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岛田庄司作品卖毒的女人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不仅仅是街道,房间里也是如此。收音机和立体声音响、电视和吉他放大器,这些很早以前不曾考虑的、有音量的家电,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要是窗外那么嘈杂,屋里的人,也会想把它们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与神龛上有收音机的时代不同,现代必须有更大的房间,和隔音效果出众的墙壁。可是,现实正好相反。墉壁越来越薄,房间面积越来越小。这就是东京。

“我们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正在被声音的洪水所吞没。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如果一百年前的人们,现在穿越来到东京,走在大街上,他们会说什么呢?……难道不是会说:‘这是一个疯子的城市’吗?……这个街道的异常,事到如今,只有江户人才能明白。

“为了保护自己,免于受到声音洪水的侵害,人们做双层窗户,把自己关在石头箱子里。要是冷气和内线电话都有的话,巨大的石头箱,也是一个独立社会。外面是茫茫大海,而这个箱子,仿佛是石头造的诺亚方舟。无数艘方舟,在都市这个大海中漂浮。船上载满了不安的乘客,不知道将驶往何处。

“箱子里又细致地用墙隔开各自的独立世界。都市就这样重复着细胞分裂,细化变形为越来越稀奇古怪的集成电路的一部分。仿佛树木重生,相互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危险的原始森林。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在这个IC芯片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的话,我们必须清楚,要把牙齿和爪子都隐藏起来。这才是我要赠给各位的一片水晶。因为在噪音中,呼救声、尖叫声都听不见,任何人都听不见。”

“什么呀?……那个。”我冲着柜台里的调酒师问道。

仿佛一杯酒下肚的那个男人,正对着他的三个朋友,热情地进行着演说。因为就在我附近,所以,他演说的内容,我听得是一清二楚。

“啊,那位先生吗?……”调酒师说,“怎么说呢,应该是有演说癖吧。一杯酒下肚,状态上来了,就站起来,不慌不忙地开始演说。”

“那是现代的一种疑难怪病吧。”

调酒师笑了。

“是病态都市的象征吗?”

“是那样的。如此看来,东京的确是充满危机的弊病之海。我也是刚刚才从岸边,爬上来的一艘老船。明天,又必须回到那个大海中去。”

“您也是诗人呢。”调酒师说道。

我用略带自嘲的口吻说道:“以前是诗人呀。”我无意中说了真话。

“和我一样。”我确实听见他也那么说。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这里就是避风港,那些忘了歌唱的金丝鸟、放弃咏诗的诗人,都被吹到这里来了。

“扬声器是JBL4343吧。”我换了个话题。

“我以前是那个牌子的发烧友。听说这家店是听爵士乐的,可声音开得这么小。”

“老板说了,那个有演说癣的客人,状态一来,开始演说,就调小音量。”

“这个玩笑开过了吧。为什么呢?”

调酒师笑笑,并没有理睬我。我兴趣十足,猜想其中定有什么原因。

“喂,你说说,是为什么呢?”我不客气地追问道。

以前听别人叫我诗人,都会不好意思。现在脸皮这么厚,是我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最大收获。

调酒师笑了笑,依旧沉默不语地擦着碟子。那位客人的演说,似乎正渐入佳境,可我的心思早就不在那儿了。

“对我们来说,对店里来说,那位先生可是恩人呀。”调酒师仿佛想早早地结束这个话题,迅速地说道,

可我一听,兴趣反倒越来越浓:“有恩之人?……好像有什么故事吧。说来听听。我想听听。”

“不,这有点不合适。”调酒师赔着的笑脸渐渐消失——难道,他那么不想说吗?

“听说在横滨,有一家很不错的店,小林经常去,所以我来了。的确是独一无二啊。有这样的常客,店的名字也很独特:‘糸锯与之字形’。”我一边看着杯垫,一边说道。

“小林,是?的小林吗?”他问道。

我点了点头。

“您和他是老相识吗?”

