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这个历史挺靠谱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司马迁写事都很准确,刘邦、项羽他们俩干什么,刘邦怎么想的,项羽说了什么,司马迁都不在场,这事就是他虚构的。但是虚构的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不能瞎编,不能说刘邦能扛鼎,项羽怕老鼠。一定得符合人物的身份,比如秦始皇出巡天下,仪仗队非常壮观,刘邦、项羽都在“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人群当中。但两个人看到了秦始皇的仪仗之后,说的话是不一样的。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文武双全,盖世无双,所以他看完就说“彼可取而代之”。不屑一顾,没什么了不起,老子推翻你,我来代替你。刘邦是亭长,居委会治保主任,他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是也”,表示太羡慕了,你看人家这一辈子没有白活,我什么时候能这样。完全符合两个人的身份。反观现在的有些历史剧,简直没法看,就是瞎编的、虚构的,不符合人物的身份。

东汉的班固,强人班超的哥哥,写了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说的是从刘邦建汉到王莽篡汉的西汉一朝的历史。而西汉的《史记》从轩辕黄帝一直写到本朝的汉武帝,可见司马迁很猛,直接敢说老大的不是。

【第三章 各领风骚数十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节 角斗场上三选手

宦官外戚斗得欢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大多年龄幼小,从汉和帝开始一连八个小皇帝,即位时岁数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100多天。还有两岁就驾崩的——汉殇帝,谥法短折不成曰殇,活了不到两年,当然短折不成。这种皇权低幼现象形成了外戚和宦官轮流控制朝政的局面,政治一片昏暗。

宦官从明朝开始叫太监,刑余之人,六根不全,看着正常人娶妻生子,本来就刻骨仇恨,心理阴暗之人一旦掌权,必然疯狂报复社会。所以外戚、宦官是统治集团中最黑暗的两股势力。皇帝年幼时一般由太后主持朝政。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二十几岁的小寡妇,头发长见识短,处理朝政只能靠父兄,小皇上自幼看姥爷舅舅的眼色做人,长大之后自然不甘心,一门心思要干掉姥爷舅舅。

但满朝文武都是姥爷舅舅提拔上来的,支使不动,就只好靠身边的宦官。因此形成这么一个特点:皇帝年幼,外戚掌权。皇上长大后,靠宦官杀外戚,宦官掌权。没几年皇上嘎嘣儿了,小皇上一即位,又是外戚掌权,小皇上长大了,又是宦官掌权。如此循环反复。

东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统治腐朽,皇帝大造宫殿,广选美女,后宫每天要花费数百万钱。汉灵帝时,公开卖官,公一千万,卿五百万。地方官是肥缺,定价高,州郡长官两千万,还可以分期付款。花这么大价钱买官的人,一上任跟红眼儿狼似的使劲往自己怀里扒拉,得把本捞回来。老百姓落在这帮人手里,如果不想吹灯拔蜡,就只能跟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三足鼎立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被迫铤而走险,于是在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五斗米道,一帮农民被这些神神鬼鬼的煽惑起来,势不可当。这一幕在以后的中国历史上反复上演,玩得最火的就属清朝的所谓“天王”——小学没毕业的洪秀全了。东汉朝廷费了老劲总算把黄巾起义给按下去了,可朝廷自己也一条腿进了棺材。

东汉时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拥有一切大权,这也就为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在平定黄巾的过程中,州郡的长官和地方的豪强,扩充武装,积聚力量,互相攻杀。今天张大帅打李大帅,明天李大帅打王大帅,杀来杀去,形成了袁绍、曹操等一些势力强大的军阀。公元200年,双方在官渡决战,只拥有一州之地但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打败了占有四个州的窝囊废袁绍,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此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后积极为统一全国作准备。

