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冶文彪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石守威连攻了十几招,都奈何不得梁兴,骂了声“贼骨头”,越发用力进击,这一加力,脚底立刻失了稳,梁兴轻轻一让,他便一趔趄,扑倒过来。船上那些士卒们先前一直大叫着给石守威壮声气,这时一起惊呼起来。梁兴却早已料到,一把抓住石守威的手,向上用力一抬,石守威忙借势稳住脚,才没跌落,脸却惊涨得赤红。

梁兴松开手,笑着问:“再来?”

“怕你个鸟货!”石守威稳了稳身子,暴喝一声,又挥拳攻来。

梁兴知道他方寸已乱,便越发放心逗他。石守威又攻了十几招,脚底接连几次失稳,梁兴都用手托住,反复问他要不要再斗,石守威却始终口硬,决不服软。梁兴知道得真正折辱他一回才成,于是等他再次攻来,捉住他手腕,轻轻一带,石守威便跟着扑向侧边,身子再稳不住,大叫着一头栽进水中,激起一大片水花。水极寒冷,石守威连声怪叫着,飞快扑腾到岸边,湿淋淋爬上岸去,冷得不住乱跳乱骂。

梁兴笑着望向船上,那些士卒全都没了声响,张大眼惊望着。只有魏队将咧嘴笑起来。

梁兴高声问:“下一位是谁?”

那些士卒没有一个应声,梁兴又问了一声,一个人从船后挤了出来。梁兴一瞧,一个瘦高的军卒,虽叫不上名字,却记得这人马术极佳,能在马背上自如翻腾。果然,这人双脚踩稳麻绳,轻步前行,步法比石守威要轻捷许多。不多时,便已经走到梁兴面前。他停住脚,只盯着梁兴,并不出招,又比石守威高明一些。

梁兴笑了笑,心想客不动、主来请。便伸出右手,向前假意推去。那人竟瞧出这是虚招,并不躲闪。梁兴又一笑,好,一请不动便再请。又假意伸手去推,那人仍不上当、不避让。梁兴却手底加力,把虚招变成实招,迅即一推,同时双脚将绳索一撑,那人避开上面,却没防备下面,脚底一错,“扑通”掉进了水里。也是怪叫一声,飞快滑水,挣跳到岸上。

“第三位!”梁兴又高声唤。

船上士卒全都被慑住,魏队将见半晌都没人应声,转过头,一把扯过离自己最近的一个,高声下令:“你去!”

那人只得小小心心踩着绳索过来,梁兴知道已经不必再啰唆,只要让每个人吃到苦头就成。于是,等那人走近,他伸手一推,脚底一荡,那人便落进水中。魏队将继续强令那些士卒,一个个上前。梁兴都三摇两推,将他们挨个逼落水中。

最后,船上只剩了魏队将一人,他孤零零站在船头,望着梁兴,有些不尴不尬。梁兴知道不能让他失了体面,没等他发话,忙道:“请魏队将稍候!”说完回转身,踩着绳索飞快上岸,从岸桩上解开绳子,和岸边几个船工一起用力,将船拉回到岸边。梁兴又叉手拜道:“多谢魏队将,如此周全体护卑职。”

连着许多天,丁豆娘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

她把那伙儿妇人分作了四小队,两人一队,各自查问城中一厢。她自己则四处奔走,只要哪里找见些什么影响儿,就赶过去加力寻问。然而,问了许多天,都没能寻出什么有用的踪迹。食儿魔都是天黑才现身,来去又飞快,说瞧见的人倒不少,仔细看真切的却极少,敢追上去的更一个都没有。半个月下来,一丝有用的信息都没找见。

另两伙儿情形也相似。

庄夫人那伙儿一处一处挨个拜城里城外的佛寺、道观和神祠,求签问卜,有的签上好,有的吉凶相半,更有下下大凶。惹得大伙儿一时欢喜一时忧,一时又哭成一团。后来再不求签,只烧香许愿。

云夫人那伙儿四处去寻法师术士,打卦扶乩、念咒行符,寻找食儿魔下落。有术士说食儿魔藏在汴京一户空宅里,有道士说在郊野一个地穴中,更有法师说在百里甚而千里之外的深山中。每个术士似乎都道行高深、法术神妙,让人不敢不信。

