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他小时候在意大利只见过一回的街道和建筑物,长大后还能记得清清楚楚。“二战”的时候,有一艘船在苏格兰附近沉没,不知道是被鱼雷击中还是触礁。罗斯福跟手下人聊起这件事时,说可能是触礁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说出当地海岸涨潮的高度、礁石在水下的深度,等等。

他最拿手也最爱表演的是让人在美国的草图上随便画一条线,他能准确地按顺序说出这条线上有几个县。

他特别热心改革,在当时那个停滞不前、无所作为的世界里,他已经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人物了。

胡佛不行了,小罗斯福上

1933年情人节的晚上,胡佛正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表告别演说,美国整个银行系统的总崩溃开始了。

胡佛过去的政策把整个美国都搞破产了。

1933年3月3日,星期五,无数纽约市民拥向美国的银行,要求提取现金,到了下午3点,银行被迫关上了大门。

财政风暴席卷了美国的两大金融堡垒——纽约和芝加哥。

财政部给胡佛送来了最后一张500美元的支票,这是他在总统任上最后的一笔薪金。

胡佛收到支票的时候,兴致很好,他觉得金融恐慌可能正在减退。但这只是他的幻想,一会儿的工夫,四个州的金融体系全垮了。

按照惯例,新总统就职前夕,卸任总统要请新总统共进晚餐。

胡佛这时候已经精疲力竭、心烦意乱,实在打不起精神来操办晚宴,所以只是请罗斯福全家在下午4点出席正式的茶叙。

两位总统一块儿喝茶的时候,胡佛提出了许多数据,要求罗斯福答应跟他一起采取两党联合行动,拯救美国的金融危机。

罗斯福说他想等一等,因为到了明天,他就是总统了。

罗斯福坐上轮椅准备告辞,对胡佛说,总统先生,我知道照例你是要回拜的,但是你如果不想回拜,那就别麻烦了。

胡佛从客厅的另一边走回来,对罗斯福说,罗斯福先生,等到你像我这样在华盛顿待上四年,你就会知道,美国总统是从来不会去拜访谁的。

说罢转身走出了客厅。

罗斯福的儿子看了他一眼,他从来没见过老爹这么生气。罗斯福的夫人不等丈夫开口,霍地站起来说,谈谈很好嘛,不过此刻,我们也该走了。

第二天正午12点,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他不戴帽子,不穿大衣,昂首挺胸,随着最高法院大法官宣读誓词,他把手放在家传了300年的《圣经》上宣誓。

他的声音通过广播网,传遍了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大地。

他说,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在场的前总统胡佛默然无语,但是在贫民窟里吃不饱的孩子们把头抬起来了,一肚子怨气的农民们把头抬起来了,缝补破衣裳的妇女们把头抬起来了。

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记者在打字机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把国会烧了,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啊,火终于着起来了!”

搞金融很有几把刷子

罗斯福上任之后,首先着手恢复美国的金融体系,也就是银行的信用。

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对那些囤积户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把紧紧攥在手心里的黄金和货币放出来。

政府不能通过法律强迫大家把钱和黄金存入银行,只好采取宣传的办法。

联邦储备委员会通过各大报纸宣布:凡是2月1日以后从银行提取过黄金,而且到下周一还不重新存储的,银行就要公布他们的姓名。

这样一来,很多美国人只好撕开装有黄金的床垫,从土里刨出藏有美钞的铁罐,把黄金和货币存回银行。

各地的银行门前都排起了长队,但是跟上次争相提款的情景不一样,这回是男女老少都带上了装满黄金和货币的旅行包、手提箱去存钱。

联邦储备委员会大受鼓舞,决定步子迈得再大一点儿,紧接着又要求各银行上报过去两年内提取过存款的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运气很好,到星期六晚上为止,各州联邦储备银行回收了3亿美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