官渡之战中,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为谋求霸业,他边组建军队边招揽人才。刘备曾三顾茅庐,从隆中请出了历史上最厉害的农夫——诸葛亮。由此势力迅速壮大,发展成为群雄角逐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江东为根据地,竭力向长江以南扩展,占据今广东、福建及湖南大部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一开始他顺利地占领了荆州的一些地方,但在关键性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在终场哨音响起之前,被对方灌进一球,以二十万大军,败于不足五万兵力的孙刘联军,退回北方。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它促成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战后十多年间,曹操向西北扩大了统治区域;刘备则出兵入蜀,占领益州,控制了西南的一些地区;孙权占据岭南,在东南扩展了统治范围。公元220年,曹丕废掉自己的舅子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此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做王,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丕建立的魏,史称曹魏。曹魏延续了曹操的统治方针,建国几年以后,曹魏国力进入全盛时期。后来,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祖孙三代相继当权。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的军队举的旗子上,写着斗大的“蜀”字,太搞了。就好比日本人举个旗子上面写着“倭”一样。谁把别人骂自己的东西印在军旗上啊,心胸宽广之人!刘备谥号可是汉昭烈帝,不是蜀昭烈帝。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丞相诸葛亮辅政。刘禅因为小时候在长坂坡被赵云闷过,被刘备假摔过,影响了大脑发育,长大后什么事儿惨就办什么事儿,现在快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成了傻子窝囊废的代言。实际上蜀国建立后,诸葛亮只活了九年,而蜀国存在了四十多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连年出兵北伐,《出师表》里也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烽火频年,“国困民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打仗的军费只能靠卖布头了。打仗就是打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钱的干不过有钱的,人扔原子弹,你扔手榴弹,找倒霉。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都以失败告终,关键就是后勤跟不上,皇帝不差饥饿兵,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你饿他个三天四夜,还能在长坂坡前几进几出?以诸葛亮之大才为啥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呢?《后出师表》里有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不伐贼王业亦亡。”刘备建立的是汉,汉应该在洛阳,而不能在成都,如果不讨伐曹魏,蜀汉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了。这就跟当年蒋介石嚷嚷反攻大陆一样,“中华民国”的“总统”不能老窝在台湾啊?又不是岛主,那成了黄蓉她爹了。

《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本来有几次能一鼓作气灭了魏,被弱智儿刘禅急召回来两次,说我思念相父了,特意召唤相父回来看看。诸葛亮又不是召唤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就这样战事搁浅,诸葛亮一生气吐两口血,没几天就在北伐途中死于五丈原。虽然《三国演义》有虚构之处,但诸葛亮打仗晦气总是真的,失街亭、误军粮,这些都是老天不帮忙。诸葛亮死的时候五虎上将也都死干净了,姜维独力难支,于是宦官专权,国势逐渐衰弱,到公元263年蜀国被曹魏所灭。

孙权于公元222年称王,几年后称帝,建都建业。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浮海至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当时到了台湾之后,原住民茹毛饮血,断发文身,刺面凿齿。脸上刻上花纹,可能是为了吓吓野兽,把门牙凿下来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咋吃生肉啊!大陆最搞笑的饭店招牌,竟然是“正宗台湾牛肉拉面”,扯!这是正宗兰州人跑到台湾做出的拉面。台湾正宗风味应该是动物一刀砍下来分两半喝血。有史为证,只要熟的东西,一定是正宗大陆风味,都是移民过去的,陈水扁他们家就是清朝移民过去的。

孙权死后,孙吴内乱连年,日益衰落。

第2节 谁抢到皇位算谁的

两晋更替走马灯

公元265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即晋武帝,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统一南北。西晋的统一只是昙花一现,因为晋武帝并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靠着爷爷老子夺的江山。只不过他的对手比他还不如,乐不思蜀的阿斗就甭提了,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残忍暴戾,经常无故杀人,不杀人就吃不下饭。晋军过江,吴国老百姓就跟1949年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似的。

晋武帝死后,继承者惠帝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傻子。傻小子有一次听宫女议论外面闹灾,不少老百姓饿死了,这厮居然说,老百姓太傻,干嘛非吃粮食,吃肉不就行了?晋朝开国,跟汉高祖一样,错误地总结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搞分封的结果,于是大封同姓王,司马氏的王爷们个个手握重兵,造反条件十分好。统计一下,秦统一后搞分封的朝代西汉、西晋和明,出事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晋惠帝昏庸无能,皇后丑八怪贾氏专权,惠帝那些握有军权的爷爷叔叔哥哥们发兵攻打,动乱迭起。混战就在首都进行,箭射到傻皇帝的宝座上,鲜血溅了傻哥们儿一身。这就是着名的“八王之乱”。除了家贼,还有外鬼,一直装乖孙儿的南匈奴起兵了,愣说自己是汉朝的外孙,要恢复汉朝江山。立的家庙里竟然供着刘邦和刘备,这老爷儿俩要是知道了,得气得在棺材里打挺儿。