“嗯……啊,没有及早告诉你哟……”

我找出名片,递给了调酒师。上面醒目地印着“FXS①节目编排局长”的头衔,这个东西,连我自己都不想看。

①FXS:法西斯,日本极右翼组织。

他出神地望着那张名片,我又听见了那个人的演说。

“您是龟渊先生吧?”被调酒师一问,我才回过神来。

“啊……不知道您是FXS的人,失礼了。今后还请多多关照。”说着,他低头致意。

“不,哪里哪里。”我说。听说是FXS,调酒师的态度好像变了。我想他大概认为,FXS就是店里的大主顾吧。可实际上不是那样。

“没想到那位演说先生,说的话非常正经,观点相当尖锐。”

于是,调酒师简短地答了一句:

“他是个天才啊。”

“关于粘苍蝇纸,都能进行一番长篇大论,听得大家都惊愕不已。可只要听了的人,必然会认为他说的都是事实。”

那时,店里响起一阵掌声。

“哦,结束了。我还以为,不会鼓掌呢。演讲也结束了。可以把音量开大了吧?……放大器……是Mciumtosh的吗?……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奇特店名的由来吧。”

“说起这个,还得说到刚才那个话题,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西斯’的话,还是我的恩人。你想知道,我就告诉你。但我这人笨口拙舌……你难道没向小林打听过吗?……小林是当事人,他很清楚呀。”

“没……没打听过。”我摇了摇头。

“好奇怪啊。如果是FXS的话,那件事可是众所周知呀。小林去年推出的那本名为《灰姑娘的回家时间》的随笔集,你难道没读过吗?……就是那本书最开始的那段话啊。”

“啊,是吗?”我用左手摸摸后脑勺。

“不好意思。我从小林那儿拿了那本书,可每天忙得不行,最后,就搁在家里的书架上了。一页都还没读。”

“是那样啊?”

“那里面也写了店名的由来吗?”

“写了啊。不过,要说店名的由来,还是这个啊。”调酒师指了指墙壁上的小匾额。匾额中央是一张正方形的纸,上面用粗黑体字写得密密麻麻。

“啊,那个,我刚才就注意到了……是诗吗?……还是文章?……”

“是现代诗吧。”调酒师有些难为情似的说道。

我正想说:可以拿着看看吗,他转过了身。

“啊,果然在啊。”说着,他把一本白色的精装书,拿出来放在柜台上。我拿过来翻开封面,看见了目录。

“啊,对不起。”说着,调酒师从我手中取回书,指着目录之一。

“最开始的这篇。《人类只有在所剩无几时,才会屈指计算》这篇文章。不太长,现在就读读,怎么样?……其中会有这首诗,你想知道的都在那里面。”

“来,往这边儿挪一挪。这边儿亮一些。”

02

人类只有在所剩无几时,才会屈指计算

时间过得真是快呀,我不干扨这一行、不当自言自语的劳动者,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谋生的奇特工作上,我一干就是四年。如此想来,我第一次通过电波,与深夜族们见面,距今已经有六年时间。

社会上无论何种职业,都是如此。在这四年里,我遇见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事,给我上了一堂又一堂,平常难得体验到的、非常宝责的课,当我想把那些往事记录下来时,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件事。我还是首先从那件事写起吧。

DJ这个工作,说来就像自闭症发作,一个人对着麦克风,一味地自言自语。所以当在房间里,专心致志地练习时,看起来真的像一个儍子。深夜大家都下班回家后,独自一人在空落落的电台,对着麦克风广播,无论你怎么和听众打招呼,都不会立即有答复。只是在一、两天后,会收到寥寥无几的几张明信片。真是空虚无聊的单方通话!