更让人吃惊的是,食儿魔并没就此隐迹罢休,每晚仍出来掳掠小儿。它的行迹也越来越诡怖,丁豆娘她们四处询问那些瞧见食儿魔的人,有的说是一阵黑风,有的说有一座楼那么高的一大团黑雾,有的听见一阵狗嘶般的怪声,有的则看见一只生了几十条腿、象一般庞大的黑狗…不少人暗地里传说,食儿魔吸了童男童女精气,修行越来越高,妖气才会越来越盛。丁豆娘她们尽力不让自己去听这些凶言,却又不得不听,心像是被撕扯烂了,又被火烧、油煎一般。

就在这时,她这一伙儿中发生了件大事,是那个卖鸟雀的鲁氏。

鲁氏先还和大伙儿一起四处打问,拼力寻儿子。没过两天,便没了气力,病怏怏的样儿,路也走不动了,话也说不出了。她是和卖虫蚁的赵二嫂两人同一伙儿,专管城西南厢这一片儿。昨天早晨,赵二嫂去鲁氏家里唤她,却见她家门前围了许多人,挤进去一看,鲁氏和丈夫竟直挺挺躺在院里,两人都已死了。她忙向身边人打问。

一个老汉摇头悲叹:“他们夫妻两个是一起上吊死的。昨天半夜里我听见他们两个在哭叫,这一向他们时常哭,听多了,便也没在意,后来便没动静了。今天早上起来,我不放心,过去问,敲了半天的门也不应。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勤快人,从来不睡懒觉。这一向为了寻儿子,起得更早。我想着莫不是出啥事了?赶紧叫儿子翻墙过去,才发觉,夫妻两个全都吊在房梁上。儿子打开门,我们几个邻舍一起赶进去,把他们夫妻两个放了下来,早就死硬了。估摸是半夜哭完后上的吊。大伙儿正在伤心,却见院里还有一样东西,竟是他家的孩子。”

“啥?!”赵二嫂惊叫起来,“他们孩子回来了?孩子回来了,他们为啥要上吊?那孩子在哪里?”

“堂屋门前那台子上不是?”

赵二嫂扭头一看,堂屋门前砖台子上搁着一大团白卷儿。她忙奔进去凑近一看,唬得又惊叫一声。那团白卷儿竟是用蜘蛛网包裹成的,密密实实不知道有多少层,像个巨大蚕茧一般。上面撕开了个口子,露出一个孩童的小脸,她见过,正是鲁氏的儿子。孩子的脸早已僵了,一片乌青,嘴唇微张着,嘴角、牙齿间积着些白沫残痕…

这个消息立刻传遍了所有丢了孩子的人家,大家哭成了一片。那孩子被蜘蛛网裹成那样,自然是妖魔所为。那个食儿魔恐怕是个蜘蛛精,掳走孩子的黑狗精怕只是它部下一个小妖。虽然不知道食儿魔为何要将鲁氏的孩子送回去,大家惊恐之余,却也多少有了一丝寄望。

尤其是丁豆娘,她原先见到的食儿魔只是一团黑影,虽然恨,却没处着力。现今有了这条线索,继续找下去,一定能找见那食儿魔的藏身之处。

最早那次聚会时,云夫人就已说定,三伙儿人五天一小聚、十天一大聚,若有要紧信息,则随时碰面。到了二月初一,又是大聚。

丁豆娘早早起来,煮了一锅麦粥,这一向,她吃的都是这个。煮好后,她仍旧盛了满满一大碗,坐在炉边小凳上大口吃起来。

这些天来,他们夫妻两个连面都难得见到。她回家晚,丈夫比她更晚,回来若不是喝得大醉,便冷沉着脸,见了她像是没见一般,一句话都不愿说,一问他就恼。丁豆娘把自己和那些妇人一起寻儿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听了,竟吼起来:“你是闲得筋疼?干这些没张致的事?”

