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于是,德军便全力攻击这种指挥中心,南部地区和伦敦附近的7个指挥中心有6个被摧毁,英国空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到了崩溃的边缘。照这样发展下去,英国空军很快就会失去抵抗力量!而德军在数量上的优势开始逐步发挥出来,在这两周里,德军损失了214架战斗机和138架轰炸机,但还有足够的力量继续发动攻势。就在英国空军遭到无法长期承受的巨大损失、即将到达崩溃边缘的时候,德军突然改变了战术,不再攻击英军的机场和指挥中心,转而对伦敦实施大规模空袭。
这一改变,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8月24日,12架迷航的德军轰炸机飞临伦敦,把炸弹投到了市中心。8月25日,根据丘吉尔的指示,英国空军出动81架轰炸机空袭柏林。尽管空袭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乎其微,但在心理上极大地震撼了德国!8月28日夜和8月31日夜,英军又两次空袭柏林,柏林市民也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滋味。
大编队作战损失小
希特勒被激怒了,叫嚣着要彻底毁灭伦敦!9月3日,戈林召开参谋长会议,决定从9月7日起,攻击重点转为伦敦。
从9月7日起,一连7天,德军对伦敦不分昼夜地实施了大规模空袭,使伦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但英国空军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了战斗力。此外,英国空军指挥序列也有了变动。道丁和第11大队大队长派克主张以中队为单位的小编队逐次投入战斗,而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则主张以3至7个中队组成大编队迎战。在实战中,小编队作战使英国空军损失较大。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英国空军肯定了大编队作战。空军副参谋长斯坦莫尔上将接替道丁,第12大队大队长马洛里接替派克,分别担任战斗机司令部司令和第11大队大队长。
9月15日,经过8天的调整和补充,英国空军先后出动了19个中队的300余架战斗机,迎战前往伦敦的德军200架轰炸机和600架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激烈的空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在英军英勇的抗击下,很多德机漫无目的地投下炸弹,匆匆返航。全天有56架德机被击落,其中轰炸机34架,另有12架在返航和着陆途中伤重坠毁,还有80架飞机是带着满身弹痕着陆的。英军在空战中损失了20架“飓风”和6架“喷火”战机,还有7架战机因伤重报废。
这一天,是不列颠空战的转折点。德国空军终于意识到,他们没有掌握英国南部的制空权,并不能在白天进行为所欲为的空袭,英国空军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很强大!丘吉尔亲临第11大队的指挥中心督战,他将这天称为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为激烈的一天!战后,英国将9月15日定为不列颠空战日。
战略轰炸的“雏形”
经过第一、二阶段的激战,不列颠空战进入最后阶段,德军空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对英国工业城市进行空袭,以削弱英国的军事力量,并制造欲进攻英国的假象。这样一方面可以牵制英国大量的海、陆、空军于本土,另一方面掩护为进攻苏联而进行的准备。
这一阶段最典型的战斗,就是发生于11月14日夜间,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行动,德军空袭的目标为英国航空工业基地考文垂49。尤其悲壮的是,英军通过破译德军的最高机密——埃尼格玛密码机,事先已掌握了德军的空袭计划。为了不让德军察觉到这一“超级秘密”,英国战时内阁决定一切照常,既不增加考文垂的防空力量,也不提前发出警报疏散平民!当晚,德军共出动449架轰炸机,由于使用了代号为“X-蜡膏”的无线电导航技术,轰炸非常准确,有394吨爆破弹和56吨燃烧弹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军还投下了127枚延时炸弹,以破坏英国人的救援行动。考文垂有5万多幢建筑被炸毁,死亡554人,重伤864人,12家生产飞机零部件的工厂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英国飞机减产20%,考文垂市区的水、电供应中断了35天才恢复。时至今日,在英国民谚中还有“send somebody to coventry(考文垂)”一语,意思是“别告诉他,让他去倒霉”。后来等英国人缓过劲儿来,为报考文垂这一箭之仇,联合美国轰炸摧毁了德国的德累斯顿50。战后,两国相逢一笑泯恩仇,考文垂和德累斯顿结成了友好城市。
单从军事角度看,此次空袭非常成功,具备了战略轰炸的典型特征,被很多军事家誉为战略轰炸的“雏形”。但这已是强弩之末,由于德军无法完成夺取制空权的计划,登陆英国、迫使英国投降或合作的意图无法实现。德国空军损失了超过2000名空勤人员和将近2000架飞机,虽然不至于影响整体实力,但对于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这些损失在对苏联开战之前都无法完全恢复。
同时,在心理上,英国暂时挡住了德国进攻的锐气,也打破了德国空军在开战初期全胜的战绩,使英国士气得以在欧洲大陆接连挫败之后有了稍微恢复的机会。不列颠空战,实际上是二战中德国第一个没能达成战略目标的战役。英国皇家空军的英勇战斗,保住了欧洲最后的自由的种子。丘吉尔首相在战后深情地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这么大的贡献!”
