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陈浩基作品13 67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么说,泳池里的硬币,其实是他们确认行动成功,才让扮作普通泳客的同伙丢下的?”

“对,应该是那样子。”

“所以,那场金条掉落的意外也是故意的吧。”

“不,我认为那真的是意外。”关振铎露出一个微妙的笑容。“既然做到这个地步,赎金不拿自不拿。你的财产没落入犯人手上,大概是幸运之神眷顾。”

“那么,那个开电自行车的犯人真倒楣。”夏嘉瀚失笑道。“而且他还差点被抓。”

“不,他应该不会被抓。负责取赎金的位置,一定有充分的准备。依我看,那个说犯人换车逃跑了的休班警员,便是驾电自行车的人。”

“什么!”

“我说过,犯人是一群员警嘛,你试想想,哪种人最不会被怀疑?当然是‘同袍’了。犯人丢弃安全帽和外套,然后向追至的同僚说看到犯人逃到哪里,其他人一定相信。本来那条腰带状袋子,是为了让犯人戴在衣服里,瞒过追捕者而用的吧,没有员警会对同僚搜身的。”

夏嘉瀚往后倚在椅背,双手放在方向盘上。现在回想,他差点被骗走这一年多的积蓄。几年前以为稳赚的投资令他欠债,这次几乎全数尽失的财富却巧妙地留在身边,他不禁觉得上帝真喜欢开玩笑。

“好了,就算犯人已复制了我的钥匙,但保险箱还有密码锁,光用锁匙开不到嘛。”夏嘉瀚说。

“但我也开了。”关振铎指了指对方大腿上的档。

“你……啊,该死的,你记住了我的密码!”夏嘉瀚笑着骂道。

“对,我看到了,也默默记住了。”关振铎突然亮出严肃的表情,“但你要知道,最严重的是,不只我一个人看到。”

夏嘉瀚紧张地瞪着关振铎。他回想星期五的每个片段,想起在书房中取出首饰的情形。

他想起那个人。

“老徐一定是受贿的警员之一。”关振铎蹙著眉,说道。“我一直怀疑,我的部下之中有人收贿赂,可是没法查证。经过这次事件,那家伙露出狐狸尾巴了。”

“但……光从这点便断定他是犯人之一,会不会太武断?”

“你记得当我提出借钱给你当赎款的情形吗?老徐立即阻止。他不是在意什么员警规矩,而是他知道,如果我借钱给你,你就不用打开保险箱拿首饰,他便失去偷看密码的机会。他还一早提出Liz是共犯的可能,当我们最后发觉绑架案根本没发生,Liz是绑架案共犯的说法便不攻自破,有谁会想到她不是‘绑架案的共犯’而是”骗局的共犯“?”

“这个……”夏嘉瀚找不到该说的话,他明白,自己的部下是犯人之一,关振铎心情一定不好受。

“你不用替我担心,我自有分寸。”关振铎换回轻松的表情。

“其实犯人怎会知道首饰的事?”

“当然是Liz说的,她应该见过你太太戴过吧。犯人知道你家的细节,大概统统都是从Liz O中泄漏出去。当我告诉她有人勒索你十万元,她便说你存款没有这个数目!她暗中记住了不少情报吧。”

夏嘉瀚突然感到很反感,他没想过,自己身边居然有一个一直窥觊自己和家人的卑鄙小人。

“对Liz来说,她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事吧。”关振铎说:“不过是一点情报,人家给我钱,我不说,总有人会说。‘只是行个方便’、’只是用一点金钱换取一点利益”,一切都好像理所当然,社会上就是有这种风气,港督才要成立廉署吧。”

“Liz怎么知道我把贪污案的档带了回家?”

“她应该不知道,但只要综合她的情报,以及犯人所知道的,便能推敲出来了。你在廉署工作不是秘密,各组在调查什么案子,犯人们心里有个谱。以你的性格,九成会带工作回家处理,如果Liz向犯人说出”老板回家后仍反锁自己在书房里工作“,犯人一定能猜出你把重要文件带了回家。”

“不过,我有点不明白。”夏嘉瀚问道:“如果只是要钥匙,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反正Liz是内应,叫她偷便可以了啊?”