成亲几年了,丈夫从来没这么高声大气嚷过她。丁豆娘顿时愣住,噎了半晌,回不了一个字。丈夫也似乎觉得愧了,扭过头不再言语,呆坐了一会儿,起身走到床边,蹬掉靴子,衣裳也不脱,脸朝墙径自睡了。丁豆娘又恼又伤心,对着油灯,闷坐到半夜。油烧尽,灯焰熄了,才回过神,长叹了一口气,摸到床边,脱了衣裳,脸朝外,靠着床沿躺下来。侧耳一听,丈夫气息发闷,时轻时重,并没有睡着。丁豆娘眼泪顿时流出,滑落到枕上。她忙轻咳了一声,掩住悲腔,不愿让丈夫听见。她躺在那里,像是躺在河底一般,又冷又闷,只愿这样躺着死掉。

直到天快亮了,她听着丈夫似乎才睡着,自己也困极睡去。第二天起来,两人都避开对方目光,不说话了,像两个异乡人,偶遇在一家没了店主的客店里一般。

这个家,没了儿子,便什么都没了。她在厨房默想着,强使自己把那一大碗麦粥全都吃尽。剩下的留在锅里,给丈夫韦植煨在炉上,炉膛里只有一些残炭,还能温一半个时辰。她回到卧房,丈夫仍在睡,满屋酒臭气仍没散尽。她也懒得去理这些,对着镜子拢了拢发髻。看着自己那张脸,暗黄焦枯,竟像是撂在柴房里的旧皮袋一般,一对眼睛也只勉强有些暗光。她忙扣下镜子,心里悲念:赞儿啊,你若再不回来,娘只有随你去了。

她转身到墙角,打开柜子最底层一隔,从一堆衣服下面取出个小布包,里面裹着一锭五十两的银铤。上一回小聚,云夫人说大家一起凑钱,钱数不限多少,只凭各家财力,集成“救儿钱”。请术士做法降魔、雇人夫去四处寻找食儿魔洞穴。丁豆娘成亲这几年,一共攒了一百二十多贯钱,一百贯她换成了这锭整银。她把小布包揣进腰袋,紧紧扎在腰上。回身又望了一眼床上,丈夫仍没醒。丈夫在钱财上一直有些悭吝,几文钱买个饼都要数两遍。他若知道了,恐怕又要吼一场。吼就吼吧,这时也顾不上这些了。她便轻步出门,进城赶往云夫人家。

云夫人家大门敞开着,只有一个男仆候在门边。庭院里竟站满了人,全都是妇人。丁豆娘朝那男仆点了点头,走进去一看,越发吃惊,连两旁的廊檐下都挤满了妇人,恐怕有上百。各个都面容焦枯、神情悲愁,看来云夫人又召集了不少新近失了儿女的妇人。

那个在相国寺后门开茶肆的杜氏站在院门边,见到丁豆娘,迎了过来,低声问候了句,接着说:“丁嫂带钱来了吗?大家放到里头桌上。”

丁豆娘从腰袋里取出那锭银铤,挤过人群,见云夫人和庄夫人站在堂屋廊檐下,台阶前摆着张梨花木的桌子,桌上堆了许多银铤、碎银。桌前地上摊着张蓝布,布上堆了一大堆成陌、成贯的铜钱,小山一般。丁豆娘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堆在一起过,心里不由得感叹:这都是做娘的心和血啊。

她走过去,将那锭银铤放到了桌子上,而后站到了一边。云夫人朝丁豆娘点了点头,她今天没戴珠冠,只插了几支银簪珠钗,穿了件芙蓉纹样的对襟白锦长袄,依旧淡施了些脂粉,双眉仍描画得极精细。而站在她身边的庄夫人,则仍穿着那件紫绫长袄,连前襟都有几片油污了。发髻倒是略梳拢了些,脸色却几乎是暗青色了。

庭院里众妇人都静静站着,只有几个在低声私语,还有几个在抹泪叹气。丁豆娘环视着庭院,心里一阵阵悲涌,若是能用性命换回自己儿女,这满院的妇人恐怕都会一齐自尽。

等了半晌,又来了十几个妇人,都各自带了些银钱,放到堂前那钱堆里。头一天聚会时,第一个答话的那个董嫂一直站在云夫人身边,仍穿着那件半旧的浅青绸袄,她伸出手指,踮着脚,数了一圈人数,低声跟云夫人说了一声,云夫人点了点头。

董嫂对着众人高声道:“大伙儿静静!听云夫人说话!”

