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开国元勋们对教育满怀热忱,以教育为立国之本。他们始终坚信,只有培养出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才能保证国家的成长和建设。国父华盛顿总统在他那篇著名的告别演讲中说,请大家把普遍传播知识的机构当作最重要的目标来加以重视和提高。

托马斯·杰弗逊总统认为,任何具备接收教育能力的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分贫富和出身,只有知识才能照亮民众的思想。

杰弗逊在1816年时还说,在一个文明的国家,要想在无知中得到自由,过去从未有过,将来也办不到。

卸任后的杰弗逊总统回到家乡弗吉尼亚州,建议州政府出资建立一所免费的公立学校普及初等教育,选择优秀学生进入中学和大学接受教育。

当时美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州府也没钱,出资并不容易。杰弗逊和反对者争论,劝说州政府和众议院,使其最终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建立一所公立学校的提议。

1819年,弗吉尼亚大学创立。这位77岁的退休老总统全身心地筹建大学,担任第一任校长,亲自设计校园布局,制定课程,起草学生守则,甚至用餐标准。他还从欧洲聘请最好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他明确提出,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出于对国家成长和发展长期的考虑,杰弗逊认为公共教育是重中之重,他临终时在遗嘱里写道:“下列碑文,不得增添一字——《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法案》13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

杰弗逊在给自己写的碑文上,甚至都没有提起自己曾经担任过总统。在他的理念里,创办弗吉尼亚大学是能够与一个国家的独立相提并论的,是比作为总统更加值得纪念的光荣。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爱迪生电灯亮瞎眼

美国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迅速进入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由于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专利权的保护,以及对发明创造的支持鼓励,新发明、新创造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1879年12月25日,正值圣诞节,大雪纷飞,非常寒冷,距离纽约市38公里外的新泽西州的罗公园市,大约有3000人在这天晚上聚集到了这儿。

《纽约先驱报》描述了当时的情景:这些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使这个方圆数英里的小镇挤满了从火车上下来的银行家、掮客、资本家、观望者以及急于做生意的代理人。

人们纷纷聚集于此,并不是为了庆祝圣诞节,而是为了能亲眼见证一项最新发明。

天黑以后,在万众期待、翘首期盼中,60盏电灯“唰”的一下子一起亮了起来,一时间亮如白昼,所有人都看得神魂颠倒、目瞪口呆。这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神奇的东西,他们忘了寒冷,直到深夜12点也没有丝毫散去的意思,还不时有人高喊:“爱迪生万岁!”

这项19世纪末最著名的发明出自爱迪生,“爱迪生”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发明创造的代名词。

美国技术发展大体上可以以爱迪生作为分水岭:在爱迪生之前,美国的技术基本是照搬欧洲;在爱迪生之后,美国才有了自己的技术。

爱迪生本人只有小学文化,完全是靠自学成才。他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专利,平均每两周就有一项专利成果产生。

作为十几种行业的开创者,这位发明大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门罗公园的哥伦布”,电灯、印刷机、留声机、蓄电池、电影放映机都是他发明的。

其中电灯的出现更是了不起,堪称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发明。正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爱迪生为美国开辟了一块发展的新天地,也寻找到了开启强盛之门的钥匙。

1879年的60只灯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门罗公园的光明迅速辐射到了全国各地,并且向国外发展。1882年,灯泡数量增长到了10万只,1892年为400万只,1903年为4500万只。很快,电灯以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了人类。

成为世界领头羊

电灯的光芒照亮了美国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伦敦的展览会、巴黎的歌剧院、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就连中国的皇宫里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电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美国来说,发电厂和输电线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给工业提供了更方便的动力,为工业插上了翅膀。

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使用人力、畜力的时代,人类只能以农业和小手工业走过这几千年的缓慢历程。

詹姆斯·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以此为动力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只用了100多年就创造了相当于之前5000年的辉煌。

而电力出现的30年时间,竟然创造出相当于之前100多年的总成就,从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

南北战争之后的30年,对于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使美国开启了电气时代,成为电力工业的故乡。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很快取代了英法的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的领头羊。

天黑以后,在万众期待、翘首期盼中,60盏电灯“唰”的一下子一起亮了起来,所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居第四位,不到英国的1/2。到了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首位,赶超了英国、法国和德国,达95亿美元,相当于英国的两倍、法国的三倍,约占欧洲各国工业生产总和的1/2、全球工业总产值的1/3,美国的时代到来了!

