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绫辻行人作品咚咚吊桥坠落/推理大师的噩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人是谁呢?就是我井坂南哲之妻,轻子。

轻子与已故的阿常是初中同学,今年已快五十五岁了,才忽然对油画产生兴趣,因而开始画油画。七月五日——即伊园家发生命案那天的下午,她搬了一套画具至二楼的屋顶平台,将附近风景画在画布上。

据她说,她从下午两点半开始,至警车和救护车赶到伊园家门口为止,都一直在上面画画,寸步未离,连洗手间也没上。

她坚称:“在我画画那段时间之内,绝无任何人从伊园家二楼阳台出来或进去!”

警方问她:“有没有可能因太过专心作画而看漏了?”

她如此回答:“我画的风景刚好就在伊园家那个方向,所以那座小阳台自始至终都在我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说,假定有人从那上面跳到庭院中,那我绝不可能没看见!”

为加强其中之可信度,在此特别说明:于笹枝遇害之时,即下午四点至五点之间,我井坂一直都在自家二楼的起居室内。屋顶平台恰好就在那起居室外面,亦即,无论要去平台,或从平台进来,都必须经过起居室。

轻子在平台上,我在起居室内。我亲眼看到她在那里,所以我知道她在那段时间内一直都在平台上,一步也未踏进屋内。也就是说,我敢保证那段时间内她有不在场证明。

因此,轻子绝不可能是杀死笹枝之凶手。她所说的“绝无任何人从伊园家二楼阳台出来或进去”这句话,应该视为完全可信之证词。

由于上述经纬,此案骤然转变,成为所谓“密室杀人”的状态。

楼下有若菜,楼上窗户皆已从内部上锁,虽一打开的窗户却在轻子的监视之下。而且松夫等人赶到时,二楼除了已经气绝身亡的笹枝外,并无其他任何人。

凶手究竟是如何从这“密闭空间”中逃出去的?

案情发展出人意表,办案人员想必头痛万分。

侦办工作已陷入“到处碰壁,无路可走”的窘境,破案希望渺茫。到今天为止,已过了一周又好几天。

关于笹枝施打毒品一事,警方倒是很快就查出来了。循线追查的结果,逮捕了好几名住在同一町内的家庭主妇。她们也是被同一种迷幻药所惑,最后均遭检举。所幸内人与此无关。不过,附近有位和我熟识的太太,居然也因施打毒品,连同她的女儿双双就逮。我得知此事后大感诧异,看来此町这几年来果然已不同往昔。

警方当然也怀疑笹枝命案与此毒品案有关,但好像始终查不出什么结果。据说办案人员最后的结论是:两案之间并无关联。

_

这份原稿是用钢笔写的,约有九十张,每张可写四百字。用的是黑色墨水,字迹端整清晰。

“——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将整叠稿子放在桌上,以煞有介事的口吻说道。

“贵宝地竟也风波迭起……对了,井坂先生,你写了这么多,居然只花了两、三天,是吗?”

井坂大师坐在皮制安乐椅上,口衔烟斗,吞云吐雾。他以温和亲切的眼神望着我,腼腆一笑,说道:“因为我并非为工作而写。”

我只能点头称是。换了是我,即使不是为工作赚钱,恐怕也要花好几倍的时间才能写出这么多字来。

“……那么,绫辻兄,老实讲吧,你高见如何?”他问道。

我先针对和案情无直接关联的部分,来发表感想:“这里面,和男发狠时的模样,还有松夫偷情时的心态……颇有先民之遗风,令我发思古之幽情,可说比较不具现代感。”

“哈哈哈!”他轻抚唇上短髭,露出兴趣盎然的表情,点头道,“真的吗?那是因为时光开始流转之后,才过了几年而已。”

“还有,小猫咪取名为武丸,未免稍嫌唐突……”