“她有试过,但失败了。”

“你怎知道?”

“你说的。”

“我说的?”

“你说半个月前Liz曾趁着你洗澡时走进你的卧房,她应该是受犯人唆使,想偷拿你的钥匙,我不知道她当时是想整支偷走,还是像我一样用泥板倒摸,但即使她成功,还有密码一关要过。你有没有经常改保险箱密码的习惯?”

“有,每半个月改一次。”

“嗯,这更令犯人们头痛。所以他们设计了这个一石二鸟的方法。”关振焊说:“如果把骗取你的存款视为其中一个目标,更是一石三鸟。”

“关,既然如此,你其实该直接告诉我嘛。”夏嘉瀚拾起文件,在关振铎眼前扬了扬,说:“你说有人想偷走文件,我趁早拿走或更改密码便行了。”

“我什么时候说犯人要偷走档?”

“不就是你刚才说的嘛!”

“犯人不是要‘偷走’档。他们只是要上面的资料,而且,他们更不想你知道他们已取得资料。”

夏嘉瀚歪著头,瞪着关振铎,表示不解。

“你发现文件不见了,只会惊动廉署。对犯人来说,他们不想出现这一幕,他们是暗中行事的人,要反客为主,便不能让你们知道他们手上有多少筹码。你和家人周末去了看电影和游乐场,那么,Liz月没有跟你们一起去?”

“啊……没有……她说让我们一家人好好聚聚,她不想打扰我们……”

“所以,昨天或前天,她已从犯人得到密码和复制钥匙,打开你的保险箱了。”

“啊!”

“犯人应该吩咐她用相机替档拍照吧,拍摄完后把档放回原位,你便不知道情报已经泄漏,他们便有足够时间阻挠你们的调查。”

“那么,Liz发现档不在……”

“你看清楚你手上的档吧。”关振铎指了指。夏嘉瀚再次从公文袋抽出档,冷静地翻看。

“咦,缺少了八页的?”

“我把那八页留在保险箱里。”关振铎笑道:“既然犯人想得到情报,我便给他们。相比起隐藏手上的筹码不让对手知道,我更喜欢亮出来大大方方给对手看。只是,如果犯人只看到我双手,以为那是我的全部,而不知道我椅子下边藏着数十倍的筹码,那一定会变得更好玩。”

“你……你故意误导犯人?”

“Liz在保险箱只找到八页,加上你公余埋首研究,犯人只会以为毒贩没有供出全部帐册,纯粹以一小部分的资料来换取减刑,便会对廉署的调查松懈。这样子,他们也不会再尝试在你身上找什么情报,弄出第二起、第三起伪装绑架案或伪装杀人案之类。”

夏嘉瀚终于明白,关振铎偷走档的意义。他是要将计就计,让廉署有机会一网成擒。

“对了,关,你有没有想过,犯人真的绑架了雅樊?我是说,因为我是廉署的调查主任,所以要教训我,在设计偷档时,同时绑架雅樊。你应该没能确认,他们有没有‘玩真的’吧。”

“不,当我确认犯人的目标是复制保险箱钥匙,我便放心了,因为复制钥匙,代表了有人负责偷档,而正如你所说,你保管的只是副本,犯人不会打草惊蛇,所以一定要有内应。如果雅樊被绑,Lizi无旁贷,即使雅樊无事归来,她一定会被你辞退。犯人何苦令情况变复杂呢?绑走雅樊,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夏嘉瀚再一次佩服关振铎的才智,虽然他知道关振铎是个聪明的警探,但他没想过,这几年间有如此大幅的长进。在推理和布局上滴水不漏,还能够看穿一切细节。想当年自己还装作前辈的样子,向对方说教,指导对方办案技巧,真是令人惭愧。七年前,关振铎才二十三岁,只身远赴英国伦敦受训,实习期间就是隶属夏嘉瀚的小队。