政府以此为储备,发行了7.5亿美元的新钞票。商业活跃了起来,不到一个星期,就有四分之三的银行恢复了营业,美国纽约股票价格上涨了15%。

金融恐慌过去了,既没有发生币制混乱,也没有实现银行的国有化。

罗斯福成功地遏止了通货膨胀,“百日新政”开始了。

罗斯福任总统的100天内,顶着狂风骤雨,义无反顾地奋勇前进,一天天显示出他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精力。

从3月9日制订《紧急银行法》到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总统说,有时连他自己都感到有点儿震惊。

在这100天之内,他发表了十次重要的演说,制订了新的外交政策,创建了每周举行记者招待会和内阁会议各两次的惯例,废止了金本位制等,通过了一系列法令。

虽然这些都是临时招架的办法,罗斯福却对身边的人说,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吧,失败了就换另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大选中取得一边倒的胜利,就是因为人民授权他进行改革,所以他说怎么变都行,只要快变就行。

当时的美国报纸发表社论说,目前应该由总统独揽大权,这样做势必引起史无前例的复杂问题,但是人民思变之心甚切,就是任凭总统一人独断专行,他们也心甘情愿。

有一位参议员甚至说,为了罗斯福总统,国会议员们就是像马戏团的动物那样跳火圈也干。

后来美国人讲,如果罗斯福当时想搞独裁,易如反掌。

罗斯福出任总统的100天内,国会自觉自愿地授予总统的权力非常大,就是德国国会给予希特勒的权力也不过如此。但是深受美国传统影响的罗斯福,仍然坚定地主张遵循宪法办事。他说,他要像他的堂叔西奥多·罗斯福那样,做一个热心布道的总统。

有一位朋友对他说,如果成功地挽救美国,他将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他就是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

罗斯福回答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

年度最勤奋总统

罗斯福总统为了摆脱危机,殚精竭虑,非常勤政。

他上任以后下达过这么一条命令:凡是有困难打电话向白宫求助的,一概不准挂断,政府里必须得有个人跟求助者谈谈。

罗斯福更是以身作则,随时都接电话,就连开内阁会议时都不例外。

美国人从来没有想到跟总统通话那么容易。当时美国有100多人可以不必让秘书通报就能够直接请总统听电话,这个数字一直没人超过。越战时,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是一个爱接电话的高级官员,但他的职位毕竟没法跟总统比,而且能跟他直接通话的也只有25个人。

总统不但亲自接电话,也亲自打电话,而且他跟人谈话的时候都是称名不道姓。他曾经给女劳工部长弗兰西斯·珀金斯打电话,当时罗斯福内阁刚刚就任一周,首都政界还不认识珀金斯部长,而珀金斯部长也不熟悉华盛顿的一切。

有一天,部长的助手接电话的时候听到对方说:我是富兰克林,我可以跟珀金斯小姐讲话吗?

助手转告部长,部长说:富兰克林?我不认识什么富兰克林,你问他是哪个单位的?

这一问,罗斯福哈哈大笑,说,我就在白宫上班,我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

总统不但爱接陌生人电话,更喜欢收到人民群众的来信,每天少则五千,多则八千封来信,十倍于胡佛。

罗斯福的亲民、勤奋造就了他在民众心目中的伟大,甚至有一个众议员把他跟耶稣相提并论。纽约小学生曾进行过一次民意测验,最受欢迎的人是罗斯福,其次是上帝,但上帝的得票率远不如他。

有一个金融巨头讲,他认为自从耶稣去世以后,最伟大的领袖就是罗斯福。他对自己当年投胡佛的票后悔莫及,并为此深深地忏悔,请求上帝宽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罗斯福新政中,最了不起的就是创办了联邦救济事业。承担联邦救济事业的政府部门名称改过几次,比如叫“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领导人也换过几任。