“没办法,那是事先跟人家约好的。”他轻声回答。

我不由得起了疑心。他本是“此地”的居民,为何会这般……算了,我不打算深究——对,不可忘记当初的决定。

我和井坂先生有过数面之缘,素有来往,但已久未联系。今早他拨电话给我,说有要事,嘱我速来……以本作品的性质而言,和本故事有关者,仅需说明到此即可,其余的不提也罢。

那天我因迷路,找不到出口,所以直到半夜才抵达目的地。尽管夜已深,井坂先生仍大表欢迎,热诚接待。我一方面深感惶恐,一方面又大肆享受井坂夫人亲手做的料理。一方面觉得轻松舒畅,一方面又觉得不可思议。奸像有点缺乏现实感,但又不会太不足。

不久,面前摆上了饭后甜点和咖啡,此时……

井坂先生缓缓拿出一叠稿件,交递给我。那就是方才我拜读完毕的原稿。要加上标题的话,应该是“井坂南哲以小说文体写下的‘命案’发生经过”。

“对了,前辈。”我改变语气,转移话锋。

“你以前写过推理小说吗?”

“从未写过。”他再度轻抚短须。

“读是读了不少,但从未想过要自己来写……”

“唔,可是这篇稿子倒是写得很成功,可说已抓住了推理小说的许多窍门。”

“哪里,过奖了——”他神情谦虚,大摇其头,忽又转为严肃的表情,说道:“——那么,绫辻兄,你有何高见?”

“你是指此稿中所描绘的案件吗?”

“正是。”他用力点头,“是谁杀死笹枝的?我已将来龙去脉全部写出,却无法解开谜团。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想起你。我想,你既是专写所谓正统推理小说的职业作家,也许能够根据此稿,轻易推测出真相。”

“晚辈何德何能,堪此重任?”我搔头苦笑,说道。

“快别这么说了。”他露出亲切的微笑,“何必如此客气?在推理方面,你绝对强过我许多。”

“啊,唔……若太过寄予厚望,我恐怕担当不起,会有负所托。”

“担当不起?”

“恐将有负所托。”

“你没把握吗?”

“说到把握——”我正襟危坐道,“这毕竟是发生在贵宝地的案件。我又不是正牌的刑警或侦探,哪有能耐如那些警探般解奇谜、破怪案?所以我没把握。”我先打完这支预防针,然后才说,“不过,假如把你写的这篇稿子当作“猜凶手小说”的“问题篇”来看的话,欲在此范围内推导出合于逻辑的结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此稿或许不甚理想,但我想,应该可以视为一篇完整的‘猜凶手小说’。”

井坂“哦”了一声,眯起双眼,呼出一大口烟,抱着胳膊,凝视着我,说道:“既然如此,万事拜托。啊,放心好了,你这番话有何含意,我一清二楚。你大可畅所欲言。”

“是吗?……好,就此说定,不过我必须先讲一件事。”我停下来,点燃香烟。事已至此,我只好把话讲清楚、说明白。

“在此请容我野人献曝,讲解一下有关本格推理小说的基本规则。”

“规则?”他歪歪脖子。“好像是什么十戒之类的东西,对吗?”

“叫做“诺克斯十戒”,后来还有著名的“班达因二十规”。但那些都是七十多年前写的,现在的推理作家,大概没有人会遵守这些戒条。要是有人乖乖遵照这些戒条去写,那写出来的一定是极其无聊的作品。总之就是已不合时代潮流。从当时到现在,光是狭义的推理作品,也就是所谓的‘正统派’,在各方面都已有极大的改变。甚至可以说,‘正统派’能够找出活路生存至今,正是因为故意推翻那‘十戒’或‘二十规’所致。

“不过在另一方面,那些戒条中确实也含有若干至今仍有效之项目。其中最主要者,乃是有关确保‘公平游戏’之基本规则,例如‘十戒中之’不可用读者不知道的线索,来解谜破案,还有“‘二十规’中之‘在解谜时,必须让读者与故事中的侦探,拥有相等之机会。所有线索皆须写清楚。’这个部分,所有想要创作‘正统推理’的有志之士都必须谨记在心。”

