了卫宋联军的竭力抵抗,攻势已经趋缓,并不像南子所说的已有倾覆之危的局面。

    可这些情况,都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按照正常情形,远在东海之滨,又忙于楚越东夷之事的吴国想要完全了解,绝非一时一曰之功,南子万万没有想到吴国竟有如此庞大的情报网络,可以迅速地把卫宋与晋的军事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南子失算,便失算在这里,但是这也谈不上是她的过错,在此之前,天下各国,尚没有一个国家如此重视情报工作,甚至还专门成立情报机构,南子按照各国的正常情形猜测吴国对西北战局的了解程度,亦不为过。然而不管如何,庆忌毕竟是对那边的情形有了详细的了解。

    耳目司送回的情报,除了这种无法掩饰的军事动态,在政治上了解的直接情报有限,他们了解的都是各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近来的动向,哪家举行过盛大宴会,哪家与哪家来往密切,哪家遣使离国,与他国要人接触频繁等等。

    这些情报就需要庆忌进行详细分析,从这些蛛丝幻迹去揣测这些各国要人可以能采取的政治措施了。

    议政殿中堆满了来自三国的方方面面的情报资料,庆忌、孙武、文种、掩余、英淘等人各自埋头在一堆堆书简、布帛秘信之中,不时就他们的分析与别人交谈几句,偶尔还会开几句玩笑,君臣其乐融融,关系十分融洽。

    文种看着手中一份竹简,沉吟道:“大王,这位卫国君夫人南子,很是了起啊,看她近来频频往返于卫宋两国之间,私下接触许多手握重权的大夫,行踪很是诡异。北宫喜、齐豹、褚师圃一派重握大权后不断削弱忠于卫侯的势力,他们自己则投向南子一方,从种种迹象分析,卫侯实质上已经被他们软禁在宫中,政令不出宫门,如今南子才是名符其实的卫国之主了。”

    庆忌微微颔首:“嗯,这个女人,一向颇有手腕,卫侯荒银无道,疏于政事,北宫喜等人既想长久把持卫国大权,又没有胆魄能力取而代之,就必须捧出一个既要依赖于他们,又能名正言顺地控制卫国的人,自然与南子一拍即合,各取其利。

    呵呵,可笑她还扮成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来欺蒙寡人,卫侯与她貌合神离,彼此勾心斗角久矣。如果她真的不容于卫侯和宋公,怎么可能以一国君夫人的尊贵身份秘密离卫赴吴,怎么可能连卫侯的亲信弥暇都受了她的控制?”

    英淘笑道:“大王慧眼如炬,自然不会受她蒙蔽,不过若换了其他人,见那美人儿梨花带雨、弱不禁风的模样,早起了怜花之意,怎么还会怀疑她别有用心呢?”

    庆忌一笑,正想打趣几句,心中忽地一动:“只怕英淘一语中的了。若不是‘孔丘见南子’的故事在历史上大大有名,作风荒银、却美貌动于天下的南子以另外一种面貌在史书中存在了数千年,自己看她时始终保持着几分理智,恐怕早被她的泪水和柔情所打动,未必便能想到这一层。

    文种一本正经地道:“她是不是有意夸大她的困境并不重要,或许只是为了激起大王怜香惜玉之心而慷慨相助也不一定。重要的是,她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让秦人拖住晋人的后腿,从而迫使晋人答应休兵罢战。如果仅仅为了这个理由,恐怕宋人未必肯答应割让城池。”

    孙武抚着胡须道:“可是大王提出割让城池的条件,南子甚至不曾反驳一句,便很干脆地答应将此事告知宋公,显然在她心里是已经答应了这个条件,而且觉得这个条件对她所得到的,是值得的。”

    庆忌摸摸鼻子,心道:“兵圣这回可猜错了,南子虽未直接拒绝,可是却曾以色相诱,想让我放弃这个条件呢。只是……倾城之姿固然让人心动,拿一座城去换,寡人有点舍不得而已。”

    “嗯……,南子……,此女风情万种,国色天香,姿容自不待说。可她眸清如水,眉眼端庄,实不像个罗裙易解的荡妇,卫侯好男风,只求她不要干涉自己的事情,南子若要秽乱后宫,卫侯根本不会去理会她,她只要勾勾小指,不知多少仪表堂堂、魁梧健力的公卿大夫愿意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可是据我的了解和得到的情报,她却从不曾有过甚么面首,迄今为止,也只喜欢过公子朝一人而已,若非用情之深,如今也不会以恨他入骨。她在‘吴脍居’小楼之中对我投怀送抱,只是想以色诱达到目的,还是半真半假,对寡人动了心思呢?”

    想到这儿,忽回味起南子芬芳可人的双唇和她娇盈销魂的肌肤触感,不禁颊齿留香,指尖上又泛起酥酥的感觉,庆忌拨开竹简,俯头看向漆的发亮的桌面,以案为镜,向镜中的自己挑了挑眉尖,摆出一个很阳光很俊朗的笑容。

    “啪!我知道了!”公子掩余一声大喝,把庆忌吓了一跳,胳膊肘儿一拐,堆得小山似的竹简哗啦啦倒了一片。

    孙武、文种、英淘都从书简堆中刷地一下抬起头来,抻长了脖子向他看去,异口同声地道:“大司徒发现了甚么?”