公元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谥法慈仁短折曰怀),史称“永嘉之乱”。公元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谥法在国遭忧曰愍)。愍帝与上一任怀帝一样,一对倒霉蛋。至此,西晋灭亡。

你方唱罢我登场

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现今南京)为都城,在相对安宁的江南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司马睿即晋元帝。

东晋建立之初,为立足江南,抵御北方匈奴、鲜卑等贵族的进攻,统治者一方面加强内部团结,一方面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不久,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由于生活安逸舒适,一些原来还想返回中原的南渡士族,包括东晋最高统治者,再也无意北返,偏安于东南一隅。

东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统治者为了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大肆征兵,导致农民起义,东晋统治名存实亡。

公元420年,掌握实权的东晋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在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

刘裕灭晋后,建国号宋,他就是宋武帝,在位时较有作为。宋朝30年间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进入东晋南朝国力最强盛时期。

陈朝末年,陈后主不思治理,境内田园荒芜,赋税繁重,百姓流亡,他依然纵情享乐。公元589年,陈朝灭亡。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这一时期为“十六国”。此后,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大约与南朝同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十六国后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鲜卑族拓跋氏原来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东汉末南迁,逐渐成为塞上的一支强大军事力量。公元四世纪后期,拓跋氏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后来,拓跋珪消灭后燕,占领中原,建都平城。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与南朝对峙。公元五世纪中期,北魏将南部边界推进到江淮一带,实力开始超过南方。

公元六世纪后期,北周武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扩大兵源,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周武帝死后,朝政日益混乱,大权落入外戚杨坚之手。

第3节 士族PK庶族:谁赢谁上台

想当废物也要有资格

前面说过汉朝选拔官吏靠察举制,到后来发展成门第望族累世公卿,到了魏晋,就变成了九品中正制。

朝廷设立一名大中正,它应该既中且正。然后各郡设立中正,负责评定人才等级,把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所以叫九品中正制。只有被评为上品,你才能当官。要被评为下品,你就当不了官了。

不过,能被评为上品的,还是那些门第比较高的人,高门大姓,世代被评为上品。最大的高门大姓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里的王氏和谢氏。比如王羲之是右军将军,又称王右军,但他一辈子拿笔,没听说过他用剑用得出神入化。他生来就是将军,因为是王氏。这些人世代垄断官职,老是他们家当官,就形成了大士族,而老当不上官那帮人变成了庶族。不是平民,不是农民,都是老当不上官的地主。

士族一生下来就是官,你要一生下来就是官的话,你还会好好念书吗?你现在已经一个月一万五千块钱的工资,还在这儿念书干吗?这一万五千块钱打着滚花也花不完,打小坐着奔驰250上学,长大就是一个笨痴250。所以这些士族是什么也干不了,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拿枪,宴会上作首诗都得别人代笔,成了连智商都退化了的一帮废物。

因为士族庶族是不通婚的,甚至不穿同样的衣服,不能共坐一席,所以士族老是近亲结婚。王、谢、袁、萧、顾、陆、朱、张,就这八个姓互相通婚,生来生去都是表哥跟表妹、舅舅跟外甥女、姑姑跟侄儿这种关系。越生越退化,祖孙三代长一个模样,肯定会脑残。而宋、齐、梁、陈各朝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武将肯定是庶族出身,很鄙视生来就做高官的士族。所以庶族做了皇帝,肯定不能容忍这帮废物吆五喝六。

受了屈辱?忍着吧

刘宋有个皇帝,他舅舅姓路,姓路的非要拜访一个大士族王氏。皇上说你别去,自讨没趣。姓路的说我是皇上的舅舅,我非去不可,就去了。到传达室一递名片,两个钟头没人理他,自个儿待着吧,在门口晒。他真有恒心搁那儿等,两个钟头之后,人家把买菜那个门开开了,进来吧!