“换句话说,若在快要解开谜团时,才突然写出一些读者不可能知道的事,说‘其实是如此这般’,则显然为犯规的写法。唔,如此看来,此戒果然有理。”

“我举个例子。艾勒里·昆恩在其‘国名系列’作品中,皆插入“‘向读者挑战’的单元。你一定也看过吧?作者既然敢大言不惭说‘至此线索已出齐,请问凶手为何人?’那么也就必须拥有公平游戏的精神。

“既已将‘必须写出所有必要的线索’,视为理所恪遵的原则,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写才公平?关于这点,因时代之变迁和作者的不同,而有各式各样的见解,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以第三人称写的旁白文章中,不得有虚伪的记述’这一项。”

“你是说“以第三人称写的旁白文章”?”

“正是。在原理上,第三人称叙事者,必早巳得知所有真相,亦即采用‘神的观点’,必须能向读者保证其记述内容具有绝对之客观性与正当性。因此,若采第三人称叙事,则不容许在对白以外的旁白文字中,出现不实的谎言。若以旁白文字将‘非事实’明白写成‘事实’,还说‘线索已出齐’ ,则称为‘不公平’ 。”

“嗯,言之有理。比方说,文中写‘绝无密道’,到解谜时才又突然说‘其实该房间有暗门密道’,就是不公平的例子,对吗?”

“不错。严格来讲,若某人实为男性,旁白文字却写‘她’,这是不容许的。若实际上为自杀或意外死亡,旁白中却写‘凶杀’或‘谋杀’,这也不行。若实际上某人是诈死,旁白中却写‘该人已死’,这也是不能容忍的。有些作家对这条戒律万分在意,极端讲究,严格执行,恪遵不逾。我也是其中之一。”

“原来如此。这样看来,作者必须非常小心才行。”井坂露出丧失自信的表情说道。

我继续说明:“若采第一人称记述,则在判定公平或不公平时,就会稍显困难。若用‘我’或‘在下’等第一人称来叙事,则在理论上便已将‘神的观点’排除在外。此时全篇文字均视为故事中这位叙事者所写的,因此自然会有若干‘事实之误认’混在里头。譬如说,某人实为男性,故事中的‘我’却因误认其为女性,而在真相大白之前一直在文中写‘她是女性’。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因此,假定要对第一人称叙事设下准则,则我认为最重要者应为‘不准故意写出虚伪之记述’。若是在某种状况之下,因不可避免之误认,而写下错误的记述文字,则因无可奈何,也就认了。但这个‘我’绝不可‘故意’对读者撒谎误导——昔日阿嘉莎·克莉丝蒂的名作《亚克洛依德谋杀案》,曾引起极大的争论,若以此规则来检验该书,则或可勉强算在‘公平’的范畴之内,虽然是在边缘地带徘徊。我个人是这样认为,因为该书之叙事者,并未写下任何“‘谎言’ 。”(棒槌学堂按:该书引起争论之重点并非“故意写下谎言”,而是“故意隐瞒,不写出心中最挂意之事,顾左右而言他,似已丧失部分记忆”。)

“这些事真复杂,麻烦死了。”井坂说着,开始清理烟斗,填入新的烟草。我将烟蒂摁熄,再点燃一根香烟。

“以上所述,皆可谓基本规则。我认为,所有号称正统派的推理小说,都该遵守这些规定。”

我一边担心井坂会听得不耐烦,一边继续“讲解”:

“再来说到所谓的‘猜凶手小说’,这是将正统推理中的解谜要素极度‘尖锐化’后,形成的文类,所以必须要加入更多的规则……或者说‘制约’ 。

“读者必须以‘问题篇’中的文字词句为材料线索,经过合乎逻辑的推理之后,导出唯一的解答。这种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譬如说,即使旁白文字中没有故意写下之不实记述,对白中的文字也可能有。而且可能会有两个以上的人任意说谎,提供不实的证词。如此一来,读者就无法判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了。作者方面,长篇还好办,可以让侦探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深入诘问与调查,从而过滤其中的谎言,判断证词之真伪……虽然如此,若是想要在中篇或短篇之中采用同样的写法,就困难重重了。因为篇幅有限,那样做简直是作茧自缚。