云夫人神色有些发紧,吁了两口气,才开口道:“多谢大家能来,院子太小,让姐妹们站着,实在抱歉。最要谢的是,大伙儿不但出力,又纷纷拿出来这么多钱——”

“云夫人不必道什么谢,这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庄夫人在一旁忽然打断,“大家都是做娘的,为了自家孩儿,莫说钱,便是拿出性命,我看也没哪个做娘的敢皱眉犹豫。”

“嗯,是!”院里的妇人纷纷点头。

云夫人满眼感激,微点了点头,郑重言道:“这些钱是救儿钱,每一文恐怕都牵着咱们孩儿的一丝性命。我们已经在京城内外寻访求拜了几十位法师、道长,他们都说,那食儿魔妖法太高,必得建天罡法坛,做五雷法事,请来九天神佛、菩萨金刚,才能降伏那魔怪。这些钱,一半用来请法师做法,一半雇人去寻孩子们的下落。这账目请庄夫人来管,丁嫂、董嫂还有这边这几位姐妹都是做买卖生意的,请你们几位一起清点一下这些钱。”

丁豆娘忙走过去,和三个妇人一起蹲在地上,点数那些铜钱,董嫂则和另几个一起称量那些银子。使女拿来了纸笔,搬了张椅子出来,庄夫人坐下来记账。近半个时辰,才算全都数完。

庄夫人记完后,细算了一遍,抬头高声念道:“银子一共六百七十两六钱,铜钱一共一千八百贯七百文。”

第七章 驴脸、紫癍

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

——《武经总要》

“哥哥,这两天我到处寻你寻不见,你遇到什么事了?”

“的确碰到些麻烦,独个儿应付不过来,才请你来帮忙。”

“咱们兄弟之间,说啥帮忙?啥事?快说。”

梁兴在虹桥下等了许久,总算等来了石守威。在龙标班中,梁兴和石守威最投契。

那回梁兴要立威,在金明池麻绳索桥上,将五十人全都逼落进冰水里后,他知道这些人虽然不敢再低看自己,但必然心怀怨愤不服,这威尚未全然立起。果然,第二天在校场上,每人一把木桨,演练划桨。梁兴自己也从未划过桨,特地去向几位老船工仔细讨教过,才掌握了其中关窍。他一个一个校正军士们握桨的姿势,到石守威那里时,石守威虎着脸,硬别着胳膊,和梁兴较劲。

梁兴正要拿他做头刀肉,便笑着激道:“你这臂膀有些拐,是不是昨天被冰水冻坏了?”

“冻你娘!”石守威果然恼怒起来,“你昨天不过是瓦肆里弄巧耍尖的贼把戏,你敢在这平地上跟爷爷真刀真枪干一场?”

“成!不过不必真刀真枪,怕伤到你,我难交差。咱们就用这木桨对一阵。”

“凭你那些猫三狗四的手段?木桨就木桨,来!”

两人各执一根木桨,对起阵来。禁军“十刀八棍、六箭七枪”武艺排名中,石守威名列“十刀”第三位,尚高过梁兴一位。他把桨当刀使,抡得呼呼响,力道极猛。禁军演武竞技时,梁兴就和他对过阵,的确是一等好手,自己刀法略逊一分,输给了他。那之后,梁兴曾仔细揣摩过如何对敌,纯以力拼,自己不是石守威的敌手。石守威刀法又纯熟,百十招之内很难寻出破绽。前一晚他读《孙子兵法》,读到那句“利而诱之,乱而取之”,顿时有了主意。石守威求胜心重,唯有先示些弱,诱他急击,才能让他露出些漏子。不过石守威性子虽有些躁,但绝非一般俗手,这诱敌之计把握不好,反倒会自招其败。

于是,他沉住气,挥动木桨,和石守威对斗起来。石守威果然是劲敌,刀法沉实浑厚,梁兴将枪法、棍法混入刀法中,全力迎战,也只打了个平手。斗了五十回合之后,他身上已经出汗,石守威却似乎越来越猛。围观的那些士兵全都替石守威叫好。梁兴暗暗心惊,但随即发觉,石守威这是有些发躁了。