3.美西大战抢地盘

一场报纸发动的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的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到了19世纪末,美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美国的资本财团迫切地需要新的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场地,于是各种宣传机器大造对外扩张的舆论。

此时美国正准备向海外扩张,却发现整个世界已经被老牌殖民大国瓜分完了。

美国想要重新占领、瓜分殖民地,但当时力量有限,无法跟英法等国相抗衡,只有衰朽的西班牙帝国是个好目标。

这时,西班牙已经日薄西山,昔日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大帝国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三块殖民地。美国决定先拿西班牙开刀,夺取这几块西班牙的殖民地,以便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此作为向远东扩张的基地。

此时,西属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也给美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古巴和菲律宾先后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的武装起义,菲律宾起义军已经解放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而古巴起义军则牵制了西班牙的20万大军。

1898年2月15日,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没。纽约《新闻报》没有做任何调查,就公开断言“缅因”号爆炸是西班牙人所为,并大肆炒作这起事件。

自古巴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爆发以来,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本来一直坚持用和平手段来解决古巴问题,但是当时美国新闻界正处于变革时期,报纸向现代报业转型。

以《新闻报》和普利策《世界报》为代表的黄色报纸风靡一时,黄色新闻浪潮席卷了整个美国,所以后来很多美国人把这场美西战争描述为“一场报纸发动的战争”。

所谓的“黄色新闻”,是媒体编辑用夸张和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等引起社会强烈反应的新闻事件,以达到耸人听闻的效果,进而扩大报纸销量的新闻报道。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则被称为“黄色报纸”,《世界报》、纽约《新闻报》等黄色报纸对总统和平的坚持嗤之以鼻,并且用心良苦地煽动美国人民的战争情绪。

这些报纸选中西班牙作为假想敌,成功地激发了美国人对西班牙人的不满。

美西战争正式爆发之前,《新闻报》的老板为了获得第一手的战争资料,特地买了一艘快艇,把当时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画家送到古巴。俩人到了古巴之后,认为一切都很平静,便要求回国。老板给他们的回电惊呆了世人:“请留在那儿,你提供图片,我来提供战争。”

西班牙为了避免对美作战,于4月9日宣布在古巴休战。但美国国会却发布决议:承认古巴独立,要求西班牙撤出古巴,同时授予总统行使武力的权力,并且宣告美国无意兼并古巴。

4月22日,美国海军封锁了古巴港口。4月24日,西班牙向美国宣战。

第二天,美国也宣战了。

轻松秒杀菲律宾

美国早就为战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建立起了一支号称世界第三的舰队,部署在世界各地的战略要点上,其中驻香港和亚洲的舰队早已蓄势待发。

国会为此征兵20万,美军拥有速射野战炮、电报、电话等先进设备。而西班牙对美国的战争则毫无准备,部署在古巴的20万人的军队中,只有1.2万人能打仗,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

西班牙海军仅有一些旧式木壳军舰,在菲律宾也只有4.2万人的军队,而且此时西班牙国内政局一片混乱,君主制风雨飘摇。

西班牙军政界人士普遍认为,西班牙跟美国打仗,完全就是飞蛾扑火。

鉴于一旦与西班牙发生冲突,古巴将会成为第一个攻击目标,其次是波多黎各,所以美国舰队大多集中于大西洋。

“缅因”号事件发生之后,西班牙人也被迫做战争准备。

1898年4月8日,西班牙舰队从西班牙起航前往美洲。

但是,腐朽的西班牙舰队显然没有能力对美国本土发动进攻,战争主要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和古巴展开。

开战后,时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的西奥多·罗斯福辞职,组建第一志愿骑兵团,赴古巴参战。

实际上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很多人都不知道西班牙在太平洋还有实力,华盛顿也只有西奥多·罗斯福知道西班牙在太平洋拥有一支由各种舰只组成的舰队。

罗斯福在辞职之前,也就是美西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就断定美国不仅在大西洋,而且还要在太平洋准备一场大战。他任命乔治·杜威准将为美国亚洲分舰队司令。