当第一任领导人霍普金斯就职时,他直截了当地讲,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

霍普金斯认为,只给救济,不给活干,会让人们丧失自尊心。

霍普金斯在他的工作中坚定地实施了自己的这种理念,使得美国的救济事业避免了胡佛政府以前担心的一味提供救济会使人们变得消极、好吃懒做的后果。

霍普金斯很高兴每次听到妇女们说,我们不再靠救济了,我丈夫在为政府干活。

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新办了三万多个工程。全国新建了10%的公路,新开了35%的医院,新建了很多市府大楼、法院大厦,兴办了很多学校。通过修建这些公共工程,丹佛市有了供水系统,俄亥俄州有了拦洪工程,得克萨斯州有了港口,美国最南端的基韦斯特市有了公路和桥梁连接佛罗里达州。

公共工程署投资的都是私人企业力所不及的各种工程,从而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使大多数人拿到了工资,也使整个美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哈得孙河下面林肯隧道的修建,成功地将纽约市和新泽西州连接起来。另外,还将宾夕法尼亚的铁路改为电气化。

有了公共工程署诸多项目的实施,华盛顿才相继有了动物园、林荫大道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大厦。

1932年,华盛顿还有几千辆马车,而马是要排便的,华盛顿满大街依然臭气熏天。直到公共工程署立项的柏油路出现,马车才退出了华盛顿的历史舞台。

公共工程署兴办的大量工程,还包括旧金山博览会会场和科罗拉多河上一座著名的水坝,这座水坝就连罗斯福的竞争对手共和党人都非常感兴趣。当1946年共和党人再次控制国会的时候,甚至将水坝改名为“胡佛水坝”。

罗斯福政府兴办的所有这些工程,总共开支还不到200亿美元。而兴办这些公共工程,除了让老百姓挣到钱、恢复市场之外,同时还实现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即消除了你死我活般的丛林竞争以及女工、童工残酷的工作环境,这也是每一个具有最起码的人性的正派企业家都认可并愿意为之实施的目标。

到了1933年夏天,有100多万名雇主表示愿意遵守全行业性劳动工资规程。

美国市场逐渐复苏,美国的经济再一次呈现出上升态势。

第六讲 “二战”狠打法西斯(终成头号帝国)

1.纳粹分子很嚣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罗斯福总统带领美国一门心思摆脱经济危机的时候,欧洲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在大萧条以前,墨索里尼就已经成为意大利的独裁者。在大萧条期间,希特勒正式坐上了德国独裁者的头一把交椅。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一建立,欧洲立刻笼罩在一片战争阴云之下。

墨索里尼曾经在美国废除禁酒法之前公开宣称:美国的事两句话就说完了,一个是酒禁问题,一个是“林白事件”(指美国著名飞行员林白的婴儿被绑票杀害的事件)。

极权主义者认为,美国是走私犯和绑匪横行的国家,没有什么文化,没有什么安全可言。有人问墨索里尼:美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墨索里尼答:美国根本没有外交政策。

罗斯福在他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一门心思着力扭转经济的颓势,确实没有提到国外的事。而在他的第一个任期结束的时候,世界和平已经岌岌可危了。罗斯福在竞选第二届总统之前,墨索里尼已经占领了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已经点燃了战火,德国也重整军备占领了莱茵区。1935年逃到美国的犹太人就有8万人。在日本,好战的少壮派军官也促使昭和天皇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此时的美国惧怕战争,美国国务院虽然向日本提出过抗议,但并没有因此而采取任何具体行动。事实上,即便美国当时想干涉外国事务也力不从心。

罗斯福首届总统期间,美国的军备在继续削减,以至于全国的兵员还不如福特汽车厂的工人多。艾森豪威尔后来说:“美军当时真正的敌人是经费问题,或者说是经费不足问题。”

1934年,罗斯福总统出巡夏威夷的瓦胡岛,当地驻军司令搞了一场军事演习。本来想博总统一笑,最后却变成了大笑话:军用卡车半数抛锚,12辆第一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老坦克,有7辆在美国三军总司令(即总统)面前趴窝。