梁兴瞅着石守威又一桨劈下来,他侧身让过,石守威一折腕,变作横砍。梁兴斜撑木桨去挡,石守威却手臂一沉,桨头压低,转而剁向他的腿。梁兴见他使过这一招,一波三折,步步紧逼,就算避得过前两击,也很难避开第三击。石守威这是决胜一招、志在必得。

时候到了——梁兴微露出些慌意,倒跳着避开,身子随之斜仰,他忙用木桨撑地,做出险些摔倒的样子。石守威果然中计,一桨向他狠猛捣来。梁兴却双手撑桨,腾身跃起,避过石守威木桨,跟着一记燕尾剪,从半空中连续踢向石守威。石守威大出意外,慌忙急退半步,躲过了第一脚,却被第二脚踢中左肩颈。在那些兵士的惊呼声中,他重重栽倒在地。

梁兴忙过去伸手拉起石守威:“石兄弟刀法果然高强,梁某侥幸得手。惭愧!”

石守威却叉手一拜,诚恳道:“先前听‘斗绝’名号,想着不过是虚夸唬人,今天算是真实领教了,之前诸多不敬,还请梁教头莫要怪罪。”

至此,梁兴才在龙标班中站稳了脚跟,也和石守威成了莫逆之交。

眼下,他身陷困局,不能现身走动,但一些事情得去查问。因此才想到石守威。他知道石守威信得过,便把自己这几天来的遭际尽数告诉了石守威。

石守威听完后,呆了半晌才叹道:“这是什么鸟事?这般诡诡绰绰。哥哥,你要我做什么?”

“之前我疏忽了一件事。清明那天中午,钟大眼那只船驶向上游,直到傍晚,我在崔家客店前面河湾那里找见那船。假蒋净的尸首并不在钟大眼船上,大白天,汴河上下那天人又多,自然不会当时便抛尸河中。应该是先搬上了岸,藏了起来,等天黑了才偷偷抛进河里。做这些事,必得近便才成。”

“哥哥是说崔家客店?”

“嗯,我问过崔家客店的伙计,他说那船傍晚才泊到那里。但那船当时头向北,朝着上游。那些人若是中午先把船划到了上游某处,搬下尸首,再把船顺流划下来,该泊在南岸才对。就算泊到左岸,船头也该朝着下游,否则就得让船在河中间掉头才成。他们要避开眼目,何必做这多余的事情?”

“那伙计在说谎?”

“眼下还不清楚。我要托你的,正是这事。”

“今晚我就去探一探。”

“石兄弟,这些人行事诡秘、下手残狠,你得多当心。”

“哥哥放心。还有件事哥哥听说没有?”

“什么事?”

“楚澜楚二哥的兄长楚沧也死了。”

蒋冲从楚家出来后,仍寄居到了烂柯寺。

那个小和尚弈心只念了两句诗,并没问其他。老和尚乌鹭更是只顾参禅和下棋,见了他像是没见一般。夜间还有个人来寄居,弈心说那人姓冯,是汴京“牙绝”,落了难。蒋冲见那人神色萎郁,便没有搭话。他和那人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他是去寻头一天到汴京时,劫杀自己的那两个汉子。

然而一连寻了三天,都没见那两个人的影儿。

每顿饭食他都不好在烂柯寺吃,只在外面随意将就一些。好在除了自己剩余的三贯钱,楚家又赏了他二两银子,加起来,比从家乡出发时还多了两贯钱,节省些,足足够一个月的花销。这些钱他不敢放在烂柯寺,每天都背在身上,万一有什么不妥,也好随时拔腿就走。

只是,他现在扮成了僧人,连着吃了许多天素,肚肠里寡得厉害,瞧着满街各样荤食,许多都没尝过,却不能买,只好望着吞口水。到第三天,他实在受不得,等天黑下来,跑进城里,找到堂兄蒋净说的州桥夜市。果然,一整条街上灯烛耀眼,各般油香肉香冲鼻冲脑,而且人车拥挤,谁都顾不得瞧谁。他从包袱里取出来时戴的旧头巾,包住了光头,走进人群中。只见边上一家挨一家的食摊上堆满了各色吃食,炙鸡鸭、杂燠、抹脏、煎肝脏、灌肺、灌肠、杂炸…更有许多他见都没见过。他相中了肥润润的煎白肠,那摊主正忙,竹签一插递给了他,只说了声“十文钱”,便又去招呼其他主顾。他付了钱,接过白肠,顾不得烫,一口咬下去,满嘴油香,滋味透脑,像是旱田忽逢甘霖一样,爽畅到几乎要叫出来。他便一路瞧,一路吃,换了七八样,花了近百文钱,吃到肉都堆到了喉咙眼,这才鼓着涨肚,挤在人堆里,慢慢往回走去。