杜威在国内战争期间身经百战,威名远扬。离开华盛顿之前,他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菲律宾的材料,研究了所有能得到的菲律宾水域的海图。开战之前,他到香港就任。

在香港,他收到了罗斯福的电报,罗斯福让他准备对西班牙开战。

4月25日,美国海军部长发来电报,美西已经开战,命令杜威速往菲律宾开始行动,尽力俘获或摧毁西班牙舰队。

杜威接到电报后等了36个小时,直到美国领事从马尼拉带着西班牙人的备战情况赶来,才挥师南下远征菲律宾。

4月30日下午,杜威准将指挥舰队开进三面陆地环抱的马尼拉湾。5月1日,美军舰队顺利驶入马尼拉湾。几门西班牙的岸防炮开火了,但是美国军舰的炮火很快就对他们进行了压制。黎明时分,分舰队逼近马尼拉,开始搜索西班牙舰队。城里的西班牙炮兵虽然也开火了,可惜全都打偏了。

杜威发现了西班牙舰队之后,为了节省弹药,一直让舰队逼近西班牙舰队只有5000码的距离才下令开火。七艘西班牙军舰不是冒起了滚滚浓烟,就是葬身海底,几乎全军覆没。

西班牙海军被歼灭之后,1.1万名美军士兵迅速从旧金山出发,前往围攻马尼拉城。

美军在去往菲律宾的路上,兵不血刃,占领了西班牙所属的关岛,岛上的西班牙总督竟然还不知道已经爆发了战争。

1898年8月13日,在美国陆海军的联合攻击下,马尼拉城里的西班牙军队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宣布停火,美国就此占领了菲律宾。

西班牙人很顽强

古巴是美西战争的主战场。美国组建了2.5万人的远征军,在佛罗里达进行了紧张的训练。

由桑普森少将指挥的美军舰队,一共有24艘军舰,对古巴形成了严密的封锁。

6月22日,美国第五军1.7万人在海军炮火的掩护下,在圣地亚哥顺利登陆。与此同时,西班牙士兵正在加固房子和战壕,并且把一支小分队部署在村东北的一座山间堡垒。

早晨6点半,美军居然没有先行下令炮兵轰炸西班牙阵地,而是直接派步兵冲锋陷阵。西班牙军队开始向频繁靠近自己阵地的美军猛烈开火,美国士兵大量伤亡。在西班牙人的压制下,美军甚至无法向西班牙的阵地前进一米。美军第一批冲锋的步兵就这样倒在西班牙人坚固的防御工事之下,西班牙军队的士气更加高昂。

7点,将近4000名美军再次向西班牙人发动攻击。一个团刚刚成功到达山顶,很快就被西班牙士兵的猛烈炮火击退,美国人的进攻又遭到失败。

下午2点,美国人使用火炮轰炸西班牙阵地,一直在后方观望的援军也参战了。形势骤变,西班牙人只好一点点放弃阵地,但是他们依然拼命抵抗。

直到下午3点,美国人才攻下西班牙人的堡垒。但在埃尔卡内村的街道上,西班牙士兵仍然同美军进行着激烈的巷战。

下午4点半,残余的西班牙部队才放弃了村里的房子;5点,西班牙人弹药打光了。夕阳西下时,美军才真正占领了这个村庄。

西奥多·罗斯福亲历了这场战斗。他感叹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赢了。但是西班牙人打得非常顽强,面对现代化的步枪向这些战壕冲锋,真是太可怕了。”

在这场战役中,西班牙的500名士兵顽强地抵挡住了超过8000名美军长达12小时的进攻。

埃尔卡内之战的消息传到了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未来总统上前线

1898年7月1日,美军出动了1万人进攻圣胡安山,而圣胡安仅有760名西班牙士兵驻守。

早晨6点半,战斗打响了。美军炮轰西班牙守军阵地,西班牙人被动挨打,美国人感觉很轻松。但西班牙也不是软蛋,拼死反击,猛轰美军。西奥多·罗斯福距离炮弹落点不远,差点儿命丧黄泉。