进去之后,主人也没在正堂迎接他,而是在卧室,那是非常不礼貌的地方。主人背对着他,光着膀子躺着,小丫头给扇着扇子。他就在那儿站着,也没人给让座,也没人给递茶,站了一个多小时。主人一翻身,呦,这是谁啊?他怎么在这儿待着,他是谁?这个时候,仆人搬个胡床来,就是马扎,搁在那儿,让他坐下了。坐下来之后主人就问,你姓什么?他说我姓路。主人说过去给我们家养马的路伯之是你什么人?路伯之是我爷爷,一开始是养马的,后来立军功了。主人说怎么养马的孩子跑到我屋里来了?给我轰出去!仆人就给轰出去了。人刚一转身,就见那个士族指着马扎说,把这个拿出去烧了。

路大人回去就跟他皇上外甥哭诉,说你看我是你舅舅,怎么能受这种屈辱。皇上很生气,你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管人家是不是养马的,人家现在是皇上的舅舅了,你怎么这么招待人家!但是没办法,皇上只能和他路舅舅说,你活该,我让你别去,你非去,我都惹不起他。皇上为什么惹不起他?因为姓王的一族全在朝里做大官,全天下的田,差不多60%都是他们的,他们一族人在经济、政治方面地位非常高。

随着后来士族这帮人越来越衰落,庶族地主崛起了。尤其魏晋南北朝,那个时候更迭频繁,打仗是最厉害的,都是庶族立军功,所以庶族势力越来越强大。

第4节 “汉化”辅导班

不汉化,哪儿来回哪儿去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他们是游牧民族,当时比较落后,而被他们统治的民族却是先进的。严重的民族和社会矛盾出现了。

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得意的说法,胡虏无百年之运。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绝不可能超过一百年。这是因为对我们的文化充满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马弯刀,你靠这个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诗云,这个你就不行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蒙古人当年占了地球陆地表面积四分之一,今天还找得着吗?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吗?野蛮能战胜文明吗?希特勒帝国怎么样?日本帝国怎么样?苏联又怎么样?它的原子弹、核武器可以把人类毁灭30次,1991年没人招它,自己就玩完了。从亚历山大帝国到前苏联帝国的崩溃,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暴力啥用没有,啥也解决不了。拿破仑帝国十年,希特勒帝国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干什么?整天灭这个灭那个,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得靠文化的认同。

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摆在面前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个汉化,第二个不汉化。不汉化的结果就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但汉化的结果还有你吗?所以为什么无百年之运,你汉化就跟我们融合了,还有你吗?现在几个满族人还会说满语、认识满文?满语、满文要不是国家特意保留下来,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样,变成一种死文字了。连溥仪都不会说,溥仪英语很棒,老师庄士敦是英国人。他会说英语,但他不会说满语,本民族的语言他都忘了。清朝为什么能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因为汉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开始汉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行均田制与租调制。当时中国北方常年战乱,田土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复农业生产,所以政府给农民分配土地。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土地私有,政府拿什么分配给农民呢?只能是无主荒田,原来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国家只有在大的战乱之后才可能给农民分地。一般的乱还不行,得乱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减少。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前,北方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颁布了均田令,给农民分地。分地之后你不光种地,你还得给国家上税,这就是所谓的租调制。租就是给国家交粮食,调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种麻的就交麻布,种桑的就得交丝绸。甭管是交租或者调,必须从事农业。鲜卑人也得从事农业,因为国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现在给你分配土地,逼着你进行农业生产,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鲜卑人用汉族的方式生产,逐渐就汉化了。

第二,推行的三长制,促进了农业和汉化政策。宗主也叫做坞主或壁帅,是在五胡十六国末期南逃的豪强大族。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

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是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这种制度只对大地主有好处,对广大农民只有痛苦,没有好处;对封建国家来说,则只是为巩固初建立的政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对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调发都极为不利。

魏孝文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起来很好,实际上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三长制的建立,打破了豪强荫庇户口的合法性。在实行的过程中,三长还是从大族豪强中产生,他们不仅本人可以享受免于征戍的特权,而且亲属中也有一至三人可以得到同样待遇。但较之宗主督护制,它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行后,国家直接控制的自耕农民大量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相应增加,农民赋税负担也有所减轻。北魏后期,社会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当与此有密切关系。北魏的三长制后来成为北齐、隋、唐时期乡里组织的基础。

第三,整顿吏治,给官员俸禄。我们知道,古代的战争跟你国家先进与否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一个是战争成本,一个是战争欲望。战争成本低敢打,战争欲望强烈能打胜仗。