走了半截,忽然瞅见斜对街人头丛中转过半张瘦长侧脸,正是自己要寻的两个劫匪中的头一个,那个瘦驴子一般的高个军汉。他忙低下头,朝那边挤了过去。挤到离那驴脸军汉几步远的地方,隔着几个人,一直微低着头,小心跟在后面。

卖香药花朵的窦猴儿也在追踪一个人,那个紫癍脸的女子。

那晚,他告诉邓紫玉,瞧见紫癍脸女子从后门进了红绣院,上楼去了梁红玉的房间。邓紫玉听了,果然有些好奇。窦猴儿见她嗅到了香,忙又添些料:“梁红玉独个儿住在后面楼上,除了服侍她的两个贴身丫头,其他仆妇都不许上去。那个紫癍脸女子不过是在汴河船上帮工的村妇,竟能上那楼去。姐姐你说奇不奇怪?”

“哦?那你去好好打听打听。”

“姐姐,能打听的我都打听到了。你也知道我家,我爹只是个挖河修堤的老厢军,他那点粮料钱,还灌不满他那酒窟窿。我娘身子又不好,三天着病,两天吃药的。我每天跑折了腿,卖这点香药花朵…”

“成了,成了。这块银子有三两二钱多,拿去给你娘抓药,剩下的足够你们娘儿两个吃一个月了。这个月,你就先把买卖搁下,只一心给我去对面瞄着,若真能捋出些丝线儿来,这块也给你。”邓紫玉又从荷包里摸出一块碎银,也至少有三两,在窦猴儿眼前晃了晃,便塞了回去。

“嘿嘿,跟着姐姐,你唾口唾沫,我满脸都是银星儿。”窦猴儿笑眯了眼。

“说这些村话。我的钱得来就那般轻巧?你给我听着,我知道你惯会偷奸耍懒,你若敢在我跟前撒猴尿,瞧我不把你那话儿腌成白肠,卖了赔我的钱!”

“姐姐是千眼菩萨,我敢在姐姐跟前耍奸?姐姐就放心等着收信儿吧。”

窦猴儿原本只想胡乱对付过去,但看到邓紫玉第二块银子,便立刻改了主意。他知道邓紫玉待人虽轻慢刻薄,却从不说虚话。晚上回到东南城外的家,见他爹不在,自然又去吃酒了。他忙把这事告诉了娘,并取出那块银子交给了娘。他娘四十来岁,却虚弱得像五六十岁一般,又一向胆小惧事,摸着那银子,担心起来:“这种事怕是做不得吧?”

“怕啥?又不是去偷去抢,我瞧见啥,就照实说啥。那梁红玉若真的没做啥丑事,便不怕人说她。但若真的有啥藏头匿尾的勾当,我也算替天行道。”

“我仍觉着有些不妥当。”

“唉,你就莫瞎管了,好生去抓几服药,把身子养好,比啥都妥当!”

“都是我拖累了你…”他娘抹起泪来。

“哭啥哭?谁让你是我娘,不让你拖累,让谁拖累?怪道身子始终好不起来,成天这么抽抽搭搭的,金刚也要抽搭出痨症来!”他一恼,转身回自己房里,躺倒在破床上,心里烦闷闷的,翻来覆去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他怕娘又要叨念,洗了把脸,说了一声,就紧忙出门,赶到了红绣院。他在街口小食摊上摸出五文钱,买了张胡饼,边走边吃,在那周围旋来旋去。红绣院临街也是一座三层楼宇,虽没有对街的剑舞坊那么宏壮富奢,檐下门前的彩绘锦饰却十分绮丽艳目。这时还早,楼前并没有什么人。窦猴儿便绕到后街,后门关着,更加安静。他站远一些,踮着脚,向墙里张望。几株大梧桐掩着,梁红玉那座小楼只露出一角红窗碧檐,窗户关着,什么都瞧不见。