“因此,在撰写‘猜凶手小说’之时,就必须从‘外部’再加上若干‘限制’。其中之一便是‘在提出与该案有关的证词时,不可让真凶以外的任何人物说谎’,唯有作者与读者皆有‘以此限制为前提’的共识,才能避免逻辑之“‘烦杂化’,使作品中之逻辑不致复上添复、杂中加杂。我认为,设定这样的规则,对‘提出挑战’的作者也好,对‘接受挑战’的读者也罢,都是有利的。

“另外,若从外部再加上一个条件,即‘凶手为单独做案,并无同谋共犯’的话,对‘消除读者推理时不必要的思绪混乱’,也是极有帮助的。若有同谋共犯,则作者必须在‘问题篇’申明白写出‘有同谋共犯’,方为公平。”

井坂“唔”了一声,轻捻髭须。我将目光移注到桌上的原稿,继续说道:“如若此稿文字皆恪遵方才所说规定,则欲猜中真凶与真相,亦非不可能之事。”

“唔——”

井坂用力点头,然后将视线移往窗户。浅蓝色窗帘已拉上,遮住了窗子。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井坂家二楼的起居室。窗外即为屋顶平台——也就是案发当天轻子画画之处——从那儿应可看见三年前才改建完成的伊园家宅邸。

“听君一席话,我才想起尚需补写一事。此事和笹枝遇害时的密室状态有关。”他说话时,视线仍朝着窗户,“就是说:伊园家二楼绝无密道或密室之类,要上天棚顶也非常不容易。实际上也没有遭人攀上天棚顶的痕迹。这件事,我在此稿中并未提到。”

“如此补充,堪称允当。”我说完便又望着桌上的文稿,“这么一来,此案就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真相大白?噢,你是说……”

“当然也只是方才所说的那种等级的推理而已。”我再强调一次,“首先,我可确定一事。”我的用字遣词十分谨慎,“谋杀案的凶手尚未完全达成其最初的目的。”

“你说什么?”井坂将嘴上的烟斗拿开,高声说道。

“我的意思是说,或许还有续集。”我往窗户那边瞥了一眼,“如果我的推测无误——接下来就会轮到若菜了。”

“你、你是说……接下来会轮到若菜被谋杀?”井坂蓦地站起身来大吼。那慌乱粗鲁的样子,我以前从未见过。就在此时,一阵阵尖锐的声响划破寂静的夜空,由远而近传了过来。那是——啊,那不就是救护车的汽笛声吗?

不会吧?我方念及此,那声音已迅速逼近此处,转眼间就来到这屋子附近,最后戛然而止。

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伊园若菜被送至医院后,急救无效,天亮之前就香消玉殒了。死因是急性中毒。

警方调查后,得知下列事实:

☆若菜所中之毒与日前武丸所中之毒柑同,均为剧毒B。警方判断,有人在办案人员扫押那骷髅瓶之前,就已从中偷走了必要的分量。

☆厨房冰箱内有罐装乌龙茶,剧毒B就是溶于其中。厨房桌上有一只空的玻璃杯,办案人员化验出杯中有残留的乌龙茶和剧毒B。警方认为,若菜定是饮下此杯中的鸟龙茶而丧命的。

☆此案所有关系人,均有机会在乌龙茶中下毒。

救护车刚在伊园家门口停下来,井坂先生便冲出去,二、三十分钟后才回到我面前。

“和男在家,我问过他了。若菜好像是中毒的样子。”他往椅子上一坐,向我说道,“听说好像是在厨房暍了乌龙茶,不久就痛苦难当。松夫已陪她到医院去了,不知是否有救……”他衔着已熄火的烟斗,以平静的眼神望着我,“绫辻兄,你怎么知道再来是轮到若菜遇害呢?”