“不,彼人看到便麻烦了,我搭巴士就好。”

“关,你这次帮了我大忙,我真的很感谢你。我欠你太多人情了,你有什么需要请跟我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说起来,你这家伙还欠我一顿饭呢,虽然我想一两年之内也难以实现。”关振铎透过车窗,笑着说:“为了替你找那堆学校资料和招生章程,我跑遍港九各区,我未婚妻还以为我有私生子要上小学哩……”

Borrowed Time

1

我不知道,香港为什么变成这样子。

四个月前,我完全没想过,我们这个城市今天会是如此模样。

伫立于疯狂与理性界线上的模样。

而这界线逐渐模糊,我们渐渐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理智,什么是疯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罪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也许,我们只能祈求自身的平安,生存变成活着的唯一理由,唯一的目的。

真可笑哩。

或许我想太多了,毕竟我只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这些深奥的道理,我管不著,也没有能力去管。

每次我跟大哥提起社会议题,他都会笑着说:“你连工作都没有着落,那些大道理你管得着吗?”

他说得对。

大哥比我大三岁,但跟我没有血缘关系,我们只是相识多年,现在住在同一间板间房?的“难兄难弟”,对,就像几年前胡枫和谢贤主演的那部电影《难兄难弟》,两个穷光蛋在社会上努力挣两餐而已,那电影里,两位主角分别叫“吴聚财”和“周日清”,谐谵他们穷得要命?,每天也要想方法骗饭吃,我们两兄弟虽然不至于那么潦倒,但除了勉强有个住处、每天有清茶淡饭充饥,也没能贮上半分镘。

我父母死得早,结果中学没念完便得找工作,这几年间打遇不少短工,可是自从五月那场“风暴”爆发后,工作便更难找。所有工会都呼吁罢工,抗争,即使我想在工厂找份普通的工作,也遇上重重困难。这阵子,我只能在房东的士多?替他顾顾店,或者当当跑腿赚点零用。

房东姓何名禧,大约五十多六十岁,跟老婆在湾仔春园街经营一间叫“何礼记”的小士多,何太太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事实上,如果不是每天看到招牌上那三个斗大的字,我也很可能忘掉何先生的全名,毕竟我只称呼他们做何先生和何太太,或是“包租公”和“包租婆”’?。士多在一栋四层高房子的一楼,二楼是何先生的住所,因为他们的子女已迁出多年:两夫妇便把偌大的寓所弄成几间板间房:出租给我们这种单身的年轻人。虽然房间“冬寒夏暑”,蚊虫又多,厕所和厨房共用,早上大伙儿都争先恐后,不过看在便宜的租金分上,我毫无怨言,甚至自问比他人幸运百倍。房东何先生和何太太人很好,从不催缴欠租,逢时按节更会请我们吃饭,即使外表看不出来,我猜想何先生其实有点稹蓄,不愁衣食,他每天开店闭店只是习惯,并不在意店子赚蚀。

何先生常常说,年轻人要有大志,别打算一辈子当工人,或者在小店打零工,我很清楚这事实,大哥也有叮嘱我,有空要多进修、多翻字典学好英文,将来便能出入头地。有时美国水兵来土多买汽水啤酒,我也会试着跟他们用英语交谈,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明白我在说什么。

