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易中天作品易中天中华史10三国纪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公元25年(建武元年),刘秀称帝,东汉开始。

公元57年(中元二年),光武帝卒,享年六十二岁。子刘庄继位,年三十岁,是为汉明帝。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卒,享年四十八岁。子刘炟继位,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

公元88年(章和二年),汉章帝卒,享年三十二岁。子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年十岁,窦太后临朝,窦宪专政。

公元92年(永元四年),十四岁的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共灭窦宪,窦宪自杀。

公元106年(延平元年),汉殇帝卒,享年两岁。侄刘祜继位,是为汉安帝,年十三岁。

公元121年(永宁二年),十八岁的汉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灭邓骘,邓骘自杀。

公元125年(延光四年),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拥立汉顺帝,阎显被杀。

公元159年(延熹二年),二十八岁的汉桓帝与宦官唐衡等灭梁冀,梁冀自杀。

公元167年(延熹十年),汉桓帝卒,享年三十六岁。窦太后命窦武迎立宗室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年十二岁。

公元168年(汉灵帝建宁元年),宦官曹节等共灭窦武,窦武兵败自杀,并被斩首示众。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四月,灵帝卒,皇子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外戚何进执政,谋诛宦官,反被宦官所杀。袁绍入宫杀宦官。九月,董卓入京,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是为汉献帝。十二月,曹操起兵讨董。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关东州郡俱起兵讨伐董卓,公推袁绍为盟主,曹操行奋武将军。董卓杀弘农王刘辩,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袁绍自任冀州牧,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荀彧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吕布杀董卓,投奔袁绍。曹操代理兖州牧,收黄巾军三十万,号称青州兵。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吕布为兖州牧,刘备领徐州牧。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夏,曹操大破吕布。七月,汉献帝自长安东归。十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六月,曹操表刘备为豫州牧。七月,汉献帝至洛阳。八月,曹操自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九月,曹操迎汉献帝都许。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术称帝。袁绍以大将军领豫州牧、青州牧、幽州牧、并州牧。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十二月,曹操擒杀吕布。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袁术死。八月,曹操军进黎阳。九月,分兵官渡。十一月,张绣投降曹操。十二月,曹操以官渡为大本营。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曹操征讨刘备。二月,袁绍军至黎阳。七月,袁绍军进阳武。八月,袁绍军至官渡。十月,官渡之战结束,袁绍败。同年孙策被刺身亡,孙权接班,年十九岁。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刘备投奔刘表。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病死。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自领冀州牧,让还兖州。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诸葛亮出山。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自任丞相。七月,征刘表。八月,杀孔融。十二月,赤壁之战。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十二月,周瑜攻破江陵。孙权任徐州牧,刘备任荆州牧,孙权以妹嫁之。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谋灭刘备,至巴丘病卒,临终前推荐鲁肃接替自己。鲁肃屯兵陆口,建议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春,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十二月,刘备大军入蜀。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诏令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五月,诛马腾,灭三族。十月,东征孙权,荀彧卒。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从濡须退兵。五月,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七月,魏建社稷。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入成都,自任益州牧。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十一月,张鲁投降。是年,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为魏王。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四月,曹操仪同天子,曹丕为魏国太子。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十二月,孙权杀关羽,上书称臣于曹操。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继位后实行九品官人法。十月,曹丕代汉,是为魏文帝。

公元221年(魏文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夷陵之战。

公元223年(黄初四年)四月,刘备卒,刘禅继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卒,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公元227年(魏明帝太和元年,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临行前上《出师表》。

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春,蜀军兵败街亭,诸葛亮杀马谡。十二月,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公元229年(曹魏太和三年,蜀汉建兴七年,孙吴黄龙元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四月,孙权称帝。

公元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汉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八月,李严被废为庶人。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八月,病卒于军中。

公元249年(曹芳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杀大将军曹爽,曹魏政权归司马氏。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孙权卒。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八月,魏军出兵洛阳伐蜀。十月,刘禅降魏,蜀汉亡。

公元265年(西晋泰始元年)十二月,晋王司马炎逼魏元帝禅让,曹魏亡,西晋始。

公元280年(咸宁六年),吴亡,晋一统天下,三国终。

注释

总注释

本卷所引史实均据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

第一章

1.没能活过四十岁的十个皇帝是:汉章帝三十三岁,汉和帝二十七岁,汉殇帝两岁,汉安帝三十二岁,汉顺帝三十岁,汉冲帝三岁,汉质帝九岁,汉桓帝三十六岁,汉灵帝三十四岁,少帝刘辩十五岁。不算少帝刘辩,没有儿子的四个皇帝是:汉殇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继位时不到二十岁的十一个皇帝是:汉章帝十九岁,汉和帝十岁,汉殇帝百日,汉安帝十三岁,汉顺帝十一岁,汉冲帝两岁,汉质帝八岁,汉桓帝十五岁,汉灵帝十二岁,少帝刘辩十四岁,汉献帝九岁。

2.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与《宦者列传》。

3.公元135年,梁冀之父梁商任大将军;公元141年,梁冀继任大将军;公元159年,梁冀失败自杀。梁冀的两个妹夫是汉顺帝和汉桓帝,所立为汉质帝和汉桓帝,所杀为汉质帝。

4.见《后汉书·宦者列传·单超传》。

5.以上见《后汉书》之《皇后纪》与《何进传》。

6.见《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

7.见《后汉书》之《何进传》与《宦者列传》。

8.何进被杀,是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八月。刘辩被杀,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刘辩被废被杀后,东汉名义上还延续了三十年,却名存实亡。宦官作为势力集团影响政治,则要到中晚唐和明代。