北魏爱打仗。北魏为什么爱打仗?官员没有俸禄,你想挣钱靠什么?出去打仗,抢下战利品是你的;再一个靠剥削百姓。官员没有俸禄,所以北魏老得打仗,马上民族嘛。皇上进行改革,整顿吏治,我给你们发工资,别整天出去打仗了。你一发工资,我不用打仗,我不用冒生命危险,我也能挣着钱,我疯了还天天出去打仗?打仗难免阵前亡,哪天一不留神再砍着我,我干吗老干这事?所以尚武的民族就从马背上下来了,越来越平和了。包括后来辽、金这些民族都是这样,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原来很爱打仗,后来为什么不爱打仗了?有工资挣了,用不着了。

第四,迁都洛阳。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乐,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然后迁到了平城,平城就是燕云十六州当中的云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较偏远,最后才迁到洛阳。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孝文帝发布一道圣旨,说我国家“兴自北土”,国家从北方发源。“徙居平城”,迁到了山西。“虽富有四海,然文轨未一。”我们虽然富有四海,但是文轨未一,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此间用武之地”,平城这个地方啊只适合打仗,穷乡僻壤什么都不产(今天知道有煤,那会儿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来也不能吃),北边挨着草原上崛起的一个强大的新民族柔然,这个民族太强大了,北魏打不过,柔然后来被突厥打败,西迁到了欧洲,就是欧洲所说的阿瓦尔人,今天的保加利亚人可能就是柔然人的后代。“移风易俗,信为实难。”这个地方要改变咱鲜卑的旧俗太难了,平城这个地方鲜卑的旧势力太强大。怎么办?咱迁都。往哪儿迁?“崤函帝都,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朕为什么要迁都,因为平城这个地方不好,“用武之地,移风易俗,信为实难”。而“崤函帝都,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崤函指的是崤山、函谷关。谁在那儿?长安所在,周秦汉唐11朝故都。“河洛王里”,洛阳是王里,东周、东汉、曹魏、西晋都在此定都,算上北魏,已经是第五个在洛阳定都的王朝了。洛阳是九朝古都,当然后面那几个就没有什么太能提得起串得来了,包括五代十国的后唐也在这儿建都。“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我要向古代汉民族的帝王那样去中原。他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了,我也要占有中原,我是中国的正统,所以我要迁都。

大臣们反对,不行!平城这地方是祖宗定都之所。当年太武皇帝定都于此,你说迁就迁,祖宗同意吗?皇上一看,我要愣迁就把这些大臣们得罪了,而且很多大臣论辈分都是我叔叔大爷。怎么办?好吧,我们不迁都了。南伐刘宋,我们要打仗。刘宋,南朝宋齐梁陈的那个宋,不是赵匡胤的赵宋,是刘裕建立的刘宋。北魏20万大军南下,征讨刘宋。各位叔叔大爷,老诚谋国、忠勇过人,都跟着我去。叔叔大爷们就都跟着去了。遇到恶劣天气,大雪、大雨,行军,锻炼一下士卒的坚忍程度。士卒们身上都湿透了,怨声载道。今天艳阳高照,扎营,晒被子,等到恶劣天气再行军。叔叔大爷们都快散架了,我的侄子太坏了,怎么这样折腾啊?走到洛阳,路程刚一半,从山西要走到长江边上,刚走一半。叔叔大爷们实在走不动了,就找皇上去了,说大侄子咱别再往前走了,咱别跟刘宋打仗了,刘宋也没招咱们,再说打仗也犯不着咱们去,边将干什么吃的。咱往回走吧,你叔叔我实在不行了。

皇上一看,王爷们确实年事已高,这么折腾确实不合适。但是问题是,我们往前走还有一半的路程,往回走也是一半的路程,不如咱们别走了,怎么走你都是一个死,往回走你更得死,往前走好歹天气越来越好,往回走天气越来越坏,干脆咱就在洛阳建都吧。叔叔大爷们心里骂着娘,也只好这样了,总比上南方死半道上强吧。于是,都城就定到了洛阳。上古时期,一说中国如何如何,这个中国指的就是长安洛阳,谁占这里谁就是中国。所以现在谁是中国?北魏是中国,东晋就不是中国了。双方互相骂阵,东晋管北魏叫索虏,你们头发都束小辫,所以你们是索虏。而北魏骂东晋是岛夷,你们都是岛上住的蛮夷,你们这帮人海边打渔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孝文皇帝迁都到洛阳之后,完全跟汉族打成一片,东晋还说他是索虏,孝文皇帝感觉很郁闷,怎么办?不许索了。

  如果觉得这个历史挺靠谱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这个历史挺靠谱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