根据1935年杂志的报道,虽然美国步兵决定配备M-1半自动步枪,可M-1总数还不够装备一个团。该杂志估计,按照现在的采购速度,单单是把这种新式步枪装备美国常备军就要30年,而到那时候,这种枪早就过时了。文章还说,美军的现役军人中,竟有一个47岁的中尉,还有一个65岁的中士班长,上尉的平均年龄是43岁。

竞选对手帮了大忙

美国国内当时盛行孤立主义政策,人人反对干涉美洲以外的事务。

罗斯福继任总统的时候,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可是随后几年的繁荣程度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料。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的时候,失业工人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经济翻了一番,经济水平几乎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

但由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损害了垄断集团、大资本家的利益,所以在1936年总统大选时,这些人纷纷支持罗斯福的竞争对手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

1936年1月25日,有两千多阔佬,男的穿着礼服,女的身着貂皮大衣,相约来到华盛顿的五月花饭店,举行自由联盟晚宴,反对罗斯福连任总统。在美国政党竞选史上,这是最豪华的盛会。《纽约时报》评价说,美国的豪门巨富,大部分不是亲自光临就是派出代表出席。

当时会议的主要发言人史密斯,发表了一篇歇斯底里的反新政演说。他说,罗斯福的新政充满了共产主义俄国的味道。但罗斯福的民主党副总统认为,这篇演说非常好,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篇反对党的演说,民主党再也不用为竞选花一分钱了。换句话说,民主党候选人再度当选已是稳操胜券,因为这些完全不了解美国老百姓是怎么想的土豪,已经给民主党的竞选帮了大忙。

1936年10月31日晚上,在麦迪逊广场15花园,罗斯福发表了一篇的演说。他指出,他的敌人是那些垄断性企业、金融垄断组织、投机倒把的奸商、没良心的银行老板、有组织的大财团。大批听众一直站着听,并且不时大声叫好欢呼,表示坚决拥护罗斯福。

罗斯福总统突然厉声喝道:“在美国历史上,这几股势力紧紧抱成一团,反对一个总统候选人,这还是第一次。他们大家都恨我,我欢迎嘛!”据《纽约时报》说,当时演讲现场的群众发出阵阵欢呼,声如潮涌。

罗斯福说:“我希望得到的评价是:我首任总统任内,那些代表自私自利、权欲的势力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接着,他提高嗓门说:“我还希望大家有这样的评价,在我连任总统时,这些势力遇到的是克敌制胜的强手。”

这时全场听众已经沸腾,欢呼声如狂风暴雨,直到他离开会场还久久不息。罗斯福的连任毫无悬念,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日本炸了美国舰

获得连任的罗斯福开始考虑法西斯势力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其实早在1935年的圣诞节,罗斯福就写信给朋友说:我为世界大事的忧虑,仍远过于国内的问题,包括大选的问题。甚至他的竞争政敌也认为,如果发生大战,对罗斯福的仇恨就会马上消失,正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威尔逊一样。

不久,对美国的考验到来了。

1937年12月12日,450吨的美国炮舰“帕奈”号在中国的长江上停泊。这艘军舰是奉命来接撤离南京的美侨的,因为南京马上就要沦陷于日军之手了。美国驻日大使已经将炮舰的停泊地点和大致的任务通知了日本政府。炮舰舰长休斯少校把舰上的星条旗高高挂起,让它更加显眼,让正在攻打南京的日军可以看清这是一艘美国军舰。

12月12日下午1点半,两批日本战斗机飞到长江上空,向炮舰和炮舰周围的美国船只俯冲投弹、扫射,直到它们一一沉没为止。甚至死里逃生的人划着救生艇往岸边逃生时,也遭到日军的机关枪扫射,导致2名水兵、1名侨民死亡,11人重伤。

美国驻日大使格鲁甚至联想到了当年的“缅因”号事件,他认为这次事件的发生必将导致美国向日本宣战。

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东京迅速为“帕奈”号事件向美国做了解释和道歉,华盛顿方面居然欣然接受了道歉。美国国务院认为,“帕奈”号被攻击是一场误会。