10.“小弟”投靠了别人
六千水兵大起义
法国的投降,标志着纳粹德国吞并欧洲的步伐,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按照《我的奋斗》中的既定方针,纳粹千年帝国的梦想,应该建立在东方。所以,希特勒决心即便不列颠空战未能使英国屈服,也要准备对苏联开战。不过,苏联国土辽阔,边境线漫长,因此必须先征服东欧,控制巴尔干半岛,把与苏联接壤的国家拉过来做“兄弟”,这样打起来才比较靠谱。于是,纳粹德国瞄准了中东欧地区。
二战爆发前,德国就已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地区,继而拿下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开战后,占领了半个波兰。东线已跟苏联接壤,再往南数,与苏联临近的国家还有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如果把这三国拉过来,从北到南,就可以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有意思的是,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是德国出兵摆平的,都是半推半就主动送上门来的。这里既有历史的渊源,更有那些亲纳粹领导人的功劳。
先说匈牙利,匈牙利原本是1867年成立的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获得了独立。此时的匈牙利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是资产阶级政府,另一个是以库恩·贝拉为首的苏维埃。1919年3月,苏维埃最终夺取了政权,建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匈牙利国内保守势力感觉大事不妙,于是便开始相互串通,暗地里组织武装对抗苏维埃政权,协约国也决定出兵干涉。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人——霍尔蒂。
霍尔蒂,生于1868年,出身于贵族家庭,少年时就被家里送进奥匈帝国的阜姆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进入意大利的海军学校受训,回国后进入奥匈帝国海军服役。凭借着先天的机敏,他在海军中一直步步高升,相继出任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侍从武官、随从参谋、巡洋舰舰长、舰队司令。
一战爆发后,霍尔蒂率领舰队与协约国海军作战,曾数次重创意大利海军,因打破意大利对亚得里亚海的封锁而名震一时。但陆地战场的溃败,使得奥匈帝国的统治开始动摇。1918年2月1日,驻守在亚得里亚海卡塔罗40艘军舰上的6000多名奥匈水兵发动起义,他们逮捕了大批军官,建立了士兵苏维埃。起义波及了附近的港口,一些工人也相继加入。
极其苛刻的条约
在水兵的这次起义中,他们要求帝国退出战争,签订和约,废除君主制,成立民主政府,承认帝国内各民族人民的自决权。霍尔蒂当时拒绝参加起义,被困在军舰上。帝国高层惊慌起来,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大批军队赶到卡塔罗对付起义。霍尔蒂瞅准机会,积极参与了对起义者的镇压。一个月后,他晋升为海军上将,出任奥匈帝国海军司令。谁知,他已是这个帝国的末代海军司令。帝国在1918年10月崩溃后,霍尔蒂回到家乡隐居了起来。
匈牙利独立后不久,国家即陷入动荡。霍尔蒂见有机可乘,便重新出山,参加到资产阶级政府一方,出任军事部长。他组建了一支忠于自己的武装——国民军,凭借着在一战中树立的威望,队伍很快便聚集到5万多人,霍尔蒂指挥着国民军疯狂扫荡苏维埃。由于成绩突出,霍尔蒂获得了欧洲列强和匈牙利上层社会的支持。1919年11月16日,他率领国民军开进布达佩斯。霍尔蒂进城后,首先对支持苏维埃的人进行了血腥镇压,随后几个月,几千人被处死,更多的人被关进监狱。
到1920年春,匈牙利共产党势力被打压下去后,霍尔蒂感觉自己的身份该变化了。他突然派兵包围了国会,迫使议员们选举他为“摄政王”。从此,匈牙利进入了霍尔蒂统治时期。霍尔蒂的军衔一直是海军上将,他依然穿海军上将服,可匈牙利是个内陆国家,没有海军,所以他被人称为“没有海军的海军上将”。因为匈牙利也没国王了,他又被称为没有“国王的摄政王”。