?板间房:香港的高楼空间大,五十年代起不少户主利用木板将空间分隔出一个个小房间出租,这些房间称为板简房。

?难兄难弟:一九六○年香港喜剧电影,霹演为秦剑,其后多次重拍及改编成电视剧。

?吴聚财、周日清:“吴聚财”粤语谐音音“唔众财”即是“无法累计财富”,“周日清”戏谑“每天都清袋(花光口袋里的钱)”。

?士多:主要贩卖零食、饮料、杂货的小商店,译音自英文“Store”。

?包租公、包租婆:粤语中对男房东和女房东的别称。

其实每天读报,在招聘广告中找合适的工作时,我总会想到一条出路。我可以去考员警。虽然俗语说“好仔不当差”田,但既可以打抱不平,教流氓忌惮惮三分,又有稳定收入,婚后更提供宿舍,员警这职业不是相当理想吗?有人说当警员要被英国人上司颐指气使,然而,即便我在中环当个文员,搞不好大老板也是洋人,什么民族志气,在这个社会上根本是空谈。可是,大哥一直不赞成我去考员警,他说员警命贱,政府出钱买的是死士、是肉盾,警员不过是英国人高官的保镳,万一港英政府遇上什么风波,员警只是可以放弃的棋子。

我没想到,大哥竟然说中了。

现在回想,事情的开端不过是j件小事。四月时,九龙新蒲岗有一间工厂发生劳资纠纷,雇主订定一些苛刻的规定,像是不允许工人请假等等,于是工人提出反对,双方谈不拢,雇主更找借口解雇代表劳方谈判的工人,结果变成工潮。部分工人集会声讨无良雇主,阻碍工厂运作,警方奉召清场,工潮变成暴动,工人以石头和破璃瓶子袭击员警防暴队,警队便以木弹?还击。政府宣布东九龙实行宵禁,而香港各大工会组织加入战幽,趁著中园大陆的革命狂热,跟港英政府对立,原本一桩简单的劳资纠纷,急遽演变成政治斗争。

之后情况便失控了。

工人和老板之间的不和,在一个月之内,上升至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国家级纷扰。获北京支持的香港左派工人成立简称“斗委会”的“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发动群众包围港督府,指责政府是法西斯,残害香港的民众,以独裁手段逼迫左派分子;香港政府却摆出丝毫不让的态度,派警员镇压示威骚乱,出动能泪弹驱散群众,动用武力拘捕“刁民”,为了抗议,工人们发起罢工罢市,左派学校罢课,不少市民警应,而政府以宵禁还击,香港岛自二十年前的二次大战后再次实施宵禁。

七月初,一群中国民众越境进入香港边境禁区沙头角中英街“支援”香港工人,集会抗议,驻守的香港员警开枪驱赶,不料这引来中国民兵还击,双方爆发激烈枪战。死守的警员弹尽被困,在英军派兵增援时,已有五名医察殉职。

“大陆要提早收回香港吗?”我记得,那天我在士多听收音机新闻时,何先生这样说过。

虽然我曾听说,香港的“租约”在三十年后的一九九七年才到期,但天晓得毛主席会不会叫解放军进攻香港,赶跑英国人。一九九七和一九六七,不过相差一个数字而已。

枪战发生数天后,不少人说英国人准备撤退了,撒手不管香港了。香港有大量英国人居住,如果真的爆发中英战争,他们要跑,员警便是确保他们顺利逃走的弃卒。那时候虽然大哥没提起我想申请当员警的事,但我知道他心里一直在说:“看,我早说过嘛。”

纵使今天距离事件接近两个月,中英双方的军人再没有爆发冲突,但“共产党打算解放香港”的想法仍不时在我们心中冒出。港英政府在七月二十二日发布紧急法令,不单收藏武器火药违法,就连身处蔽有违禁品的场所的人、跟身怀武器者同行的人也会一同被起诉。持有具煽动性文章的单张,宣传反政府的海报一律犯法,而只要三个人聚集在一起,便会被视为非法集会。除了获北京直接支持、英国人不得不顾忌的大报外,好几开小规模的左派报馆被查对,报纸被勒令停刊,什么“法治精神”、“新闻自由”,这时候统统是屁话。

只是,二个巴掌拍不响“,左派工人也用上极端手段”反英抗暴”。

?好仔不当差:“当差“是“任职员警”的俗语。香港以前普遍认为,员警不是良好职业。

?木弹:防暴武器的一种。六○年代香港防暴队配备一种由催泪弹发射器改装成的“警棒枪”,能发射直径三点五公分、长一一十二公分、重约二百克的木制“小警棒”(木弹)。木强攫到地面后会以不规则的方向反弹,但高度不到一公尺,所以只会击中暴徒的双腿,并不致命。