节目开播近一年,我还会无意识地怀疑,麦克风那头,真的会有几十万的听众吗?……

人们如果不是所剩无几时,不会屈指计算。最近,这句话总是莫名其妙地,从我的口中脱口而出。我想,那大概是因为我最近,老是在怀念那起事件吧。没有比那时更认其地,屈指计算那么多遍,弯得手指都发酸了。那之后,我只是在距离辞去工作还剩半个月时,才屈指计算过。

那是节目开播后,即将迎来第一个新年的十二月。我负责的周三夜晚——正确地说,是周四清晨的节目,正好在圣诞平安夜。所以,我想给一年以来,坚持收听我这个新手DJ主持的节目的听众朋友们,送点什么礼物。可绞尽脑汁,也没有什么奇思妙想,只徒想出带礼品的猜谜、豪华的临时演出、或者町内的庙会之类,再蹩脚不过的点子。因此我在节目里说,如果有什么好点子,请通过明信片寄给我。于是,众多的热心听众,纷纷寄来了明信片,可以说,这是自从我的节目开播以来,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请听众参与节目。

我发觉,大家的确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节目中来,在以后的三年时间里,从节目的计划阶段开始,就请听众朋友参与,成为我的风格。但在那次寄来的明值片中,有人提议:开设一个三分钟的自由聊天。

电合开设一条热线,听众朋友可以拨打热线,自由使用限定的三分钟时间,向我、还有年轻朋友们,传递信息、或者通过音乐,进行乐队的自我介绍等。我第一感觉——就是它了。

我提前一周,在节目中告诉大家,会在圣诞平安夜,征集节目名为“自由畅谈三分钟”的内容。我也考虑过,在当天节目直播时,请听众朋友打进电话,自由畅谈三分钟。可那样的话,无论内容无聊的,还是有意思的,都会直播出去。也许其正出彩的,还没轮到公之于世,节目也就结束了。于是,我决定还是必须先录音,预先挑选好。所以从二十四曰的下午三点开始,到夜里的八点,我预留了五个小时征集节目。

节目是凌展零时开播,选择和编辑只有四个小时,我担心时间太紧,心想接电话时,就要立即判断,是否能用。如果提前一天征集的话,倒是可以从容很多,可那样一来,就是二十三日的傍晚,街头的圣诞气氛还不浓郁。如果能征集到有意思的话题,我打算把三个小时的节目,都用来播放征集到的畅谈录音。

制定这个计划,仅仅是为了感谢节目的热心听众,并没有想过要成为独一无二的创意,引起众人关注。可是,节目的进行,宪全出乎我的预料。而且,正如这件事成为台里谈论的话题那样,竟然不期就会呈现出一种,戏剧性的纪实广播。因为在听众打来的三分钟电话中,有一通非常奇怪的电话。

一般情况下,为了事先和导播碰个头、选择录音以及明信片等,我都是在开播前一小时,提前进入播音室。就在进入播音室之前,匆匆地把饭吃完。因为如果再早一些吃的话,在节目中途,肚子会饿,如果再晚一些的话,可能会打饱嗝。

但是,就在出事的那个圣诞平安夜,我提前近两个小时,进入了播音室。平时的话,只是在副控制室,会有三、四个正式职员。可那天因为录音编辑的工作量大,所以,有近二十个人,在副控制室里紧张地忙碌着,选择录音,然后到有编辑机的房问进行编辑。

一进入副控制室,就看见平时的那帮节目组成员们,正围成一团,他们一看见我,立即紧张地叫道:“小林,来一下。”

我从导播福岛的脸上,隐约感觉到某种不同寻常的东西,于是,快步走到他们身边。其他二人表情也很严肃。

“你听听这个。”

他想播放中央控制合上的七号盘,可又稍稍犹豫了一下,把按按钮的手指放了下来。

“来编辑室吧。这儿太吵了。”

我们四人来到走廊,选择了一间没人使用的、黑着灯的编辑室。里面有几间像女厠所似的、并排的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里,都有一台录音编辑用的中央控制台。福岛把我们带到最靠里面的那间。打开灯,进去后,因为跚着两扇玻璃门,丝毫听不见副控制室的嘈杂声,我这才想起:现在已经是深夜了。

他熟练地把磁带挂在空盘上,又说了句“你听听这个”,便按下了播放键,然后,把音量开到最大。我凝神侧耳倾听。

首先,是台里的女接线员的声音:“您好,这里是FXS。请告诉我们您的姓名,如果节目时间里,您可以拨打电话的话,也请告诉我们,您的电话号码。”

接着,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子的声音。里面隐隐约约可以听见,那熟悉的《铃儿响叮当》的歌声,和街道的嗜杂声。好像是公用电话,我想大概是电话亭吧。