罗斯福反复请求上级,希望让他主动出击。按照部署,他的志愿骑兵团只是后备部队,无权发动攻击,而他的请求竟然被上级批准了。

罗斯福环顾四周,对停滞不前的美国正规军大发豪言:“让我的人过去,看我们的。”于是,他率领部队小心翼翼地前进,因为天气太热,他担心自己跟不上队伍,所以骑在马上,脖子上还系着一条手绢。这个形象巨拉风,对枪林弹雨的吸引力极大,很快一颗子弹擦着他的眉毛“嗖”地飞了过去,但他依然勇往直前。

等他冲到山顶往回一看,身后只有一个士兵,毕竟人的两条腿是跑不过马的四只蹄的。而山上的西班牙人有很多,幸好美军部队及时跟了上来,不然这位美国未来的总统很可能就成为战俘了。

苦战一天,累得半死,战斗到最后,美军甚至跟西班牙士兵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美军终于占领了圣胡安山。

这场战役中,美军伤亡高达1700人,是美西战争中最血腥的一场战役。

在陆上激战的同时,7月3日,西班牙舰队企图突围。美西双方在圣地亚哥湾展开了激烈的海战。美国海军有24艘军舰,西班牙舰队只有9艘。美军火力既猛又准,打得西舰一艘接一艘地起火燃烧、沉没。

经过4小时激战,西班牙舰队全军覆没,其中7艘被击沉,2艘被俘,600人阵亡,舰队司令和1800名官兵被俘。美军仅有两艘军舰轻微受损,死伤各一人。

西班牙舰队被歼灭之后,西军已经弹尽粮绝,2.4万名士兵缴械投降。

美军撇开了古巴起义军,单独与西班牙谈判,接受了西军的投降,独享了胜利果实。

西班牙在古巴和菲律宾全线战败,无力再战。

12月10日,双方签订《巴黎条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实际上沦为了美国的势力范围);将波多黎各、关岛、菲律宾转让给美国;美国为获得菲律宾,向西班牙交付2000万美元。

整个战争期间,美军死亡约5000人,其中战死的不到400人,其余大多是得传染病死的。

美国以极小的代价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其海外殖民地,开始成为世界强国。

4.老罗斯福忒强悍

又一位全能天才

美西战争中,西奥多·罗斯福大出风头,后来他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美国著名的拉什莫尔山国家公园摩崖石刻有四位最伟大总统的巨大头像,分别是:华盛顿、杰弗逊、林肯和西奥多·罗斯福。

罗斯福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富商之家,父亲是银行家,家财万贯。罗斯福年幼多病,患有哮喘。尽管体弱,但他仍然喜欢户外运动。

罗斯福在历史、生物、德语、法语这几个学科上表现出色,1876年,他进入哈佛大学。

罗斯福从小就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他记忆力惊人,并且非常健谈。在哈佛,他是俱乐部的活跃分子,热衷于各类体育活动,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体育达人。

1880年,他从哈佛毕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

1881年。他出版了处女作《1812年战争中的海战》,这本书成为美国海军学院的必修教材。

从1881年开始,他作为历史学家取得了辉煌成就。他的《1812年战争中的海战》成为两代人的教科书;关于西部开发史的四卷大部头著作《征服西部》对史学有重要影响。他为主流杂志撰稿,收入颇丰。作为知识分子,闻名海内。后来,他还当选为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1888年,美国总统大选时,罗斯福为哈里森助选。

哈里森当选总统后,让他到美国公共服务局就职。哈里森第二次竞选落败后,新任总统克利夫兰非常大度,没有尽撤旧人,留下了前总统的支持者罗斯福,继续委以重任。

1895年,罗斯福出任纽约市警察局长,对警察局的运作实施了激烈的变革。当时纽约警界非常腐败,罗斯福也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整顿。

罗斯福自幼对海军和海战史十分着迷,因为他的两个舅舅在南北战争期间曾服役于南部邦联海军,给了他很深的影响。1880年,罗斯福结识了美国海军上校马汉。马汉“海权至上”的思想让罗斯福的信念飙升:只有急剧扩张海军力量,才能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

麦金莱当选为总统后,任命罗斯福为海军部副部长。由于海军部长长期称病,麦金莱也对海军不感兴趣,罗斯福得以大权独揽。他致力于海军现代化,并且大力推进美国海军的造舰能力,为美军赢得美西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