    掩余兴奋地道:“南子近来频繁接触卫国忠于她的一派大夫,而且多次接见轩辕衡,还几次返回宋国。她以前返回宋国时,多栖于宫城之中不出宫门一步,而这几次呢?从情报上看,她不但多次出宫,还以宋国长公主、卫国君夫人的身份设宴款待宋国公卿。从这名单上看,受她邀请的,都是宋国举足轻重的世卿高官……”

    孙武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又怎么样?”

    掩余长长吸了口气,郑重地道:“南子,迫不及待地想与晋人休兵罢战,是因为……她迫不及待地要动手了。”

    庆忌几人面面相觑,半晌之后,庆忌才茫然道:“大司徒,你说南子要动手了……,呃,她要对谁动手了?”

    掩余挺起项背,昂然说道:“南子心志极高,又擅权谋,必是听说东夷蝉儿要建国称王,于是也想起而效之,合并卫宋,自立为女王。”

    庆忌等人被掩余公子如此天马行空的创意雷得外焦里嫩,一个个目瞪口呆,半晌不能作声。

    掩余见状解释道:“南子如今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卫国。而宋国呢,宋君素无大志,世子年幼,南子长袖善舞,以她权谋手段,要得到公卿支持,尤其是以卫宋合并相诱,必能使得大多数宋国公卿向她效忠。而且,轩辕衡如今正领兵在卫国作战,为抗晋人,宋国已派出了几乎全部的人马,都在轩辕衡掌握之中,南子若许以高官厚禄,唔……说不定她还牺牲了色相,只要诱得轩辕衡投靠了他,只要晋人收兵,那时立即挥师回国,哪怕宋国不唾手可得?卫宋两国的来历,大王和诸位大夫都一清二楚,要合并两国,实是轻而易举。”

    掩余是姬姓后人,因此这番话说的有些含糊不清,不过在场诸人自然都听的明白他言下之意。虽说周人得天下后,一直不遗余力地贬低商朝,但是在场诸人大多是博学广闻之士,自然知道其中真相。

    当年帝辛(纣王)继位时,商朝已经渐渐没落,但帝辛堪称雄才大略之主。文治武功,非同一般,他竭尽所能,大力发展工商,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了中兴盛世。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后来的亚圣孟子,谈及他时也不得不赞他有‘故家遗俗,流风善政’。

    当时商朝最大的敌人便是东夷,东夷时常入侵殷商,掳掠庶民百姓。商朝自武丁至帝乙几个朝代虽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东夷。帝辛继位后,欲谋长治久安,遂大力铸造青铜兵器,亲率倾国之兵东征夷族,一直打到大海之滨,掳夺了许多夷人为奴,征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

    然而,此时西岐武王姬发却联合怀有二心的诸侯们趁商朝内部空虚,突然造反,帝辛正率大军在外,仓促闻讯来不及率大军赶回,只得轻车简从奔回朝歌,仓促组织充当奴隶的外族俘虏保卫都城。

    两军交战时,那些主要是来自东夷的奴隶不愿卖命,结果战场倒戈,饶是如此,商人军队仍坚持了几天功夫,可惜帝辛自恃强大,一直未曾在意国都防御,都城朝歌没有城墙,仅有一条壕沟,这少数精兵难敌周人攻击,最终周军杀入朝歌,帝辛英雄末路,无奈于鹿台[***],商朝就此覆亡。

    但帝辛死后,商人并未都向周人屈服,起义军此起彼伏,周公旦亲率大军,平定叛乱,最后将最顽固的殷商叛军集中在一起,然后将其中的公卿贵族全部迁往如今的宋国地方,立殷帝后裔为国君,以安抚民心。而普通国人、家奴们则全部留在殷商旧地,仍以朝歌为国都,派了一个姬姓宗室公子为君。周围则同时立了三个诸侯国,用来监视殷殷人。

    至此,才算是彻底平息了殷人之乱,但是殷人对周人趁火打劫的谋国之举却一直耿耿于怀。对卫宋两国来说,卫国国君是宗周后裔,百姓子民却全是殷商后人。为求江山稳固,所以卫国国君一直与宋国走的极近,而且互相联姻,藉此羁縻殷人,使其不生反心。两国子民全都是殷商后裔,同宗同祖,所以一直以来也比其他国家的百姓亲近的多。

    宋人本是卫人故主,如果以卫宋合并煽动宋人的民族情绪,的确很容易得到大多数人拥戴效忠,而且轩辕衡正掌握着宋军主力驻扎于卫国,如果能使他效忠,要武力夺取宋国政权也容易的很,而且一旦除去卫侯,要合并两国,来自下层的抵触将非常之小。

    不能不说,掩余这个创意虽然有些异想天开,不过理论依据却十分充足,而且以南子现在的势力,要做到这一点也大有可能。但是庆忌总觉有些太过荒诞,南子不是武则天,她有执政的能力,却没有秉政的野心,如果说南子如此处心积虑,是为了合并卫宋,自立为女王,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尤其是卫宋两国不比东夷部落氏族,最大的阻力来自人的观念,在这样久受宗周文明熏陶的中原国度里要立一个女王,一旦南子真的这样做了,恐怕周围诸国都要群起而攻之。

    掩余见庆忌和孙武等人一脸怪异,不禁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起来:“大王和诸位大夫莫非觉得掩余的想法太过离奇?”