他想,那院里丫头仆妇都认得自己,这么白眉赤眼地盯着,会惹人怪疑。该把卖香药花朵的竹箩带出来,也好遮遮眼目。他正在后悔,一阵车轮轧轧声从街头传来,是一辆平板牛车,车上两只脏木桶,车旁一对粗服男女,汉子挽牛,妇人敲着木梆子,是收粪人。他们挨户缓缓慢行,唤各家出来清倒马桶,汴京人称之为“倾脚头”。窦猴儿忙用袖子捂住鼻子,闪到旁边的大梧桐树后。那车快要到红绣院的后门时,那门开了,几个仆妇各提着只马桶,先后走了出来。挽车的汉子挨个接过马桶,将粪水倒进车上大木桶中。那些仆妇接了空马桶,全都回去后,门又关上了。挽车汉子正要驱牛,那门却又打开,一个中年妇人左右手各提着只马桶快步走了出来,口里叫着:“等等!”

那妇人四十来岁,粗粗壮壮的,穿着件半旧的青布衫子、蓝绫裙。窦猴儿认得,姓邢,是在后院做杂活的。他忙跑了过去:“邢嫂!”

“窦猴儿?这么早你就来讨嫌?”

“您一个人提两只马桶,我能不赶紧过来帮帮手?来,给我——”窦猴儿从邢嫂手中抢过一只马桶递给那汉子,又把第二只也抢了过去。

“你个猴儿又要耍啥枪棒?昨天唤你帮我挪一挪水缸,你耳朵被屎糊住了?”

“您唤我了?我咋一点儿都没听见?我现在就帮你挪去。”窦猴儿见那两只马桶崭崭新,是用耐水枣木制成,边缘上还雕了兰花纹,猜想一定是院里那些艺伎房里用的,等那汉子倒尽了两只马桶,他忙接过来提着就往门里走去。

“早挪好了,还等你?马桶给我,不消劳动你,倒惹人说嘴。”

窦猴儿却快步进了后院,院里左边是几间仆妇的房舍,右边是一排马厩,正前一道门,通向前边一座花园。一个十五六岁的绿衣婢女站在门边,窦猴儿见过,是梁红玉的侍女。她怕是在等这马桶。窦猴儿心里暗喜,忙回头问:“邢嫂,这马桶要涮干净吧?”

邢嫂才点了点头,他已经拎着马桶跑到墙角四方水井边,打了一桶水,倒进马桶里,用力摇荡冲涮。邢嫂过来要抢,他却用屁股挡住邢嫂,飞快将两只马桶涮净:“够干净了吧,都能拿去盛饭啦,嘻嘻。”

邢嫂听了,不由得笑起来。门边那个婢女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声音娇甜。窦猴儿提起马桶,转头笑着问:“马桶是给这位姐姐吧?我帮你提进去。”

那婢女没答言,只笑了一下,转身便往里走,邢嫂在一旁瞅着直发愣。窦猴儿忙提着桶快步跟上。进了园门,左边是一大片池亭,右边种了许多花木,桃杏梨花都已谢了,一大树西府海棠刚结了苞,满枝嫩艳。那婢女绕过海棠,沿着石径,在前面轻盈盈走着。窦猴儿紧跟在后边,行到石径尽头,几株绿茏茏高柳后面,现出一座朱栏碧瓦的小楼。

“成了,给我吧。”那婢女忽然停足转身,朝窦猴儿又笑了一下,接过两只马桶,回头就走了。

窦猴儿待在原地,望着那婢女提着桶上了小楼侧边的楼梯,进到一间房门里,再看不见。小楼上也静悄悄,听不到一点声息。他不敢久留,只得转身回去。边走边回想那婢女两次朝他笑的模样,那笑容俏俏巧巧的,比起口技黄百舌的女儿黄鹂儿,竟另有一番可爱。