左派分子先用鱼炮和镪水做为武器,袭击警员,而当香港员警联同英军出动直升机突袭左派工人和斗委会的据点,拘捕工人领袖后,左派发动了炸弹袭击。近一个多月,满街都是真假炸弹,他们为了令员警疲于奔命,在街道上布置“真假凤梨阵”?。这些炸弹外表看起来差不多,就是一个铁盒或纸箱,但有些是混合金属碎片和泥土的假货,有些却是具杀人威力的真炸弹。这些炸弹不单放在政府机构门外,连电车站、巴士上,非左派的学校都被波及。?

只要你走在街上,便有可能被炸死炸伤,我本来挺同情工人的,可是,如今我实在无法认同他们,左派说,这是“以暴易暴”,是“必要之恶”,要对付英团人,一点牺牲是值得的。

我实在无法理解,伤害自己应该保护的人,有什么“值得”。

我们是人,不是蚂蚁。

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氛围下,我们只能消极地祈求自身安全。

大哥因为工作关系,尤其令我担心。他是一位经纪,替相熟的公司搭线,赚取佣金。他没有固定收入,不走运时只能靠我替房东打工的微薄薪金蝴口,不过妈然谈得成生意,便跟我上茶楼,还要上三楼,真奢侈固。为了找客户,他每天跑遍香港九龙,所以他遇上示威衡突和炸弹的机会比我大得多。我跟他说要小心一点,他总会回答:“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怕死的话便赚不了钱,赚不到钱,咱们便会饿死。横竖都要死,还怕什么?人要冒险,才能得到世间财嘛!”

虽然我不像大哥那梭子,要来往港九各区,但有时也要替何先生送货收货,离开店子。为了察觉危险,我已习惯眼观四处,打醒十二分精神,每天走在街上时,都会留意附近有没有可疑的人物或物件,左派分子通常会在炸弹放置位置贴上反政府的标语或口号,就像新春在大门贴春联似的,左联“红烧白皮猪”,右翳“生炒黄皮狗”,横批“同胞勿近”,不过用的是白纸,我可能该说“像灵堂的挽对”才贴切吧,“白皮猪”指英国人,而“黄皮狗”便是“为虎作伥”的华人员警。我想,对左派支持者来说,甘愿替英国人卖命的中国人跟日本侵华时期的汉奸无异,都是背弃了民族大义的卖国贼。

而华人警员似乎比洋警官更愤怒,更痛恨这些左派。

我见过不只一次,员警铁腕对付市民。

在这个非常时期,一般大众都知道凡事小心,不要惹祸。如果被员警盘问,千万别出言顶撞,因为一个不留神,被对方盯上,下场便是被抓进监牢。“五月风暴”发生前,员警已有不少特权,像何先生的货物稍稍占用了大街的路面,便会被员警发告票,不过如果事前有打点一下,付一些“茶钱”给巡逻警员,这些小问题便能私下解决。然而,暴动发生后,员警有权拘捕“可疑分子”,“妨碍警务人员办公”、“拒捕”、“参与骚乱”、“非法集会”等等,都是单凭警员一面之词便能定罪的指控。

想不到,以“莫须有”入罪,会在今天的香港社会出现。

在湾仔春园街,我经常遇到两位巡警,一位的编号是六六六三,另一位的编号是四四四七。他们的号码有够碰巧的,我暗中称他们做“阿三”和“阿七”,看样子阿三年纪比阿七大,大概是阿七的前辈。上个月我看到有人派发反政府传单,好巧不巧被阿三和阿七连到。阿三不由分说,左手抓住那人的手臂,右手便赏对方两三记警棍,打得对方头破血流。我清楚看到“犯人”没有反抗,阿三犯不着下重手,不过这时候无人愿意为那人作证——你敢开声,便会被当成同党,一同落难。

  如果觉得13 67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陈浩基小说全集13 67魔虫人间,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