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热衷于“纸上谈兵”,酷爱战争史
每个人,人生都有一件大事。对我来说,就是能够出版一套讲述战争史的书。这是我长久以来挥之不去的愿望,此愿望之强烈,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热爱”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男人的情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男人的霸气!
一直觉得,男人可能天生就是军事发烧友。小时候家里没有闲钱买玩具,父亲便用木头给我削了把手枪。每次玩“打仗游戏”时,我都挥舞着这把木枪冲锋陷阵。受战争题材电影的影响,那时我认为打仗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完全不晓得战争的残酷。
随着年纪渐长,不能再挥舞木枪,于是便爱上了“纸上谈兵”。平时读书,除了看历史就是看军事,尤其喜欢读各种战争史。可以说,我现在的知识储备,70%是战争史方面的。
对战争史的热爱,已经渗透到了我的骨子里。
因诸多限制,往往使人不能尽兴
对于战争史,我不但爱看,更爱给学生讲。在中学课堂上,限于《教学大纲》,往往不能展开了讲。每次讲到兴起处,一看手表,不得不戛然而止,实在是不过瘾!在精华学校授课时,鉴于学校的私立性质,不像公立学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因此对于自己了解得比较多的东西,还是可以多讲几句的。
现在的高中历史选修课中,有一门课叫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门课程的人教版教材,我也曾参与了编写,但北京市并没将其列为必修课。精华教育的廖中扬、李峰学两位老总,也是军事爱好者,他们曾想让我专门在精华学校讲这门课,以便录制下来作为学校的特色选修课。但我觉得现在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恐怕没时间听一门跟高考完全无关的课程,因此便婉言谢绝。两位老总又劝我将自己所擅长的战争史讲出来,并整理成书,这样便可以不再受中学《教学大纲》的限制,还可以使中学生以外更多的人看到,对战争史的普及也有好处。所以,我便动了心。
什么叫“史话体”?我有自己的定义
现在市面上有关战争史方面的书很多,我觉得大体上分为两类:学院派和戏说体。学院派所讲的战争史过于严肃,一大堆外国人名、地名、军队的番号,从这个格勒进攻那个斯克等,往往看得人晕头转向。除非手边随时准备着世界分区地图,左图右史,才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样的战争史,更适合做军事院校的教材,不太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而戏说体又过于调侃,不怎么讲史实,大多是作者的评述,让人感觉信息量不是很足,干货太少。
因此,我和这套书的特约策划徐杭先生研究之后,决定结合学院派和戏说体的长处,尽量避免其不足,将这套书定义为史话体。
什么叫“史话体”呢?说白了就是在叙述大事的同时,照顾细节——讲故事、讲段子。比如讲“二战”时,不按年代把发生的战役一一陈述,而将大事交代清楚之后,多讲战争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泰国在二战中的角色、波兰海军在战争中的英勇战斗、大战中敌对双方的情报活动等。这些细节,在严肃的战争史中往往是看不到的。
术业有专攻,我只讲自己最擅长的
古今中外,有关战争史的资料浩如烟海,我只是爱好者,并非军事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如有谬误之处,敬请指正。有关中国的战史,因写作的人较多,加之我平时涉猎又浅,所以就不敢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我这套书计划出版六本,其中“二战”两本、“一战”一本、“世界近代战争”两本、“世界中世纪战争”一本,讲述的重点是外国战争史,涉及中国战史的部分,一般不会着墨太多。
这套书之所以能够顺利出版,要特别感谢精华教育的廖中扬、李峰学两位老总,他们为我联系到了博集天卷;非常感谢博集天卷的领导层,他们不以拙作鄙陋,愿意让它付梓;感谢博集天卷的部门总监一草和编辑李吉军,为拙作做了大量工作;感谢拙作的特约策划徐杭先生为我搜集材料、编定大纲、整理文字;此外,还要感谢许多为拙作出版提供了帮助的朋友。
衷心希望这套书能让您了解一段不同于以往的战争史,并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与喜爱。
袁腾飞
第一章 名将饮恨大西洋(大西洋海战,德国海军的悲歌)
永远不要害怕,强迫你撤退的敌人,本身就是在那时最害怕你的人。
——题记
01.传说中的U艇
鼠目寸光的英国人
一旦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大家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太平洋海战,美日两军航母对决、战列舰对轰,场面非常壮观!而在欧洲战场,进行的主要是陆战和空战,加上海军一直不是德国的强项,因而人们对大西洋海战的了解就少一些。实际上,大西洋海战照样是惊心动魄、惨烈异常。
大西洋海战的交战双方主要是英国和德国。从1939年9月到1945年5月,德国海军与实力远超自己的对手——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近6年的艰苦战斗。德国海军谋划周密、战术巧妙,曾经多次令英国皇家海军蒙受羞辱。虽然大西洋海战最终的胜利属于英国皇家海军,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德国海军的复兴,要从1933年纳粹党上台说起。纳粹党上台伊始,就积极扩军备战。当时,德国的海军总司令是一战时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雷德尔上将。在雷德尔的规划下,德国的造船厂加班加点赶造军舰。1934年,雷德尔又向希特勒建议:“德国海上力量的关键在于水下,只有获得足够的潜艇,我们才能拥有进攻的利齿。”