9.外戚与宦官的前五次斗争是: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郑众合谋消灭窦宪,窦宪自杀;公元121年,汉安帝与李闰共灭邓骘,邓骘自杀;公元125年,宦官孙程等十九人起兵拥立汉顺帝,阎显被杀;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唐衡等共灭梁冀,梁冀自杀;公元168年,宦官曹节等五人共灭窦武,窦武兵败自杀,并被斩首示众。

10.袁绍的高祖父袁安,是汉章帝时的司徒;叔太祖父袁敞,司空;祖父袁汤,历任司空、司徒、太尉;父亲袁逢,司空;叔父袁隗,太傅,故号称“四世三公”。

11.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12.见《后汉书》之《孝灵帝纪》、《窦武传》、《陈蕃传》。

13.见《后汉书·何进传》。

14.见《后汉书·董卓传》。

15.见《后汉书·种劭传》。

16.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典略》。

17.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纪》和《英雄记》。

18.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19.这一年有四个年号。汉灵帝去世前为中平六年,刘辩继位后改元光熹,从黄河岸边回宫后改元昭宁,被废后改元永汉。

20.董卓入京,是在这年八月庚午,换皇帝则在九月甲戌。

21.见《后汉书·董卓传》。

22.据《后汉书·董卓传》,董卓为陈蕃和窦武等党人恢复名誉,并重用其子孙。

23.见《后汉书·蔡邕传》。

24.关于这段史实,《三国志·袁绍传》的说法是:“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拔刀相向事见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这一说法虽然裴松之认为不实(此语妄之甚矣),但被《后汉书》采信,行文略有不同,请参看。

25.以上均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26.见《三国志·武帝纪》。联军被称作“关东义军”,是因为他们当时都在函谷关以东。

27.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九。

28.见《三国志·袁绍传》。

29.见《三国志·董卓传》。

30.见《后汉书》之《袁术传》、《刘表传》、《刘焉传》。

31.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32.见《三国志·武帝纪》正文及裴松之注引《世语》。

33.董卓曾拜曹操为骁骑校尉,被曹操拒绝,并逃出洛阳。联军成立后,袁绍任命曹操“行奋武将军”。见《三国志·武帝纪》。

34.见《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35.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36.本卷所述曹操事迹无另注者均见《三国志·武帝纪》。

37.见《三国志·武帝纪》正文及裴松之注引《魏书》。

38.见《三国志·鲍勋传》裴松之注引《魏书》。

39.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当时汉献帝已被董卓劫持到长安。

40.见《三国志·荀彧传》。

41.见《三国志·荀攸传》。

42.见《三国志·程昱传》。

43.事见《三国志·郭嘉传》。另据《三国志·荀彧传》,荀彧推荐郭嘉是在建安元年,曹操担任司空也在这年。郭嘉职位为司空祭酒,也可证郭嘉到曹操手下应在此年。

第二章

1.貂蝉是元代戏剧家编出来的。杂剧《连环计》说,貂蝉姓任,是任昂的女儿,名红昌,因为在皇宫里管貂蝉冠,所以叫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杀董卓被说成是王允施了美人计和离间计。

2.王允事请参看《后汉书·王允传》。

3.见《三国志·吕布传》。

4.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

5.见《三国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谢承《后汉书》,但此事裴松之认为不实。

6.见《三国志·毛玠传》。

7.董昭事见《三国志·董昭传》。董昭在三国中可能连次要人物也够不上(请参看陈迩冬《闲话三分》)。但他戏份虽然不重,每次出场却都在节骨眼上。曹操的迎奉天子和后来成为魏公、魏王,便都与他有关。详见拙著《品三国》。

8.见《三国志·董昭传》。

9.见《曹操集·上杂物疏》。

10.汉制,列侯三级,亭侯之上是乡侯,乡侯之上是县侯。

11.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12.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毛玠的说法;奉天子以令天下,是贾诩的说法。见《三国志》之《毛玠传》和《贾诩传》。

13.诸葛亮的说法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孙权方面的说法见《三国志·周瑜传》。

14.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沮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沮授的说法在前,田丰的说法在后。

15.见《三国志·荀彧传》。

16.见《三国志·袁绍传》。

17.见《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18.比如后来袁绍要打曹操,沮授和崔琰便都说“天子在许”,攻打许都“于义则违”。诸葛亮也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9.见《后汉书·袁绍传》。

20.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

21.据《三国志·张绣传》正文及裴松之注引《傅子》,当时曹操做了两件不该做的事。一是强纳张绣的婶婶为妾,这让张绣感到屈辱;二是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这使张绣感到威胁。曹操听说张绣不满,恐怕变生不测,也起了杀心,但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于是张绣突然反叛。

22.贾诩事见《三国志·张绣传》。本次事件的设计是:张绣采纳贾诩的计策,对曹操说部队要移动一下,又说军车少,载重多,请求允许让军士们把铠甲都穿在身上,武器都拿在手中。曹操没有怀疑,照准。结果张绣的部队路过曹营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见《三国志·张绣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23.见《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

24.张绣投降在建安四年十一月,见《三国志·武帝纪》。

25.传国玉玺是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太监张让等人作乱时丢失的,后来被孙坚获得,又被袁术从孙坚夫人那里强行夺了过去,事见《后汉书·袁术传》。

26.袁术事见《后汉书·袁术传》。

  如果觉得易中天中华史10三国纪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易中天小说全集易中天中华史11魏晋风度易中天中华史10三国纪易中天中华史9两汉两罗马易中天中华史8汉武的帝国易中天中华史7秦并天下易中天中华史6百家争鸣易中天中华史5从春秋到战国易中天中华史4青春志易中天中华史3奠基者易中天中华史2国家易中天中华史1祖先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方言与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书生意气易中天中华史18王安石变法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中华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易中天品三国品人录费城风云成都方式大话方言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帝国的惆怅读城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