他在汴河虹桥那一带走卖花朵香药时,黄鹂儿曾买过他一支头花,两人讲价,他让了五文钱,黄鹂儿笑着道了声谢,那笑容像是一朵嫩黄蔷薇花,在清晨轻轻绽开了一般,见过那一回,却让他醉了许多天。他打问到黄鹂儿的名字,心里一直念着,若是能多攒些钱,娶到黄鹂儿,那比啥都美。

可这会儿,他却犹豫起来,若是两个女孩儿让我选,该选那个?左右为难了半晌,头顶忽然掉落一摊鸟粪,正掉到他鼻头上。他忙摘了片海棠叶擦净,连声骂着晦气。骂了几句,忽又笑起来,这才叫梦里厌吃霜蜂糖,醒来却舔苍蝇屎。

他走出后园,见邢嫂和两个仆妇蹲在井边的洗衣石臼旁,各拿着一根棒槌,在捶洗一堆毡褥。他忙去墙边取过一棒槌,蹲到邢嫂身边,从石臼里捞过一条毡褥,搭在臼沿儿上,也捶起来:“我也来出把力。”

“窦猴儿,你今天是吃了鼠药吃癫了?”邢嫂扭头睁大了眼望着他。

“我就说实话吧。昨天您让我搬水缸,我忙着赶生意,就装作没听见。回去跟我娘说起这事,被我娘狠骂了一顿。她说你成日叨烦这些大嫂们,连这点力气都不愿出?今天她不许我做买卖,罚我专来帮大嫂们干些活儿,补补过。”

“稀罕,你竟有这么一位菩萨娘?把个油贼猴儿教成了善财童子。”三个妇人全都笑起来。

窦猴儿和她们说笑了一阵,慢慢将话头转了过来:“院里的梁红玉姐姐病还没好么?”

“好啥?姑娘们生病,一向请的是崇明门外的方太丞。那梁姐姐吃了方太丞的药却屁都不响一个,又换了东水门的梅大夫,至今还在吃药。”

“梁姐姐是去年才来院里的吧,我至今没见过呢。”

“可不是?她爹原是禁军里一个都指挥使,去年方腊起事,她爹误了战机,被斩杀了。家被抄没,她也被打入妓籍。那模样是千里挑一,我瞧着比对街剑舞坊死了的邓红玉还要俏两分,剑也使弄得好,那回禁军几个好手和她对练,一起围攻,都奈何不得她。”

“啧啧,功夫这么好,怎么就着了病呢。”

“她本是好人家的女儿,又不是自小在行院。来了这里,自然百般不顺意。但凡半途入妓籍的,哪个不先得大大病一场?”

“昨天我见一个年轻妇人上了她的楼,脸上似乎有片紫癍…”

“哦,那是来送药的。梅大夫医馆在东水门,离得远,就派了那妇人来。”

“对了,刚才那个绿衣服姐姐叫啥名儿?”

“翠云。”

第八章 散伙、偶遇

斗而不勇,与无手同。

——《武经总要》

丁豆娘渐渐也没了气力。

三百多家的孩童陆续被食儿魔掳走,直到二月初才渐渐歇止。云夫人召集到了其中一大半母亲,分到了三伙人中。丁豆娘这里添了五十多个妇人。原先只有九个人,她招呼起来都吃力,而今竟比做军头的丈夫人手还多,她越发失了方寸。她丈夫跟她一样,这一阵时时在外面奔走,甚而通夜不回家,夫妻两个难得见面,就算见了,丈夫也冷丧着脸,一个字都不愿意跟她多说。她怕丈夫又要吼骂阻挠,再不敢跟丈夫说自己这事。

她这一伙儿六十多个人,聚到杜氏的小茶肆里,挤都挤不下,凳子不够,两人坐一把,还有十来个只能倚在木栏上。商量起事情来,丁豆娘才一开口,便有几个人一起抢着说话,随后便会起争执,争嚷得几乎要把茶棚掀翻。或者一个妇人提起孩儿不知生死,大家便一起哭起来,一哭便止不住,引得左右邻舍和路人纷纷来围看。

丁豆娘实在受不得,只能大声喝止:“大伙儿都消停些吧!这么哭、这么闹能找回孩子吗?”

  如果觉得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冶文彪小说全集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清明上河图密码2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人皮论语,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