几个月后,希特勒把雷德尔召到总理府,递给他一封电文,说道:“这就是你要的利齿。”这封电文就是《英德海军协定》。英国人的短视让人惊讶,英国居然同意德国建造相当于皇家海军水面舰艇总吨位35%的军舰,潜艇甚至可以达到45%,这等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海军的限制不复存在了。德国开始大力赶造军舰,尤其是潜艇。目光短浅的英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决定将让他们在开战后付出惨重代价。
在潜艇部队司令人选上,雷德尔选中了一战时的潜艇部队老兵、正担任巡洋舰舰长的邓尼茨76。雷德尔让邓尼茨担任德国潜艇部队司令,全权负责潜艇部队的组建。邓尼茨欣喜异常,他坚信潜艇战将在日后的海战中发挥决定作用。
到1938年,德国人便把《英德海军协定》抛在脑后、不再遵守了,但德国海军的发展没有计划的那样迅速。这是因为,希特勒对陆军怀有特殊感情,而二把手戈林钟情空军,在纳粹德国的扩军计划中,潜艇虽然名列榜首,但陆军和空军抢到的资源更多。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元首的心肝儿宝贝呢?
傻瓜才去硬碰硬
德国陆军和空军闪击波兰,被认为是二战的开始。实际上,二战的第一炮是德国海军打响的,而且是一艘老式无畏舰。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无畏舰率先向波兰军队阵地开火,打响了二战爆发的第一炮。随后,德国的陆军和空军才对波兰发动全面进攻。
战端既开,处于劣势的德国海军只好全力以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赢得制海权,保护自己的海上运输线,英国尤其如此。开战后,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的狂轰滥炸,严重影响了英国本土的生产能力,让英国对海外援助的依赖更加强烈。当时的英国商船队,总吨位为2100万吨,相当于当时全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英国船只大约有1500艘。
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使盟军损失惨重
在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德国海军。战争初期,英国皇家海军的策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击垮对手。而德国海军的实力与英国皇家海军相差悬殊,他们又不傻,才不会去跟对手硬碰硬。
当时德国海军拥有老式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潜艇57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德军海军的舰艇数量跟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没法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航空母舰连一艘都没有,大型水面舰艇的数量也少得可怜,驱逐舰与英国海军的对比是30:230,只相当于人家的一个零头。德国海军只有潜艇数量跟英国海军接近,是57:58,但是德国潜艇以小型潜艇居多,而小型潜艇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
虽然德国海军明显处于劣势,但他们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与精湛的战术。尤其是德军U型潜艇,在开战之初就打得有声有色。
“狼群战术”很可怕
德国对U型潜艇的使用,贯穿一战和二战整个时期。为什么叫U型潜艇呢?这是因为德国潜艇的编号都使用德文“untersee-boot”——这个单词就是潜艇的意思——因此便以首个字母U加数字命名,简称U艇。
1906年,德国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了第一艘U艇。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德国U艇便成为大西洋里最令人生畏的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共建造了640多艘潜艇,其中德国建造的就有300多艘,德国U艇击沉的商船总数达5900多艘,总吨位超过1300万吨。U艇以其卓越的作战能力,在海上大展雄风。
正因为尝到过U艇的甜头,希特勒和德国将军们是不会忘记这种武器的。1935年德国开始建造潜艇,开战之前,建造了57艘;二战期间,又造了1131艘;总共1188艘。在水面舰艇不顶劲儿的国家,潜艇往往成为海军的主要武器。德国凭借性能先进的U型潜艇,在大西洋狠狠地打击了盟军的商船队和护航舰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进攻计划中,德国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发明的“狼群战术”收获最大,战果最丰。“狼群战术”由6至12艘U艇组成小分队,在海上进行游猎,发现目标后,由一艘“头狼”指挥“群狼”统一行动。“狼群”中的各艘潜艇从对方护卫舰队的间隙或侧翼隐蔽地穿过去,向目标靠近。“狼群”在白天往往不动手,等到黄昏时分进入攻击阵位,夜间突然浮出水面,以多艘潜艇同时对一个目标发动鱼雷攻击。
这种战术非常可怕,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容易得手。由于攻击方式与狼群极为相似,“狼群战术”因此得名。开战初期,德军就用这种战术频繁破坏盟军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损失惨重。