霍尔蒂夺权,是在一战后不久。协约国不可能饶了匈牙利,霍尔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与协约国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这是《凡尔赛和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对作为战败国的匈牙利来说极为苛刻。匈牙利丧失了近2/3的国土、近一半的人口,面积由战前的32万多平方公里变成了9万多平方公里;2088.6万人口还剩下761.5万,1000多万匈牙利人一夜间成了外国人;还须支付巨额赔款。即便在那个盛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丛林法则的时代,这么瓜分领土也是很少见的。尽管霍尔蒂心有不甘,但为了取悦协约国,得到他们长期的信任和支持,他还是狠下心接受了这一屈辱条约。条约的签订在匈牙利国内引起了极大震动,匈牙利公共建筑物上的国旗全部降半旗致哀,直到1938年。民众的谩骂声不绝于耳,甚至一些人想要复辟哈布斯堡王朝。霍尔蒂感到了威胁,待地位稳固后,他也想夺回一些东西。或者说,他对凡尔赛体系也是痛恨的。
不自量力的霍尔蒂
在希特勒刚刚上台时,霍尔蒂就与之建立了密切关系。虽然存在一些外交投机成分,但霍尔蒂认为,这次德国的变化与魏玛共和国的历届政府不同,希特勒将建立一个强势政府。何况两国有共同点:一战时是盟友,战败后都饱受宰割,都希望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而且,密切的经济关系也是两国彼此靠拢的重要原因。吞并奥地利后,德、匈成为邻居,走得更近。
1938年,德国在慕尼黑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很支持,并参与其中,事后分得了斯洛伐克南部(此后,匈牙利的公共建筑物上才重新升满了旗,而不再是升半旗)。在对待1939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领土纠纷时,德国更是明显偏袒匈牙利,迫使罗马尼亚将北特兰西瓦尼亚划给匈牙利。
虽然在1939年初,匈牙利就加入了轴心国,但在二战初期,匈牙利还是比较中立的。等到德军击败法国后,霍尔蒂认为匈牙利应该参战,以便在战争结束前多捞点好处。
有个笑话非常具有讽刺意味,说是在珍珠港事件后,德国于1941年12月11日对美国宣战。两天后,匈牙利根据《三国公约》也对美宣战。美国人那会儿对匈牙利十分陌生。当时,匈牙利驻美临时代办到美国国务院递交宣战书。值班的秘书是个新手,于是发生了以下有趣的对话。
问:“谁在领导着匈牙利?”
答:“霍尔蒂海军上将。”
问:“那你们一定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答:“没有,我们是内陆国。”
问:“那霍尔蒂将军的职务是什么?”
答:“他是摄政王。”
问:“哦,那你们的国王是谁?”
答:“我们没有国王。”
问:“美国、英国是你们的敌人吗?”
答:“不,我们唯一的敌人是罗马尼亚。”
问:“罗马尼亚?是我们的盟国吗?”
答:“不是,是我们的盟国。”
问:“罗马尼亚是你们的敌人,你们却和罗马尼亚结盟,一起向美国宣战。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事儿。”
答:“是的,你们美国人当然不会理解我们复杂而微妙的欧洲政治。”
从这里可以看出,霍尔蒂这种见风使舵、火中取栗的想法,是多么不自量力!与和他互捧臭脚的墨索里尼倒是如出一辙。他这样做,最终害苦了他自己,也连累了他的国家。
这个元帅很窝囊
此时,罗马尼亚的统治者,是军事法西斯独裁者安东内斯库元帅。此人1882年6月14日生于罗马尼亚南部的皮特什蒂城,早年在法国学习军事。在一战中,作为一名中级军官在罗马尼亚军队中服役。战争结束后,他又跟随罗马尼亚军队镇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由于安东内斯库极端仇视苏维埃革命,王室对他器重有加。1919年,他出任驻法国武官兼驻英国武官。1937年,他被破格提拔为总参谋长,1938年再升任国防大臣。
在此前后,他加入了罗马尼亚的法西斯组织——铁卫军,彻底投入法西斯怀抱。二战爆发后,他逐步追随德国和意大利,充当其得力打手。
1940年9月4日,安东内斯库在纳粹德国和铁卫军的支持下夺取政权,自任首相。不久,他迫使国王卡罗尔二世逊位。安东内斯库仿照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自称“国家领袖”。罗马尼亚虽然羡慕希特勒所取得的成就,但它在不断的领土争端中一直是个输家。1940年,斯大林为了扩展所谓的东方战线,抢占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两省(就是今天的摩尔多瓦,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安东内斯库非常生气,遂于当年10月,允许德军进驻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安东内斯库代表罗马尼亚正式加入轴心国。1941年,在希特勒的支持下,安东内斯库清洗了铁卫军中的异己分子,掌握军政大权。他依照德国和意大利的独裁体制,宣布罗马尼亚为“军团国家”,废除宪法,取缔政党,在国内建立起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1940年12月4日,安东内斯库在柏林同纳粹德国签订了《罗德经济10年合作协定》。根据此协定,罗方必须按照主要经济产品销往德国的方向来改建本国交通线,并聘请德国专家管理本国各个经济部门。而且,为了适应德国战争经济的需要,罗方要降低本国货币对德国马克的比价。连这样苛刻的条约,安东内斯库都能答应。此后,罗马尼亚经济完全沦为纳粹德国经济的附庸。从此,罗马尼亚的军队和经济都被德国控制。