“我不想说出姓名,也没有电话。”

“知道了。那么请在‘嘟’的一声之后,说三分钟。”

立即传来“噼”的一声。

对方沉默了片刻。我无法揣摩电话中那个男人,此刻的心情怎么样,紧张地听着录音。可是,那个男人马上用一种朗读似的语调,喋喋不休地、没有任何抑扬顿挫地,朗读了如下一段令人费解的话,对我来说,那简直就像一篇暗号。

暗箱的针发出的一道光,呈之字形,跃入光辉,描绘出蓝天、烟尘型卷积云。被那个完美无缺的光辉,压倒的我的内脏,残留着最喜爱的大提琴声,在黑暗的坡道上滚动着。

没有糸锯,就无法切割东京……

不断成长的二十三只眼中,只留下对拼图游戏的迷恋。我拨打无声的电话,夕阳就要落到十个保龄球的那边去了。郁闷的劳伦斯,横跨在没有驼峰的骆驼背上,被夕阳照射时,形成普通的天然紀念物晶体,在我的神经性骨质软化病中,过庋生长的、十个雨后春笋,建造成终日不见阳光的花坛,都市电话线,仿佛阴性植物的根,吸取我的养分,瞧我是如此消瘦,可我一直等待的电话,却是总也不响……

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打电话……

不曾急于求死,可我将慢慢地死去。谁快点给我打个电话吧,就现在、立刻、马上,我的早晨,宛如布雷德伯里的坛中,浮现的满是霉菌的饺子皮,任何人都可以用一匙的量,把人毒死……

没有糸锯,就无法切割东京……

之字形彷徨徘徊,乱七八糟、吵吵嚷嚷、急躁不安、喧嚣吵闹、咕咚咕咚、绵软无力、黏黏糊糊、摇摇晃晃、纷纷飘落,投入一个杯中。如果心也轻轻摇摆,那么,大家为轻易患上的东京螺丝刀型分裂症,干杯吧……

上吊型的吊绳,每天早晨,救我于杀人电车中,多棒啊!在一动不动、匆忙赶往刑场的众多牛头中,十个保龄球忽隐忽现,梦见全中,把它们全部击倒,读书、坐马桶吸烟,还有什么没做?早晨的考勤卡上,打上今天一天的烙印。喝酒、抽烟、看女人的腿……还有什么没做吧?没站定就被挤上了车,抬头朝自动门望去,东京都厅上闪耀的六方镖,飕地发出去。今天,几人会命丧旋转刀?我终于注意到,自己宛如铝制的、振翅飞翔的蝉,每天在危急时刻,朝十点的方向逃走!这场电影不能看到最后吗?

END标记不必出现在,与六方镖同时到来的最后时刻。滴入牛奶中的一颗王冠,与皇宫很相称,逐渐扩散开的圆,终于变成八个第六个圆,涌向我的公寓。如果沿着南方冲浪,我唯一爱的北海道,不用糸锯,就可以切割的、唯一的东京,从我的巢穴一穿而过。可那早已连跑道也做不成,斑驳的细绳,包囤的都市大岛,那个波浮港三原山,都弯弯曲曲地,从我不曾爱过的东京蚁狮的缓坡滑下,发出热闹地嘶呜声……

贫、贫、贫、贫……

今晚凌晨两点,如果不在屈斜路湖退场的话,我就无法为人。

他朗读的速庋越来越快,最后有的地方都很难听清楚。此时,我只感觉到,难以名状的异样的阴郁,与样和热闹的圣诞节气氛,非常不相称。就这些。

只听一遍,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老实说,我也无法体会,福岛导播流露出的那种事关紧急的神情。

  如果觉得卖毒的女人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岛田庄司小说全集卖毒的女人螺丝人龙卧亭杀人事件龙卧亭幻想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灰之迷宫黑暗坡食人树高山杀人行1/2女人飞鸟的玻璃鞋恶魔岛幻想俄罗斯幽灵军舰之谜泪流不止出云传说7/8杀人事件被诅咒的木乃伊北方夕鹤Y之构造UFO大道,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