事实上,击沉炮舰是日军指挥官下达的命令,用意是想试探美国的胆量到底如何。目前美国对事件的态度,足以使得他们认为美国只是一只纸老虎。

但罗斯福总统并没有遗忘“帕奈”号事件。他在主持一座大桥的落成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说,想试探试探民意。

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每当一场侵害人们健康的瘟疫初起,社会上都会赞成对病人实行隔离,借以保护本区居民的健康,防止瘟疫蔓延。他还说,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他希望以此引起美国人的注意,美国人果然注意了,但强烈反对,都说他是战争贩子,说他的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甚至有人给他拍电报,说,如果你痛恨战争,那你就不要发表这种言论来鼓动战争。

罗斯福明白,美国人现在是怕打仗的。他告诉自己的一个朋友,我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没有一个人跟着,真可怕啊!

1937年4月下旬,美国国会批准延长《中立法》期限。《纽约时报》评价:国会通过这个名为中立实不中立的法案,大概是国内孤立主义情绪达到了顶点的标志吧!

其实,这还不是顶点。九个月后,一位众议员提出了一个荒唐的法案,说即便国会要对外宣战,也要等待全国公民投票,多数赞成才能生效。

罗斯福为此给众议院议长写信,说如果通过这样一个修正案,政府就无法正常处理外交事务了。

可是根据民意测验的报告,全国竟有73%的人对这一荒唐提案表示赞成;再次测验之后,赞成人数仍然高达68%。众议院投票的结果,竟然有209票赞成,188票反对。

幸亏赞成的人数不足法定人数的三分之二,否则,正如罗斯福所说,外国就可以对美国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了。

墨索里尼在1937年说,民主国家是随风而逝的散沙。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确实如此。

想方设法扩军备

没有人能怀疑罗斯福具备坚忍的意志,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努力地在一点一点寻找突破,壮大美国的军备。

按照美国陆军的新军备预算,只能购买1870支步枪。但是总统十分清楚,如果总统提出以保卫美国为需要,即便是最顽固的孤立派,也会赞成美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1938年1月,罗斯福前往国会,要求拨款10亿美元建立两洋海军,最终如愿以偿。与此同时,他派手下到太平洋沿岸各州进行调查,了解普通飞机场改为军用机场需要花费多长时间。

1938年,罗斯福总统公开说,美国需要8000架军用飞机。听到这个说法的人都大吃一惊,甚至包括陆海军的高级将领,唯一例外的是陆军航空兵的亨利·阿诺德将军,他是后来美国空军唯一的五星上将。阿诺德将军向总统报告说,德国大概有8000架轰炸机和战斗机,美国却只有1650名飞行员和几百架过时的飞机。罗斯福立刻叫他动手扩建空军。战后阿诺德将军表示,如果不是罗斯福当时批准他的请求,1944年的诺曼底战役就不可能一举击溃德国空军,盟军也不可能如期在6月6日登陆。

1938年9月12日,纳粹头子希特勒来到德国的纽伦堡,在纳粹党年会上发表了演讲。

纳粹党的这次演讲,美国的两大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都进行了现场实况转播。美国人第一次在收音机中听到了希特勒的声音,虽然他们不是每个人都懂德语,但他们都能听得出希特勒的话里中充满仇恨。

罗斯福总统精通德语,他当然能够直接听懂希特勒在说什么。那些听不懂德语的美国人只能靠翻译,尤其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时事评论家的翻译。

据美国报纸报道,在广播史上,除了英王爱德华八世的退位演说外,只有这位评论家的听众最多。为了翻译希特勒的演说,他在纽约哥伦比亚广播大楼17层的第九演播室里待了18天。一时间,他声名鹊起。

沉睡的巨人终于醒了

1939年6月,世界博览会在纽约召开。英王乔治六世和王后作为嘉宾来到美国,这可能是英国国王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北美大陆。