1940年,安东内斯库获悉纳粹德国准备发动对苏联的战争后,于同年11月至1941年5月,三次前往德国向希特勒请求罗马尼亚派军队参战。他不但保证本国军队将协同德国对苏军作战,还许诺承担德军通过罗马尼亚领土前往苏联作战的所有费用。没办法,谁让苏联人缘太“好”呢!没一个邻国它不欺负,自然也就没一个邻国不恨它。
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安东内斯库为与德军协同作战,还在罗马尼亚进行了战争总动员。处在两强之间的小国,保持中立固然不易,难道选边站就能更好吗?安东内斯库这样做,有反抗苏联占领罗马尼亚领土的因素,但做得太过了。1946年5月17日,他被苏联控制下的布加勒斯特“人民法庭”处以极刑。
弱国夹缝求生存
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相比,保加利亚的政策更明智一些。二战前夕,保加利亚奉行中立外交政策,与各大国保持友好,但在经济上深受德国影响。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9月15日,保加利亚声明在军事冲突中保持中立。
1940年2月15日,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三世任命了一名亲德首相,以取代此前亲英的首相。这也算审时度势,毕竟希特勒的魔爪伸过来了。随后,德国答应了保加利亚对邻国的领土要求,鲍里斯三世的外交政策开始倒向德国。
1940年夏,德国和意大利入侵巴尔干半岛。9月4日,德军进入罗马尼亚。三天后,纳粹德国迫使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归还保加利亚。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后,德国要求保加利亚也加入轴心国。1940年11月17日,鲍里斯三世与希特勒举行会谈。保加利亚表面上同意加入,实则迟迟不签字,并拖延参加战争的时间。
1941年3月,德军进驻保加利亚。鲍里斯三世没有办法,只得正式签署加入轴心国的文件。不久,便得到了马其顿的大部分地区、希腊的爱琴海色雷斯和塞尔维亚的部分领土。鲍里斯三世被称作“解放者”“统一者”。然而,这位国王跟德国合作是有选择的,他只允许德军经过保加利亚的铁路进入希腊;当德军入侵巴尔干时,保加利亚应出动军队助德作战。
1941年底,保加利亚在纳粹德国的压力下,向英、美宣战。这遭到了人民的普遍反对,在人民的要求下,保军没有开赴东线作战。从表面上看,保加利亚在德国与盟国的夹缝中颇有斩获(后来又都失去),但鲍里斯三世本人难逃厄运。1943年,他到德国会见希特勒,拒绝了其要保加利亚参与对苏作战的要求,回国后不久即死亡。鲍里斯三世的王后约安娜说:“我坚信,鲍里斯不是正常死亡的。”凶手很可能是盖世太保。
11.屡战屡败的军队
基本没占到便宜
二战爆发后,纳粹德国连打带拉,把整个欧洲都快吞了,其法西斯盟友意大利看着挺眼馋。早在希特勒发起西线战役时,意大利眼见法国兵败如山倒,就坐不住了。在法国大使已表示愿意让步的情况下,墨索里尼仍对意军总参谋长巴多里奥说:“我只要付出几千条生命的代价,就可以与胜利者同桌而坐。”很明显,他要乘人之危发难了。
1940年6月10日,就在法国政府撤出巴黎、防线全面崩溃之际,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墨索里尼的进攻部队共计22个师,32.5万人,3000门火炮、3000门迫击炮。与他们对阵的法军只有6个师,17万人。但法军没有退缩,他们被德军连续挫败,正憋着一肚子火呢,于是将送上门来的意军一顿猛揍!法军的不断反击,使意军遭到了重创。直到法国对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意军占领的法国领土还只能按英尺计算。墨索里尼因为没在法国投降前捞到好处而怒不可遏。
法国投降后,德国占领了法国五分之三的领土,只分给墨索里尼832平方公里的法国领土。墨索里尼很不服,我也是法西斯轴心国之一,凭什么你占那么大地儿,给我这么点地儿?希特勒说,这是根据在战争中贡献大小决定的,你的贡献是负的,不让维希法国占你一块地儿就算不错了。墨索里尼一看,法国不是我用武的对象,人家毕竟是帝国主义国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打不过法国,那怎么办呢?
沦为欧洲的笑柄
打不过法国,我进攻希腊去。墨索里尼决定抢在德国之前占领希腊,以增强意大利的地位。墨索里尼准备出动百万大军,还宣称:“进攻希腊不过是去雅典散散步。”
如果觉得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 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