“那是——”我拿起桌上那份文稿,“拜读大作后,在方才所说的范围内思考出来的答案。但我绝未料到竟然一语中的,而且就在今夜。”

“如此即可证明你的推测在现实上也是正确无误的。”

“——真的吗?”

他所说的“现实”到底是什么,在此就按下不表……

“你究竟推测出什么,可否赐教?”

“这……”我先窥伺一下他的表情。他看来似已筋疲力尽,同时也有无奈之感,“并非不可,只是希望能和前辈你交换一个条件。”

“你的意思是……”

“前辈可曾打算将此稿付梓问市?”

“没有。”他缓缓摇头道,“我写此文……绝无发表赚钱之意。”

“那么……”我下定决心,开口问道,“可否将此稿送给晚辈?”

“送给你?这又是为什么……”

“我想等适当时机,在我们那边发表此文。若蒙前辈同意,我要以绫辻行人的名义发表,也就是‘绫辻所写的猜凶手小说’。”

“哦,可是……”

“如您所知,我们那边和贵宾地之间有一道极其微妙而又无法穿透的藩篱。在我们那边发表的话,对贵宝地的人绝不会造成困扰,不是吗?”

“——唔……”

“若蒙应允,我便尽吐心思。若然嫌弃……”

“哼,看来你倒不是个简单易与的人物。”井坂的眼神突然阴狠一闪而过,我顿时心惊瞻战,生怕触怒了他。所幸他立即展颜一笑,化为一副像在说“真拿你这小子没办法”的神情。

“好吧,我答应。”他说着,徐徐点头,“不过,绫辻兄,稿中并无“解决篇”,莫非你是要我听完你的推理过程之后再写?”

“不是,我哪里敢……”我惶恐摇其头,“那“解决篇”由我来写即可,请前辈不必担这个心。”于是我开始把自己的推理过程说给他听。

【向读者挑战】

各位亲爱的读者:

目前为止,一切必要线索已经出齐,在此我绫辻行人要向各位挑战。

发生在伊园家的这件怪异凶杀案,凶手究竟是谁?

“问题篇”开头有个“登场人物及动物表”,请于其中选出一个姓名做为答案。要写全名。

说“一个姓名” ,自然表示凶手为单独做案,绝无同谋共犯存在。又,在此特别声明:在“问题篇”的旁白文字中,绝无故意撒谎之不实记述。同时,有关此案之证词,除真凶外,其余所有人物均未说谎。

绫辻行人敬上

绫辻行人所撰之“命案”解决篇

若菜的丧礼悄悄举行了。第二天晚上,井坂南哲打定主意,便去造访伊园家。

警方的侦办工作似乎毫无进展。井坂虽将伊园家发生的一连串怪事,以小说文体写下来,并从中得知了怪事的真相,但却无法判断是否该告知警方。他苦思的结果,决定先相松夫谈一谈,再做打算。事先已拨电话告知要登门拜访,因此一按铃,松夫便立即出来应门,但却只将门打开一点点。

“福田兄,深夜叨扰,请多包涵。”

“啊,哪儿的话……”

“刚才在电话中已说过,有事要找你密谈。现在府上是否已没有别人?”

“嗯,樽夫已入睡了……”

“和男出去了吧?”

  如果觉得咚咚吊桥坠落/推理大师的噩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绫辻行人小说全集杀人时计馆/钟表馆幽灵杀人方程式之肢解尸体之谜眼球特别料理雾越邸杀人事件咚咚吊桥坠落/推理大师的噩梦杀人水车馆/水车馆幻影十角馆事件/十角馆杀人预告/杀人十角馆深泥丘奇谈续恐是恐怖电影的恐深尼丘奇谈杀人人形馆/偶人馆之谜/杀人偶人馆杀人惊吓馆/惊愕馆杀人童话杀人鬼杀人迷路馆/迷宫馆的诱惑怪胎黑猫馆手记/杀人黑猫馆杀人暗黒馆/黑暗馆不死传说AnotherAnother Episode S,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