罗斯福极尽地主之谊,亲自开车陪英国贵宾环游。当然,他开的是福特的特制汽车,刹车用手扳,不用脚踩,否则凭他那下半身瘫痪的身体,是不可能亲自驾车的。

华盛顿有60万人夹道欢迎英国国王的到来。这一举动的政治意义极其重大,因为三个月前,希特勒已经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迫在眉睫。罗斯福想让全世界知道,他除了能给德国总理拍一些空谈原则的电报,还能做其他的事。他公开说,美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现在已经醒过来了,侵略者还是当心一点儿吧。

希特勒很看不起美国,他对美国总统的评价是“诡计百出的犹太人”,还大骂罗斯福夫人。

美国普通民众看问题喜欢简单化,对于外交政策和本国所受到的威胁,根本就没有运用理智想一想。如果这时候美国政府要采取类似对德宣战的行动,人们必将群起而反对。

身为总统,罗斯福不得不体察民意,谨慎行事。他知道,希特勒对灭掉波兰志在必得,所以他大力扩建美国陆军,因为当时美国陆军的人数还不如波兰。

1939年7月的最后一周,罗斯福请国会领导人来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让国务卿赫尔坐在自己身旁,摆出证据说希特勒如何野心勃勃,估计战事一起,反法西斯同盟国胜负未卜。他要求国会修改《中立法》。现行的《中立法》禁止出售军火,不论是卖给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都是禁止的。如果修改了《中立法》,希特勒也许会收敛一下,和平还可以得到保持。

罗斯福对国会领导人说,我连最后一发子弹都打出去了,现在得装一颗到弹夹里。

对于修改《中立法》起关键作用的是参议员博拉,只要博拉能够同意,整个参议院会一致赞成,但是博拉不同意。他说,今年不会有战争,眼前这种恐慌行为不过是人为有意制造出来的。

国务卿赫尔听了大失所望,只好说,我想请博拉参议员到我的办公室去看看电报,好不好?博拉丝毫不为所动,声称自己在欧洲有情报来源,甚至比国务院的情报还可靠。赫尔问,你的情报从何而来?博拉回答说,我的情报来源就是外国报刊,没别的。赫尔气得几乎当场飙泪。

副总统加纳点了点人数,问在座的人有多少人赞成修订《中立法》,随即对罗斯福说,我们还是承认事实吧,你的票数不够,就是这么一回事。

罗斯福只好冷静地对国会领袖们说,该说的我都说完了,以后有什么事,你们去负责,祝各位晚安!

果然,1939年9月,希特勒出兵进攻波兰。

罗斯福总统给希特勒拍了最后一份电报,劝他罢兵言和,但得到的答复是:元首睡着了。希特勒根本不屑于跟罗斯福讲话。

希特勒赶走了核专家

欧洲战争爆发后,美国在认真地为战争做准备,特别重视掌握战争的制高点——科学技术。

希特勒的排犹政策,致使很多杰出的犹太物理学家在德国无法立足,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位叫迈特纳的犹太女物理学家。她曾经在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实验室里用中子轰击铀元素,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但她现在随时可能被关进集中营。她的那些名望很高的同事去见元首,为她求情。他们说,科学与人种无关,物理学只有真伪之别,并无种族之分。德国正是因为有真理指引,所以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数德国最多,是美国的三倍。

希特勒一听勃然大怒,骂这些说客是“白犹”,把他们全都撵了出去,然后下令逮捕迈特纳。迈特纳乔装改扮逃到荷兰,后来又逃到瑞典。她觉得自己的事业已付诸东流,个人生活也毁了。不但德国的很多核物理学家是这样,意大利的核物理学家也是这样。

直到有一天,一位核物理学家把自己的论文提供给美国的《自然科学》杂志。美国人立刻做出了反应。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希拉德清楚地认识到,一旦这个研究成果被利用,制造出原子弹,希特勒就能统治整个世界,或者毁灭整个世界!在他的建议下,美国政府出手把这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全部搜罗到美国,使得美国能在“二战”中最早生产出原子弹。

  如果觉得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这个历史挺靠谱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