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高阳作品水龙吟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彭华坐起身子,又上心事,怔怔地看着一脸春色的魏禄官,好久说不出话。
“怎么啦?发什么呆?”
“唉!”彭华叹口气:”错了!”
“甚么错了?”
彭华是在心里怨罗思举叔侄,撮合这件好事,实嫌鲁莽,不过这是说不出的苦,只好摇摇头不作声。
“别发愣了!罗大爷在等着呢。”
“喔。”彭华趿着鞋,抓起夹袍披在身上,往外就走。
“你没有洗脸呢!”
“在军队里,没那么多讲究。”
“如今可是在家。”
彭华语塞,”可是,”他说:”让罗大爷久等,多不好意思?”
“不要紧!”在堂屋中的罗桂鑫已经听见了,高声说道:”我有的是工夫,多等一会怕甚么?”
就这样,隔屋相谈,彭华问道:”弟兄们都安顿好了?”
“安顿好了。他们还在商量,要凑分子给你贺一贺吶。”
“千万不可!他们都得省吃俭用才行。”
“再商量吧!”罗桂鑫又说:”我二叔有封信给你,其中还附着京里寄来给你一封信。”
“你二叔信上怎么说?”
“说请你安心在东乡住个十天半个月。勒大人打算调你到他大营,不过并不坚持,看我二叔的意思;我二叔呢,又要看你的意思。”
“我不想去。”
这时魏禄官已打来一盆水,伺候他漱口洗脸,还要替他打辫子;彭华摇摇手,抢步出了卧室。
“恭喜,恭喜!”罗桂鑫兜头一揖,诡密地笑着:”昨晚上大概折腾了一宵,睡得这么晚才起来。”
彭华心里感到冤屈,却不便说甚么;将手一伸,从罗桂鑫那里接过信来,只看罗思举写给他一张八行;另外京里寄来的信,一看是张四官的笔迹,他暂时就不拆封了。
“罗大爷饿了吧?”魏禄官来问说。
“不饿,不饿。”
“不饿就稍微等一等,煮的鸡、蒸的牛肉都还没有烂。”
“你别费事,我有甚么、吃甚么。倒是酒不可少,喜酒嘛!”
“有、有!”魏禄官羞笑着走了。
“怎么样?”罗桂鑫朝她的背影呶一呶嘴,低声问道:”很不错吔?”
彭华赧然一笑,旋即正色说道:”不是我狗咬吕洞宾,令叔的这番好意,只怕要害我了。”
罗桂鑫愕然相问:”害了甚么?”
“只怕要害我做王魁了。”
《王魁负桂英》是很流行的一出川戏;罗桂鑫想了一下说道:”你不会不做王魃吗?”
“能不做王魁,我也不说这话了。”
“其实,你既不是王魁;她也不是桂英。一切都说妥当的;到时候你拍拍屁股走路,她要拉住你,有我。”
“唉!就是不能这么办!”
“为甚么呢?”
彭华不肯说,但罗桂鑫一向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脾气,彭华只好吐露实话了。
“我告诉你吧,她还黄花闺女!”
“真的?”罗桂鑫的一双眼睁得好大。
“有证据在那里。”
罗桂鑫一脸的困惑,好一会突然浓眉一掀,”彭守备,你别傻了!”他说:”老鸨子教她做了手脚。”
“你这样子说,咱们就谈不下去了。你不想想,我又不是’点大蜡烛’,老鸨何用教她做手脚?”
“是,是!”罗桂鑫急忙认错,”我没有想通。都只为我活到三十岁,还是第一回听见这样的新闻之故;真正难能可贵。”
“唯其难能,所以难舍;可又不能不舍,岂非成了王魁?”
罗桂鑫亦为他很伤脑筋,对着门外天空凝视了好一会,转身说道:”你老叔可以不做王魁。这件事将来没有甚么不可以跟彭二奶奶谈的,且不说纳妾常事,就以现在的境况来说,身边也不能没有一个人照料。若说彭二奶奶容不下她,我想也不会,她如果明理就会想到姨奶奶对她有功无过,第一、照料你的起居饮食,原该是她的事,姨奶奶代劳了;第二、老叔立功升官,挣一副诰封给她,她得想想,姨奶奶跟着你在前方,千辛万苦,担惊受怕,莫非就没有功劳?再说魏禄官的性情,决不是难以相处的人。所以老叔,你尽管放心,将来带着她走。”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相当透彻;彭华心头,顿时轻松了,一眼看到张四官的信,不由得兴起一个念头,”这是我一个好朋友的来信,他完全知道我的事。”彭华指着信问道:”我回他的信,要不要谈禄官的事?”