02.奇袭斯卡帕湾
“皇家橡树”号离奇沉没
二战当中,德军U艇的官兵人人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这艇长更是千里挑一,个儿顶个儿都是好样的,三大王牌——普里恩、舍普克、克雷齐默尔,都是在潜艇战史上无出其右的名将。
二战一爆发,英国人就知道德国U艇的厉害了。1939年10月14日深夜,当时英国海军的重要基地斯卡帕湾皓月当空。凌晨两点,突然间宁静的军港中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英国的“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燃起了熊熊大火,并迅速沉没。当时军舰上的很多官兵还做梦呢,都没睡醒,就直接安乐死了。舰上的800多名官兵无一生还。
“皇家橡树”号战列舰成为英军在二战中损失的第一艘战列舰,很多人把“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沉没,称作英国的“珍珠港事件”。
“皇家橡树”号的沉没,让英国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心痛不已,他把这一天称为英国皇家海军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为“皇家橡树”号战列舰曾经是英国海军最强大的主力舰,而且这艘战列舰名头非常大。
据说在1651年,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时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在内战中败北,只身落荒而逃,跑到一棵大橡树旁,发现这棵橡树是中空的,就藏了进去,躲过了追兵。后来查理二世卷土重来,重掌权柄,就把这棵救过他一命的老橡树封为“皇家橡树”。“皇家橡树”从此就成了战神,变成了英军的吉祥物。从那个时候开始,好几艘英国海军的战舰被命名为“皇家橡树”号。其中1862年建成的一艘橡木战列舰,非常有名。
被击沉的这艘“皇家橡树”号,于1914年下水,是英国君主级战列舰的5号舰,曾经多次作为英王座舰出访各国,舰上的贵宾室里永久存放着英王宝座,墙上悬挂着历代英王的画像。当时在英国人眼里,“皇家橡树”号就是英国皇家海军战无不胜的威严的象征,结果没想到,开战之后一个多月就爆炸沉没了。
“皇家橡树”号沉没之后,英国人都不明所以,搞不清楚是锅炉爆炸了,还是怎么回事儿。陷入迷局的皇家海军,成立了由15名专家组成的调查委员会,一通调查后得出结论:“皇家橡树”号不是自行爆炸的,而是被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的。
这个结论公布之后,英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个结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为什么呢?因为斯卡帕湾航道狭窄曲折,基地入口的地方又有浮动炮台和封锁船,连水面舰艇都需要引航员引导才能入内。斯卡帕湾海军基地的指挥官说过:“斯卡帕湾是不存在来自海洋的威胁的。”不要说潜艇了,连海豹都进不去。所以,专家们无法想象,德国潜艇怎么可能在深夜从水下绕过重重障碍进入港内?
为了应对舆论的压力,丘吉尔只好下令把斯卡帕湾海军基地的高级军官统统撤职,然后对外宣称“皇家橡树”号是因为锅炉爆炸而自行沉没的。
潜伏在海军基地
“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到底是怎么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呢?德国潜艇又是怎么进入戒备森严的斯卡帕湾的呢?
这跟一个名叫阿尔伯特·奥特尔的德国间谍大有关系。说起来,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个间谍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打仗最关键的就是情报的搜集。
阿尔伯特·奥特尔的真名叫阿尔雷德·韦林,出生在一个移居瑞士的德国商人家庭。瑞士就是一部分德国人不愿意做德国人,一部分法国人不愿意做法国人,一部分意大利人不愿意做意大利人,由这些人组成的这样一个国家,本身就有大量的德意居民。
韦林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是一个极端的军国主义者,坚决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日耳曼人的霸权。一战爆发后,韦林加入了德国海军,成为战列舰上的一名军官,而且还参加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在战争中,韦林因为作战勇敢,三次荣获德意志帝国政府颁发的骑士勋章。
等到一战结束,德国军情局首脑、海军上将威廉·卡纳里斯看中了韦林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和丰富的海军知识,就让韦林做了一名专门搜集各国海军情报的间谍。韦林被德国军情部门派到了瑞士,在一家钟表店学艺,实际上就是掩护身份,开了一个钟表店。
韦林这小子具有超人的记忆力,过目不忘,是一个大神。他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名技术精湛的钟表匠。到了1927年,韦林以一个成功的瑞士钟表商人的身份移民到了英国,在英国长期潜伏下来,这一潜伏就是13年之久。
到了英国之后,韦林的任务是搜集各国的海军情报,尤其是作为德国主要对手的英国皇家海军的情报。于是,韦林就在靠近斯卡帕湾海军基地的地方开了一家钟表店,专门卖瑞士表。
如果觉得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