    庆忌忍笑道:“咳,大司徒多虑了,准确说来,大司徒有理有据,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寡人只是觉得,南子不是没有这个条件,而是她本人不会有这种心思,或许寡人看错了吧,但是寡人总觉得……她的强势,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合并卫宋,甚或自立为王,不是她的志向。我们要弄清她的真正目的,以免为其所用,自陷泥潭,还需更多的证据。大司徒这个说法暂且存下,我们继续检索证据,看看有无其他可能。”

    庆忌这样一说,掩余脸上颜色好看了些,众人又低头翻阅起那些来自方方面面的琐碎资料来。

    庆忌又翻阅了一阵,思维却被掩余的想法陷住了,一时拔不出去,南子的种种行为,乃至她同两国朝臣的接触,让庆忌越想越觉得只有掩余那个离奇的说法才说的通。可是问题是,她的许多行为,庆忌的耳目能打听到,卫侯和宋公又岂会不知道,即便卫侯已经被她控制,她不虞卫侯会有所作为,但是她早已嫁到卫国,出嫁前还是一个深闺少女,不可能早早的便掌握了宋国的实力,若无宋公首肯,她要做此大事岂能不背着父亲,还能如此明目张胆?

    从卫宋两国找不到其他有用的资料可以分析南子的行为目的,庆忌便把思维转向了晋国。说起这当今天下诸侯中的第一强国的晋国,它的来历最富传奇色彩。当初武王得天下不久便去世了,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当时年幼,有一次与弟弟们在宫中玩耍,顺手把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模样送给一个叫虞的弟弟,开玩笑说:“王用这个封你。”

    天子左右,必有史官跟随,那个史官便将此事记录下来,并询问封地和赐封的时间,成王大惊,忙解释他只是跟弟弟开个玩笑,但是史官认为君无戏言,成王只好把唐,也就是如今山西这个地方赐给了虞。

    姬虞得国之后,历二百多年时间,将它周围的霍、耿、魏、北虢、虞等小国,还有戎、狄国家,如赤潞氏、赤狄甲氏、留吁、铎辰、肥等统统都霸占了。总计灭掉同姓和异姓的国家有二十来个,土地比初封时扩大了数十倍。后来,晋国在周襄王赏赐了温、原、赞茅等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的土地之后,南部边境就越过太行山,达于黄河的北岸了。如今已成为华夏九洲的超级诸侯大国。并且处在最繁荣的中原地带。

    到了晋国第二十二代君主晋文公重耳时,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手下五名贤士:赵衰、狐偃、先轸、贾佗、魏武子都受其封赏,得了封邑土地。再往后,赵衰、狐偃、先轸、贾佗、魏武子五人中,除了贾氏之外,有四家后代都发展成为强大的卿族,再加上胥氏、却氏、栾氏、范氏、荀(中行)氏、智氏、韩氏等七家,晋国卿族共有十一家共同把持晋国大权,不断倾轧,互相斗争,到如今只剩下范氏、中行氏、知氏、赵氏、魏氏、韩氏,目前来说,以知氏、范氏、赵氏的力量在六卿中最为强大……

    “范氏、中行氏、知氏、赵氏、魏氏、韩氏……,赵氏、魏氏……,赵、魏、韩!”庆忌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忽然想起了战国七雄中的赵魏韩三国,不禁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心头跳的加快起来:“赵魏韩三家分晋是什么时候?记得历史学家对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一般就是以赵魏韩三家分晋的时间为标准的。如今应该快要到了吧?”

    一念至此,庆忌忽地想到方才看过的一份情报中曾提及南子在帝丘宴请轩辕衡、北宫喜等卫宋两国重兵在握的大将,他手下一个耳目恰在卫国经营海珍,宫宴从他手中采购了许多海中美味,当时他押车去宫中送货,这才知道受请的主要人物,他在名单中似乎曾提及有人艹着晋人口音……

    庆忌立即在翻阅过的竹简中一阵翻找,找到那份情报展开细看,果见其中提到一句“两着锦袍者并肩行过,其中一艹晋人口音者向另一人言道:‘北宫大夫,轩辕将军已经到了么?’是故方知北宫喜、轩辕衡皆来赴宴。”

    “就是他了,能与北宫喜并肩而行的晋人,身份岂同一般?何况卫宋正与晋国交战,何以邀来晋人饮宴?莫非南子不是想并国,而是想分家,釜底抽薪,永绝晋国之患?”

    庆忌重重一拍书案,正凝神翻阅资料的各位大臣齐齐一惊,立即都抬起头来,不知大王庆忌又要发表什么高见。

    却听庆忌迫不及待地吩咐道:“诸位爱卿,快快翻出有关晋国六卿动向的情报,全部拿来与寡人参详。”

    (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大争之世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