“有何不可!”罗桂鑫接下来说:”不过要编一段情节。”
罗桂鑫代编的情节是,彭华因为饮食不慎,生了一场伤寒,亏得禄官衣不解带,悉心看护,方能痊愈。朋友都说他不能没有一个人在身边,强自作主,为他布置金屋,纳禄官为妾,情势所逼,身不由主。
“生病是假,朋友强出头,生米煮成熟饭,这可一点不假;我就是见证。”
“好!我照你的话写。”彭华又问:”禄官的出身呢,怎么说?”
“就说她是小家碧玉好了。”
“好,好!”彭华笑道:”桂鑫,想不到你还是个小诸葛!”
罗桂鑫笑一笑,正要答话,只见魏禄官带着小龙来摆桌子开饭;肴馔颇为丰盛,原是魏禄官有心谢媒,罗桂鑫的食量、酒量皆过人一等,兼以主客心情都好,所以吃得杯盘狼藉,直到日色偏西方罢。
水龙吟第四册
衣锦归娶—六
衣锦归娶—七
衣锦归娶—八
衣锦归娶—九
衣锦归娶—十
衣锦归娶—十一
衣锦归娶—六
“真成了酒囊饭袋!”罗桂鑫摩着肚子说:”吃得太饱了。”
“我去熬一壶普洱茶,”在收拾残局的魏禄官说:”替罗大爷消食。”
“喔,桂鑫,”彭华突然想起,”咱们谈点正事,令叔一共替我垫了多少钱?”
“三百两正项以外,布置这里,总共花了六十两银子。刘青天送了四十两贺礼;我二叔也是这个数,算是替你垫了两百八十两银子。我二叔交代,帐先挂在那里,慢慢儿再算。”
“不!这笔钱得尽快归垫,否则大家会说闲话。”彭华又说:”我手里现款不多,不过不要紧,我从京里带了点东西来,可以想法子变现。”
“带了点甚么东西?”罗桂鑫问:”有上好的鼻烟壶没有?”
“怎么,有人要?”
“还不是那班’旗下大爷’?”
“那好,我就托你了。不过东西不在这里,我有口箱子,寄放在梁山我把兄赵士奇那里。”
“现在既然安了家,应该把箱子拿回来。”
“说得是。”彭华从裤带上解下一个荷包来,”我身上带着一个,你看看!”
罗桂鑫看那鼻烟壶,是个寸许长的小瓶,上加一个碧玉小塞;瓶上一面画着苍松、翠竹、红梅;另一面写着”岁寒三友”四字,又有”古月轩”的字样,想来是个别号。
“这是玻璃吹出来的?”
“不错,不过大家都叫它’烧料’。鼻烟不能漏气,漏了气,不但香味会走,而且也太干燥。所以烧料最好。”
“这’古月轩’是谁的别号?姓胡的?”
“古月胡,你倒会猜,可是错了;这是乾隆皇帝制鼻烟壶专用的一个款。”
“原来是宫里的东西。”罗桂鑫把玩了好一会忽有发现,”这画跟字,好像在里面,是怎么回事?”
“不错,你看出来,其名谓之’内画’;削一根竹丝,蘸着颜料,由瓶口伸进去在里面下工夫。这些师父都出在山东博山县。”
“真了不起,不知道这手工夫,他们是怎么想出来,怎么练出来的?”罗桂鑫又问:”平时没有看你闻过鼻烟。”
“我是备而不用,怕山里遇见甚么瘴气,闻一闻,开了窍就不碍了。你倒试一试!”
说着,彭华打开翡翠塞子,取出一把象牙所制,比瓜子粒还小的烟匙,舀了几匙棕黄色的粉状鼻烟,置在左手手背上,然后用右手食指沾起一撮,往鼻孔上一抹一吸,显得很舒畅的模样。
“我也来试试!”
这一试可坏了,罗桂鑫只觉一阵又酸又辣的气味,直冲头顶,即时大打喷嚏,”哈啾、哈啾”,没完没了,好不容易停了下来,只觉得浑身轻松,过饱的肚子,也不似先前那样发胀了。
“好厉害!不过也是好东西。”
彭华将塞子塞紧,连荷包一起塞到罗桂鑫手里说道:”你留着用。”
“不、不,君子不夺人之所好——”
“我还有。各式各样的有好几个,等我梁山的箱子拿回来就都有了。我可以把鼻烟分一点儿给你。”
“那就多谢了。”罗桂鑫问道:”鼻烟壶也有用别样材料制的吗?”
“怎么没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细瓷都行。我有一个羊脂玉的,是用金刚砂一点儿、一点儿磨,薄得像纸一样,入水不沈,名为’水上飘’,不过总不如烧料的来得实用;尤其是所谓’老皮’更为名贵。”
“甚么叫’老皮’?”