美西战争中,罗斯福辞去海军副部长职务,以志愿兵中校团长的身份赴古巴参战。因为这场战役,2001年,美国国会追授他荣誉勋章。他的儿子小罗斯福中将因为1944年在诺曼底登陆中的英勇表现,也获得了荣誉勋章。罗斯福父子均获此项荣誉,在美国历史上这样的家庭仅有两个。

古巴归来之后,罗斯福再度进入纽约政界,1898年当选为州长。1900年,共和党推举他为麦金莱的副总统候选人。

麦金莱赢得大选之后,罗斯福跟着进了白宫当副总统。

不过副总统在美国属于一个闲差,对于罗斯福而言非常无聊。这一时期,他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在一次演说中,他说出了能够表达其行事作风的名言——“温言在口,大棒在手”。

“该死的牛仔”当总统

1901年9月,麦金莱总统被刺,罗斯福登上总统宝座,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当时他只有43岁。

1904年大选,罗斯福获得连任。

罗斯福在总统任期内,大刀阔斧地改革,主要贡献是:推出资源保护政策,保护森林、矿产和石油等资源;通过公平交易法案,推动劳资和解。

他还发动进步主义运动,主张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对现行秩序加以改革,使美国社会重新走向和谐,把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他的改革理念是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重新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之上。在他看来,这是重建社会和谐的主旨。

他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开始了反垄断斗争。罗斯福总统把矛头指向摩根财团的铁路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对他们提出起诉。

在此期间,他还强迫一家煤矿公司接受政府对罢工的调解。这是联邦政府第一次支持有组织的罢工。这些行动赢得了人民的称道,使他获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美名。

与此同时,他也遭到了大资本家的攻击。美国大老板汉纳大骂他是个该死的牛仔,华尔街因他的堕落而目瞪口呆。

罗斯福的改革引起了共和党的分裂,保守派坚决反对他的改革,让他很受伤。他一气之下退出了共和党,另组进步党参加总统大选。

罗斯福的这些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滥觞。

开凿巴拿马运河

罗斯福对外因成功调解了日俄战争,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第一个获此奖项的美国人。

在调停的过程当中,他敏锐地察觉到新崛起的日本已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认识到巴拿马运河对美国不但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使美国海军舰队在两洋之间的调动更加快捷,所以他大力推动巴拿马运河工程,并将其视为自己最伟大的成就。

当时,巴拿马还是哥伦比亚的一部分。出于对巴拿马运河利益的考虑,罗斯福决定支持巴拿马独立。独立战争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哥伦比亚士兵每人接受了50美元的贿赂,就放下了武器。巴拿马共和国诞生。

美国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发和使用权。1904年运河开工,1914年竣工。巴拿马运河的开通意义十分重大,将纽约与旧金山之间的水路航程缩短了1.4万公里。

清华大学建校有外援

罗斯福的任期内,外交非常活跃。

在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巴拿马运河区,他动用军队的医疗部门,建立了公共卫生系统,并且通过军队在当地建设基础设施。

他还急剧扩张美国海军的规模,奉行美国第五任总统门罗提出的“门罗主义”,警告欧洲各国不得干涉西半球事务,命令美国海军在委内瑞拉海域巡逻。

1904年,罗斯福总统更是推出了咄咄逼人的“罗斯福政策”:为了避免第三方在拉丁美洲采取行动,美国必须自行维持西半球秩序,如果出现行为不轨的国家,美国有权进行军事干涉。

在罗斯福第二届任期的尾声,他派遣了一支由16艘最先进的战舰组成的舰队进行环球航行。

这支舰队自1907年12月16日启程,到1909年2月22日返航,历时一年多,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美国海军有能力登上世界舞台。

1907年12月3日,罗斯福在年度咨文中,要求国会授权减免和取消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美国实际损失的部分,将多余部分用于资助中国的教育和学生留美费用。

1908年,美国向中国退回了半数庚子赔款,其中一部分用于开办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也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大学成立后,将一座体育馆命名为“罗斯福纪念体育馆”。可以说,西奥多·罗斯福就是清华大学建校的外援。没有他的推动,清华大学那会儿还不知道在哪儿。

  如果觉得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世界历史很有趣:袁腾飞讲美国史这个历史挺靠谱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