“这你可把我考住了。我只知道用老皮盛鼻烟;日子再久也不会干。”
一直谈到傍晚,罗桂鑫方始告辞。彭华这时才来看张四官的信;信很长,说吴卿怜已经移居苏州以南的吴江,是买了人家的一所废园,重新加以修葺,题名”望湖小筑”,因为濒临太湖东岸,风景极佳。又为彩霞构筑了一座小楼,更是在全园绝胜之处;吴卿怜希望彭华早早成功,衣锦归娶,那座小楼,便是洞房。
“谁的信?”掌了灯来的魏禄官问说。
“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大概一定也认识你的三爷爷。”
“怎么呢?”
“他有个戏班子在手里,跟你三爷爷也算是同行。”彭华忽然很兴奋地说:”禄官,今天我跟罗大爷谈得很痛快,化解了我的一桩心事。”
“甚么心事?”
“还不是为你。将来我离川,一定可以带你走。”彭华问说:”江苏有个太湖,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我听我叔叔谈过;他说太湖这一带,真是洞天福地,地方富庶,没有水旱灾荒,而且风景好得很。”
“将来我们就住在这洞天福地中做神仙;你说如何?”
“当然好!”魏禄官欣喜之情,现于词色,但多少带着点将信将疑的神气,”你怎么一下子会想得那么多?”
“不是我想,”彭华指着信说:”人家已经在那里替我们预备好房子了?”
“谁?是你这位姓张的朋友?”
“不是。另有其人。”
“那是谁呢?”问出这一句以后,魏禄官急忙又用惶恐致歉的语气说:”我是不是问得太多了?”
“不、不!不过,我一时很难跟你说得清楚。”彭华想了一下又说:”大致是这样,我的岳母在太湖边上置了一座园子,特为替我盖了一座小楼。”
“喔,我明白了,将来你是入赘?”
“也可以这么说。将来你们俩一个住楼上;一个住楼下。”
“自然是让二奶奶住楼上。”魏禄官有些担忧:”只怕二奶奶不容易伺候。”
“她也是很明理的人,念在你在四川一直照应我,不会难为你的。”
看他说得如此有把握,魏禄官面无忧色了,”开饭吧?”她问。
“中饭吃得太多了,吃不下。你们去吃吧!”
“那末,我替你熬一锅粥在那里,饿了再吃。”
“也好!”彭华问说:”有笔墨信纸没有?”
“信纸可没有。”魏禄官看一看天色说:”纸店只怕也关门了。”
“那,有没有别的可以写字的纸?”
“只有从我记家用帐的本儿上撕几张给你。”
“也好。”彭华自语似地说:”现在不比从前,又在前方,一切都不能讲究了。”
这封信写得很长,谈他自己的战绩,当然也要谈魏禄官,但只说他生了一场重病,亏得”所雇女佣魏姓者,悉心照料,方得痊愈”,以为将来纳之为妾,作一个伏笔。
由东乡回防区,达州为必经之路;罗桂鑫进东门后径投义隆客栈,掌柜是他的族兄罗三顺,一见面就告诉他,罗思举与刘清到达州来了,住在西跨院。
“喔,真巧!他们甚么时候来的?”
“昨天。听说是勒大人特为叫他们来的。昨天一到就进大营;今天一早又去了,到此刻还没有回来,想来谈的公事不少。”
“喔,”罗桂鑫问:”西跨院还有屋子没有?”
“有一间,不过不大好,靠近茅屋。”罗三顺答说:”我看不必另住了;六叔那间屋子很大,我另外替你安张床好了。”
等安顿妥当,罗桂鑫正在喝茶休息时,罗思举与刘清回来了;两人都是神态安详,可以想见,公事谈得很顺利。
“彭守备说,愿意跟着二叔,不想到勒大人那里当差。”
“我已经回绝勒大人了。”罗思举答说:”刚替他在东乡安了家,如果将来跟勒大人到了成都,来去也不方便,所以我想一想,不如就替他作了主。”
如果觉得水龙吟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高阳小说全集:水龙吟, 千门八将, 红顶商人胡雪岩, 清朝的皇帝, 八大胡同艳闻秘事, 大浪淘沙李鸿章, 董小宛, 慈禧全传, 汉宫名媛王昭君, 明朝的皇帝, 明末四公子, 风尘三侠(高阳), 柏台故事, 清末四公子, 三春争及初春景, 临邛卓家, 李娃, 乾隆韵事, 大将曹彬, 荆轲, 草莽英雄, 正德外记, 恩怨江湖, 状元娘子, 任公与刁间, 吕不韦, 买命, 清官册、假官真做, 乞女, 玉垒浮云, 缇萦, 丁香花, 粉墨春秋汪精卫,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